一种高强度汽车轮毂钢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汽车轮毂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轮是汽车重要的部件,它的结构、性能及自重直接影响整车的技术性能。在汽车轮毂钢领域,增加材料的强度,减轻车轮的自重,降低汽车的燃料消耗,代表了汽车轮毂钢的发展方向。目前普遍采用的汽车轮毂钢为QStE380TM、SAPH400、SAPH440等牌号。由于强度偏低,因此制造轮毂的钢板厚度相应增加,即增加了汽车的自重。因此,为了减轻汽车自重,采用新材料或者以提高钢板强度来减轻汽车自重,是汽车轮毂钢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汽车轮毂钢的生产方法,其构思合理科学,可操作性强,节能降耗,产品性能极佳,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强度汽车轮毂钢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转炉冶炼—LF精炼—热连轧工艺进行生产钢带厚度为2.0mm~5.0mm的汽车轮毂钢;钢带的成分组成重量百分比: [C]:0.065~0.085%;[Si]:≤0.08%;[Mn]:0.85~0.95%;[P]:≤0.018%;[S]:≤0.003%;[Al]:0.025~0.040%;[Ti]:0.020~0.030%;[Ca]:0.0020~0.0030%;[N]:≤0.0050%,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过程关键点的控制:
1)转炉熔炼关键控制点:成分及温度控制要求,将经过铁水脱硫预处理含[S]≦0.005 %的铁水加入顶底复吹转炉吹氧冶炼,转炉终点[C]含量为0.04~0.06%,[P]含量不大于0.012%,[N] ≤0.0020%,转炉出钢温度控制在1630~1670℃,出钢后钢包钢水[S]≤0.006%;
2)LF精炼关键控制点:LF精炼初始温度不小于1550,每炉钢精炼送电时间不大于20min, LF精炼处理总用时控制在42~50mm,LF精炼过程钢水增氮量小于0.0015%,采用氩气进行底吹氩搅拌,流量为10~25 NL/min,LF处理结束钢水喂入钙线进行处理,精炼全程防止钢水增氮,LF精炼处理结束钢水氮含量[N]≤0.0040%、[S]≤0.0030,[Ca]含量控制在0.0020%~0.0030%,其它元素都符合熔炼成品钢水的控制要求;
3)LF精炼终渣成分:CaO含量50~55%,SiO2含量8~12%,FeO+MnO含量≤1.0 %,Al2O3含量30~35%,MgO含量6~8%,CaF2含量≤5.0%;
4)连铸过程控制,钢包长水口、中间包下水口采用氩封保护浇铸,连铸过程钢水增[N]≤0.0010%,钢水[Al]的损失小于0.006%;连铸钢水过热度控制在9℃~25℃,板坯拉速控制在1.0m/min~1.2m/min;
5)板坯加热炉恒温段温度为1230~1270℃,加热时间150~180分钟,板坯均热段保温时间40-60min后出炉,板坯加热炉出炉温度在1180℃±20℃,并用压力为18~20MPa的高压水对出炉板坯正、反面喷水除鳞速率1.0~1.5m/s;
6)将除鳞后的板坯入粗轧机,在开轧温度为1160~1190℃,轧制速度为3.0~4.5m/s的条件下,进行5道次的连续粗轧,同时开启道次间冷却水,得粗轧钢板,厚度不小于45mm;
7)粗轧钢板在温度940℃±10℃入精轧轧制,在6~9m/s的轧制速度下进行6道次连续精轧,并开启道次间冷却水,控制终轧温度为860℃±10℃,得精轧钢带;
8)将精轧后热轧态钢带经层流冷却进行组织转变和细晶强化,控制层流冷却速率12~15℃/s;层冷后的精轧钢带入卷取机卷取,并精确控制卷取温度为550℃±10℃,将钢卷自然空冷至室温,即获得高强度汽车轮毂用热轧钢板卷;
9) 钢材杂质元素及非金属夹杂:
[1]杂质元素控制[P]:≤0.018%;[S]:≤0.003%;[N]:≤0.0050%;
[2]钢材中的非金属夹杂,A类硫化物粗系、细系都不大于1级,B类三氧化二铝粗系、细系都不大于1.5级;C类硅酸盐夹杂不存在;D类三氧化二铝球化物夹杂不大于0.5级;
[3]采用钛微合金化,添加微量钛元素,成品钛含量控制在 0.020~0.030%。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与作用:采用碳、锰和加入Ti微合金化元素强化的成分设计方案,钢中[C]:0.065~0.085%,[Mn]:0.85~0.95%;碳锰元素的控制范围窄,为钢材各项性能的稳定性提供了保证。
钢板金相组织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并含极少量的贝氏体,并且分布均匀,晶粒度10级~11级。
采用该方法生产出的汽车轮毂钢成品钢板的抗拉强度530 MPa~620MPa,屈服强度390MPa~460MPa;断后延伸率为≥30%,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屈强比)控制在0.75~0.80;
本方法生产的汽车轮毂钢,具有低成本优势,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吨钢合金成本与相同强度级别的汽车轮毂钢相比低60元以上。钢板的拉伸性能与SAPH440相比,抗拉强度高出80MPa以上,屈服强度高出100MPa以上。钢材的断后伸长率(延伸率)并没有显著降低,断后延伸率大于30%,由于带钢具有低的屈强比,因此具有良好的冷冲压成型性能。
通过控制轧制过程中的板坯加热温度、粗轧温度、粗轧后中间坯厚度、入精轧温度、轧制速度、精轧终轧温度、钢卷卷取温度以及层流冷却制度,在不适用、铌、钒微合金元素,仅有微量钛的情况下生产出了高强度、低屈强比的汽车轮毂钢。
本发明方法其构思合理科学,可操作性强,节能降耗,产品性能极佳,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强度汽车轮毂钢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转炉冶炼—LF精炼—热连轧工艺进行生产钢带厚度为2.0mm~5.0mm的汽车轮毂钢;钢带的成分组成重量百分比: [C]:0.065~0.085%;[Si]:≤0.08%;[Mn]:0.85~0.95%;[P]:≤0.018%;[S]:≤0.003%;[Al]:0.025~0.040%;[Ti]:0.020~0.030%;[Ca]:0.0020~0.0030%;[N]:≤0.0050%,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过程关键点的控制:
1)转炉熔炼关键控制点:成分及温度控制要求,将经过铁水脱硫预处理含[S]≦0.005 %的铁水加入顶底复吹转炉吹氧冶炼,转炉终点[C]含量为0.04~0.06%,[P]含量不大于0.012%,[N] ≤0.0020%,转炉出钢温度控制在1630~1670℃,出钢后钢包钢水[S]≤0.006%;
2)LF精炼关键控制点:LF精炼初始温度不小于1550,每炉钢精炼送电时间不大于20min, LF精炼处理总用时控制在42~50mm,LF精炼过程钢水增氮量小于0.0015%,采用氩气进行底吹氩搅拌,流量为10~25 NL/min,LF处理结束钢水喂入钙线进行处理,精炼全程防止钢水增氮,LF精炼处理结束钢水氮含量[N]≤0.0040%、[S]≤0.0030,[Ca]含量控制在0.0020%~0.0030%,其它元素都符合熔炼成品钢水的控制要求;
3)LF精炼终渣成分:CaO含量50~55%,SiO2含量8~12%,FeO+MnO含量≤1.0 %,Al2O3含量30~35%,MgO含量6~8%,CaF2含量≤5.0%;
4)连铸过程控制,钢包长水口、中间包下水口采用氩封保护浇铸,连铸过程钢水增[N]≤0.0010%,钢水[Al]的损失(LF精炼结束钢水T含量与连铸成品钢水铝含量的差值)小于0.006%;连铸钢水过热度控制在9℃~25℃,板坯拉速控制在1.0m/min~1.2m/min;
5)板坯加热炉恒温段温度为1230~1270℃,加热时间150~180分钟,板坯均热段保温时间40-60min后出炉,板坯加热炉出炉温度在1180℃±20℃,并用压力为18~20MPa的高压水对出炉板坯正、反面喷水除鳞速率1.0~1.5m/s;
6)将除鳞后的板坯入粗轧机,在开轧温度为1160~1190℃,轧制速度为3.0~4.5m/s的条件下,进行5道次的连续粗轧,同时开启道次间冷却水,得粗轧钢板,厚度不小于45mm;
7)粗轧钢板在温度940℃±10℃入精轧轧制,在6~9m/s的轧制速度下进行6道次连续精轧,并开启道次间冷却水,控制终轧温度为860℃±10℃,得精轧钢带;
8)将精轧后热轧态钢带经层流冷却进行组织转变和细晶强化,控制层流冷却速率12~15℃/s;层冷后的精轧钢带入卷取机卷取,并精确控制卷取温度为550℃±10℃,将钢卷自然空冷至室温,即获得高强度汽车轮毂用热轧钢板卷;
9) 钢材杂质元素及非金属夹杂:
[1]杂质元素控制[P]:≤0.018%;[S]:≤0.003%;[N]:≤0.0050%;
[2]钢材中的非金属夹杂,A类硫化物粗系、细系都不大于1级,B类三氧化二铝粗系、细系都不大于1.5级;C类硅酸盐夹杂不存在;D类三氧化二铝球化物夹杂不大于0.5级;
[3]采用钛微合金化,添加微量钛元素,成品钛含量控制在 0.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