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围成型模具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成型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侧围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侧围是汽车框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汽车安全性能方面的一个重要的结构部件,
在车身中主要起到承载、支撑、保护作用以及安装侧门的作用;冲压模具是汽车生产中的一
个重要环节,目前车身冲压件主要采用冷冲压的方式来实现,其成形过程主要包括拉延、修
冲、翻边、整形等工作内容,拉延模具通常是由凸模、凹模、压边圈三大部分构成,冲压生产
时通过机床顶杆作用在压边圈上将其顶起,然后上模与压边圈将坯料压紧共同向下运动进
行拉延成形。
拉延是利用拉延模具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预先剪裁成一定形状的平板毛
坯,拉制成立体空心件的加工方法;拉延模具种类繁多,比如,小的有金属杯,或大的有汽车
的车身成型,拉延模具一般主要由凹模、压料板和凸模三部分组成;拉延时,当压力机用额
定的压力压下时由上下压料器将料片压紧,然后由凸凹模将平板料拉伸至到底状态,将压
机升起下压料器顶起零件取出。
目前有许多用于汽车零件的拉延模具都存在批量生产中出现拉毛现象,导致零件
生产时出现开裂、暗裂、起皱,报废率高,还可能造成有暗裂的零件由于没有检验出来而装
到汽车总成上,导致整车身报废,影响产品的质量形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汽车零部件成型质量
的汽车侧围成型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侧围成型模具,包括底座、正面压料芯、侧面压料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的定模压料芯、设置于底座上且用于驱动侧面压料芯倾斜朝下向定模压料芯方向运动的第
一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用于驱动正面压料芯处于底座上朝正面压料芯方向滑动的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定模压料芯、侧面压料芯和正面压料芯之间闭合时形成用于将侧围拉
延成型的定型腔,所述侧面压料芯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
制侧面压料芯朝正面压料芯方向滑动的限位件,在所述底座与侧面压料芯之间还设置有用
于导向侧面压料芯处于底座上滑动的导向组件。
如此设置,根据汽车侧围的型号,选择与之相配合的定模压料芯、正面压料芯以及
侧面压料芯,将初始的汽车侧围先放置于定模压料芯上,使汽车侧围处于初步稳定的状态;
随后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倾斜朝下驱动侧面压料芯处于底座上滑动,且侧面压料芯通过导向
组件稳定的朝定模压料芯方向运动,对汽车侧围压紧且初步拉延,再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
动正面压料芯处于底座上滑动,同时限位件对侧面压料芯起到限制的作用,使正面压料芯
通过滑动组件稳定的朝定模压料芯方向运动,对汽车侧围压紧且再次拉延,使汽车侧围处
于定模压料芯、侧面压料芯和正面压料芯之间形成的定型腔内将侧围拉延成型,完成多方
向上对汽车侧围拉延工序,同时提高汽车侧围的拉延稳定性以及拉延质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导向块、固定设置于侧
面压料芯一端面上的第二导向块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压板,所述第一导向块朝第二导向块
方向设置有凸起,在所述第二导向块上设置有与凸起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一导向块通过
凸起处于滑槽内与所述第二导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侧面压料芯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卡
槽,所述压板的一端面处于卡槽内与所述侧面压料芯滑动连接。
如此设置,使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侧面压料芯朝定模压料芯方向滑动时,通过第一
导向块的凸起处于第二导向块的滑槽内滑动,起到一个轴向限位的作用,再通过底座上的
压板处于侧面压料芯的卡槽内滑动,使侧面压料芯处于第一导向块与压板之间滑动,起到
纵向上的限位,使侧面压料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朝定模压料芯方向运动时,达到稳定运动
的作用,提高侧面压料芯对汽车侧围的拉延质量。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导气孔,在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滑槽上设置有导
气槽,所述导气孔与所述导气槽相通连接。
如此设置,使第一导向块与第二导向块在相互接触滑动时,防止两者过渡贴合,使
第一导向块与第二导向块相互滑动时达到透气的作用,提高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侧面压料芯
运动时的稳定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向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侧面压料芯的两侧。
如此设置,使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侧面压料芯稳定的处于底板上均匀滑动,提高侧
面压料芯朝定模压料芯方向稳定滑动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压缸、与第一液压
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一连接块以及与侧面压料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
块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连接块使第一液压缸与第一连接板达到稳定连接的作用,同
时通过将侧面压料芯与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根据不同汽车侧围的型号更换不同的侧面
压料芯,提高侧面压料芯对汽车侧围拉延的适用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二液压缸、与第二液压
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连接块以及与正面压料芯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
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第二液压缸驱动第二连接板处于
所述底座上滑动的滑动组件。
如此设置,通过第二连接块使第二液压缸与第二连接板达到稳定连接的作用,同
时通过将正面压料芯与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根据不同汽车侧围的型号更换不同的侧面
压料芯,提高侧面压料芯对汽车侧围拉延的适用性能;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正面压料芯
朝定模压料芯方向滑动时,通过滑动组件使第二连接板处于底座上滑动,使正面压料芯通
过第二驱动组件朝定模压料芯方向运动时,达到稳定运动的作用,提高侧面压料芯滑动时
对汽车侧围的拉延质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均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滑板和限位板,所述第二
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延伸端,在所述延伸端的端面设置于限位槽,所述限位板处于限位槽
内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面滑动连接,多个所述滑板处于底座上均与第二连接板的另一
端面滑动连接。
如此设置,使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正面压料芯朝定模压料芯方向滑动时,通过第二
连接板处于滑板上滑动,达到便于正面压料芯处于底座上滑动的作用,再通过限位板处于
第二连接板两端延伸端上的限位槽内滑动,达到稳定运动的作用,提高正面压料芯滑动时
对汽车侧围的拉延质量。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定模压料芯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汽车侧围的第一支撑座,
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卡合件,在所述第一卡合件上设置有与汽车框架上
的槽口相卡合的拱起部,至少一所述第一卡合件上的拱起部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方
向垂直布置。
如此设置,将初始的汽车侧围放置于定模压料芯以及第一支撑座上,使汽车侧围
处于初步稳定的状态,同时第一卡合件根据汽车框架上的槽口设置有不同形状的拱起部,
使第一卡合件与汽车侧围上的槽口相卡合,达到提高第一支撑座支撑汽车侧围在拉延时的
稳定性,同时至少一所述第一卡合件上的拱起部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垂直布
置,可使第一卡合件在支撑汽车侧围处于拉延时,与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力向垂直,提高第
一支撑座支撑汽车侧围的稳定性能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汽车侧围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
二支撑座上均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且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与底座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将第二
支撑座锁紧于底座上的锁紧组件。
如此设置,再通过底座上的第二支撑座,使汽车侧围整体处于初步稳定的状态,同
时第二卡合件根据汽车框架上的槽口设置有不同形状的拱起部,使第二卡合件与汽车侧围
上的槽口相卡合,达到提高第二支撑座支撑汽车侧围在拉延时的稳定性,同时至少一所述
第二卡合件上的拱起部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垂直布置,可使第二卡合件在支撑
汽车侧围处于拉延时,与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力向垂直,提高第二支撑座支撑汽车侧围的
稳定性能的作用;同时根据汽车侧围的型号大小,使第二支撑座处于底座上滑动,使第二支
撑座与汽车侧围上的槽口相卡合,再通过锁紧组件将第二支撑座锁紧于底座上,达到调节
后再锁紧的作用,提高汽车框架成型模具的适用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座上的第一连接孔、设置于底座
上的第二连接孔以及插接于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用于将第二支撑座固定于底座
上的插销,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均匀布置于所述底座上。
如此设置,通过滑动第二支撑座,使第二支撑座上第二卡合件与汽车侧围的槽口
相卡合后,插销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达到将第二支撑座锁紧于底座上,达到调节
后再锁紧的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汽车侧围的型号,选择与
之相配合的定模压料芯、正面压料芯、侧面压料芯以及第二支撑座,将初始的汽车侧围放置
于定模压料芯、第一支撑座以及第二支撑座上,使汽车侧围处于初步稳定的状态;通过第一
驱动组件倾斜朝下驱动侧面压料芯处于底座上滑动,且侧面压料芯通过导向组件稳定的朝
定模压料芯方向运动,对汽车侧围压紧且初步拉延,再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正面压料芯
处于底座上滑动,使正面压料芯通过滑动组件稳定的朝定模压料芯方向运动,对汽车侧围
压紧且再次拉延,使汽车侧围处于定模压料芯、侧面压料芯和正面压料芯之间形成的定型
腔内将侧围拉延成型,完成多方向上对汽车侧围拉延工序,同时提高汽车侧围的拉延稳定
性以及拉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侧围成型模具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2为汽车侧围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第一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汽车侧围成型模具中正面压料芯与定模压料芯压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汽车侧围成型模具中滑动组件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汽车侧围成型模具中侧面压料芯、正面压料芯与定模压料芯之间配合使的结构
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汽车侧围成型模具中第一驱动组件处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正面压料芯;3、侧面压料芯;31、限位件;32、导向组件;33、第一导
向块;331、凸起;332、导气孔;34、第二导向块;341、滑槽;342、导气槽;35、压板;36、卡槽;4、
定模压料芯;5、第一驱动组件;51、第一液压缸;52、第一连接块;53、第一连接板;6、第二驱
动组件;61、第二液压缸;62、第二连接块;63、第二连接板;631、延伸端;632、限位槽;64、滑
动组件;65、滑板;66、限位板;67、导向柱;7、定型腔;8、第一支撑座;81、第一卡合件;82、拱
起部;9、第二支撑座;91、第二卡合件;92、定位销;93、锁紧组件;94、第一连接孔;95、第二连
接孔;96、插销;10、汽车侧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0对汽车侧围成型模具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汽车侧围成型模具,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包括底座1、正面压料芯2、侧面压
料芯3、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的定模压料芯4、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且用于驱动侧面压料芯3倾
斜朝下向定模压料芯4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5以及设置于底座1上用于驱动正面压料芯
2处于底座1上朝正面压料芯2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6;定模压料芯4、侧面压料芯3和正
面压料芯2之间闭合时形成用于将侧围拉延成型的定型腔7,且侧面压料芯3和正面压料芯2
等长设置,定模压料芯4长度长于侧面压料芯3以及正面压料芯2长度。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定模压料芯4上均匀布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汽车侧围10的第一
支撑座8,第一支撑座8与定模压料芯4固定连接;且在第一支撑座8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卡
合件81,第一卡合件81根据汽车框架上的槽口设置有不同形状的拱起部82,使第一卡合件
81与汽车侧围10上的槽口相卡合,同时至少有一个第一卡合件81上的拱起部82与第一液压
缸51的驱动方向垂直布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底座1上均匀布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汽车侧围10的第二支撑座
9,且第二支撑座9均与底座1滑动连接,同时在第二支撑座9与底座1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将第
二支撑座9锁紧于底座1上的锁紧组件93。
如图2和图3所示,锁紧组件93包括多个设置于第二支撑座9上的第一连接孔94、设
置于底座1上的与第一连接孔94相对齐的第二连接孔95以及插接于第一连接孔94与第二连
接孔95之间用于将第二支撑座9固定于底座1上的插销96;第二连接孔95设置有多个,且多
个所述第二连接孔95均匀布置于所述底座1上。
如图2和图3所示,且在第二支撑座9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合件91,第二卡合件91
同样根据汽车侧围10上的槽口设置有不同形状的拱起部82,使第二卡合件91与汽车框架上
的槽口相卡合,同时其中若干个第二卡合件91上的拱起部82与第一液压缸51的驱动方向垂
直布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几个第二卡合件91上还设置有用于穿设汽车侧围10
将汽车侧围10固定于第二卡合件91上的定位销92。
如图5所示,其中,定模压料芯4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正面压料芯2通过第
二驱动组件6水平滑动设置于底座1上;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多个呈排状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
的第二液压缸61、分别与第二液压缸61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连接块62以及与正面压料芯2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63;第二连接块62与第二连接板6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在第二连接板6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便于第二液压缸61驱动第
二连接板63处于底座1上滑动的滑动组件64;滑动组件64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二连接板63两
侧的限位板66和多个均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的滑板65;在第二连接板63的两端设置有延伸
端631,且在延伸端631的上端面设置于限位槽632,限位板66处于限位槽632内与第二连接
板63的一端面滑动连接;多个所述滑板65处于底座1上均与第二连接板63的另一端面滑动
连接,同时在相邻滑板65之间还设置有导向柱67,导向柱67与底座1固定连接,且与第二液
压缸61的驱动方向平行设置。
如图8所示,侧面压料芯3通过第一驱动组件5滑动设置于底座1上;第一驱动组件5
包括呈排状倾斜向下固定设置于底板上的第一液压缸51、分别与第一液压缸51的活塞杆连
接的第一连接块52以及与侧面压料芯3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53;第一连
接块52与第一连接板5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侧面压料芯3朝正面压料芯2方向滑
动的限位件31,同时在底座1与第一连接板53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导向侧面压料芯3处于底座
1上滑动的导向组件32;两所述导向组件32对称设置于侧面压料芯3的两侧。
如图6、图8和图9所示,导向组件32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的第一导向块33、固定
设置于侧面压料芯3一端面上的第二导向块34以及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的压板35;在第一导
向块33朝第二导向块34方向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331,且凸起33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状设
置,在第二导向块34上设置有与凸起331相配合的滑槽341,第一导向块33通过凸起331处于
滑槽341内与所述第二导向块34滑动连接;同时在凸起33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导气孔332,在
第二导向块34的滑槽341上设置有导气槽342,且导气孔332与所述导气槽342相通连接。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侧面压料芯3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卡槽36,卡槽36也可设置于
第二连接板63上,本方案中优选设置于第二连接板63上,压板35的一端面处于卡槽36内与
侧面压料芯3滑动连接;通过压板35、第一导向块33以及第二导向块34,使第一液压缸51驱
动第一连接板53以及侧面压料芯3朝定模压料芯4方向运动时,通过导向组件32起到定向且
稳定滑动的作用。
工作原理:根据汽车侧围10的型号,选择与之相配合的定模压料芯4、正面压料芯
2、侧面压料芯3以及第二支撑座9,将初始的汽车侧围10放置于定模压料芯4、第一支撑座8
以及第二支撑座9上,使汽车侧围10处于初步稳定的状态;通过第一驱动组件5倾斜朝下驱
动侧面压料芯3处于底座1上滑动,且侧面压料芯3通过导向组件32稳定的朝定模压料芯4方
向运动,对汽车侧围10压紧且初步拉延,再通过第二驱动组件6驱动正面压料芯2处于底座1
上滑动,使正面压料芯2通过滑动组件64稳定的朝定模压料芯4方向运动,对汽车侧围10压
紧且再次拉延,使汽车侧围10处于定模压料芯4、侧面压料芯3和正面压料芯2之间形成的定
型腔7内将侧围拉延成型,完成多方向上对汽车侧围10拉延工序,同时提高汽车侧围10的拉
延稳定性以及拉延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