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防伪的织制方法。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激烈竞争中,一批名优产品大量涌出,由于社会主义初阶段的限制,法制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要求,市场上不可避免的出现名目繁多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对于上述的不正常现象,各国都在有针对性的加强法制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出台就是为了抑制以至消灭假伪劣产品,除了依靠法制保护外,加强企业、名优产品持有人以及消费者自身防伪、识伪的素质及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有史以来,昆虫、岩石和许多其它物质中就存在荧光,然而,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才由里曼(Lehmann),劳切特(Reichere)和希母斯迪特(Heimsted)把这一特定技术应用到显微镜检验上来,但是,很长时间荧光技术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荧光是指物质吸收一种波长的光而发出的另一种波长(通常是较长的)的光的能力,研究某种物质时,除了利用物质本身的天然荧光外,还可以使用一种荧光染色剂给它“染色”。
荧光染色剂地种类很多,从瑞契特公司印发的手册中,可以查到各种荧光染色剂的产品名称、代号以及配方和表格,也介绍了各种荧光染色剂的浸染工艺。
迄今为止,还未见到将荧光技术用于织物上,作为防伪手段而开辟一条新颖的防伪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织物防伪的织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用上述织制方法织制的织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织物防伪织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荧光剂处理一部分织物纤维或丝原料,按需织造成织品,由上述荧光剂处理的纤维编织成规定的图案、文字、符号及其组合等暗记。
在有用荧光剂处理过的一部分织物用纤维或丝原料织造成的织品,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其原有的色泽图样等特性,而当用紫外线照射时,其暗记可发出淡绿色、淡兰色的荧光。
所述的织物用纤维或丝原料选自真丝、人造丝、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及其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的荧光剂处理织物用纤维或丝原料可用浸、染、涂工艺。
所述的织物表面可是平纹的、斜纹的、缎纹的。
用上述方法织制的织物可织造上商标或其它标识。
所述商标或标识可以是服装的、鞋的和袜子的其它各种有防伪要求的织物上、皮革制品上。
实施例1:
见样品图1,在织物上用荧光线,织造上“华业公司”的标志,当用紫外线照射时,可显露荧光暗记。
实施例2:
见样品图2,在织布上用荧光丝,织造上“华业公司”的标志,当用紫外线照射时,可显露荧光暗记。
实施例3:
见样品图3,在皮革上用荧光丝,刺绣上“华业公司”的标志,当用紫外线照射时,可显露其荧光暗记。
实施例4:(图4)
在袜子上用荧光丝织上“华业公司”的标志,当用紫外线照射时,可显露其荧光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