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翼支承细长轴的精密加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机械加工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十字翼支承细长轴的精密加
工方法。
背景技术
十字翼支承细长轴属高精度零部件,由于其结构单薄且为异型结构,给加工过程
中精度的保证带来了困难。在装夹时,装夹力对工件极易造成扭曲、偏斜,变形,致使工件一
卸去装夹力即发生回弹,回弹引起产品平面度、圆柱度、同轴度、内孔外圆尺寸等出现严重
超差,装夹变形引起的超差是产品精度超差最主要的因素。机床加工精度已经占到了所要
保证的精度超过一多半,工件的定位面的精度又分去了一部分。因次,“零变形”的装夹要求
是保证产品精度的最佳工艺需要。
目前,公知的一般装夹方法不论是普通机械夹压法、磁力或真空吸盘吸紧法,还是
焊接等方法,均对零部件产生引起变形的力,从而造成由于装夹紧固的原因,使得高精度零
部件精度难以保证现象的问题。本发明为了解决高精度零部件加工时,常规方法装夹造成
变形精度难以保证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用于高精度零部件精密加工的装夹紧固方法方
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字翼支承细长轴加工时存在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提供了一
种十字翼支承细长轴的精密加工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十字翼支承细长轴的精密加工方法,采
用如下步骤:a、在机床工作台上布置有压紧在其上且位于工件左右两侧的铝块夹具,铝块
夹具是由若干块前后间隔分布的铝块本体组成的;b、将两铝块夹具中部上表面加工与工件
等宽的工件放置槽,工件放置槽的侧面和底面应达到消除装夹变形的机床能保证的最高精
度;c、以工件左翼端面为定位基准面紧贴工件放置槽左侧面用手扶稳安装在工件放置槽
上,并用502速干强力胶在接缝处涂胶至固定后松开工件;d、打表检查工件定位基准面合格
后,开始精加工;e、依次加工工件上翼端面及左右侧面、左右翼上侧面及铝块夹具上方的左
右翼端面,加工切削时,切削深度小于0.1mm,进给速度小于F300 mm/min,与此同时,通过铝
块本体前后之间的间隔测量工件的厚度尺寸;f、刮掉502速干强力胶后卸下工件并翻转工
件180度,重复步骤c、d、e至工件加工完成后将其卸下。
该加工方法采用502速干强力胶进行装夹紧固并配合切削参数的设计消除了压板
压紧造成的弯曲变形,也没有旋转力对工件的扭曲变形,只有微弱的粘接力,使一次加工后
的基面平面度达到0.1以内,同时翻转后的打表检查已加工基面保证了翻转加工后已加工
基准面的最佳定位要求,都确保了上下两侧翼面间的垂直度要求,克服了现有字翼支承细
长轴加工时存在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加工方法利用胶液的流动性配合夹具结构设计,同步实现了零部件
与夹具定位面间微观细小空隙的填充,达到定位面贴合精密没有变形空间的目的,加工质
量精密度高,满足了生产的需求,而且生产效率较高,具有工艺合理、简洁,可操作性强的优
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工件,2-铝块本体,3-工件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十字翼支承细长轴的精密加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a、在机床工作台上布置
有压紧在其上且位于工件1左右两侧的铝块夹具,铝块夹具是由若干块前后间隔分布的铝
块本体2组成的;b、将两铝块夹具中部上表面加工与工件1等宽的工件放置槽3,工件放置槽
3的侧面和底面应达到消除装夹变形的机床能保证的最高精度;c、以工件1左翼端面为定位
基准面紧贴工件放置槽3左侧面用手扶稳安装在工件放置槽3上,并用502速干强力胶在接
缝处涂胶至固定后松开工件1;d、打表检查工件1定位基准面合格后,开始精加工;e、依次加
工工件1上翼端面及左右侧面、左右翼上侧面及铝块夹具上方的左右翼端面,加工切削时,
切削深度小于0.1mm,进给速度小于F300 mm/min,与此同时,通过铝块本体2前后之间的间
隔测量工件的厚度尺寸;f、刮掉502速干强力胶后卸下工件1并翻转工件1 180度,重复步骤
c、d、e至工件1加工完成后将其卸下。
具体实施过程中,502速干强力胶的选取有三个特点:1)液体易流动。该特点便于
工件与工装贴合面粘接时胶层容易到其达任意边缘部位,保证粘接的顺利实现。2)胶粘强
化硬化速度快。胶水到达粘接部位后,30S到1.5Min即可实现固化,产生粘接力,效率高3)
硬化后胶层有塑性差发脆的特点,受震动剪切力胶层能分开,可保证不伤害零件的条件下
实现零件与工装可靠的分离;
粘接部位选择原则为:1)应保证工装粘接面与零件粘胶面产生的粘接线外露,便于粘
胶时胶水顺利到达粘接部位,同时粘接线尽可能长,有利于粘接力较大。2)定位工装与零件
基准贴合面直接作为粘接面时,零件基准面平面度应很高,达到0.02以内,否则胶水易渗入
零件基准面与定位板之间,干燥时有膨胀,导致工件发生变形;或出现定位不可靠,加工时
有微小颤动。3)零件处于不受装夹力的自然状态下,用工装的高精度面替代原零件基准面
作为新的基准面,将零件与工装粘接,且零件粘接面与其工装基准面不重合,为最佳粘接方
案。4)机床工作台面尽量不作为粘接面;
零件粘接时机的选择。先将零件用工装辅具定位可靠后,再利用手扶法将工装与零件
贴合面靠近后,向粘接线部位涂胶粘接,使零件与工装连为一体。粘接时间待胶水涂挤至粘
胶部位2-3min时间后松开零件。
刀具应尽量避免采用机床的高压冷却液,而采用手动在刀具上加润滑液的冷却方
式。防止出现切削量过大及高压束流冲击造成产品松动。
刀具选择,精加工类刀具,大前角,刃口锋利原则,减少切削抗力,刀尖圆弧控制在
0.03mm以内。
零件的拆卸技巧为:1)小工装与零件粘接在一起的,采用轻力巧击工装的震动方
式,将连接零件与工装的胶层震击松动,可掰下零件。2)工装无法先于零件拆卸的,可用中
心钻刃等工具刮掉502胶层。手动可卸下零件。3)刮胶后手动仍无法拆卸零件的,将丙酮滴
入残留胶部位,可去除残余胶粘接力,卸下零件。4)零件及工装表面的残留胶层,可采用刮
削结合丙酮擦拭法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