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新型包装袋及加工该包装袋的机器人.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169561
  • 上传时间:2018-09-03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276.6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30569.2

    申请日:

    2016.12.28

    公开号:

    CN106628558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33/00申请日:20161228|||公开

    IPC分类号:

    B65D33/00; B65D77/38; B31B70/81(2017.01)I; B31B70/74(2017.01)I

    主分类号:

    B65D33/00

    申请人:

    宁波斯凯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鑫; 乐东岳

    地址: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莫干山路36号智能装备研发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代理人:

    谈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一个角上设置有撕裂线,位于所述撕裂线下方的袋体设置有一个充有空气的空腔。由于空气的存在,空腔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让袋体位于撕裂线下方的部分始终具有撑开的趋势,当袋体沿着撕裂线被撕开一个开口时,开口在下方空腔的作用下,被撑开,可以方便的将袋体内的东西倒出。

    权利要求书

    1.新型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一个角上设置有撕裂线,所述撕裂线下方的袋体
    设置有一个充有空气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包装袋,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撕裂线上方的袋体设置有
    具有弹性的皮筋,所述皮筋处于拉伸状态,当所述袋体沿着所述撕裂线拉开时,所述撕裂线
    上方的袋体在皮筋的作用下自动收缩。
    3.一种用于加工如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袋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绕有包装膜的
    卷筒和两对送料棍,所述包装膜在卷筒和所述第一送料棍之间都是单层的,到了所述第二
    送料棍时,所述包装膜被对折,所述第一送料棍和所述卷筒之间设置有造空腔机构,所述造
    空腔机构用于在包装膜上制造一个空腔,包括下顶块和上顶块,所述杆设置在所述下顶块
    上,所述下顶块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的周圈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
    吸气装置,所述下顶块的顶部设置有薄膜,动作时,先吸气装置将薄膜中间部位吸附到所述
    凹槽内,所述上顶块将所述包装膜压到下顶块上,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启动,将所述薄膜焊接
    到所述包装膜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皮筋压入机构,所述皮筋压
    入机构包括上压块和下压块,所述下压块上设置有处于拉伸状态的皮筋和第二加热装置,
    使用时,所述上压块下压,将所述包装膜压到所述皮筋上,再启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将所
    述皮筋焊接到所述包装膜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撕裂线设置机构,所述撕裂
    线设置机构包括刻刀和垫板,动作时,刻刀往下运动 ,在所述包装膜上压出一道痕迹,所述
    痕迹即为撕裂线。

    说明书

    新型包装袋及加工该包装袋的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带及其包装袋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容纳食盐、咖啡和白糖等的包装袋,使用时,需要在包装袋的一个角上撕开一个口
    子,这样在包装内的东西才能倒出来。但是很多情况下,即使撕开了口子,口子的开口还是
    不够大,需要用手将开口扩开,这就十分麻烦,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包装袋,在打开开口后,开口
    能够自动撑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加工该包装袋袋的机器人,能够自动完成包装袋的
    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一个角上
    设置有撕裂线,位于所述撕裂线下方的袋体设置有一个充有空气的空腔。由于空气的存在,
    空腔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让袋体位于撕裂线下方的部分始终具有撑开的趋势,当袋体沿
    着撕裂线被撕开一个开口时,开口在下方空腔的作用下,被撑开,可以方便的将袋体内的东
    西倒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位于所述撕裂线上方的袋体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皮筋,所
    述皮筋处于拉伸状态,当所述袋体沿着所述撕裂线拉开时,所述撕裂线上方的袋体在皮筋
    的作用下自动收缩。撕裂线上方的袋体收缩以后,开口就不会被挡住,在不撕掉口子上方部
    分的情况下,也不会挡住袋内东西倒出。

    一种用于加工该种包装袋的机器人,包括卷绕有包装膜的卷筒和两对送料棍,所
    述包装膜在卷筒和所述第一送料棍之间都是单层的,到了所述第二送料棍时,所述包装膜
    被对折,所述第一送料棍和所述卷筒之间设置有造空腔机构、皮筋压入机构以及撕裂线设
    置机构,

    所述造空腔机构用于在包装膜上制造一个空腔,包括下顶块和上顶块,所述杆设置在
    所述下顶块上,所述下顶块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的周圈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凹槽的
    底部设置有吸气装置,所述下顶块的顶部设置有薄膜,动作时,先吸气装置将薄膜中间部位
    吸附到所述凹槽内,所述上顶块将所述包装膜压到下顶块上,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启动,将所
    述薄膜焊接到所述包装膜上;

    所述皮筋压入机构包括上压块和下压块,所述下压块上设置有处于拉伸状态的皮筋和
    第二加热装置,使用时,所述上压块下压,将所述包装膜压到所述皮筋上,再启动所述第二
    加热装置,将所述皮筋焊接到所述包装膜上。

    所述撕裂线包括刻刀和垫板,动作时,刻刀往下运动 ,在所述包装膜上压出一道
    痕迹,所述痕迹即为撕裂线。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空气的存在,空腔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让袋体位
    于撕裂线下方的部分始终具有撑开的趋势,当袋体沿着撕裂线被撕开一个开口时,开口在
    下方空腔的作用下,被撑开,可以方便的将袋体内的东西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包装袋未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包装袋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沿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加工该种包装袋的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5为下顶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新型
    包装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的一个角上设置有撕裂线2,位于所述撕裂线2下方的袋体设
    置有一个充有空气的空腔3。由于空气的存在,空腔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让袋体位于撕裂
    线下方的部分始终具有撑开的趋势,当袋体沿着撕裂线被撕开一个开口时,开口在下方空
    腔的作用下,被撑开,可以方便的将袋体内的东西倒出。

    位于所述撕裂线2上方的袋体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皮筋4,所述皮筋4处于拉伸状态,
    当所述袋体沿着所述撕裂线拉开时,所述撕裂线上方的袋体在皮筋的作用下自动收缩。撕
    裂线上方的袋体收缩以后,开口就不会被挡住,在不撕掉口子上方部分的情况下,也不会挡
    住袋内东西倒出。

    参见图4和5,一种用于加工该种包装袋的机器人,包括卷绕有包装膜100的卷筒
    101和两对送料棍102、103,所述包装膜100在卷筒101和所述第一送料棍102之间都是单层
    的,到了所述第二送料棍103时,所述包装膜100被对折,所述第一送料棍102和所述卷筒101
    之间设置有造空腔机构、皮筋压入机构以及撕裂线设置机构,

    所述造空腔机构用于在包装膜上制造一个空腔,包括下顶块104和上顶块105,所述下
    顶块104上设置凹槽106,所述凹槽106的周圈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107,所述凹槽106的底部
    设置有吸气装置108,所述下顶块104的顶部设置有薄膜5,动作时,先吸气装置将薄膜中间
    部位吸附到所述凹槽内,所述上顶块将所述包装膜压到下顶块上,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启动,
    将所述薄膜焊接到所述包装膜上,薄膜与包装膜之间围成的空间就是空腔3。

    所述皮筋压入机构包括上压块109和下压块110,所述下压块110上设置有处于拉
    伸状态的皮筋4和第二加热装置111,使用时,所述上压块下压,将所述包装膜压到所述皮筋
    上,再启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将所述皮筋焊接到所述包装膜上。

    所述撕裂线包括刻刀112和垫板113,动作时,刻刀往下运动 ,在所述包装膜上压
    出一道痕迹,所述痕迹即为撕裂线。

    关 键  词:
    新型 装袋 加工 机器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型包装袋及加工该包装袋的机器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16956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