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劲芯灌注桩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基基础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超长劲芯灌注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桩基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之一目前在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中使用,对建筑物的
质量和安全有很大的作用。目前很多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采用超长灌注桩作为地基基础。
对于超长灌注桩质量的检测有很多种,钻芯法是其中的一种。钻芯法又分为常规钻芯法和
界面钻芯法两种。对于常规钻芯法由于桩的长径比较大以及机长操作水平制约,在钻取的
过程中极易偏出桩外。而界面钻芯法则是通过预先安装在钢筋笼内测的钢管取芯,保证取
芯不会偏出,保证了检测的质量。在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发现,研究出一种超长劲芯灌注桩施
工工艺,使得在满足桩质量安全的情况下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建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长劲芯灌注桩施工工艺,针对桩径不等的混凝土灌注
桩,有效长度大于40m。该工序节约钢材,形式简单,方便施工,提高质量安全和效率。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超长劲芯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灌注桩钢筋笼内设置取芯钢管
a、对于桩径大于1.6m的灌注桩布置3根取芯钢管,在横截面内3根取芯钢管呈三角形分
布;钢筋笼内焊接加强圈,每根取芯钢管固定具体为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横向连接:在加
强圈所在平面,每根取芯钢管通过夹角为150-160度的两根横向连接钢筋与相应主筋点焊
连接,并用细钢丝与主筋困扎;纵向连接:加强圈上位于横向连接的两点之间中部区域通过
上下布置的两根纵向连接钢筋与取芯钢管点焊连接;两组钢筋组成一组安装体系将取芯钢
管固定在钢筋笼上;
b、对于桩径为1.2~1.6m的灌注桩布置2根取芯钢管,在横截面内2根取芯钢管对称布
置;
c、对于桩径小于1.2m的灌注桩布置1根取芯钢管;
(2)、灌注混凝土并抽芯工作完成后,若桩体满足检查要求则对取芯钢管进行回填,回
填时使用高于桩身混凝土一个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把水管下放到取芯钢管的抽芯孔孔底用
清水反复清洗干净,清洗完成后用泵将孔内的水抽干,并且马上用混凝土灌注,并将孔内混
凝土捣实,每隔一段时间对落下的混凝土补灌,直到孔内混凝土不再下落为止。
通过计算在保证桩的质量安全下,减少灌注桩内主筋使用量,节约钢材,给工程上
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用于取芯的钢管跟主筋和加强筋通过特定的连接形式连接,使得取
芯钢管稳定的连接在灌注桩内。
本发明针对不同直径的灌注桩设置不同根数的取芯钢管,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
几点收益效果:
1、本发明将用于取芯的钢管兼做受力主筋,节约了钢材,简化施工工序,缩短工期,降
低了工程成本。
2、本发明用特定的焊接方式将钢管更稳定的安装在灌注桩内,提高了施工效率,
保证了安全质量。
本发明设计合理,超长劲芯灌注桩施工方法根据不同的桩径,布置不同根数的钢
管,在固定取芯钢管和钢筋笼之间的横向连接时采用两根交叉成约150度角的钢筋点焊在
抽芯管与主筋上并用细钢丝将其与主筋捆扎,纵向连接时采用两根钢筋呈人字型点焊在加
强圈与取芯钢管上。两组钢筋组成一组安装体系将抽芯管固定在钢筋笼上。每隔5m一道,通
过套筒连接每段取芯钢管。根据钢管数量的不同采用特定的安装方式,使钢管兼具取芯和
受力功能。在保证灌注桩的质量安全前提下减少了主筋的使用量,具有节约钢材,形式简
单,方便施工,提高质量安全和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取芯钢管与钢筋笼处的焊接布置示意图。
图2表示桩径大于1.6m的灌注桩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表示桩径1.2-1.6m的灌注桩横截面示意图。
图4表示桩径小于1.2m的灌注桩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主筋,2-取芯钢管,3-加强圈,4-横向连接钢筋,5-纵向连接钢筋,6-箍筋,
7-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取芯钢管在灌注桩钢筋笼内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将取芯钢管2传入钢筋笼内,控
制其距钢筋笼的距离为200-250mm。用横向连接钢筋4交叉成约150度角,分别点焊在取芯钢
管2与主筋1上并用细钢丝将其与主筋1捆扎。用纵向连接钢筋5呈人字型点焊在加强圈3与
取芯钢管2上。两组钢筋组成一组安装体系将抽芯管固定在钢筋笼上。每隔5m一道,通过套
筒7连接取芯钢管2。
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对于桩径大于1.6m的灌注桩,取三根外径153mm,壁厚3.0mm的钢管作取芯钢管,检查质
量符合要求后把取芯钢管传入钢筋笼内并将其安放在距离钢筋笼250mm的位置。在横截面
内,三根钢管呈三角形分布,如图2所示,三根取芯钢管分别位于等边三家形的三个顶点出,
纵向每隔5米用钢筋点焊将其固定在钢筋笼上,具体连接操作为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用横
向连接钢筋4交叉成约150度角,分别点焊在取芯钢管2与主筋1上并用细钢丝将其与主筋1
困扎。用纵向连接钢筋5呈人字型点焊在加强圈3与取芯钢管2上。两组钢筋组成一组安装体
系将抽芯管固定在钢筋笼上。在每节钢管的底部使用壁厚为5mm的钢板进行封底。取芯钢管
之间的连接处使用内径为155mm长度为400mm的活动套筒7连接。
抽芯工作完成后,若桩体满足检查要求则对空桩控进行回填 回填时使用高于桩
身混凝土一个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把水管下放到抽芯孔孔底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清洗完
成后用泵将孔内的水抽干,并且马上用混凝土灌注,用钢筋把孔内混凝土捣实,每隔一段时
间对落下的混凝土补灌,直到孔内混凝土不再下落。
对于桩径为1.2~1.6m的灌注桩,取2根外径153mm,壁厚3.0mm的钢管做抽芯管。在
横截面内呈对称分布,如图3所示,其施工工艺如上所述。
对于桩径小于1.2m的灌注桩,取1根外径153mm,壁厚3.0mm的钢管做抽芯管。在横
截面内如图4所示进行布置,其施工工艺如上所述。
经过计算外径153mm管壁3mm的钢管钢材面积为1413mm2,Φ20的主筋的横截面积
为314mm2,对于桩径为1.6m以上的灌注桩,理论上三根取芯钢管可替代12根Φ20主筋,但是
实际上替代10根主筋。具体施工安装时即可减少10根主筋。对于桩径为1.2-1.6m的灌注桩,
三根取芯钢管可代替8根Φ20主筋。具体施工安装时即可减少8根主筋。对于桩径小于1.2m
的灌注桩,三根取芯钢管可代替4根Φ20主筋。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权利要求
保护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