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轧绳状水洗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状水洗机,具体是涉及一种上下轧绳状水洗机,属于印染设备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平轧式绳状水洗机适用于珊瑚绒、摇粒绒、法兰绒、舒面绒等家纺类化纤织物的松
式绳状水洗及针织物、机织物的松式绳状水洗及印花后水洗。
影响平轧式绳状水洗机效果的主要工艺参数是温度、助剂、粉末的添加量和水洗
时间,它们随着不同纤维、染料有一定的变化,水洗工艺过程的织物是水洗时间、质量过关
的可靠保证。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绳状水洗机,当布匹在单元格内不均匀的时候,通常通过
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调节,其操作很不方便,费时费力,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存在一定的安
全隐患。
申请人于2015年9月15日提交了一份名称为绳状水洗机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
为201510584531.4),它通过在每个单元格的轧辊组一侧设置制动部件,在落布辊一侧设置
有测距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当某一单元格内测距装置与织物的有效距离超过设定值时,即
当单元格内的容布量不足时,该单元格的测距装置传输信号给后一单元格的制动组件,后
一单元格的制动组件收到信号后动作将该单元格内的织物制动,当前一单元格内的织物达
到一定容布量后,后一单元格的制动组件松开织物,整个单元槽重新开始正常运转,它能够
自我调节每个单元槽内织物的同步状态以及布匹在槽体内的堆放量,使每个单元槽内每个
单元格之间的布匹保证在一定的容布量范围内,工人无需时刻监视每个单元槽内每个单元
格之间布匹的均匀性,不仅节省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使设备由以前的敞开式操作更
新为封闭式操作,保证了工人操作时的安全性。但是上述专利中的结构仍存在以下缺点:
1、其制动机构安装于液下及导布环之前,安装于液下的制动机构安装相对困难,并且
不利于对其的密封;
2、其测距装置为光电测距检测,光电检测经实际使用容易出现检测信号不准确,导致
槽内布的堆置更为错乱。
申请人又于2016年8月5日提交了一份名称为全自动绳状水洗机的发明专利申请
(申请号为201610635990.5),它改变了检测机构的位置与方式,一旦槽内某个单元格出现
布拉紧现象,能够立马触发信号,给予制动机构准确的信号,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很
好地解决了申请号为201510584531.4的发明专利存在的缺点。
但是上述两个发明专利申请均采用的是横向轧水式结构,因绒类织物接触到水之
后,织物的克重大大提高,横向轧水式由于轧辊与椭圆辊之间距离过大,不能满足于高克重
的绒类织物的运行(距离大,织物悬垂性大,容易产生掉布);另外虽然申请号为
201610635990.5的发明专利虽然在申请号为201510584531.4的发明专利基础上对检测装
置进行了改进,但是改进后的检测机构结构较复杂,且仅当布匹拉紧时才能够起作用,检测
灵敏度不够,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上下轧绳状水洗机,其
上下轧辊与落布六角辊中间的距离短,不易产生掉布现象。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下轧绳状水洗机,它包括多个
单元槽,所述单元槽包括水槽,所述水槽上方设置有轧辊组、落布辊和导布环,所述落布辊
位于轧辊组右侧,所述轧辊组包括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上下平
行布置,所述轧辊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布辊,所述导布环位于第一导布辊下方。
所述导布环左侧设置有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与导布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轧辊组右侧设置第二导布辊,所述第二导布辊位于轧辊组与落布辊之间。
所述落布辊采用六角辊形式。
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均采用主动辊。
所述落布辊下方设置有检测机构。
所述落布辊下方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
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与铰接座铰接处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
上设置有磁铁,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与磁铁相对应的磁性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上下轧水式结构,其上下轧辊与落布六角辊中间的距离短,不易产生掉
布现象;
2、本发明的上下轧辊采用双主动轧辊,因绒类织物克重高,单主动轧辊提布能力较差,
容易产生打滑现象,而双主动轧辊恰恰解决了这一打滑现象的产生;
3、本发明的检测机构在织物处于半松弛状态即可启动,检测灵敏度高,设备可靠性好。
4、本发明能够实现全自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上下轧绳状水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水槽1
第一轧辊2
第二轧辊3
第一导布辊4
第一导布辊5
落步辊6
制动机构7
导布环8
检测机构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上下轧绳状水洗机,它包括多个单元槽,所述
单元槽包括水槽1,所述水槽1上方设置有轧辊组、落布辊6和导布环8,所述落布辊6位于轧
辊组右侧,所述轧辊组包括第一轧辊2和第二轧辊3,所述第一轧辊2和第二轧辊3上下平行
布置,所述轧辊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布辊4,所述导布环8位于第一导布辊4下方;
所述导布环8左侧设置有制动机构7,所述制动机构7与导布环8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制
动机构7能够沿水平方向实现与导布环8的打开和闭合,从而实现对布的松开与制动,制动
机构7动作时轧辊组两轧辊松开,由落布辊6来实现对槽内布匹的运作;
所述轧辊组右侧设置第二导布辊5,所述第二导布辊5位于轧辊组与落布辊6之间,所述
落布辊6采用六角辊形式,能够大大提高落布辊的带布能力;
所述第一轧辊2和第二轧辊3均采用主动辊,能够有效防止打滑现象产生;
所述落布辊6下方设置有检测机构9,所述检测机构9包括固定座9.1,所述固定座9.1上
设置有铰接座9.2,所述铰接座9.2上铰接有摆杆9.3,所述摆杆9.3与铰接座9.2铰接处设置
有连接臂9.4,所述连接臂9.4上设置有磁铁9.5,所述固定座9.1上设置有与磁铁9.5相对应
的磁性开关9.6;
当某一单元格内容布量不足时,织物逐渐张紧从而使得摆杆向左摆动,摆杆铰接端连
接臂上的磁铁逐渐与磁性开关靠近,当织物张紧至处于半松弛状态时检测机构触发,该单
元格的检测机构传输信号给后一单元格的制动机构,后一单元格的制动机构收到信号后动
作将该单元格内的织物制动,当前一单元格内的织物达到一定容布量后,后一单元格的制
动机构松开织物,整个单元槽重新开始正常运转。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
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