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模架下导梁过孔时使用的悬臂梁吊装机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模架下导梁过孔时使
用的悬臂梁吊装机构。
背景技术
移动模架是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现场浇注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主机和下导梁等
部分,可一次完成一跨梁体混凝土的浇筑,并能顺桥轴线纵向移动,移动模架主机重量四百
余吨,下导梁重量五十余吨。
下导梁过孔工序是移动模架施工过程较为关键的工序之一,常用结构为移动模架
悬臂梁上面的移动小车设有卷扬机构,采用钢丝绳起吊下导梁锚点。但是由于下导梁过孔
时其前支腿脱离桥墩的移动距离(即起吊距离)不长,若采用钢丝绳卷扬机构起落易产生下
导梁上下振动和周向摆动,而且下导梁的吊装锚点多变且需人工协助,危险性增加。因此设
计出一种可以在悬臂梁上移动的专用吊装机构,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模架下导梁过孔时使用的吊装机构,
不仅实现辅助下导梁起升一定高度的功能,而且在其它结构协助下实现吊运下导梁过孔的
功能,并且在下导梁起升、过孔中具有自动均衡受力、减少上下振动与周向摆动等功能,从
而提高了下导梁过孔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模架下导梁过孔时
使用的悬臂梁吊装机构,包括扁担梁、吊杆、立柱、升降油缸、行车架、车轮和吊具梁,所述扁
担梁为横向箱型钢结构,其侧向中心处设有一个贯穿横梁的销轴,与立柱的竖向滑槽构成
具有升降导向限位功能的限位机构,所述立柱为垂直安装的双臂式钢结构,立柱下端安装
于行车架的中心处,在立柱每侧立臂中上部开设竖向滑槽,扁担梁中部的销轴水平穿设在
竖向滑槽内,所述行车架为H形箱型钢结构,在其两侧对称安装四个车轮,所述车轮为U形踏
面的钢轮,其U形踏面形状与悬臂梁顶面上的轨道相匹配,扁担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
吊杆的垂向通孔,所述吊杆为一根精轧螺纹钢,精轧螺纹钢上端和下端均配套安装锚具,升
降油缸竖向安装在行车架和扁担梁之间。
所述升降油缸设置两套,两套升降油缸分别位于立柱两侧,升降油缸下端通过法
兰盘与行车架相连,升降油缸通过法兰盘与扁担梁底面相连,所述吊具梁为π字箱型钢结
构,其上部为一根横梁,两端设有用于安装吊杆的贯穿于横梁的垂直穿孔,在其下部设置有
两个对称L型抓手,抓手上侧设置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横向钢板,用于反抓下导梁上盖板的翼
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行车架上方设置两套联锁升降
油缸,两套升降油缸连接于扁担梁底面两侧的位置,构成的升降系统能够实现下导梁起落
位移量的精度控制和受力均衡控制,并且扁担梁与立柱通过销槽形式构成的导向限位机
构,能够实现下导梁的升降安全控制;采用螺纹钢吊杆替代钢丝绳,能够增加升降系统的刚
度,减少上下振动与周向摆动;采用吊具梁反抓下导梁的上盖板翼缘但始终不与其脱离,并
能够在下导梁上前后滑动改变吊点位置,解决了下导梁过孔中频繁移动吊点的安全性与便
捷性需求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扁担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行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吊具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图9是车轮的剖视图;
其中:1、扁担梁;2、吊杆;3、立柱;4、升降油缸;5、行车架; 6、车轮;7、吊具梁;8、下导
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
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
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模架下导梁过孔时使用的悬臂梁吊装机
构,包括扁担梁1(参见附图3-4)、吊杆2、立柱3、升降油缸4、行车架5(参见附图5-6)、车轮6
(参见附图9)、吊具梁7(参见附图7-8)等部分,该机构行驶在悬臂梁上侧的轨道上,行车架5
为H形箱型钢结构,在其两侧的四个顶点位置安装四个车轮6,车轮6为U形踏面的钢轮,其U
形踏面形状与悬臂梁顶面上的轨道相匹配,立柱3为双臂U状的钢结构,在每个立臂上部的
中心处开设竖向长通孔用作滑槽,扁担梁1为横向箱型钢结构,放置在立柱3的 U口中间,并
且在扁担梁1中心处开有一个横向穿孔,采用销轴、轴套与限位立柱的竖向滑槽相联构成起
升导向限位机构,两根升降油缸4分别设置于立柱3两侧,通过法兰盘分别与扁担梁1、行车
架5的钢结构上下联接,并且将两根升降油缸2联锁使用以实现升降同步协调。
在扁担梁1两端设有垂直贯穿于横梁的销孔,用于下穿吊杆2,其中吊杆2包括精轧
螺纹钢筋、锚具上螺母、锚具下螺母以及垫板等,采用锚具上螺母以及垫板将螺纹钢筋上端
安装于扁担梁1两端穿孔的上部位置,采用锚具下螺母以及垫板将螺纹钢筋下端安装于吊
具梁7两端穿孔的下部位置,采用螺纹钢筋代替钢丝绳作为承重构件,同时螺纹钢筋两端采
用锚具螺母分别连接扁担梁和吊具梁,连接更加稳固,方便安装,同时硬连接可以克服软连
接在使用过程中不稳定的问题。
吊具梁7用于吊装下导梁8,主体为π形箱型钢结构,其上部为一根横梁,两端设有
用于安装吊杆2的贯穿于横梁的垂直穿孔,在吊具梁7下部设置有两个对称L型的抓手形式
的钢结构,用于反抓下导梁8上盖板的翼缘,采用L型抓手作为连接下导梁的构件,在使用时
无需进行固定连接,方便起吊,提高作业效率。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本发明通过在行车架5上方设置两根联锁升降油缸4,连接于
扁担梁1底面两侧的位置,构成的升降系统能够实现下导梁8起落位移量的精度控制和受力
均衡控制,并且扁担梁1与立柱3通过销槽形式构成的导向限位机构,能够实现下导梁8的升
降安全控制;采用吊杆2替代钢丝绳,能够增加升降系统的刚度,减少上下振动与周向摆动;
采用吊具梁7反抓下导梁8的上盖板翼缘始终不与其脱离,并能够在下导梁8上前后滑动改
变吊点位置,解决了下导梁8过孔中频繁移动吊点的安全性与便捷性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