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侧板和冰箱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冰箱侧板和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冰箱中,冷凝管与侧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冷凝管202、侧板204、铝箔胶带
206组装而成,其中冷凝管202的管路通过铝箔胶带206紧贴在侧板的表面上,冷凝器的管路
与侧板204的表面接触为线接触,传热效率很低,通过铝箔胶带206的贴覆,增加了冷凝管的
传热面,但是冷凝管202两侧的空间大,容易在发泡过程中进入泡液,严重影响冷凝管202的
换热效率,在散热面积以及固定连接上未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如何增大冷凝管与侧板以及铝箔的接触面积,减少铝箔与侧板间的空隙,增
加冷凝管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冰箱冷凝管的传热效率,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冰箱侧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冰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冰箱侧板,包
括:板体;以及凹槽,设于板体上,凹槽呈弧状向内凹陷,凹槽向内凹陷的弧线中心与置于凹
槽的冷凝管的径向截面中心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板体上的凹槽结构,对冷凝管起到了初步的定位作用,不仅方便
了冷凝管在板体上的安装,还减少了冷凝管与板体接触时的间隙,此外,冷凝管与板体上凹
槽的大面积接触,通过热传导性较好的凹槽凹面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提高了冷凝管与外界
的散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优选地,凹槽与冷凝管通过粘接件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粘接件将冷凝管固定在凹槽内,在制冷剂通过冷凝管时,粘接件
可以有效的降低由制冷剂引起的冷凝管的晃动,防止冷凝管从凹槽内脱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优选地,粘接件包括:铝箔胶带或铜箔胶带。
在该技术方案中,铝箔胶带和铜箔胶带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对胶带的腐蚀,从而提
高粘接的可靠性,此外,铝箔胶带和铜箔胶带的热传导性较好,可以提高冷凝管的散热效
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优选地,冷凝管与凹槽配合时,冷凝管的外壁与凹槽
的内壁相贴。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凝管与凹槽的内壁相贴,从而达到了冷凝管与凹槽之间的良
好性接触,既提高了冷凝管与凹槽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又增大了冷凝管与凹槽之间的传热
面积,从而达到冷凝管与凹槽之间的高效率的传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优选地,凹槽的内壁周边设有向一侧凸出的定位筋,
冷凝管的外壁设有与定位筋配合的定位槽,冷凝管与凹槽配合时,定位筋卡入定位槽。
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内壁设置的定位筋与冷凝管外壁设置的定位槽配合,限制
冷凝管的左右晃动,提高了冷凝管在凹槽中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优选地,凹槽的内壁周边设有多个向一侧凸出的定
位凸起,冷凝管的外壁设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孔,其中,每个定位孔与每个定位凸起一
一对应,在冷凝管与凹槽配合时,每个定位凸起卡入每个定位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内壁周边设置的定位凸起卡入冷凝管的定位孔内,定位凸
起对定位孔施加压力,限制了冷凝管在凹槽内的转动,增强了冷凝管与凹槽的贴合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优选地,冷凝管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凝管的径向截面设置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方便冷凝管在侧板
上安装,减少了冷凝管安装过程中的破损,此外,还提高了冷凝管与凹槽之间的贴合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优选地,冷凝管与凹槽相贴部分的弧线与凹槽的弧
线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冷凝管与凹槽相贴部分的弧线与凹槽的弧线重合,不仅提
高了凹槽对冷凝管的固定效果,还提高了冷凝管与凹槽之间的热传导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优选地,凹槽包括:至少一个弯槽以及至少一个直
槽,其中,直槽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直槽相互平行;至少一个弯槽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直槽
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包括至少一个弯槽以及至少一个直槽,增加了凹槽的整体
长度,从而提高了冷凝管与凹槽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冷凝管与凹槽之间的传热效率,此外,
多个直槽相互平行设置,提升了凹槽整体布局的美观性,此外,至少一个弯槽的两端分别通
过一个直槽相连,作为冷凝管的进气管和出气管。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冰箱,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冰箱侧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冰箱安装了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的冰箱侧板,提高了冰箱侧板
与冷凝管的接触面积,使冷凝管在散热性以及固定性上均达到了最佳状态,此外,减少了粘
接件与冷凝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了在发泡过程中间隙中的泡液,降低了泡液对冷凝管
传热效率的影响。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
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冷凝管与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凝管与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板体,104凹槽,106粘接件,108定位筋,110定位槽,112定位凸起,114定位孔,
116冷凝管,118弯槽,120直槽,122侧板,202冷凝管,204侧板,206铝箔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
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
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
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冰箱侧板122,包括:板
体102;以及凹槽104,设于板体102上,凹槽104呈弧状向内凹陷,凹槽104向内凹陷的弧线中
心与置于凹槽104的冷凝管116的径向截面中心重合。
在该实施例中,侧板122采用不绣钢材质,具有延展性和防腐蚀性,侧板122上凹槽
104通过同规格实芯冷凝器模具压制而成,压制成的凹槽104弧线与冷凝管116的弧线相同,
提高了凹槽104与冷凝管116配合时的贴合度,凹槽104的边缘经过打磨处理,方便冷凝管
116的安装。
其中,凹槽104通过用与冷凝管116同规格以及同尺寸的实芯冷凝器模具压制而
成,从而使得向内凹陷的凹槽104的弧线中心与冷凝管116的径向截面中心重合,进一步由
图1中的线接触变成面接触,且接触面积至少为50%的管路表面积。
优选地,凹槽104与冷凝管116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既可以满足凹槽104对冷凝管
116的限位作用,又为冷凝管116提供了充足的安装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凹槽104与冷凝管116通过粘接件106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粘接件106的中间部位粘在冷凝管116的伸出凹槽104的外壁上,粘
接件106的两端粘在板体102上,粘接件106每隔固定距离设置一个,达到减缓冷凝管116相
对板体102晃动的效果。
优选地,冷凝管116与凹槽104之间通过金属制作的扎紧带连接,扎紧带通过扎紧
力将冷凝管116与凹槽104挤压在一起,达到减缓冷凝管116晃动量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粘接件106包括:铝箔胶带或铜箔胶带。
在该实施例中,铝箔胶带和铜箔胶带的没有粘性的一面设置有铝箔和铜箔,铝箔
胶带和铜箔胶带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对胶带的腐蚀,从而提高粘接的可靠性,此外,铝箔胶带
和铜箔胶带的热传导性较好,可以提高冷凝管116的散热效果,其中,增大了粘接件106与冷
凝管116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进发泡液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冷凝管116与凹槽104配合时,冷凝管116的外
壁与凹槽104的内壁相贴。
在该实施例中,在安装冷凝管116时,冷凝管116在自身的重力和人的压力下,与凹
槽104的内壁相贴,冷凝管116与凹槽104之间保持着良好的接触,既提高了冷凝管116与凹
槽10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又增大了冷凝管116与凹槽104之间的传热面积,从而达到冷凝管
116与凹槽104之间的高效率的传热效果。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凹槽104的内壁周边设有向一侧凸
出的定位筋108,冷凝管116的外壁设有与定位筋108配合的定位槽110,冷凝管116与凹槽
104配合时,定位筋108卡入定位槽110。
在该实施例中,定位槽110的深度设置为冷凝管116壁厚的三分之一,定位筋108的
高度小于定位槽110的深度,防止过定位现象的发生,定位筋108和定位槽110的棱边打磨成
圆角,方便定位筋108与定位槽110之间的配合。
优选地,定位筋108设置在凹槽104的底边,减少定位筋108对冷凝管116安装的影
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凹槽104的内壁周边设有多个向一侧凸出的定
位凸起112,冷凝管116的外壁设有与定位凸起112配合的定位孔114,其中,每个定位孔114
与每个定位凸起112一一对应,在冷凝管116与凹槽104配合时,每个定位凸起112卡入每个
定位孔114。
在该实施例中,当冷凝管116的径向截面为椭圆形时,冷凝管116斜着滑入凹槽104
内,转动冷凝管116,冷凝管116的定位孔114卡住凹槽104周边上的定位凸起112,定位凸起
112对定位孔114施加压力,限制了冷凝管116在凹槽104内转动,提高了冷凝管116与凹槽
104的贴合效果。
优选地,当冷凝管116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时,凹槽104的内壁周边不设置限位凸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冷凝管116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在该实施例中,冷凝管116的径向截面设置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方便冷凝管116的
安装,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破损,此外,提高了冷凝管116与凹槽104之间的贴合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冷凝管116与凹槽104相贴部分的弧线与凹槽
104的弧线重合。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冷凝管116与凹槽104相贴部分的弧线与凹槽104的弧线重合,
不仅提高了凹槽104对冷凝管116的固定效果,还提高了冷凝管116与凹槽104之间的热传导
效率。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凹槽104包括:至少一个弯槽118以
及至少一个直槽120,其中,直槽120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直槽120相互平行;至少一个弯槽
118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直槽120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凹槽104包括至少一个弯槽118以及至少一个直槽120,增加了凹槽
104的整体长度,从而提高了冷凝管116与凹槽104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冷凝管116与凹槽104
之间的传热效率,此外,多个直槽120相互平行设置,提高了凹槽104整体布局的美观性,至
少一个弯槽118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直槽120相连,作为冷凝管116的进气管和出气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冰箱,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冰
箱侧板122。
在该实施例中,冰箱安装了上述冰箱侧板122,提高了冰箱侧板122与冷凝管116的
接触面积,使冷凝管116在散热性以及固定性上均达到了最佳状态,此外,减少了粘接件106
与冷凝管116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了在发泡过程中间隙中的泡液,降低了泡液对冷凝管
116传热效率的影响。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
了解到。
对于本发明的冰箱侧板122,至少具有以下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
冰箱中的冷凝管116为冰箱内的制冷剂提供了散热的通道,当制冷剂通过冷凝管
116时,制冷剂将携带的热量用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给冷凝管116,冷凝管116将获得的热量经
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给空气,区别于传统技术中的空气降温,本发明在侧板122上设置了凹
槽104结构,将冷凝管116获得的热量经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给凹槽104,凹槽104采用的不
锈钢材质,热传导性能大于空气的热传导性,热量在金属材质的凹槽104中的传播速度大于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有效的提高了冷凝管116的散热效率,此外,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冷凝
管116与凹槽104结构,本发明的冷凝管116设置为椭圆形,增大了冷凝管116与凹槽104的接
触面积,减小了粘接件106与冷凝管116之间的间隙,提升了冷凝管116的散热效率,在凹槽
104内设置的定位筋108和定位凸起112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冷凝管116晃动的问题。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冰箱侧板122和冰箱,通过侧
板122上的凹槽104与冷凝管116的大面积接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凝管116散热性
能不好的问题,此外,凹槽104内部的定位筋108以及定位凸起112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冷凝
管116的晃动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
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
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
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
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
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
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