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冰箱.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4144564
  • 上传时间:2018-09-01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894.7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80042470.7

    申请日:

    2015.08.04

    公开号:

    CN106796080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D 23/06申请日:20150804|||公开

    IPC分类号:

    F25D23/06

    主分类号:

    F25D23/06

    申请人: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发明人:

    苗村好郎; 石桥郁夫

    地址:

    日本神奈川

    优先权:

    2014.08.07 JP 2014-161407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房永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冰箱,即使在纵分隔盖的内部也能填充绝热性高的绝热性的发泡材料。具备:冰箱主体,该冰箱主体具备沿前面的左右并排且具有开口的左右的贮藏室;第1分隔部,配置于上述贮藏室的上部,并且在内部形成有空腔;第2分隔部,配置于上述贮藏室的下部,并且在内部形成有空腔;纵分隔部,将上述贮藏室左右分隔,并且由能够前后分割的构件形成有空腔;以及绝热性的发泡材料,将上述纵分隔部的空腔与上述第1分隔部及上述第2分隔部的至少一方的空腔形成为连通状态,该发泡材料被填充于向该空腔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冰箱,具备:
    冰箱主体,该冰箱主体具备沿前面的左右并排且具有开口的左右的贮藏室;
    第1分隔部,配置于上述贮藏室的上部,并且在内部形成有空腔;
    第2分隔部,配置于上述贮藏室的下部,并且在内部形成有空腔;
    纵分隔部,将上述贮藏室左右分隔,并且由能够前后分割的构件形成有空腔;以及
    绝热性的发泡材料,将上述纵分隔部的空腔与上述第1分隔部及上述第2分隔部的至少
    一方的空腔形成为连通状态,该发泡材料被填充于向该空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上述发泡材料为聚氨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中,
    上述第1分隔部以及上述第2分隔部的空腔是将前后的分隔盖合体而形成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中,
    上述第2分隔部以及上述纵分隔部的空腔是将一体的构件沿前后方向卡合,并使上述
    第2分隔部的空腔与上述纵分隔部的空腔连接而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上述第1分隔部、上述第2分隔部、上述纵分隔部的内部具备用于防止长度方向的膨
    胀的扩展抑制构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上述第1分隔部、上述第2分隔部、上述纵分隔部的内部具备用于防止长度方向的膨
    胀的扩展抑制构件。

    说明书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沿纵向将冰箱的独立的制冰室和邻接的冷却室分隔的纵分隔部的绝
    热,使用绝热性稍微下降的泡沫苯乙烯、软带类的构件。这是由于作为注射树脂成型品的纵
    分隔部是独立的构造或者上下分割式的构造,所以成为无法使绝热效果高的聚氨酯发泡材
    料流动的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660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纵分隔部不能使用绝热效果大的聚氨酯等发泡材料,将树脂
    零件设为单独的构件,或使用其他构件,绝热效果差且成本增加,或零件个数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即使在纵分隔盖的内部也能填充绝热性高的绝热
    材料的填充。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冰箱具备:冰箱主体,该冰箱主体具备沿前面的左右并排且具有开口
    的左右的贮藏室;第1分隔部,配置于上述贮藏室的上部,并且在内部形成有空腔;第2分隔
    部,配置于上述贮藏室的下部,并且在内部形成有空腔;纵分隔部,将上述贮藏室左右分隔,
    并且由能够前后分割的构件形成有空腔;以及绝热性的发泡材料,将上述纵分隔部的空腔
    与上述第1分隔部及上述第2分隔部的至少一方的空腔形成为连通状态,该发泡材料被填充
    于向该空腔内。

    发明效果

    由此,能够得到即使在纵分隔盖的内部也能填充绝热性高的绝热材料的冰箱。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在开放状态下表示图1的一部分门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去掉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将图3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将图3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使图5合体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沿着图6的Ia-Ib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6的IIa-IIb线的剖视图。

    图9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中部分隔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边参照附图边详细地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
    的附图中,对于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整体的构成的主视图。图2是以开放状
    态表示冰箱的一部分门的主视图。图3是冰箱的去掉门以及棚的状态的主视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冰箱11在纵长箱状的冰箱主体12的内部从上部按顺序设有用
    于贮藏食材的贮藏室即冷藏室13、制冰室14、上部冷冻室15及下部冷冻室16、以及果蔬室
    17。各室13~17的前面开口。

    冷藏室13的开口通过所谓的双开式的左门13a以及右门13b被开闭。左门13a的左
    端部的上下部通过图2所示的门铰链12a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右门13b的右端部的上下部通
    过门铰链12b被支承为能够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右门13b的长度形成得比左门13a的长度
    长。

    另外,制冰室14、上部冷冻室15、下部冷冻室16以及果蔬室17通过拉出式的门14a、
    15a、16a以及门17a被开闭。

    另外,构成为制冰室14和上部冷冻室15沿左右方向并排配置,分别通过独立的门
    14a和15a被开闭,但是,室内并不是完全独立,在制冰室14与上部冷冻室15之间冷气自由来
    往。

    在冷藏室13的内表面,在冷藏用鼓风风扇被驱动时,由冷藏用冷却器生成的冷气
    通过鼓风通道从多个吹出口9向冷藏室13内供给。由冷藏用冷却器生成的冷气还向果蔬室
    17供给。在制冰室14、上部冷冻室15以及下部冷冻室16中,由冷冻用冷却器生成的冷气通过
    鼓风通道被供给。

    如图2所示,在冷藏室13的左门13a设有多层的门储物盒18a。在右门13b设有多层
    的门储物盒18b。另外,在冷藏室13内设有例如玻璃等由透明性材料形成的多层的棚板21。
    进而,在最下层配置有例如鸡蛋室、冰鲜室那样的特定目的室22。

    在左门13a的表面设有操作面板19。在该操作面板19设有面板显示器20。在该面板
    显示器20的表面形成有由触碰输入部构成的操作开关组。在该操作开关组包括冷藏室温度
    设定开关、加热器强弱设定开关。

    另外,如图2所示,在左门13a设有转动式的非金属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制的门纵分
    隔体23。门纵分隔体23是用于在将左门13a和右门13b关闭时,填补与右门13b之间的间隙。

    如图3所示,冰箱主体12的外箱121与内箱122之间形成有没有图示的空腔。在空腔
    内填充有注入聚氨酯并使其发泡而成的发泡聚氨酯。发泡聚氨酯能够利用高绝热性实现冰
    箱11内与外部大气的绝热。

    在冷藏室13与制冰室14、上部冷冻室15之间,配置有作为将它们横向分隔的第1上
    部分隔部的上部分隔部31。在制冰室14、上部冷冻室15与下部冷冻室16之间,配置有作为将
    它们横向分隔的第2分隔部的中部分隔部32。在下部冷冻室16与果蔬室17之间,配置有将它
    们横向分隔的下部分隔部33。进而,在制冰室14与上部冷冻室15之间,配置有将它们纵向分
    隔的纵分隔部34。

    图4是将图3的上部分隔部31放大显示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所示,上部分隔部31是
    将剖面为“コ”字形的前分隔盖31a与后分隔盖31b合体而构成。在内底面对置的状态下合体
    后的前分隔盖31a与后分隔盖31b之间形成有空腔31c。

    图5是将图3的中部分隔部32放大显示的分解立体图。如图5所示,中部分隔部32是
    将剖面为“コ”字形的前分隔盖32a与后分隔盖32b合体而构成。在内底面对置的状态下合体
    后的前分隔盖32a与后下分隔盖32b之间形成有空腔32c。

    如图5所示,纵分隔部34是将剖面为“コ”字形的前分隔盖34a与后分隔盖34b合体
    而构成。在内底面对置的状态下合体后的前分隔盖34a与后分隔盖34b之间形成有空腔34c。
    纵分隔部34配置于上部分隔部31与中部分隔部32之间,作为沿纵向将制冰室14、上部冷冻
    室15分隔的一部分而构成。

    如图4所示,在上部分隔部31的前分隔盖31a,在长度方向的上下外侧面一体形成
    有卡合凸缘31a1。在前分隔盖31a,在长度方向的上下的多个位置一体形成有弹性的卡合孔
    31a2。

    在上部分隔部31的后分隔盖31b的长度方向开口部311附近的上下侧面,一体形成
    有供前分隔盖31a的卡合凸缘31a1能够卡合的多个卡合槽31b1。在后分隔盖31b的卡合槽
    31b1间,一体形成有供卡合孔31a2能够卡合的卡合爪31b2。

    如图5所示,在中部分隔部32的前分隔盖32a,在长度方向的上下一体形成有卡合
    凸缘32a1。在前分隔盖32a,在长度方向的上下的多个位置一体形成有弹性的卡合孔32a2。

    在中部分隔部32的后分隔盖32b的长度方向开口部321附近的上下外侧面,一体形
    成有供前分隔盖32a的卡合凸缘32a1能够卡合的多个卡合槽32b1。在后分隔盖32b的卡合槽
    32b1间一体形成有供卡合孔32a2能够卡合的卡合爪32b2。

    在纵分隔部34的前分隔盖34a,在长度方向的上下一体形成有卡合凸缘34a1。在前
    分隔盖34a,在长度方向的上下的多个位置一体形成有弹性的卡合孔34a2。

    在纵分隔部34的后分隔盖34b的长度方向开口部341附近的左右外侧面,一体形成
    有供前分隔盖34a的卡合凸缘34a1能够卡合的多个卡合槽34b1。在后分隔盖34b的卡合槽
    34b1间,一体形成有供卡合孔34a2能够卡合的卡合爪34b2。

    虽然没有图示,但是,下部分隔部33是使前分隔盖与后分隔盖的成型品合体而构
    成。在前分隔盖与后分隔盖之间形成有空腔。另外,在下部分隔部33的前分隔盖,一体形成
    有卡合凸缘和卡合孔。在下部分隔部33的后分隔盖,一体形成有卡合槽和卡合爪。

    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在上部分隔部31、中部分隔部32、纵分隔部34的前面装配有
    装饰面板。

    图6表示使图5的中部分隔部32的前分隔盖32a与后分隔盖32b合体后的状态以及
    使纵分隔部34的前分隔盖34a与后分隔盖34b合体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7表示
    沿着图6的Ia-Ib线的中部分隔部32的剖视图。

    在图6以及图7中,前分隔盖32a的卡合凸缘32a1与后分隔盖32b的卡合槽32b1嵌
    合。此时,前分隔盖32a的卡合孔32a2抵抗弹性而越过后分隔盖32b的卡合爪32b2。越过后的
    卡合爪32b2与卡合孔32a2嵌合。由此,前分隔盖32a与后分隔盖32b合体,构成中部分隔部
    32。

    合体后的前分隔盖32a和后分隔盖32b是对在后分隔盖32b内一体形成的安装用定
    缝销钉32d隔着前分隔盖32a使用螺丝32e而被可靠地固定。

    图8表示沿着纵分隔部34的图6的IIa-IIb线的剖视图。

    在图6以及图8中,前分隔盖34a的卡合凸缘34a1与后分隔盖34b的卡合槽34b1嵌
    合。此时,前分隔盖34a的卡合孔34a2抵抗弹性而越过后分隔盖34b的卡合爪34b2。越过后的
    卡合爪34b2与卡合孔34a2嵌合。由此,前分隔盖34a与后分隔盖34b合体,构成纵分隔部34。

    合体后的前分隔盖34a和后分隔盖34b是对在后分隔盖34b内一体形成的安装用定
    缝销钉34d隔着前分隔盖34a使用螺丝34e而被可靠地固定。

    另外,关于图4所示的上部分隔部31的前分隔盖31a和后分隔盖31b也相同地合体。
    即,使前分隔盖31a的卡合凸缘31a1与后分隔盖31b的卡合槽31b1嵌合。使前分隔盖31a的卡
    合孔31a2与后分隔盖31b的卡合爪31b2嵌合。由此,前分隔盖31a和后分隔盖31b合体,构成
    上部分隔部31。合体后的前分隔盖31a和后分隔盖31b是对在后分隔盖31b内一体形成的安
    装用定缝销钉31d隔着前分隔盖31a使用螺丝31e而被可靠地固定。

    分隔部31、32、34的空腔31c、32c、34c以及下部分隔部33的空腔与外箱121和内箱
    122所形成的空腔连通。通过使分隔部31、32、33的与在长度方向两端部设置的空腔连通的
    开口部310、324和与在外箱以及内箱设置的空腔连通的没有图示的开口部连通,由此,如图
    7以及图8所示,能够在这些空腔内填充注入聚氨酯使其发泡而成的发泡聚氨酯PU。另外,朝
    向纵分隔部34的空腔34c内经由中部分隔部32的空腔32c进行填充。发泡聚氨酯PU能够利用
    高绝热性来实现各分隔部31~34间的绝热。

    各分隔部31~34的各空腔与外箱121和内箱122所形成的空腔连通。各分隔部31~
    34的由发泡聚氨酯填充构成的绝热构造与由外箱121和内箱122的空腔的发泡聚氨酯填充
    构成的绝热构造利用相同操作工序来形成。另外,图6的立体图中的发泡聚氨酯填充的图示
    的状态省略。

    因此,纵分隔部34构成为在沿前后使前分隔盖34a和后分隔盖34b分离的状态下形
    成该前分隔盖34a和后分隔盖34b,并且将前分隔盖34a与后分隔盖34b合体。纵分隔部34的
    空腔34c能够形成为与上部分隔部31的空腔31c、中部分隔部32的空腔32c连结的状态。由
    此,能够对空腔34c以与空腔31c、32c等相同的操作工序注入聚氨酯。

    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设置成还对分隔制冰室以及邻接的冷冻室的纵分隔部填充
    绝热效果高的聚氨酯发泡材料。由此,利用由聚氨酯发泡材料造成的绝热效果的提高,能够
    提高节能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部分隔部32进行说明的剖视图。该实施方式
    是在发泡聚氨酯填充时防止各分隔部的膨胀的方式。

    即,在中部分隔部32的前分隔盖32a长度方向的内表面的上部和底部,一体形成有
    形成了切口部91的多个肋92。在后分隔盖32b的长度方向的内表面的下部和底部,一体形成
    有形成了切口部93的多个肋94。在切口部91和93卡合有卡止部951、952,该卡止部951、952
    设置于剖面“コ”字形且长条的扩展抑制构件95的对置的部位。

    在扩展抑制构件95的卡止部951、952卡止于切口部91、93的情况下利用扩展抑制
    构件95的作用,前分隔盖32a与后分隔盖32b的间隔不会扩展。在该状态下注入聚氨酯,使其
    发泡的情况下,即使聚氨酯发泡,也能够利用扩展抑制构件95的作用,抑制前分隔盖32a与
    后分隔盖32b的膨胀。

    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形成注入有发泡聚氨酯的空腔的分隔部在发泡时膨
    胀。由此,能够防止由分隔部的膨张造成的门的开闭、由膨胀造成的商品性的降低。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以中部分隔部32为例进行列举。还能够通过对上部分隔部
    31、下部分隔部33、纵分隔部34也应用相同的构成,来抑制冰箱整体的由分隔部的膨胀造成
    的不良影响。

    图9所示的前分隔盖32a和扩展抑制构件95处于隔开了间隔的状态。还可成为在将
    卡止部951、952与切口部91、93卡止后的状态下,前分隔盖32a与扩展抑制构件95不带有间
    隔的位置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扩展抑制构件95从切口部91、93脱落。

    另外,还可成为前分隔盖32a和扩展抑制构件95的间隔为图9的状态的情况下,前
    分隔盖32a或者扩展抑制构件95的一部分与另一方抵接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扩
    展抑制构件95从切口部91、93脱落。

    (第三实施方式)

    在该实施方式中,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将沿前后分割上部分隔部31、中部分隔部
    32、纵分隔部34后的前分隔盖和后分隔盖分别一体地形成为“H”形状。在将前分隔盖和后分
    隔盖合体时,上部分隔部31、中部分隔部32、纵分隔部34的各空腔成为连通状态。穿过该连
    通的空腔注入聚氨酯使其发泡,从而,能够实现绝热构造。

    根据该实施方式,将上部分隔部、中部分隔部、纵分隔部的前分隔盖和后分隔盖一
    体地形成。由此,除了能够削减构成上部分隔部、中部分隔部、纵分隔部的零件个数之外,还
    能够削减用于形成这些零件的操作时间。

    另外,对于将沿前后分割中部分隔部32、纵分隔部34后的前分隔盖和后分隔盖分
    别一体地形成为“T”形状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还可以将沿前后分割上部分隔部31、纵
    分隔部34后的前分隔盖和后分隔盖分别一体地形成为“T”形状。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
    没有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可以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超出发明主
    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调换以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
    主旨内,同样,也包括在专利请求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等同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1 冰箱

    12 冰箱主体

    121 外箱

    122 内箱

    31 上部分隔部

    32 中部分隔部

    33 下部分隔部

    34 纵分隔部

    31a,32a,34a 前分隔盖

    31b,32b,34b 后分隔盖

    31c,32c,34c 空腔

    31a1,32a1,34a1 卡合凸缘

    31a2,32a2,34a2 卡合孔

    31b1,32b1,34b1 卡合槽

    31b2,32b2,34b2 卡合爪

    310,324 开口部

    PU 发泡聚氨酯

    91,93 切口部

    92,94 肋

    95 扩展抑制构件

    951,952 卡止部

    关 键  词:
    冰箱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冰箱.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14456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