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高密度高机械强度锚固剂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锚固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用高密度高机械强度锚固剂。
背景技术
锚固剂是现代应用最广泛的粘结锚固材料,它由高性能不饱和聚酯和固化剂及其
它化学助剂组成。树脂锚固剂在我国煤矿的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
的高度重视和锚固剂用量的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锚固剂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
高的要求,用传统的通用型不饱和树脂做锚固剂产品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热稳定差,密度与
机械强度低,针对以上问题,本领域人缘在此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仍满足不了需求,亟
待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煤矿用高密度高机械强度锚固
剂,密度高,可有效增加与材料的接触面积,抗拔出强度高,膨胀性好,而且耐老化和韧性极
好,同时湿热环境依然保持高稳定性,可长时间维持稳定机械强度,固定后稳定性和可靠性
高,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煤矿用高密度高机械强度锚固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
100份,固化剂14-22份,填充剂25-45份,蒸馏水100-160份;主料按重量份包括:间苯型不饱
和聚酯100份,气相二氧化硅10-20份,二甲基对甲苯胺3-7份,二甲基苯胺4-8份;固化剂按
重量份包括:过氧化二苯甲酰100份,二甘醇5-10份,微晶纤维素6-10份;填充剂按重量份包
括:改性沥青20-35份,煅烧陶土10-20份,磷酸钙骨水泥15-35份,黏土20-35份,玻璃微珠
20-40份,木质素磺酸钠25-45份,滑石粉10-20份,海泡石粉4-12份,硅灰石粉15-25份。
优选地,改性沥青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沥青、胶粉升温混合搅拌,降温,加入苯乙
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搅拌,加入共交联剂搅拌,降温,加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γ-
二乙烯三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甲基氢氧化铵搅拌,降温,干燥,粉碎得到改性沥青。
优选地,改性沥青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沥青、胶粉混合搅拌25-85min,搅拌温度
为190-220℃,降温至170-180℃,加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搅拌10-25min,加
入共交联剂搅拌10-20min,降温至70-80℃,加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γ-二乙烯三胺丙基甲
基二甲氧基硅烷、四甲基氢氧化铵搅拌20-60min,降温,干燥,粉碎得到改性沥青。
优选地,改性沥青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0-20份沥青、13-22份胶粉混合
搅拌25-85min,搅拌温度为190-220℃,降温至170-180℃,加入3.5-5份苯乙烯-丁二烯-苯
乙烯嵌段共聚物搅拌10-25min,加入1-2份共交联剂搅拌10-20min,降温至70-80℃,加入
1.5-2.5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0.6-1.2份γ-二乙烯三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0.14-
0.22份四甲基氢氧化铵搅拌20-60min,降温,干燥,粉碎得到改性沥青。
优选地,主料、固化剂、填充剂、蒸馏水的重量比为100:16-20:30-40:120-140。
优选地,改性沥青、玻璃微珠、木质素磺酸钠、滑石粉、海泡石粉、硅灰石粉的重量
比为25-30:25-35:30-40:12-18:6-10:18-22。
优选地,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气相二氧化硅、二甲基对甲苯胺、二甲基苯胺的重量
比为100:12-18:4-6:5-7。
本发明采用改性沥青、磷酸钙骨水泥、煅烧陶土、黏土进行配合作用,可有效增加
与材料的接触面积,抗拔出强度高,膨胀性好,降低发生渗透的可能性;在改性沥青中,沥
青、胶粉在一定温度下作用,胶粉交联网络被撑开,碳硫键与双硫键断裂,分子尺寸变小,相
互间分散渗透作用增强,在一定条件下继续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在共交联
剂下作用,形成胶粉、沥青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双网络结构,抗水性极好,
黏度低,流动性好,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γ-二乙烯三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分散性好,
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进行聚合,不仅耐老化,而且热稳定性好,韧性极好;改性沥青与海泡
石粉、滑石粉、硅灰石粉、木质素磺酸钠、玻璃微珠配合作用,使本发明密度高,机械强度极
高,而且湿热环境稳定性高,可长时间维持稳定机械强度,固定后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有效
的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煤矿用高密度高机械强度锚固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
100份,固化剂14份,填充剂45份,蒸馏水100份;主料按重量份包括:间苯型不饱和聚酯100
份,气相二氧化硅20份,二甲基对甲苯胺3份,二甲基苯胺8份;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过氧化
二苯甲酰100份,二甘醇5份,微晶纤维素10份;填充剂按重量份包括:改性沥青20份,煅烧陶
土20份,磷酸钙骨水泥15份,黏土35份,玻璃微珠20份,木质素磺酸钠45份,滑石粉10份,海
泡石粉12份,硅灰石粉15份。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煤矿用高密度高机械强度锚固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
100份,固化剂22份,填充剂25份,蒸馏水160份;主料按重量份包括:间苯型不饱和聚酯100
份,气相二氧化硅10份,二甲基对甲苯胺7份,二甲基苯胺4份;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过氧化
二苯甲酰100份,二甘醇10份,微晶纤维素6份;填充剂按重量份包括:改性沥青35份,煅烧陶
土10份,磷酸钙骨水泥35份,黏土20份,玻璃微珠40份,木质素磺酸钠25份,滑石粉20份,海
泡石粉4份,硅灰石粉25份。
改性沥青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沥青、胶粉升温混合搅拌,降温,加入苯乙烯-丁二
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搅拌,加入共交联剂搅拌,降温,加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γ-二乙烯
三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甲基氢氧化铵搅拌,降温,干燥,粉碎得到改性沥青。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煤矿用高密度高机械强度锚固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
100份,固化剂16份,填充剂40份,蒸馏水120份;主料按重量份包括:间苯型不饱和聚酯100
份,气相二氧化硅18份,二甲基对甲苯胺4份,二甲基苯胺7份;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过氧化
二苯甲酰100份,二甘醇6份,微晶纤维素9份;填充剂按重量份包括:改性沥青25份,煅烧陶
土18份,磷酸钙骨水泥20份,黏土30份,玻璃微珠25份,木质素磺酸钠40份,滑石粉12份,海
泡石粉10份,硅灰石粉18份。
改性沥青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20份沥青、13份胶粉混合搅拌85min,搅
拌温度为190℃,降温至180℃,加入3.5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搅拌25min,加
入1份共交联剂搅拌20min,降温至70℃,加入2.5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0.6份γ-二乙烯三
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0.22份四甲基氢氧化铵搅拌20min,降温,干燥,粉碎得到改性沥
青。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煤矿用高密度高机械强度锚固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
100份,固化剂20份,填充剂30份,蒸馏水140份;主料按重量份包括:间苯型不饱和聚酯100
份,气相二氧化硅12份,二甲基对甲苯胺6份,二甲基苯胺5份;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过氧化
二苯甲酰100份,二甘醇8份,微晶纤维素7份;填充剂按重量份包括:改性沥青30份,煅烧陶
土12份,磷酸钙骨水泥30份,黏土25份,玻璃微珠35份,木质素磺酸钠30份,滑石粉18份,海
泡石粉6份,硅灰石粉22份。
改性沥青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0份沥青、22份胶粉混合搅拌25min,搅
拌温度为220℃,降温至170℃,加入5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搅拌10min,加入
2份共交联剂搅拌10min,降温至80℃,加入1.5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2份γ-二乙烯三胺
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0.14份四甲基氢氧化铵搅拌60min,降温,干燥,粉碎得到改性沥
青。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煤矿用高密度高机械强度锚固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
100份,固化剂18份,填充剂38份,蒸馏水130份;主料按重量份包括:间苯型不饱和聚酯100
份,气相二氧化硅15份,二甲基对甲苯胺5份,二甲基苯胺6份;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过氧化
二苯甲酰100份,二甘醇7份,微晶纤维素8份;填充剂按重量份包括:改性沥青28份,煅烧陶
土15份,磷酸钙骨水泥25份,黏土28份,玻璃微珠30份,木质素磺酸钠35份,滑石粉15份,海
泡石粉8份,硅灰石粉20份。
改性沥青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沥青、胶粉混合搅拌55min,搅拌温度为200℃,降
温至175℃,加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搅拌15min,加入共交联剂搅拌15min,
降温至75℃,加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γ-二乙烯三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甲基氢氧
化铵搅拌40min,降温,干燥,粉碎得到改性沥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