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57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 N 1 0 4 0 1 5 7 4 3 A (21)申请号 201410240076.1 (22)申请日 2014.05.30 B61D 27/00(2006.01) B61D 25/00(2006.01) (71)申请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 司 地址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镇 锦宏东路88号 (72)发明人杨爱莲 马云双 梁建英 陶桂东 鄢桂珍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23 代理人曲艳 (54) 发明名称 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 (。
2、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 窗,包括固定座、风机、活动盖板、支撑机构和至少 一组锁闭机构,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车体上,所述风 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活动盖板覆盖 在所述固定座和风机的上方,所述活动盖板在关 闭状态时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支撑 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盖板和固定座连接, 所述活动盖板通过锁闭机构与所述固定座锁定。 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在有限的车顶空间内实现 了车窗、风机的整合,合理利用了车顶的空间,并 且易于操作,在车辆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手 动打开通风窗,以确保客室通风,而且活动盖板与 固定座之间通过双道密封圈结构实现良好密封, 保证车辆。
3、在正常运行下的气密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5743 A CN 104015743 A 1/1页 2 1.一种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风机、活动盖板、支撑 机构和至少一组锁闭机构,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车体上,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 所述活动盖板覆盖在所述固定座和风机的上方,所述活动盖板在关闭状态时与所述固定座 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盖板和固定座连接,所述活动盖板通 。
4、过锁闭机构与所述固定座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由顶 部和向下延伸的连接部组成,所述连接部为L形,所述顶部与所述活动盖板之间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所 述活动盖板之间通过内外两道密封圈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顶 部为三级台阶状结构,由内圈到外圈高度逐级降低,最外一级台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在 最内一级和中间一级台阶的上表面分别安装一圈第一密封胶条和第二密封胶条,所述活动 盖板压紧所述第一密封胶条和第二密封胶条实现密封。 5.根。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 括多个气弹簧,所述活动盖板向下延伸出一个或多个支撑部,所述气弹簧的底端部与所述 固定座通过过死点结构连接,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顶部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弹簧为四 个,分设在所述风机的两侧,同侧的两个所述气弹簧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部分两个,分设在 所述风机的两侧,所述支撑部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气弹簧的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机构包 括旋转锁舌、连杆和限位座,所述旋转锁舌安装在所述连杆的底部,所述连杆的顶部与所。
6、述 活动盖板之间旋转连接,所述限位座为L形并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连接部上,所述限位座 的一个折边与所述连接部底部的折边之间形成用于锁定所述旋转锁舌的止挡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上 还固定安装至少一个止挡座,所述止挡座的头部具有一套环结构,所述连杆套设在所述止 挡座内并在止挡座内上下移动,所述活动盖板向上推动到一定距离时所述旋转锁舌卡在所 述止挡座处进而限制所述活动盖板的上升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盖板 上设置有两个开启把手,所述锁闭机构为两组,所述锁闭机构与所述开启把手连接在一起。 1。
7、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其特征在于:在车厢内的车顶 板上对应每个通风窗开设有一个活动门,所述活动门通过多个锁紧机构固定在车顶板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15743 A 1/4页 3 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窗,特别涉及一种在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属于高速 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高速动车组的时速已达到30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客室均采用气密固定窗 结构,以保证客室的气密性,进而提高客室在高速运行时的舒适性。为保证客室内空气的新 鲜度,在每节车厢安装有空调机组及新风换气装置,新风与室内回风混。
8、合后通过空调机组 的蒸发器,与蒸发器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送风风道送至客室内。 0003 但当动车组供电出现故障或停电时,空调机组断电而无法强制通风换气,由于客 室的高气密结构造成室内通风不良,进而导致客室内新风量不足,容易对乘客健康造成影 响。 0004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气密性优良的高速动车组应急通风窗,在正常运营工况下,通 风窗关闭,确保气密性,在供电故障情况下,可由乘务员操作开启通风窗,打开应急通风风 机,实现应急通风,确保客室内的新风量。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在车辆供电故障情况下,可 以手动打开以确保客室通风,且气密性良好。
9、的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包括固定座、风机、活动盖板、支撑机构和至少 一组锁闭机构,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车体上,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活动盖 板覆盖在所述固定座和风机的上方,所述活动盖板在关闭状态时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密封连 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盖板和固定座连接,所述活动盖板通过锁闭机构 与所述固定座锁定。 0008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由顶部和向下延伸的连接部组成,所述连接部为L形,所述顶 部与所述活动盖板之间密封。 0009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活动盖板之间通过内外两道密封圈。
10、密封。 0010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为三级台阶状结构,由内圈到外圈高度逐级降低,最外 一级台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在最内一级和中间一级台阶的上表面分别安装一圈第一密 封胶条和第二密封胶条,所述活动盖板压紧所述第一密封胶条和第二密封胶条实现密封。 0011 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气弹簧,所述活动盖板向下延伸出一个或多个支 撑部,所述气弹簧的底端部与所述固定座通过过死点结构连接,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顶部 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 0012 进一步,所述气弹簧为四个,分设在所述风机的两侧,同侧的两个所述气弹簧相对 设置,所述支撑部分两个,分设在所述风机的两侧,所述支撑部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气弹。
11、簧 说 明 书CN 104015743 A 2/4页 4 的中间。 0013 进一步,所述锁闭机构包括旋转锁舌、连杆和限位座,所述旋转锁舌安装在所述连 杆的底部,所述连杆的顶部与所述活动盖板之间旋转连接,所述限位座为L形并固定在所 述固定座的连接部上,所述限位座的一个折边与所述连接部底部的折边之间形成用于锁定 所述旋转锁舌的止挡位。 0014 进一步,在所述固定座上还固定安装至少一个止挡座,所述止挡座的头部具有一 套环结构,所述连杆套设在所述止挡座内并在止挡座内上下移动,所述活动盖板向上推动 到一定距离时所述旋转锁舌卡在所述止挡座处进而限制所述活动盖板的上升位置。 0015 进一步,在所述活动。
12、盖板上设置有两个开启把手,所述锁闭机构为两组,所述锁闭 机构与所述开启把手连接在一起。 0016 进一步,在车厢内的车顶板上对应每个通风窗开设有一个活动门,所述活动门通 过多个锁紧机构固定在车顶板上。 0017 综上内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如下优点: 0018 (1)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在车辆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手动打开通风窗, 以确保客室通风。 0019 (2)活动盖板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双道密封圈结构实现良好密封,保证车辆在正常 运行下的气密性。 0020 (3)该通风窗在有限的车顶空间内实现了车窗、风机的整合,合理利用了车顶的空 间,且不。
13、影响客室内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通风窗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23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关闭状态); 0024 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开启状态); 0025 图5是图1的C-C剖视图。 0026 如图1至图5所示,车体1,固定座2,顶部2a,连接部2b,风机3,活动盖板4,支撑 机构5,锁闭机构6,窗框7,螺栓8,第一密封胶条9,第二密封胶条10,密封胶11,螺栓12, 气弹簧13,支撑部14,活塞杆15,旋转锁舌16,连杆17,限位座18,螺钉19,止挡座20,开启 把手21,活动门22,螺栓23,安装座24,螺钉25,螺纹底座。
14、26,安装件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 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动车组车顶应急通风窗,为手动整体推开式结 构,安装在每节车厢的车顶上,每节车厢可根据需要安装两至三个,在车辆供电系统出现故 障时,乘务员可以手动打开通风窗以保证客室内的通风。 0029 如图1和图2所示,通风窗整体为长圆形,包括固定座2、风机3、活动盖板4、支撑 机构5和至少一组锁闭机构6。其中,固定座2和活动盖板4均为长圆形结构,风机3安装 说 明 书CN 104015743 A 3/4页 5 在长圆形结构的中心,在车体1上相应开有长圆形的开口,固定座2固。
15、定在车体1上,为保 证整体安装强度,在车体1的开口处先焊接固定一长圆形的窗框7,固定座2周圈再通过多 个螺栓8固定在窗框7上,以方便安装和检修,活动盖板4覆盖在固定座2和风机3的上方, 活动盖板4通过支撑机构实现支撑,活动盖板4与固定座2之间通过锁闭机构6实现锁闭, 车辆在正常运行时,活动盖板4处于关闭位置,锁闭机构锁紧,只有在车辆供电系统出现故 障时,活动盖板4才被推起打开,实现车厢内的通风换气。 0030 如图2所示,固定座2由顶部2a和向下延伸的连接部2b组成,连接部2b为L形, 连接部2b同样为长圆形。风机3的壳体周圈通过多个螺栓12固定连接在连接部2b底部 的折边上,风机3被安装在固。
16、定座2的中心,四周的连接部2b对风机3起到较好的保护作 用。打开活动盖板4后,开启风机3实现通风,风机3通过车载蓄电池供电。 0031 为保证车辆正常运行时,通风窗的密封性能,活动盖板4在关闭状态时与固定座2 的顶部2a之间是密封连接的,本实施例中,固定座2的顶部2a与活动盖板4之间通过内外 两道密封圈密封,固定座2的顶部2a为三级台阶状结构,由内圈到外圈高度逐级降低,最外 一级台阶沿周圈与窗框7之间通过多个螺栓8固定连接,在最内一级台阶的上表面上安装 一圈第一密封胶条9,在中间一级台阶的上表面安装一圈第二密封胶条10,活动盖板4在关 闭状态时压紧第一密封胶条9和第二密封胶条10实现密封。由于。
17、固定座2与活动盖板4 之间沿周圈实现双道密封,进而密封效果得以有效加强。为进一步保护密封效果,在固定座 2外圈与窗框7之间的连接处还沿周圈填充有密封胶11。上述活动盖板4与固定座2之间 的密封为外圈低,内圈高的结构,可以确保车顶防水,避免雨水从活动盖板4与固定座2之 间的连接处进入车体1内部。 0032 如图1、图3至图5所示,用于支撑活动盖板4的支撑机构5包括四个气弹簧13, 四个气弹簧13分设在风机3的两侧,以合理利用空间,活动盖板4向下延伸出两个支撑部 14,两个支撑部14分设在风机3的两侧,且支撑部14设置于同侧两个气弹簧13的中间,风 机3一侧的两个气弹簧13相对设置,气弹簧13的底。
18、部通过过死点结构连接在固定座2底 部的连接部2b上,两个气弹簧13的活塞杆15顶部同时与中间的支撑部14转动连接。 0033 活动盖板4关闭时,气弹簧13处于拉伸状态,通过气弹簧13的拉紧力拉紧活动盖 板4,当需要打开活动盖板4时,乘务员在向上推活动盖板4,气弹簧13随之向上转动,当活 动盖板4达到开启的位置时,气弹簧13也处于拉伸状态,通过气弹簧13的拉紧力支撑活动 盖板4。气弹簧13的底部与固定座2之间为过死点结构,可辅助限制活动盖板4状态,在死 点位置需要乘务员用力将活动盖板4升起或下降,乘务员只要未向上推动窗体至完全克服 气弹簧13的保持力,活塞杆15就不会转动。 0034 锁闭机构6。
19、为手动旋转锁,设置有两组,分设在活动盖板4的两侧,每组锁闭机构 6包括旋转锁舌16、连杆17和限位座18,旋转锁舌16安装在连杆17的底部,连杆17的顶 部与活动盖板4之间旋转连接,旋转锁舌16旋转时连杆17也随之旋转,限位座18为L形, 限位座18通过螺钉19固定在固定座2下方的连接部2b上,L形的限位座18的一个折边 与L形的连接部2b底部的折边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旋转锁舌16的止挡位,车辆正常运行时, 旋转锁舌16旋转卡进该止挡位内,进而锁紧活动盖板4,需要打开活动盖板4时,反向旋转 使旋转锁舌16从止挡位中脱出即可。 0035 在固定座2上对应每个连杆17还固定安装一个止挡座20,止挡座2。
20、0的头部具有 说 明 书CN 104015743 A 4/4页 6 一套环结构,每个连杆17套设在止挡座20内,在止挡座20内上下移动,止挡座20一端通 过螺钉固定在固定座2下方的连接部2b上,活动盖板4向上推动到一定距离时,旋转锁舌 16卡在止挡座20处,使活动盖板4不能再继续往上移动,进而限制活动盖板4的上升位置。 0036 为了方便乘务员开闭活动盖板4,在活动盖板4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开启把手21,为 了简化整体结构,合理利用空间,也为了方便乘务员使用,本实施例中,将开启把手21与锁 闭机构6连接在一起,即在开启把手20上开设通孔,将连杆17的底部穿过开启把手20上 的通孔。 0037 活动。
21、盖板4外形为流线型,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在固定座2的上方形成类似 雨檐的结构,对固定座2、风机3和内部零部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0038 在车厢内部车顶板上开设有一个活动门22,活动门22也活动盖板4对应也为长圆 形结构,应急情况下,由乘务员折下车顶板上的活动门22,再向上推开活动盖板4,活动门 22通过四个锁紧机构固定在车顶板上。如图2所示,锁紧机构包括在车体1上沿开口周圈 设置的四个安装座24,安装座24通过螺栓23固定安装在车体1上,安装座24与可以采用 长圆形的结构,在每个安装座24上通过螺钉25固定安装一个螺纹底座26,对应于四个螺纹 底座26,在活动门22上开设四个安装孔,活。
22、动门22通过四个底部带有内螺纹的安装件27 穿过安装孔与螺纹底座26固定连接,需要拆下活动门22时,只需要旋开四个安装件27即 可。活动门22的周圈为圆弧状结构,与车顶板完美结合,保证车厢内的整体美观度。 0039 应急情况下,由乘务员拆下车顶板上的活动门22,手动旋转两组锁闭机构6中的 旋转锁舌16,使旋转锁舌16从止挡位中脱出,握住开启把手21向上推动活动盖板4,连杆 17沿止挡座20向上移动,直至旋转锁舌16卡在止挡位20不能再向上移动,此时,活动盖板 4开启到位,四个气弹簧13处于拉伸状态,通过气弹簧13的拉紧力支撑活动盖板4,同时通 过开启把手21定位,限制活动盖板4。 0040 车。
23、辆在正常运行时,活动盖板4处于关闭状态,气弹簧13同样处于拉伸状态,通过 气弹簧13的拉紧力和旋转锁舌16锁固活动盖板4,并通过固定座2上的两道密封圈实现有 效密封。 0041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 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 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4015743 A 1/3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15743 A 2/3页 8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15743 A 3/3页 9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15743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