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量度与缝纫机之针成垂直通过之布之预定长度的装置,包含;在一方面,一对参考点各构成一电接触构件,一调整构件,用以改变二参考点间之距离,此二参考点用以分别固定欲量度之长度之起点及终点;及在另一方面,一接触闭合构件,置于二参考点之间;一可移动件,与接触构件即该对参考点之一或接触闭合构件固定相连;推动装置,用以推动此可移动件与欲缝纫之布接触,并使其随布之前进而移动;及一还回构件,始终倾向于使此可移动件移回至一位置,在此位置中,固定欲量度之长度之起点之参考点及该接触闭合构件相压一起。 迄今人们已提出许多与缝纫机之控制电路相连合的装置,用以量度预定之布长度。用以对控制电路指示与缝纫机之针成垂直通过之布之预定长度之起点及终点之电信号可由机械、磁、电光或电装置产生。电装置之优点为无需依赖中间装置,且直接作用于缝纫机之电控制电路上,此构成增加精确度及操作安全性,此为上述其他装置所不及。
此种装置前已由US-A-4,409,913提出,用于缝制纽扣孔上。为此,压足之杆为导电性,且一方面连接至缝纫机之控制电路之一接头,另一方面连接至固定于压足上的一第一接触元件。一第二接触元件(与第一接触元件绝缘,且亦与压足成整体)由穿过压足之管形杆之内部之导线连接至此控制电路之另一极。此二接触元件各设有一滑动接触片,滑动接触片与由二滑块所构成一绝缘轨道接触,第一滑块以滑动式安装于材料压件之压足上,并可在布前进时而拉动。此第一滑块携带一导线横向于绝缘轨道设置,一第二相似之导线由第二滑块携带,并可由滑动于第一导线上而调整,以决定布之径路长度。当接触元件会合一或另一导线时,控制电路之二接头连接及信号指示量度装置将在缝纫该布之所需径路之长度之一或另一端上。
在该所提出之解决办法中,自电气之观点上言之,与各别滑块成整体之导电性参考点为被动性元件,因其并非直接用以连接至控制电路,而是在接触元件会合时间接连接。此解决办法(其中,二接触元件与同一元件成整件)需要相互绝缘,增加所需之零件数,且增加装配时间。可以理解,此解决办法用于与滑块成整体之参考点及控制电路之接头之一的连接甚至更复杂之情形。此装置地另一缺点是相当累赘,且在与布接触时,需夹住欲缝纫之布之部分,此使操作者之工作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制造及使用上简化此装置,并使其较不累赘。
由以下之说明及附图显示本发明之装置的其他优点,附图以实例概要显示一实施例。
图1为压足及可拆式连接于此压足上的装置之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为在图3之线Ⅱ-Ⅱ上之此装置之剖面图;
图3为在图2之线Ⅲ-Ⅲ上之剖视图;
图4为在图2之线Ⅳ-Ⅳ上之剖视图;
图5为具有记忆器之电子缝纫机之控制方块图。
用以量度与缝纫机之针成垂直通过之布之预定长度之装置包含一框壳1,设有二滑件2,滑件可摩擦接合于缝纫机之压足4上所设之二槽3中。
此框壳具有二侧板1a、1b,其中安装一轴、此轴5延伸自由穿过一圆筒7,圆筒与一臂8成整体,该臂携带长度量度机构(此以后述之)。圆筒7在一端上携带一偏心销9,该销插进侧板1a之一孔10中。置于框壳1之一凹口中之一螺旋弹簧11压于臂8之一表面上,使偏心销9压于孔10上,从而限制臂8向下对框壳1之位移。
此臂8携带一固定杆15及二小齿轮16及17,固定杆15横向向外延伸,二小齿轮固定装于一公共轴18上,该轴以可旋转式安装于臂8之一孔中,与固定杆15平行。小齿轮16之直径大于小齿轮17之直径。
固定杆15适于插进一桶筒19中,该桶筒具有齿轮齿21与小齿输17之齿啮合,并包含一螺旋弹簧20,弹簧20之内端连接于此杆15上所固定之一钩22,而其外端则固定于桶筒19之内圆筒形表面。此桶筒19并在其外表面上携带一销23,该销延伸平行于其轴线。
框壳1及臂8为绝缘塑胶材料所制,而桶筒19及其销23则为金属所制。一金属滑动接触片24(可连接至缝纫机之控制电路之接头之一,以后述之)固定于绝缘框壳1上,并可弹性推压于桶筒19之无齿侧之表面上,以连接该桶筒于控制电路之此接头上。故此,此滑动接触片24之一接头24*置于框壳1之一表面上,可与压足4所携带之一导线(未显示)接触。
绝缘材料之一板25(图1、2、3)设有一中心孔,供固定杆15穿过,并设有一孔27,孔27为圆弧之形状,其中心在中心孔处,供桶筒19之销23穿过。此板25由二螺钉26固定于臂8上,并携带一弹性电接触构件28,构件28置于弧形孔27之一端处,并具有一支臂28a延伸进入一环形槽25a中。
设有一轴向孔32(图4)之一鼓29以可旋转式安装于固定杆15上。此鼓在其外圆筒形表面上包含一刻度尺30(图1),此可与一参考记号31相对位移,记号31显示于板25之一边缘上。此鼓并包含圆弧形状之一槽33,圆弧之中心在轴向孔32中。一弹性接触构件34置于此槽33之一端处。此鼓29为电绝缘材料,诸如塑胶材料所制,并携带一金属环35,该金属环沿轴向伸出,及接触构件34之一支臂34a压于金属环之内表面上,及当该鼓安装于固定杆15上,且金属环35之伸出部分伸进环形槽25a中时,板25所携带之另一接触构件28之支臂28a亦压于该金属环35之内表面上。一滑动接触片36弹性压于此金属环35之外表面上,并由其接头36*连接至控制电路之第二接头,接头36*可接触由压足4所携带之一导线(未显示)。故此,接触构件28及34连接至同一接头,而桶筒19及其销23则连接至另一接头。一固定停止件37自板25伸出;该停止件可插进鼓29之弧形槽33中;以限制其角移动量。
当所述之量度装置之各不同元件装配于臂8之固定杆15上时,如显示于图2,桶筒19之销23穿过弧形孔27,并插进弧形槽33中。
图5之方块图显示使用上述量度装置之一例,应用于缝制一钮扣孔上,应明了此量度装置可用于缝制各种图案上,例如,用以重复恒定长度之一缝合。
此方块图显示一阶段位址记忆器38,用以记忆钮扣孔之不同阶段,在本例中为六阶段,由电子记忆器39之一部分显示。阶段位址记忆器38连接至一记忆器选择器40,此选择器容许选择此记忆器中钮扣孔之型式,及选择自模式或手动模式,此后者包括在电子记忆器39中所储存之程式之每一阶段后之缝纫机停止。此阶段位址记忆器38并连接至一阶段位址计数器41及一计数器42,计数器42连接至针杆(未显示)之位置侦测器43,且每次一针缝终止时,计数器42提供一脉波。
此计数器42并连接至一方块44,方块44适于发送其脉波至一“及”逻辑元件45之输入端之一,元件45之输出端连接至阶段位址计数器41,且其第二输入端连接至一脉波产生器方块46,方块46本身连接至一“或”逻辑元件47之输出端,元件47之输入端一方面连接至上述之控制装置,及控制装置之接触元件23、28,及34显示于象征此装置之方形中,元件47之输入端另一方面连接至一手动接触片48,在本情形中,记忆器选择器40选择手动缝制钮扣孔,即每一阶段之开始由操作者控制。
该方块图中并显示一踏板49,连接至一控制单位50,用以控制缝纫机之驱动马达51。
欲使用所述之量度装置来进行缝制钮扣孔时,操作者使用鼓29来选择钮扣孔之长度,此由转动刻度尺30,直至此长度值与参考记号31相对为止而达成。操作者然后使用记忆器选择器40来选择钮扣孔之型式及其执行之方法(自动或手动),并自此时刻,操作者踩下踏板49而开动缝纫机。缝纫机然后执行电子记忆器39中储存之程式之阶段一。
当布T前进时,使弹性压于其上之小齿轮16旋转,故与桶筒19接合之小齿轮17一方面引起销23向鼓29所携带之接触构件34之方向作角位移,另一方面引起螺旋弹簧20压缩,弹簧20之内端固定于固定杆15上。
当销23会合接触构件34时,由脉波产生器46产生一脉波,并发送至“及”逻辑元件45。假定此脉波可发生于一针缝终止之前,则针杆之位置侦测器43告知计数器42进行中针缝终止之时刻。在此时刻,一脉波出现于方块44之输出端上,故“及”逻辑元件45产生一信号,该信号发送至阶段位址计数器41,该计数器对阶段位址记忆器38指示进行中之阶段终止。如操作者已选择自动工作模式,则阶段位址记忆器38转换电子记忆器39至阶段二,并重新开始在阶段一之终中断之缝纫过程。在称为“手动”之工作模式中,操作者必需按动手动接触片48,以开始次一阶段。
在缝制与阶段一之锯齿缝合期间,缝纫机移回布T。由于小齿轮16尚未移离该布,故该小齿轮反向旋转,使销23向接触构件28移动,并松开弹簧20。
一旦此第二段终止时(由销23及接触构件28之会合,及计数器42指示执行过程中针缝之终止而达成),则重复开始阶段三之过程,其情形与上述自阶段一转移至阶段二相同。然后依同样方式连续执行阶段四、五、及六,其后,钮扣孔完成。由升起缝纫机之压足4,小齿轮16放开,使弹簧20可转回桶筒19至原始位置,且销23压于接触构件28上。
明确言之,一旦小齿轮16脱离布,由于弹簧20移回桶筒19及其销23至其开始位置,故该装置可用以重复任何图案,不管由鼓29之刻度尺之位置所决定之同一长度如何。在事实上,一旦在刻度尺上选定长度后,则停止于此位置上,及销23自固定接触构件28移动至鼓29上所固定之接触构件34。一旦压足4升起,此销23移至接触构件28上,而刻度尺30并不移动,故可重复同一长度之缝合,只要不变动鼓29之刻度尺30之位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