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头转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调头转盘.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27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 N 1 0 4 0 0 2 7 7 6 A (21)申请号 201410237572.1 (22)申请日 2014.05.31 B60S 13/02(2006.01) (71)申请人张卫 地址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上翔街 31号1栋2单元1号 (72)发明人张卫 (54) 发明名称 自动调头转盘 (57) 摘要 一种能通过汽车自身的重量来驱动转盘和汽 车转向调头的自动调头转盘。基坑为开设在地面 的圆形凹坑,在基坑的底面设置有圆环形轨道,在 基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螺纹柱。若干个支承筒对 应于。
2、轨道均匀的设置在转盘的下方,弹簧和伸缩 杆的上端头设置在支承筒中,滚轮连接在伸缩杆 的下端头上。螺纹套连接在转盘下方的中心位置。 转盘设置在基坑的上端口位置,转盘下方的滚轮 和螺纹套分别与基坑中的轨道和螺纹柱连接。转 盘和基坑设置在往返两条公路之间的隔离带上, 当汽车驶入转盘时,汽车的重量即可通过螺纹套、 螺纹柱、滚轮和轨道的共同作用驱动转盘旋转。当 转盘与车辆转动90度时,汽车即可驶出转盘进入 反方向的公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7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3、 104002776 A CN 104002776 A 1/1页 2 1.一种自动调头转盘,它包括引桥板、转盘、限位环、基坑、弹簧、支承筒、轨道、螺纹套、 螺纹柱、伸缩杆、滚轮和支架,其特征是:基坑为开设在地面的圆桶形凹坑,在基坑的底面设 置有同轴心的圆环形轨道,螺纹柱垂直设置在基坑中,螺纹柱的下端连接在基坑底面的中 心位置,转盘为圆盘形结构,在转盘上表面的周边位置连接有向上凸起的限位环,支承筒为 筒形结构,若干个支承筒对应于轨道均匀的设置在转盘的下方,支承筒通过上端头与转盘 垂直连接,弹簧和伸缩杆从上向下顺序设置在支承筒中,伸缩杆的下端头伸出支承筒的下 端口并通过支架与滚轮连接,螺纹套为与螺。
4、纹柱相配合的螺母结构,螺纹套垂直设置在转 盘的下方,螺纹套的上端头连接在转盘的中心位置,转盘设置在基坑的上端口位置,转盘上 限位环的上表面高于地表面,转盘下方的各个滚轮均与基坑中的轨道连接,转盘下方的螺 纹套与基坑中的螺纹柱螺纹连接,在基坑的坑口边沿设置有左右两块引桥板,转盘和基坑 设置在往返两条公路之间的隔离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头转盘,其特征是:所述的转盘的驶入方向与公路的 行驶方向成45度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头转盘,其特征是:所述的转盘与车辆转动90度时, 转盘上限位环的上表面与地表面平齐,转盘停止旋转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头转盘,其特。
5、征是:所述的引桥板的低端面与地表面 平齐,引桥板的高端面与转盘上限位环的上表面平齐。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02776 A 1/2页 3 自动调头转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调头装置,尤其是能通过汽车自身的重量来驱动转盘和汽车 原地快速转向调头,从而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的自动调头转盘。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公知的汽车由于其转弯半径较大,因此在公路上转向调头时不仅会影响其 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并且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的汽车在公路上转向调头时容易造成拥堵并引发交通事故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调头转盘,该自动调头转盘能通过汽车自身的。
6、重量来驱动转盘和汽车 原地快速转向调头,从而提高交通效率,避免交通事故。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引桥板、转盘、限位环、 基坑、弹簧、支承筒、轨道、螺纹套、螺纹柱、伸缩杆、滚轮和支架。基坑为开设在地面的圆桶 形凹坑,在基坑的底面设置有同轴心的圆环形轨道,螺纹柱垂直设置在基坑中,螺纹柱的下 端连接在基坑底面的中心位置。转盘为圆盘形结构,在转盘上表面的周边位置连接有向上 凸起的限位环,支承筒为筒形结构,若干个支承筒对应于轨道均匀的设置在转盘的下方,支 承筒通过上端头与转盘垂直连接,弹簧和伸缩杆从上向下顺序设置在支承筒中,伸缩杆的 下端头伸出支承筒的下端口并通过支。
7、架与滚轮连接。螺纹套为与螺纹柱相配合的螺母结 构,螺纹套垂直设置在转盘的下方,螺纹套的上端头连接在转盘的中心位置。转盘设置在基 坑的上端口位置,转盘上限位环的上表面高于地表面,转盘下方的各个滚轮均与基坑中的 轨道连接,转盘下方的螺纹套与基坑中的螺纹柱螺纹连接。在基坑的坑口边沿设置有左右 两块引桥板,引桥板的低端面与地表面平齐,引桥板的高端面与转盘上限位环的上表面平 齐。转盘和基坑设置在往返两条公路之间的隔离带上,转盘的驶入方向与公路的行驶方向 成45度的夹角。使用中,当汽车通过引桥板驶入转盘并且所有车轮均进入转盘上的限位环 时,汽车的重量即可压缩支承筒中的弹簧,同时转盘将在螺纹套、螺纹柱、滚轮。
8、和轨道的共 同作用下旋转下降。当转盘与车辆转动90度时,转盘上限位环的上表面与地表面平齐,转 盘停止旋转下降,此时汽车即可驶出转盘进入反方向的公路。汽车驶出后,转盘将在螺纹 套、螺纹柱和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复位。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汽车自身的重量来驱动转盘和汽车原地快速转向调 头,从而提高交通效率,避免交通事故。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7 图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08 图2是图的实施例图。 说 明 书CN 104002776 A 2/2页 4 0009 图3是图1的A-A剖面放大图。 0010 图4是图2的B-B剖面放大图。 0011。
9、 图5是图3的实施例图。 0012 图6是图4的实施例图。 0013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图。 0014 图中:.引桥板。.转盘。.限位环。.基坑。5.弹簧。6.支承筒。7.轨 道。8.螺纹套。9.螺纹柱。10.伸缩杆。11.滚轮。1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在图1、图3、图4、图5、图7中,基坑4为开设在地面的圆桶形凹坑,在基坑4的底 面设置有同轴心的圆环形轨道7,螺纹柱9垂直设置在基坑4中,螺纹柱9的下端连接在基 坑4底面的中心位置。转盘2为圆盘形结构,在转盘2上表面的周边位置连接有向上凸起 的限位环3,支承筒6为筒形结构,若干个支承筒6对应于轨道7均匀的设置在转盘2的下 方,支。
10、承筒6通过上端头与转盘2垂直连接,弹簧5和伸缩杆10从上向下顺序设置在支承 筒6中,伸缩杆10的下端头伸出支承筒6的下端口并通过支架12与滚轮11连接。螺纹套 8为与螺纹柱9相配合的螺母结构,螺纹套8垂直设置在转盘2的下方,螺纹套8的上端头 连接在转盘2的中心位置。转盘2设置在基坑4的上端口位置,转盘2上限位环3的上表 面高于地表面,转盘2下方的各个滚轮11均与基坑4中的轨道7连接,转盘2下方的螺纹 套8与基坑4中的螺纹柱9螺纹连接。在基坑4的坑口边沿设置有左右两块引桥板1,引 桥板1的低端面与地表面平齐,引桥板1的高端面与转盘2上限位环3的上表面平齐。转 盘2和基坑4设置在往返两条公路之间的。
11、隔离带上,转盘2的驶入方向与公路的行驶方向 成45度的夹角。 0016 在图1、图2、图5、图6、图7中使用中,当汽车通过引桥板1驶入转盘2并且所有 车轮均进入转盘2上的限位环3时,汽车的重量即可压缩支承筒6中的弹簧5,同时转盘2 将在螺纹套8、螺纹柱9、滚轮11和轨道7的共同作用下旋转下降。当转盘2与车辆转动90 度时,转盘2上限位环3的上表面与地表面平齐,转盘2停止旋转下降,此时汽车即可驶出 转盘2进入反方向的公路。汽车驶出后,转盘2将在螺纹套8、螺纹柱9和弹簧5的共同作 用下复位。 说 明 书CN 104002776 A 1/7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2776 A 2/7页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2776 A 3/7页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2776 A 4/7页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2776 A 5/7页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2776 A 6/7页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2776 A 10 7/7页 11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2776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