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外表面车削用的夹具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外表面车削用的夹具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19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 N 1 0 4 0 0 1 9 5 1 A (21)申请号 201410185475.2 (22)申请日 2014.05.04 B23B 31/02(2006.01) B23Q 3/00(2006.01) B23B 23/00(2006.01) (71)申请人洛阳维斯格轴承有限公司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洛阳高新区金鑫 路2号 (72)发明人邹小洛 刘成斌 张翠英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代理人寿宁 张华辉 (54) 发明名称 等截面超薄壁轴。
2、承套圈外表面车削用的夹具 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外 表面车削用的夹具装置,该装置包括:三爪卡盘、 压板、顶尖和尾架。本发明在传统的夹具装置上增 加了压板,通过改变压板的尺寸,装夹不同尺寸的 待加工的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零件,提高了生 产效率。本发明的装置不仅使被加工工件的外表 面圆度质量极佳,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 效率高,能满足加工工艺精度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1951 。
3、A CN 104001951 A 1/1页 2 1.一种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外表面车削用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三爪卡 盘、压板、顶尖以及尾架; 所述三爪卡盘固定于机床上,所述三爪卡盘上套置待加工轴承套圈内表面的一端; 所述压板设有台阶面,该台阶面上套置待加工轴承套圈内表面的另一端; 所述顶尖固定于尾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外表面车削用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在靠近所述顶尖的一面的中心设有锥形槽,该锥形槽内容置所述顶尖的顶端。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01951 A 1/3页 3 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外表面车削用的夹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
4、发明涉及轴承套圈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外表面车 削用的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轴承套圈车削加工的夹具都是径向方向夹紧受力,即三爪夹盘撑着轴承套圈 内径加工外表面。在轴承套圈壁厚足够的情况下,其径向夹紧力对轴承套圈的变形可以忽 略不计,加工精度在可控范围之内。 0003 对于超薄壁轴承套圈,当车床上的三爪夹盘有足够的径向力撑着轴承套圈的内径 时,其径向夹紧力会使轴承套圈产生很大的径向变形,此时轴承套圈的圆度变形量远远超 过图纸的圆度要求。加工后,轴承套圈的弹性恢复使被加工表面圆度超差很大。当径向夹 紧力造成的变形减小到图纸要求的圆度之内时,即使很小的切削力都会使。
5、轴承套圈在夹具 中有打滑现象,造成车刀打坏,轴承套圈报废。轴承套圈因车削加工外表面圆度超差,使热 处理工序产生的变形也越大,产生的废品也越多,若增大磨加工余量则生产效率又极低。 0004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车削加工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 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 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 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等截面超薄壁轴承 套圈外表面车削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 改进的目标。 发明。
6、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车削加工装置存在圆度超差的缺陷,而提供一 种新的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外表面车削用的夹具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车床夹 具的夹紧力不会导致超薄壁轴承套圈的变形,可有效保证车削加工外表面的圆度及其它几 何精度要求。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 的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外表面车削用的夹具装置,包括:三爪卡盘、压板、顶尖以及尾架; 所述三爪卡盘固定于机床上,所述三爪卡盘上套置待加工轴承套圈内表面的一端;所述压 板设有台阶面,该台阶面上套置待加工轴承套圈内表面的另一端;所述顶尖固定于尾架上。 0007 。
7、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8 较佳的,前述的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外表面车削用的夹具装置,其中所述压板 在靠近所述顶尖的一面的中心设有锥形槽,该锥形槽内容置所述顶尖的顶端。 0009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述优点及有益效果:采用该夹具装置装夹 超薄壁轴承套圈车削加工外表面工序,不会因为车床夹具的夹紧力对超薄壁轴承套圈产生 变形,很好的解决了超薄壁轴承套圈装夹受力易变形、尺寸不稳定、圆度超差和加工效率不 说 明 书CN 104001951 A 2/3页 4 高的缺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可有效保证车加工外表面的圆度和其它几何 精度要。
8、求。满足了加工中自动定心定位精度,夹持均匀有力。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压板的 尺寸,装夹不同尺寸的待加工的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零件,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 高了生产效率。 0010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夹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发明的压板的剖面示意图。 0013 图3是本发明的轴承套圈零件的剖面示意图。 0014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5 1:三爪卡。
9、盘 2:轴承套圈 0016 3:压板 4:顶尖 0017 5:尾架 6:台阶面 0018 7:锥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 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外表面车削用的夹 具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0 如图1所示,一种等截面超薄壁轴承套圈外表面车削用的夹具装置,该夹具包括: 三爪卡盘1、压板3、顶尖4和尾架5。所述的三爪卡盘1为标准的三爪卡盘,固定于机床上。 所述的顶尖4安装在机床的尾架5上。所述的压板3置于顶尖4和待加工的轴承套圈2之 间。 0021 。
10、请参阅图1至图3,安装待加工的轴承套圈2零件之前,卡盘1上的三个卡爪向内 合拢,当待加工的轴承套圈2零件套置在三爪卡盘1的3个卡爪上时,卡盘1上的三个卡爪 撑开并刚刚接触轴承套圈2的内表面的一端,将压板3的台阶面6套置在轴承套圈2的内表 面的另一端,移动尾架5上的顶尖4,用力顶着压板3中心的锥形槽7,使压板3压紧轴承套 圈2的端面,这时待加工的轴承套圈2被紧紧的固定在该夹具装置上。由于轴承套圈2是端 面受力夹紧,基本没有径向方向的夹紧力,所以本发明的该夹具装置解决了超薄壁轴承套 圈外表面车削加工中易变形、尺寸不稳定、圆度超差、加工效率不高的缺陷,满足了轴承套 圈在夹紧装置中的自动定心、定位精确。
11、、夹持力均匀有力的要求,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能满足车削加工外表面的工艺要求。同时,该夹具装置可以通过改变压板的尺寸,装夹普通 车床、数控车床上的任何薄壁环形件外表面的圆柱面、台阶面和滚道面及任何材料类零件。 0022 本发明在轴承外表面车削加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0023 1、三爪夹盘的夹爪与轴承套圈内径的接触力0; 0024 2、端面压板的轴向夹紧力足够大,应保证车削力不使轴承套圈打滑。 说 明 书CN 104001951 A 3/3页 5 002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 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 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 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4001951 A 1/2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1951 A 2/2页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195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