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及低温烘干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及低温烘干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768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0 C N 1 0 4 1 9 7 6 8 9 A (21)申请号 201410431731.1 (22)申请日 2014.08.26 F26B 21/04(2006.01) F26B 21/08(2006.01) F26B 21/10(2006.01) F25B 1/00(2006.01) (71)申请人杭州森下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三塘兰园 25幢102室 (72)发明人周奇云 (54) 发明名称 一种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及低温烘干和能量 循环利用的方法 (57) 摘要 一种。
2、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及低温烘干和能量 循环利用的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一物料干燥室, 一内置有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空气干燥空间,所述 物料干燥室与空气干燥空间之间通过一干燥空气 进风通道和干燥空气回风通道经相互连通后构成 一闭式干燥空气循环系统;所述的空气干燥空间 内至少安置有一蒸发器和一冷凝器,并与外部节 流装置和压缩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所 述的方法是:利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吸热过程, 完成先对空气干燥空间的空气进行降温,空气降 温后冷凝析出水份并排出,同时把空气冷凝析出 水份而放出的热量通过后置的冷凝器还给空气干 燥空间内的空气,之后的空气经循环风机进入物 料干燥室,供待干燥物料中的水份蒸发。
3、吸热,完成 能量循环利用过程;它具有系统结构合理、方法 简单可靠,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7689 A CN 104197689 A 1/1页 2 1.一种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它包括一物料干燥室,一内置有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空气 干燥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干燥室与空气干燥空间之间通过一干燥空气进风通道和干 燥空气回风通道经相互连通后构成一闭式干燥空气循环系统;所述的空气干燥空间内至少 安置有一蒸发器和一冷。
4、凝器,并与外部节流装置和压缩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干燥空间内安装 的蒸发器置于干燥空气流动的上游,而安装的冷凝器被置于干燥空气流动的下游;在所述 压缩机和节流装置之间串接有一与蒸发器并联的压缩机高温保护阀;在所述空气干燥空间 内靠近干燥空气进风通道的连接口部设置有循环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干燥空间内 安装有两个相邻布置的蒸发器和两个相邻布置的冷凝器,并且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各自与 外设的节流装置和压缩机分别组成了独立的两级制冷系统。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封闭式低。
5、温烘干系统进行低温烘干和能量循环利 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利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吸热过程,完成先对空气干燥 空间的空气进行降温,空气降温后冷凝析出水份并排出,同时把空气冷凝析出水份而放出 的热量通过后置的冷凝器还给空气干燥空间内的空气,之后的空气经循环风机进入物料干 燥室,供待干燥物料中的水份蒸发吸热,完成能量循环利用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烘干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 中,利用双级制冷的方式,即利用空气干燥空间内安装的两套冷系统的两个蒸发器和两个 冷凝器,在空气干燥空间中得到非常干燥的空气,用于物料干燥室中的物料干燥。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1。
6、97689 A 1/2页 3 一种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及低温烘干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及低温烘干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方法,可 应用在汽车、制药、食品加工、肉类加工、环保产业中,如油漆烘干、着色剂干燥、劳保胶手套 生产线、植物制品(如野菊花、中药材干燥等)、食品生产、织物烘干、拉圾预处理的干燥过 程中。 技术背景 0002 传统的物料烘干方法和装置中,普遍采用的是给空气和物料提供热量,一是提高 空气温度,吸收更多的水份;二是使物料温度升高,水份更容易从物料中跑出来。但热空气 吸收的水份有限,那么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干燥室内,要从干燥室除去水份,唯一。
7、的办法 是将物料中跑出来的水份释放到环境中,释放时,能量同时损失掉。因此,现有烘干系统的 缺点是:1、高能量损失;2、释放水汽过程中,常常伴随很多的异味也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 境影响;3、在烘干过程中,干燥室内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引起的烘干物料质量不稳定,如着 色或油漆烘干过程中的发白现象。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系统结构合理、方法简单可靠, 节能效果明显的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及低温烘干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方法。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它包括 一物料干燥室,一内置有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空气干燥空间,所述物料干燥室。
8、与空气干燥空 间之间通过一干燥空气进风通道和干燥空气回风通道经相互连通后构成一闭式干燥空气 循环系统;所述的空气干燥空间内至少安置有一蒸发器和一冷凝器,并与外部节流装置和 压缩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 0005 所述空气干燥空间内安装的蒸发器置于干燥空气流动的上游,而安装的冷凝器被 置于干燥空气流动的下游;在所述压缩机和节流装置之间串接有一与蒸发器并联的压缩机 高温保护阀;在所述空气干燥空间内靠近干燥空气进风通道的连接口部设置有循环风机。 0006 所述空气干燥空间内安装有两个相邻布置的蒸发器和两个相邻布置的冷凝器,并 且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各自与外设的节流装置和压缩机分别组成了独立的两级制。
9、冷系统。 0007 一种利用上述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进行低温烘干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方法,所述的 方法是:利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吸热过程,完成先对空气干燥空间的空气进行降温,空气降 温后冷凝析出水份并排出,同时把空气冷凝析出水份而放出的热量通过后置的冷凝器还给 空气干燥空间内的空气,之后的空气经循环风机进入物料干燥室,供待干燥物料中的水份 蒸发吸热,完成能量循环利用过程。 0008 本发明在所述的方法中,利用双级制冷的方式,即利用空气干燥空间内安装的两 套冷系统的两个蒸发器和两个冷凝器,在空气干燥空间中得到非常干燥的空气,用于物料 说 明 书CN 104197689 A 2/2页 4 干燥室中的物料干。
10、燥。 0009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与封闭系统内的空气在系统内循 环过程中流经的不同阶段进行热交换完成去除水份和得到能量循环利用的过程。系统本身 不对外做功,不对外进行热交换,因此,干燥系统本身不产生任何能量损失;从而是本发明 具有系统结构合理、方法简单可靠,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封闭式低 温烘干系统,它包括一物料干燥室1,一内置有蒸发器2和冷凝器3的空气干燥空间4;所述 物料干燥室1与空气干燥空间4之间通过一干燥空气进风通道5和干燥空。
11、气回风通道6经 相互连通后构成一闭式干燥空气循环系统;所述的空气干燥空间4内至少安置有一蒸发器 2和一冷凝器3,并与外部节流装置7和压缩机8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 0012 图中所示吗,所述空气干燥空间4内安装的蒸发器2置于干燥空气流动的上游,而 安装的冷凝器3被置于干燥空气流动的下游;在所述压缩机8和节流装置7之间串接有一 与蒸发器2并联的压缩机高温保护阀9;在所述空气干燥空间4内靠近干燥空气进风通道5 的连接口部设置有向物料干燥室1送风的循环风机10。 0013 本发明所述空气干燥空间4内安装有两个相邻布置的蒸发器2和两个相邻布置的 冷凝器3,并且所述蒸发器2和冷凝器3各自与外设的节流。
12、装置7和压缩机8分别组成了独 立的两级制冷系统。 0014 一种利用上述封闭式低温烘干系统进行低温烘干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方法,所述的 方法是:利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吸热过程,完成先对空气干燥空间的空气进行降温,空气降 温后冷凝析出水份并排出,同时把空气冷凝析出水份而放出的热量通过后置的冷凝器还给 空气干燥空间内的空气,之后的空气经循环风机进入物料干燥室,供待干燥物料中的水份 蒸发吸热,完成能量循环利用过程。 0015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利用双级制冷的方式,即利用空气干燥空间内安装的两套 冷系统的两个蒸发器和两个冷凝器,在空气干燥空间中得到非常干燥的空气,用于物料干 燥室中的物料干燥。 0016 。
13、本发明主要是利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吸热过程,完成先对密闭环境里的空气进行 降温,空气降温后冷凝析出水份并排出,同时把空气冷凝析出水份而放出的热量通过制冷 系统的冷凝器还给密闭环境内的空气,供待干燥物料中的水份蒸发吸热,完成能量循环利 用过程。并且利用双级制冷的方式,得到非常干燥的空气,可以用于物料干燥。 0017 本发明所述的双级制冷系统包括:两套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等 的制冷系统,对系统循环风进行并级工作的方式,使空气得到深度干燥,得到干燥物料的烘 干效果。 0018 本发明制冷系统运行时,在压缩机回气温度高时打开压缩机冷却阀,对压缩机进 行降温,使制冷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在约3058的环境温度中。 说 明 书CN 104197689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197689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