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的高压绝缘系统和电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层的高压绝缘系统和电机.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0524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0 C N 1 0 4 2 0 5 2 4 6 A (21)申请号 201380017161.5 (22)申请日 2013.03.18 12161154.5 2012.03.26 EP H01B 3/44(2006.01) H02K 3/30(2006.01) H02K 3/40(2006.01) H01B 3/00(2006.01) H01B 3/48(2006.01) H01B 3/08(2006.01) (71)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地址德国慕尼黑 (72)发明人罗兰勒丁 马里奥布罗克施米特 彼得格勒佩尔。
2、 弗里德黑尔姆波尔曼 克劳斯罗尔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丁永凡 张春水 (54) 发明名称 双层的高压绝缘系统和电机 (57) 摘要 通过使用能导电的PTFE织物,高压绝缘系统 简化并且能够更薄地实施,其中也改进了导热性。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9.26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3/055544 2013.03.18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143901 DE 2013.10.0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1。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05246 A CN 104205246 A 1/2页 2 1.一种高压绝缘系统(1),所述高压绝缘系统在至少一个绝缘层(19,70,160,200, 190)中双层(7,10)地构成、尤其由仅两个层(7,10)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1),其中两个所述层(7,10)具有不同的物理 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一项或两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1),其中两个所述层(7, 10)中的各层具有局部不同的物理特性,尤其沿着其厚度(h)具有局部不同的物理。
4、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1),其中两个所述层(7, 10)分别具有上部区域(7,10),所述上部区域具有与所述层(7,10)的下部区域(7”,10”) 不同的物理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1),其中一个所述层(10)的上部区域(10) 和另一所述层(7)的下部区域(7”)亲水地构成并且 一个所述层(10)的下部区域(10”)和另一所述层(7)的上部区域(7)疏水地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1),其中疏水区域(10”,7)通过PTFE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一项或两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1),其中所述层(7。
5、,10)的 所述疏水区域(7,10”)直接彼此相叠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1),其中所述高压绝缘系 统具有用于所述层(7,10)的能导电的PTFE。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其中各所述层(7,10)通 过缠绕的带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其中用于层(190,200)的带的宽度是不同 的。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中一项或两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1),其中所述带(7,10) 的搭叠程度确定机械强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所述高压绝缘系统具有 作为带的织物。 1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所述高压绝缘系统具有 孔,所述孔尤其是渗透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所述高压绝缘系统在所 述层(7,10)中具有纤维,所述纤维尤其是由PTFE构成、更尤其是形成织物。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其中用于所述层(7,10)的织 物或纤维与能导电的材料混合、尤其是与石墨混合。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其中所述疏水区域(7,10”) 的厚度和所述亲水区域(7”,10)的厚度在10m和50m之间。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其中用于。
7、所述疏水区域 (7,10”)的材料具有含PTFE的材料、尤其是用PTFE覆层的材料、更尤其是PTFE覆层的织 物或PTFE覆层的无纺织物。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其中所述亲水区域(7”,10) 的材料是含石墨的、尤其是石墨覆层的织物或无纺织物、更尤其是石墨覆层的玻璃织物或 玻璃无纺织物。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05246 A 2/2页 3 19.一种具有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高压绝缘系统的电机,所述电 机尤其是发电机。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05246 A 1/5页 4 双层的高压绝缘系统和电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
8、高压绝缘系统和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0002 高压绝缘系统尤其用于旋转电机的外电势控制。 0003 在旋转电机中、如马达或发电机中,绝缘系统的可靠性决定性地对于其运行安全 负责。绝缘系统具有下述目的:将电导体(导线、线圈、棒)持久地相对于彼此且相对于定 子叠片铁芯或者环境绝缘。外电势控制具有下述目的:实现位于接地电势上的定子叠片铁 芯和主绝缘装置的外侧之间的电接触。由此确保:在绝缘装置和叠片铁芯的边界层的区域 中的空腔中不出现部分放电。 0004 在此能够区分: 0005 用于根据单棒生产来制造(AGS-E)的发电机绕组棒的外电晕防护(AGS), 0006 用于借助于GVPI工艺来制造(AGS。
9、-G)的发电机绕组棒的外电晕防护(AGS)。 0007 在定子绕组被完全浸渍的情况下(整体真空压力浸渍,Global Vacuum Pressure Impregnation GVPI),整个叠片铁芯与完整装入的绕组一起浸渍并且硬化。由此,绕组在叠 片铁芯的槽中的粘贴是牢固的,使得由于铜、铁和绝缘装置的不同的膨胀系数在铜、绝缘装 置和铁之间产生高的热机械应力,所述热机械应力在一定数量的热循环(发电机的启动和 停止)之后引起边界面的裂开。为了防止裂口位于电场中并且在那点燃的部分放电破坏绝 缘装置,使用内电势控制装置(IPS),所述内电势控制装置在图1中结合双层的外电晕防护 装置(AGS)示出。 。
10、0008 IPS: 0009 在通过铜导体部件40构成的引导电流的罗贝尔线棒之上施加由细云母带构成的 绝缘的基础缠绕物70,所述基础缠绕物平滑和增大薄的铜导体部件40的棱边半径。在其之 上缠绕含石墨的第一导电无纺织物带100,所述第一导电无纺织物带经由接触条带130在 仅一个部位上与铜导体部件40的高压电势连接。 0010 AGS: 0011 只有在其上才缠绕由细云母玻璃制成的主绝缘装置160。此时,用第一导电无纺织 物带100而非铜导体部件形成高压电极。第一导电无纺织物带持久地与主绝缘装置粘贴。 内部的外电晕防护缠绕物110、最外的分隔带190和外部的外电晕防护缠绕物200紧随主 绝缘装置1。
11、60。交织在最外的分隔带190中的外电晕防护带连接内部的外电晕防护缠绕物 110和外部的外电晕防护缠绕物200。 0012 在发电机起动和停止时在铜导体组合件和绝缘装置之间产生的热机械应力在一 定的运行时间之后会导致绝缘套与导体局部地脱开,而在所形成的间隙中不会点燃所担忧 的部分放电。脱层区域是无电势的,因为高压电势已经传输到牢固结合在主绝缘装置上的 导电无纺织物上。在导体和绝缘装置之间的高负荷的内部边界面的这种IPS设计允许涡轮 发电机的数十年长的尖峰负荷运行,而不会有显著的部分放电老化。 说 明 书CN 104205246 A 2/5页 5 0013 根据单棒生产的技术实现的发电机绕组棒应。
12、用导电带或漆形式的外电晕防护装 置。在该技术中,将金属形式的浸渍的绝缘装置硬化,以便实现绝缘装置的期望的几何形 状。在此,导电漆在硬化之后应用并且导电带在硬化之前应用。 发明内容 0014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 0015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系统和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机来 实现。 0016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列出其他有利的措施,所述措施能够彼此任意地组合,以便实 现另外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示出: 0018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发电机绕组棒的外电势控制装置, 0019 图2、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绝缘系统, 0020 图4示出发电机。 0021 附图和。
13、描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图2示出绝缘装置50的、尤其是针对层190、200的示例的布置。在该实施例中, 围绕金属棒4存在绝缘层19,以便使该金属棒相对于叠片铁芯16绝缘。绝缘层19优选具 有两个层7、10。层7、10优选以带形来缠绕并且共同形成绝缘层19。层7、10优选具有织 物,所述织物又优选具有纤维。 0023 在层7、10之间存在接触面13。优选地,层7、10通过缠绕的带、优选由织物构成的 带形成。 0024 在图3中详细示出层7、10的横截面。层7、10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尤其分别具 有疏水区域7、10”和非疏水的(亲水的)区域(7”,10)。层10的上部区域。
14、10是亲水 的,其中下部区域10”是疏水的。与此相反地构造层7,其中上部区域7是疏水的。这就是 说,如果这两个层7、10或带7、10彼此相叠地缠绕,那么疏水区域7、10”彼此贴靠并且能 够有利地相对彼此移动。 0025 由于亲水部分,浸渍如在上文中所描述的那样是极其良好可行的并且在接触面13 的区域中是不可行的,使得确保所述带在接触面13的区域中相对彼此的相对移动以平衡 机械应力。 0026 层7、10的材料优选是PTFE,所述材料针对亲水区域10、7”相应地改变。这例如 通过PTFE、纤维或织物的局部的覆层来实现,或者在由PTFE构成的疏水区域10”、7上施加 亲水材料并且形成区域7”、10。
15、。 0027 经由所使用的带7、10的宽度的比例可以在宽的范围中调整环绕的叠片铁芯的表 面和外侧绝缘装置之间的粘附。这同样能够通过改变这两个带7、10的搭叠程度来实现。 0028 这两个织物类型的组合保证了热机械应力的出现减少并且保证了总系统的充足 说 明 书CN 104205246 A 3/5页 6 的粘附,而棒4不会在槽的内部打滑。同时,总是保证电接触。 0029 具有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7、7”、10、10”的层7、10(图2、3)的各个区域的厚度 分别优选具有10m至50m的厚度并且优选为发电机结构中的数值。与此相应地,层7、 10的层厚度在20m至100m之间。 0030 疏水区域10。
16、”、7的材料优选是含PTFE的,优选是PTFE层或PTFE覆层的织物或 无纺织物(图2、3)。也能够将PTFE理解为基于PTFE的所有其他的研发方案。 0031 亲水区域7、7”、10、10”的材料从发电机结构和已知的高压绝缘系统中得知并且 优选是石墨覆层的织物或无纺织物,其中织物或无纺织物为玻璃织物或玻璃无纺织物(图 2、3)。 0032 AGS-E的目的是(E端部电晕防护): 0033 改进的压力浸渍 0034 降低的层厚度 0035 与浸渍无关的、限定的并且恒定的表面阻力 0036 改进的寿命和可靠性 0037 改进的粘附性和温度稳定性 0038 简化的应用,因为生产步骤的数量减少。 0。
17、039 AGS-E的要求: 0040 在应用之后2至50kOhm的面电阻(表面方阻) 0041 层厚度100m 0042 最大的宽度30mm 0043 良好的可加工性:在切割时的充足的强度以及稳定性(没有散开)、用于缠绕的 充足的抗拉强度。 0044 此外,本发明在于:应用能导电的PTFE(特氟龙)作为绝缘装置,尤其是用于这种 高压绝缘系统的绝缘装置。这能够是如图1中的较复杂的系统或简单的系统。PTFE是复合 材料。 0045 高压绝缘系统1具有由PTFE构成的织物,其中这构造成,使得织物或高压绝缘系 统具有能够如在上文中一样根据所描述的方法来渗透的孔。 0046 因此,优选地,高压绝缘系统具。
18、有由PTFE制成的纤维,其中为了实现不能导电的 PTFE的导电性,纤维优选与能导电的材料、优选石墨混合。 0047 织物优选由这种纤维形成。 0048 同样地,PTFE纤维能够包含能导电的材料、如石墨。 0049 该织物优选以带形的形式存在并且为了应用而缠绕到要绝缘的面上。 0050 这优选通过使用能导电的PTFE织物来实现,其具有下述优点: 0051 良好的可浸透性,因为其为多孔的织物进而能够在硬化之前应用。 0052 在浸渍之前和之后不改变的电阻,因为导电性源自纤维并且不像如在AGS带中 那样源自颗粒。(所述颗粒由于在浸渍之后包裹颗粒的塑料基体而具有与初始值不同的电 阻值)。 0053 由。
19、于根据本发明应用具有疏水特性的能导电的材料,用于完全浸渍的旋转机器 的外电晕防护系统的简化的并且更薄的结构是可行的。这基于:不必再使用云母片。所述 说 明 书CN 104205246 A 4/5页 7 云母片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借助于部分脱层降低可能的热机械应力的目的。 0054 由于根据本发明应用具有导电特性的疏水材料,用于完全浸渍的旋转机器的外 电晕防护系统的简化的并且更薄的结构是可行的。这基于:不必再将交织导电带用于接触 云母片的叠片铁芯的外侧和绝缘装置的外侧。这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在出现脱层时补偿电势 差的目的。 0055 AGS-G的目的是: 0056 简化的应用/成本降低 0057 双重A。
20、GS由于更薄的替选方案而降低的层厚度 0058 放弃云母片 0059 绝缘装置和叠片铁芯的外侧的区域中的持久的电接触,即使在热引发的脱层之 后也是如此。 0060 无空腔的AGS 0061 改进的导热性。 0062 用于AGS-G的方法途径为: 0063 通过使用分隔层降低层厚度,所述分隔层实现限定的机械退耦,而不引起电阻改 变。这应当通过用疏水性织物类型或薄膜替代双层的云母片来实现。这尤其能够是特氟龙 织物。 0064 图4示例地示出作为电机的发电机。根据图4,旋转机器装置、尤其是发电机装置 2沿着纵轴线3从涡轮机侧的端部区域6延伸至激励器侧的端部区域8。发电机装置2具 有壳体10。在涡轮机。
21、侧的端部区域6中设置有冷却设备12。更确切地说,在为壳体15的 一部分的冷却器头部14中设有两个冷却器16并且设有呈具有风扇毂20的风扇18形式的 压缩机。风扇毂20位于转子22上,所述转子沿着纵轴线3延伸穿过发电机装置2。原本 的发电机区域23设置为沿纵轴线3的方向紧随冷却设备12。在该区域中,转子22由定子 24在形成气隙26的条件下包围。定子24具有带有涡轮机侧的定子绕组头28A和激励器 侧的定子绕组头28B的定子绕组。在这两个定子绕组头28A、28B之间设置有所谓的叠片铁 芯30。类似于定子24,转子22具有涡轮机侧的转子绕组头32A和激励器侧的转子绕组头 32B。 0065 由于在涡。
22、轮发电机中普遍的高的功率密度,需要在发电机区域23中对发电机装 置2进行冷却。在此,定子绕组头28A、28B以及转子绕组头32A、32B具有尤其高的冷却需 求。为了冷却发电机区域23,该发电机区域具有冷却系统34,所述冷却系统由冷却设备12 供应冷却气体。冷却系统34具有多个冷却气体通道36A、D、48,经由所述冷却气体通道在 循环中引导冷却气体。第一冷却气体通道36A在此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设置在定子24和 壳体10之间。第二冷却气体通道36B由气隙26形成。其他的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冷却气体 通道36C引导穿过叠片铁芯30。为了冷却转子22,引导冷却气体通道36D穿过该转子。发 电机区域23中以。
23、及冷却设备12中的冷却气体流分别通过箭头来表示,其中虚线箭头表示 冷的冷却气体的流动路径并且实线箭头表示加热的冷却气体(热气)的流动路径。 0066 为了冷却定子绕组头28A、28B,来自冷却器16的冷却气体流在涡轮机侧的端部区 域6中划分开。一个子流用于冷却涡轮机侧的定子绕组头28A并且另一子流经由冷却气体 通道36A被转送到激励器侧的定子绕组头28B并且再次被划分。一部分用于冷却定子绕组 说 明 书CN 104205246 A 5/5页 8 头28B并且从那里作为热气经由气隙26再次流回。另一部分被引导通过叠片铁芯30的 冷却气体通道36C并且在涡轮机侧的端部区域6中作为热气排出并且被输送。
24、给冷却器16。 为了冷却转子绕组头32A、32B,冷却气体不仅从涡轮机侧的端部区域6中而且从激励器侧 的端部区域8中被导入到冷却气体通道36D中。冷却气体的子流穿流过相应的转子绕组头 32A、32B并且随后作为热气导入到气隙26中并且输送给冷却器16。余下的子流在冷却气体 通道36D中被继续引导穿过转子22,更确切地说,使得冷却气体从这两个转子绕组头32A、 32B向彼此流动并且大致在发电机区域23的中部区域38中导入到气隙26中。 说 明 书CN 104205246 A 1/3页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5246 A 2/3页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5246 A 10 3/3页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5246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