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通信装置.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411182
  • 上传时间:2018-02-14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525.4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5625.7

    申请日:

    1992.06.13

    公开号:

    CN1070072A

    公开日:

    1993.03.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H04B7/26; H04B1/38

    主分类号:

    H04B7/26; H04B1/38

    申请人:

    阿兰防火公司;

    发明人:

    罗伯特·劳利

    地址:

    英国南亨伯赛德郡

    优先权:

    1991.06.14 GB 9112934.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杨国旭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一个含有发送和接收设备的第一机壳部件(53),一个含有电池的第二机壳部件(55),以及一个中间第三机壳部件(54)。第三机壳部件(54)具有向第一和第二机壳部件(53、55)倾斜的端面(54a、54b),以使组装好的通信装置能够装入头盔(50)的外壳。

    权利要求书

    1: 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一个含有发送和接收装置的第一机壳部件,一个含有通信装置电源的第二机壳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机壳部件以形成单一单元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三机壳部件,在其一端它提供一个可与第一机壳部件连接的连接装置,而在其另一端它提供一个用于与第二机壳部件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说的两端是互相倾斜的。
    2: 如权利要求1要求的装置,其中,所说的第三机壳的两端是以大于大约10度的角度倾斜。
    3: 如权利要求2要求的装置,其中,所说的角度大于大约15度。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要求的装置,其中,第一机壳部件在其一端提供有一连接装置,通过它能与第三机壳部件连接,第三机壳部件在其一端也提供有一连接装置,它与所说的在第一机壳部件上的连接装置是完全一样的,通过它能与第二机壳部件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要求的装置,其中,第二机壳部件在其一端提供有一连接装置,通过它能与第三机壳部件连接,第三机壳部件在其一端也提供有一连接装置,它与所说的在第二机壳部件上的连接装置完全一样,通过它能与第一机壳部件连接。
    6: 一个全封闭头盔,它包括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个要求的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
    7: 如权利要求6要求的头盔,它包括一个话筒和一个扬声器,所述的话筒和扬声器与通信装置连接,通信装置可拆卸地装在头盔的最后部区域。
    8: 如权利要求6或7要求的头盔,它包括一个话筒和一个扬声器,它借助于完全在头盔中的一条或多条电缆与无线装置连接。
    9: 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何一个要求的头盔,其中,第二机壳部件包含一个用于无线装置的电源,它位于头盔中最上面部位,以便向头盔的前部延伸。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特别是涉及所谓“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它包括发送和接收设备。

        所谓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已为人们所熟知,它必不可少地包括有给装置供电的电池。实际上,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所有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中,电池是被设置在靠近装置的一端,而发送和接收设备设置在靠近机壳的另一端。上述的装置通常包括一个内装的扬声器和话筒,因此,这种通信装置能够以类似于通常的电话手机的方式被使用。

        如上所述的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被救援人员广泛使用,通常救援人员戴有安全头盔,但这种头盔使得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不能以通常的方式使用。因此,对于佩戴头盔的救援人员来说,在头盔内安装扬声器和话筒是公知的,扬声器和话筒经过电缆或电缆束连接到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

        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可由头盔的佩戴者手上携带,更为方便的是,通信装置可以夹在佩戴者的皮带上。对于这种用法,上述装置包括一个讲话/接收控制器,它通常是合并在手机中或沿所说的电缆或电缆束设置在一方便的位置上。

        经验表明,当通信装置由手上携带时,救援人员的效率会受到极大的消弱,当通信装置与装在皮带上时,通信装置与装在头盔上的话筒和扬声器之间的连接电缆可能会被绊住,就是说,可能将电缆从头盔或通信机壳上拽开,使救援人员不能通信。通常,猛地绊住连接到头盔的电缆,会导致    佩戴者受伤。

        长期以来,一般认为是将发送和接收设备与供电电池合并在普通的“全封闭”型头盔中,其中,佩戴者的头被完全密封在头盔中。但遗憾地是,由于通常的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机壳的长度,如果对头盔形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所说的装置是不能合并到通常的全封闭型头盔中,这种改进打破了头盔的双倍曲率形状,在过去已被证明是有效的。

        另一种明显的看法是重新设计通信装置,以便形成由电缆连接的若干子装置,只要对头盔形状作很小的改变,就可将各子装置合并到全封闭的头盔中。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一种结构不能被大多数救援人员所接受。因为,他们必须工作在可能由分离的通信部件或电缆产生的火花引燃或引爆的空气中(或处在遇到这种危险的情况中)。因此,大多数救援人员需要一种“真正安全”的通信装置,它不包含电缆和暴露在外的连接,并要特别地设计,以避免火花的产生。

        本发明寻求提供一种双工通信装置,它特别适合于救援人员,并能够容易地合并到安全头盔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它包括一个包括有发送和接收装置的第一机壳部件,一个包括通信装置的电源的第二机壳部件,和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机壳,以形成一个单一单元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三机壳部件,在其一端它提供一个可与第一机壳部件连接的连接装置,而在其另一端,它提供一个用于与第二机壳部件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说的两端是相互倾斜的。

        包括有连接装置的第三机壳部件的两端比较好的是以大于10度的角度倾斜,更好的是以一大于15度的角度倾斜,最好的是以一大于20度的角度倾斜。

        更可取地,第三机壳部件在其一端有一个与第一机壳部件提供的连接装置完全相同的部件,用于与第二机壳部件接合。

        更可取地,第三机壳部件在其另一端有一个与第二机壳部件提供的连接装置完全相同的部件,用于与第一机壳部件接合。

        利用第三机壳部件,根据所说的第三机壳部件的两端所对应的角度,第二机壳部件的主平面能够向第一机壳部件的主平面倾斜,而在通信装置的安全问题方面,将丝毫没有损害。

        本发明还设想了一种与一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相结合的全封闭安全头盔,其中的通信装置具有一个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机壳部件。

        在上述的这种结合中,更可取地是,通信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头盔的最后部区域。

        更可取地,所述头盔包括有一个内装的话筒和扬声器装置,它们经电缆或电缆束与被整个装入头盔中的通信装置进行连接。

        更可取地,在头盔上装有一个“压下讲话”按钮,通常它处在被佩戴者能触摸到的地方。

        在一种最佳的形式中,通信装置延伸到头盔的最后面部分,在所说的头盔中,包含机壳的电池装在头盔的最上部,并向第一机壳部件倾斜,以便朝头盔的前面延伸。

        第三机壳部件最好在其所说的两个表面之间包括可靠的导电体。

        本发明将通过举例并参考相应附图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用图解的方式示出了通常的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前视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装置在箭头A方向的顶视图,

        图3示出了通信发送和接收机壳部件在箭头B方向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电池盒在箭头A方向的视图,

        图5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中间部件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一个全封闭头盔的后面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在头盔的纵轴上装有通信装置。

        在图1中,所示的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11一般包括一个第一机壳部件12,全封闭的发送和接收装置及其有关的电路,在机壳部件12的一端面12a具有天线13,一个频率设定开关14,和一个“开一关”/音量控制两用开关15。

        电源单元一般包括电池(未示出),装在第二机壳部件16中,部件16具有一端面16a,它附接到机壳12远离调节端面12a的端面12b上。

        上述的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11其长度大约在20cm或更多一点,如果头盔形状不作大的改动,将它装进通常的全封闭头盔中是不可能的。

        机壳部件12的端面12b(远离调节部件13,14和15),除了电绝缘材料的圆柱体17外,被完全密封。上述绝缘材料环绕着一轴向设置的弹性承载的正电极18,并支承两个完全相反径向延伸的负电极19和20,它们从端面12b的邻接面突出出来。

        在机壳部件12内,正电极18连    接到通信装置的发送和接收设备的电路的正端,而负电极19和20则连接到所说的电路,以构成地或所说的电路的负电极。

        从图3可注意到,通过两个电极19和20的中心轴与通过机壳12的中心主平面成直角。

        用来产生与机壳部件12的端面12b端接关系的机壳16的端端面16a,包括有一个导电材料片21,一般为铜片,它与机壳16中的电池或电池组的负极端相连接,所说的片21具有一个由圆环部分22限定的小孔,该小孔稍大于端面12b上的圆柱绝缘体17的直径,并且还具有两个径向相对的狭槽23和24,由圆形孔部件22径向延伸。通过狭槽23和24的中心平面在通过机壳12的主中心平面上。

        狭槽23和24的宽度大于电极19和20的宽度,其径向最外端的直径要大于导体19和20的最末端的直径。因此,当机壳16的端面16a插入到机壳12的端面12b时,由于机壳16使它的中心轴与机壳12的中心轴成直角,因此,在端面12b上的圆柱体17可进入到端面16a上导电片21中的圆孔22中,通过狭槽23和24,导体19和20可很容易地进入,以便位于片21的下表面空间。于是机壳12能够旋转90度。在相对于机壳12的旋转中,导体19和20由狭槽23和24校正位移,并与片21的下表面接合,在机壳12中完成发送和接收设备的接地连接。

        圆孔22的周边区域22a和22b可随一螺旋通道偏斜,以便当机壳16相对于机壳12旋转,使所说的部件12和16处于连接情况时,圆孔22的螺旋偏斜的边缘区域22a、22b确实地与导体19和20接合,使机壳16和12进入紧密配合关系。

        从图4中将会看到,当机壳16和12被装配在一起时,机壳16提供有一个绝缘的由电极17接合的正电极25,以完成电池组正极到机壳部件12中通信装置的通路。

        以上所述装置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因此没有必要作进一步描述。但是由于它可靠的结构,上述通信装置被认为是可靠的,并被多数救援权威所贊赏。

        本发明推荐一种中间机壳30,在其侧视图中,它的一个端面31向    另一端面32倾斜,端面31与端面32所成的角度可做成任何所需的角度,这取决通信装置11的使用。但是,为了将通信装置合并进全封闭的头盔中,所说的角度最好在35和75度之间。

        端面31装有一个电绝缘材料的圆柱体33,它环绕着一个轴向设置的正电极34,并支承着两个径向相反,辐射状延伸的负电极35和36。圆柱体33、正电极34和负电极35、36与在机壳12的端面12b上安装的圆柱体17,正电极18和负电极19,20是完全一样的。因此能够与由机壳16的端面12b提供的端接装置21至25相接合。

        中间机壳30的端面32(与端面31相对)支承着一个金属片37,金属片37有一个带径向狭槽的圆形孔和一个中心设置正电极,它与机壳12的端面16a具有的金属片21完全一样。因此中间机壳30的表面32能够与机壳12的端面12b卡紧。

        在金属片37的圆形孔中心的正电极与设置在表面12b上的正电极18相连接。

        中间机壳30包括有将负电极35和36与端面32上的负极金属片37相连接的内导体,和包括将设置在端面31上的正电极34与金属片37中圆形孔中心具有的正电极(未示出)相连接的内导体。

        这样,中间机壳30的端面31能够与机壳16的端面16a卡紧,而中间机壳30的端面32能够与机壳12的端面12b卡紧,在中间机壳30中的内导体就建立起与机壳12中电路的正极和负极部件的连接,因而在通信装置的安全性方面,是不会有所损害的。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头盔50包括一个全封闭的头盔,它可很方便地根据国际专利公开号为NO91/02379所揭示头盔来构成。该头盔包括一个与一内部缓冲垫(如图6所示的顶部缓冲垫51和背后部缓冲垫52)合并在一起的呼吸装置。背部缓冲垫52由具有回弹力的弹性片支撑(在图6未示出),背垫片52能向后部偏斜,以帮助佩戴者戴上和摘下头盔。

        该头盔包括有一个按照本发明的双工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一个含有发送和接收设备的机壳部件53,以及按照本发明的中间机壳54,和一个含有电池组的机壳55。

        中间机壳54的端面54a和端面54b的夹角是这样倾斜的,即当部件53、54和55装入头盔时,机壳55有两个相对的边缘区域与头盔外壳50的内表面相接触,机壳53也有两个相对的边缘区域与头盔外壳50的内表面相接触,而机壳55大体上位于缓冲垫51和52所示的内吊带的上部。

        与中间部件54远离的机壳53的端面53a装有一天线64,一个频率调节开关65和一个“开/关”音量控制开关56。

        机壳部件53、54和55由软皮带57和/或有回弹力的皮带58固定在头盔50中所要求的部位,皮带57和/或皮带58具有两个端,它们固定在头盔50内的内部连结件上(未示出)。

        如所有的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一样,机壳53将包括一个插入式设备适配器59的插口,输出电缆60延伸到一个“压下讲话”控制器61(图6虚线所示),控制器61安装在头盔佩带者能够摸得着的头盔侧面,由此,电缆(未示出)将通向在头盔前部的话筒,以及通向装在头盔50的内侧壁的扬声器或扬声器组。

        通过使用本发明推荐的中间机壳,将会看到,包含电池组的机壳的中心平面能够从通过包含发送和接收设备的机壳的中心平面偏离,从而,通信装置能够设置并支承在多个位置上,而以前一般的双工便携式通信装置是不可能实现的。

        通信装置从头盔移开,中间机壳54就能够从机壳53和55分开,并且机壳55可再接到机壳53上,这样就允许通信装置以通常手持的方式被握住。

        虽然本发明是通过一个在机壳12和机壳16之间的连接装置的例子来说明的,可以理解,中间机壳部件也可以应用到其它类型的连接中,于是本发明能够应用到任何电池盒部件能与发送和接收部件分离的双工便携式装置中。

    关 键  词:
    通信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通信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1118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