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利用电梯运行气压差对电梯轿厢进行排气换风的装置.pdf

  • 上传人:GAME****980
  • 文档编号:4109022
  • 上传时间:2018-08-30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2.94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2079.4

    申请日:

    2014.07.23

    公开号:

    CN104089359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4F 7/00登记生效日:201701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变更后权利人:重庆市炙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桃源大道1000号变更后权利人:400012 重庆渝中区解放西路142号20-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7/00申请日:20140723|||公开

    IPC分类号:

    F24F7/00; F24F13/10; B66B11/02

    主分类号:

    F24F7/00

    申请人: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苏涛; 胡德声

    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桃源大道10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利用电梯运行气压差对电梯轿厢进行排气换风的装置,它包括设置有上排风口、下排风口和第一定位孔的排风装置面板,上转轴套筒和下转轴套筒分别固定在上排风口和下排风口的上方,上挡风板转轴套在上转轴套筒中,上排风筒固定在装有上转轴套筒的一侧;下挡风板转轴套在下转轴套筒中,下排风筒固定在装有下转轴套筒的一侧,上排风筒与下排风筒安装在轿厢壁板的外侧,排风装置面板与轿厢壁板固定在一起;轿厢壁板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进风口在上方,出风口在下方,二者最近边之间的距离大于1500mm。本装置能为电梯轿厢进行自动排风换气。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电梯运行气压差对电梯轿厢进行排气换风的装置,它包括设置有上排风口(1c)、下排风口(1d)的排风装置面板(1),上转轴套筒(1b)和下转轴套筒(1e)分别固定在所述上排风口(1c)和下排风口(1c)的上方,上挡风板(2)上设置有上柔性胶条(2b)和上挡风板转轴(2a),上挡风板转轴(2a)套在上转轴套筒(1b)中,上排风筒(3)固定在排风装置面板(1)上设置有上转轴套筒(1b)的一侧;下挡风板(5)上设置有下柔性胶条(5b)和下挡风板转轴(5a),下挡风板转轴(5a)套在下转轴套筒(1e)中,下排风筒(4)固定在排风装置面板(1)上设置有下转轴套筒(1e)的一侧;排风装置面板(1)与轿厢壁板(6)固定在一起,轿厢壁板(6)上设置有出风口(6b)和进风口(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梯运行气压差对电梯轿厢进行排气换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壁板(6)上设置的进风口(7)在上方,出风口(6b)在下方,二者最近边之间的距离大于1500mm。

    说明书

    说明书利用电梯运行气压差对电梯轿厢进行排气换风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设备,特别是一种利用电梯运行气压差对电梯轿厢进行排气换风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梯轿厢的通风换气的装置相对密闭的,导致电梯轿厢与外界的空气难以交流,尽管在轿厢内安装了换气扇风扇,其作用仅仅是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内循环,新风进入电梯轿厢,完全靠电梯轿厢门打开的短暂时间。在电梯运行的高峰时间,当载客较多的时候,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十分浑浊,在夏天尤其让人感到十分不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电梯运行时在导风筒内所产生的负压对轿厢进行排风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轿厢自动换气装置,它包括设置有上排风口、下排风口和第一定位孔的排风装置面板,上转轴套筒和下转轴套筒分别固定在所述上排风口和下排风口的上方,上挡风板上设置有上柔性胶条和上挡风板转轴,上挡风板转轴套在上转轴套筒中;下挡风板上设置有下柔性胶条和下挡风板转轴,下挡风板转轴套在下转轴套筒中;上排风筒与下排风筒在同一侧。上挡风板转轴套在上转轴套筒之中,二者呈间隙配合;下挡风板转轴套在下转轴套筒之中,二者呈间隙配合;装置面板与轿厢壁板固定在一起,轿厢壁板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轿厢壁板上设置的进风口在上方,出风口在下方,二者最近边之间的距离大于1500mm。
    电梯向上运行时,下排风筒内的气压低于电梯轿厢内的气压,下挡风板打开,轿厢内的正压气流通过下排风口被吸出轿厢外,同时,上排风筒内形成的正压气流迫使上挡风板关闭,使轿厢外的正压气流只能通过设置在轿厢壁板上的进风口进入电梯轿厢,实现电梯轿厢自动排风换气。
    电梯向下运行时,上排风筒内的气压低于电梯轿厢内的气压,上挡风板打开,轿厢内的正压气流通过上排风口被吸出轿厢外,同时,下排风筒内形成的正压气流迫使下挡风板关闭,使轿厢外的正压气流只能通过设置在轿厢壁板上方的进风口进入电梯轿厢,实现电梯轿厢自动排风换气。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装置的上下排风筒分别能在电梯下行或上行时形成低气压,将电梯轿厢内的空气排出;当电梯轿厢内的气压低于电梯轿厢外的气压时,外部空气可以通过设置在轿厢壁板上的进风口进入电梯轿厢,实现电梯轿厢内空气流动、清新的目的;2、本装置的进风口设置在轿厢壁板上方,由于进风口没有机械装置,可实现静音进风;活动部分则设置在轿厢壁板下面离乘客耳部相对较远的地方,可有效降低挡风板开启或关闭的噪声对乘客的影响;3、将本装置安装在开敞的观光电梯轿厢上,也可实现对电梯轿厢进行自动排风换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组合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上行排风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下行排风示意图;
    图中:1—排风装置面板、1a—第一定位孔、1b—上转轴套筒、 1c—上排风口、1d—下排风口、1e—下转轴套筒、2—上挡风板、2a—上挡风板转轴、2b—上柔性胶条、3—上排风筒、4—下排风筒、5—下挡风板、5a—下挡风板转轴、5b—下柔性胶条、6—轿厢壁板、6a—第二定位孔、6b—出风口、7—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图1—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利用电梯运行气压差对电梯轿厢进行排气换风的装置,它包括设置有上排风口1c、下排风口1d和第一定位孔1a的排风装置面板1,上转轴套筒1b和下转轴套筒1e分别固定在所述上排风口1c和下排风口1d的上方,上挡风板2上设置有上柔性胶条2b和上挡风板转轴2a,上挡风板转轴2a套在上转轴套筒1b中,上排风筒3固定在排风装置面板1上设置有上转轴套筒1b的一侧;下挡风板5上设置有下柔性胶条5b和下挡风板转轴5a,下挡风板转轴5a套在下转轴套筒1e中,下排风筒4固定在排风装置面板1上设置有下转轴套筒1e的一侧;上排风筒3与下排风筒4在同一侧;上排风筒3与下排风筒4在安装在轿厢壁板6的外侧;用铆钉通过第一定位孔1a和第二定位孔6a将排风装置面板1与轿厢壁板6固定在一起,轿厢壁板6上设置有出风口6b和进风口7,进风口7在上方,出风口6b在下方,二者最近边之间的距离大于1500mm。
    上挡风板转轴2a套在上转轴套筒1b之中,二者呈间隙配合;下挡风板转轴5a套在下转轴套筒1e之中,二者呈间隙配合;上挡风板2在两面的气压相同时,会自然下垂且挡住上排风口1c;下挡风板5在两面的气压相同时,会自然下垂且挡住下排风口1d。
    图5—图6是本发明的排风示意。如图所示,电梯向上运行时,下排风筒4内的气压低于电梯轿厢内的气压,电梯轿厢内的正压气流使下挡风板5打开,轿厢内的空气通过下排风口1d被吸出轿厢外;同时,上排风筒3内形成的正压气流迫使上挡风板2关闭,使轿厢外的正压气流只能通过设置在轿厢壁板上的进风口7进入电梯轿厢,实现电梯轿厢自动排风换气。
    当电梯向下运行时,上排风筒3内的气压低于电梯轿厢内的气压,电梯轿厢内的正压气流使上挡风板2打开,轿厢内的空气通过上排风口1c被吸出轿厢外;同时,下排风筒4内形成的正压气流迫使下挡风板5关闭,使轿厢外的正压气流只能通过设置在轿厢壁板上的进风口7进入电梯轿厢,实现电梯轿厢自动排风换气。
    自动排风装置在此过程中不断吸入新鲜空气,排出电梯轿厢内的浑浊空气,以达到电梯轿厢内空气流动,保持电梯轿厢内空气清新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是为说明本发明所列举的典型实施方式,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作的限定。由本发明实施例的提示所引申出的明显的变化方式仍处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利用 电梯 运行 气压 进行 排气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利用电梯运行气压差对电梯轿厢进行排气换风的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10902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