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尘型配电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防尘型配电柜.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9211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8 C N 1 0 4 0 9 2 1 1 5 A (21)申请号 201410216028.9 (22)申请日 2014.05.20 H02B 1/28(2006.01) H02B 1/56(2006.01) B01D 53/26(2006.01) (71)申请人上海海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01424 上海市奉贤区拓林镇沪杭公路 3238号 (72)发明人祝元 王锡痒 (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2 代理人景丰强 林辉 (54) 发明名称 防水防尘型配电柜 (57) 摘。
2、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防尘型配电柜,包括 柜体,柜体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柜体空间的隔板,位 于最下方的隔板下的空间内设置有吸潮装置,吸 潮装置包括设置在柜体底部的底板上的天平平衡 装置,天平平衡装置的横梁的两端上分别支承有 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二平台上设置有用于盛 装硅胶的硅胶盒,硅胶盒的底部设有电热丝加热 装置,隔板上与硅胶盒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隔板下方设有能移动的打开或封闭开口的密封 盖;第一平台和隔板之间设置有接触式的第一电 路开关,底板和第二平台之间设置有接触式的第 二电路开关;底板上还设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 位于第二平台下方;密封盖的驱动机构、第一电 路开关、第二电路开关和电磁。
3、线圈分别电连接到 控制模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92115 A CN 104092115 A 1/1页 2 1.一种防水防尘型配电柜,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柜体(1)空 间的隔板(2),其特征在于, 位于最下方的隔板(2)下的空间内设置有吸潮装置(4),所述吸潮装置(4)包括设置在 柜体(1)底部的底板(40)上的天平平衡装置(41),所述天平平衡装置(41)的横梁(411) 的两端上分别支承有第。
4、一平台(421)和第二平台(422); 所述第二平台(422)上设置有用于盛装硅胶的硅胶盒(46),所述硅胶盒(46)的底部 设有电热丝加热装置(461),所述隔板(2)上与所述硅胶盒(46)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21),所述隔板(2)下方设有能移动的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21)的密封盖(47); 所述第一平台(421)和隔板(2)之间设置有接触式的第一电路开关(45),所述底板 (40)和第二平台(422)之间设置有接触式的第二电路开关(48);所述底板(40)上还设有 电磁线圈(49),所述电磁线圈(49)位于所述第二平台(422)下方; 所述密封盖(47)的驱动机构、第一电路开关(45。
5、)、第二电路开关(48)和电磁线圈 (49)分别电连接到控制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尘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421)外周设有 环形的第一轨道(431),第一轨道(431)的底部通过支脚(441)支撑在底板(40)上,所述第 二平台(422)外周设有环形的第二轨道(4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防尘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平平衡装置(41)的横 梁(41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滚轮(412)支承所述第一平台(421)和第二平台(42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防水防尘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每个平台上与相应的轨道之间 都设有第二滚轮(433),所述第二滚轮(43。
6、3)与相应的轨道内壁四面贴合。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防尘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 (421)上设置所述第一电路开关(35)的第一接触端子(451),所述隔板(2)底部设有与所 述第一接触端子(451)配合的第一接触片(452);所述底板(40)上设置所述第二电路开关 (48)的第二接触端子(481),所述第二平台(422)底部设置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481)配 合的第二接触片(482)。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防尘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位 于隔板(2)下方的两侧壁上分别都设有散热孔(331),所述隔板(2)下方的空间内的两侧还 分别设有能移。
7、动的打开或封闭所述散热孔(331)的密封板(332),以及能移动到所述散热 孔(331)位置的风扇(333),所述密封板(332)和风扇(333)的驱动机构也连接到所述控制 模块。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92115 A 1/3页 3 防水防尘型配电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柜,尤其是一种全密封的防水防尘型配电柜。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配电柜按照柜体的密封程度分为两种,一种是柜体带有散热开口利用风扇 强制通风降温;另一种是全封闭柜体通过制冷装置对柜体内部空间进行冷却。 0003 对于前一种配电柜,由于存在和外界空气的交换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带入灰尘和水 汽到配电柜内部。
8、,虽然可以利用安装在柜体通气孔洞位置的防尘网等装置过滤灰尘,但效 果并不能持久,因为防尘网本身也会被灰尘沾染,而且由于柜体内外空气的流通也无法百 分百保证柜体内不会产生灰尘堆积。 0004 而对于后一种全封闭的配电柜,如申请号为200820114037.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 一种防水防尘防爆计重散热密封配电柜,配电柜壳体外形为一矩形结构,上面为隔爆主腔, 下面为隔爆接线腔,电器元件置于隔封腔内;又如申请号为201210333446.7的中国专利申 请公开的一种防水浸的配电柜,包括带有能够封闭柜门的配电柜体,柜体各边之间密封连 接,配电柜门内侧设置有通柜门固定的密封条,配电柜内设置有液位监测仪。 。
9、0005 然而上述的这种密封式的配电柜,其防水等级有可能达到可以抵御水浸和水淹, 然而由于柜体内的空气中会存在水汽,因此当天气变冷时,柜体内容易形成冷凝水从而造 成电气故障,影响配电柜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柜体 内水汽含量、确保正常运行的防水防尘型配电柜。 0007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水防尘型配电柜,包括柜 体,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柜体空间的隔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的隔板下的空间 内设置有吸潮装置,所述吸潮装置包括设置在柜体底部的底板上的天平平衡装置,所述天 平平衡装置的横梁的两。
10、端上分别支承有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上设置有用于 盛装硅胶的硅胶盒,所述硅胶盒的底部设有电热丝加热装置,所述隔板上与所述硅胶盒相 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隔板下方设有能移动的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的密封盖;所述 第一平台和隔板之间设置有接触式的第一电路开关,所述底板和第二平台之间设置有接触 式的第二电路开关;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位于所述第二平台下方; 所述密封盖的驱动机构、第一电路开关、第二电路开关和电磁线圈分别电连接到控制模块。 0008 为了限定两个平台的运动轨迹,使其只能作垂直升降移动,所述第一平台外周设 有环形的第一轨道,第一轨道的底部通过支脚支撑在底板上,所。
11、述第二平台外周设有环形 的第二轨道。 0009 所述天平平衡装置的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滚轮支承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 台,由此可以更好的保持各平台的平衡。 说 明 书CN 104092115 A 2/3页 4 0010 为了便于平台相对轨道移动,每个平台上与相应的轨道之间都设有第二滚轮,所 述第二滚轮与相应的轨道内壁四面贴合。 0011 两个电路开关的优选的设置方式可以为,所述第一平台上设置所述第一电路开关 的第一接触端子,所述隔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配合的第一接触片;所述底板上 设置所述第二电路开关的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二平台底部设置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配合 的第二接触片。 0012 所。
12、述柜体位于隔板下方的两侧壁上分别都设有散热孔,所述隔板下方的空间内的 两侧还分别设有能移动的打开或封闭所述散热孔的密封板,以及能移动到所述散热孔位置 的风扇,所述密封板和风扇的驱动机构也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从而可以在柜体内需要散 热时移开密封板,并将风扇移动到散热孔的位置以进行散热,而在柜体内无需散热时,密封 板封闭散热孔,保持配电柜的密封。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柜体内设置吸潮装置,吸收柜体内的水 分,确保电气元件能正常工作,并且能在吸潮用的硅胶失去活性时自动加热干燥活化自动 恢复硅胶的活性,从而能大大降低柜体内空气的水分含量,避免寒冷天气时柜体内冷凝水 的形成,由此。
13、可以确保配电柜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的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隐藏柜门); 0015 图2为本发明的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隐藏柜门和隔板); 0016 图3为本发明的吸潮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发明的吸潮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与图3不同视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 参见图1和图2,一种防水防尘型配电柜,包括柜体1和柜门(未示出),柜门关闭 时以橡胶封条与柜体1密封。柜体1内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隔板2将柜体1内部分为三个 隔室,其中,上层的上隔室31安装有制冷用的压缩机311,与安装在柜体1后部的蛇形散。
14、热 管相连,中间空间最大的中间隔室32安装有电气元件,左右两边设置有冷却管321。柜体 1内设有测温用的热电偶,当检测到温度上升到预设温度时自动启动制冷用的压缩机31通 过冷却管321对柜体1内进行冷却。 0020 参见图2图4,柜体1内最下层的下隔室33内设置有吸潮装置4,吸潮装置4包 括底板40上的天平平衡装置41,底板40置于柜体1内的底部上,天平平衡装置41的横梁 411的两端上分别通过第一滚轮412支承有第一平台421和第二平台422。其中第一平台 421外周设有环形的第一轨道431,第一轨道431的底部通过支脚441支撑在柜体1底部的 底板40上,第二平台422外周设有环形的第二轨。
15、道432。每个轨道分别限定相应侧的平台 只能作垂直的上下移动,每个平台上与相应的轨道之间都设有第二滚轮433,第二滚轮433 与相应的轨道内壁四面贴合。 0021 第一平台421上设置有接触式的第一电路开关45的第一接触端子451,第二平台 422上设置有硅胶盒46,硅胶盒46内用于放置吸潮用的硅胶(未示出),硅胶盒46的底部 说 明 书CN 104092115 A 3/3页 5 设有电热丝加热装置461。 0022 分隔中间隔室32和下隔室33的隔板2上与硅胶盒46相对的位置设有开口21,隔 板2下方设有密封盖47,密封盖47的大小和形状与开口21适配,密封盖47可通过电机等 驱动而沿着水平。
16、方向移动,打开或封闭开口21,并且可设置一定的传动机构,在传递电机驱 动力的同时,又能支撑密封盖47,使其保持在隔板2下方。隔板2底部与第一电路开关45 的与第一接触端子451相应的位置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接触片452,第一接触端子451和第 一接触片452接触则可使得第一电路开关45导通。 0023 底板40上还设有接触式的第二电路开关48的第二接触端子481,第二平台422底 部与第二接触端子48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接触片482。第二平台422下方还设有电磁 线圈49,固定在底板40上。第二接触端子481和第二接触片482接触则可使得第二电路开 关48导通。平常第一电路开关45和第二电路开。
17、关48都处于未接触不导通的状态。 0024 下隔室33两侧壁上分别都开设有散热孔331,散热孔331通过密封板332封闭, 密封板332可贴着下隔室33的侧壁内侧作前、后方向的水平移动,从而封闭或打开散热孔 331,该密封板332可通过电机驱动。下隔室33内两侧还分别设有风扇333,同样的,风扇 333可贴着下隔室33的内侧壁作前、后方向的水平移动,该风扇333也可通过电机驱动。 0025 上述的电机、电路开关和电磁线圈都通过控制模块控制。 0026 使用时,将吸潮的硅胶导入到硅胶盒46内,并精确调整天平平衡装置41的平衡, 使得此时两个平台保持平衡。当配电柜内产生冷凝水,而硅胶长时间吸收水汽。
18、后,质量增 加,由此会导致天平平衡装置41不平衡,此时放置硅胶盒46的第二平台422略微下沉,而 第一平台421则被向上拱起,此后,吸潮装置4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7 1)第一接触端子451和第一接触片452接触,第一电路开关45导通,控制模块由 此控制驱动密封盖47的电机动作,使得密封盖47移动到开口21而将开口21封闭; 0028 2)控制模块再控制驱动密封板332的电机动作,密封板332从封闭散热孔331的 位置移开,并控制驱动风扇333的电机动作,风扇333被推到散热孔331的位置进行散热; 0029 3)控制模块控制电磁线圈49通电,电磁线圈49将第二平台422向下吸,使得第二 接。
19、触端子481和第二接触片482接触,第二电路开关48导通,控制模块由此控制电热丝加 热装置461启动,并在预设的时间和温度参数下对硅胶盒46内的硅胶加热(硅胶活化),使 得硅胶以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将吸收的水汽挥发完,而两侧的风扇333将辅助和加快这一硅 胶活化过程; 0030 4)设定的硅胶活化过程完毕之后,控制模块控制电磁线圈49断电,硅胶因恢复吸 收水汽之前的质量因此使得天平平衡装置41再次平衡,第一平台421下降使得第一接触端 子451和第一接触片452分开,第一电路开关45断开,此后,控制模块控制驱动密封盖47 的电机动作,使得密封盖47从开口21移开使得开口21打开,同时控制驱动密封板332的 电机动作,使得密封板332移动后再次封闭散热孔331,而风扇333则被推回原位。至此,整 个配电柜又将恢复全密封状态。 0031 配电柜的外部下方可设有液位检测装置,当配电柜被水淹时硅胶活化过程将不会 进行,而只有在水退后才会执行硅胶活化过程。 说 明 书CN 104092115 A 1/3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92115 A 2/3页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92115 A 3/3页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9211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