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4783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17 C N 1 0 4 0 4 7 8 3 5 A (21)申请号 201310081177.4 (22)申请日 2013.03.14 F04B 39/02(2006.01) (71)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37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天桥西 路88号 (72)发明人沈琼 谢正良 丘道龙 阮丹琦 任武超 李国红 刘益军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79 代理人王正茂 丛芳 (54) 发明名称 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
2、取油结构。该 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包括:进油口,其开设在与 齿轮室的油口面适配贴合的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 上,其内还设置有O形密封圈;取油孔,其一端与 进油口连通,且直径小于进油口的直径;送油孔, 其一端与取油孔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空压机 的曲轴轴瓦内孔连通。该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采 用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贴合齿轮室油口面,使得 空压机的进油口对正齿轮室出油口,直接从齿轮 室取油润滑,取消了进油管连接,减少漏油隐患。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3、 104047835 A CN 104047835 A 1/1页 2 1.一种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油口,其开设在与齿轮室的油口面适配贴合的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上,其内还设置 有O形密封圈; 取油孔,其一端与进油口连通,且直径小于进油口的直径; 送油孔,其一端与取油孔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空压机的曲轴轴瓦内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与齿轮室的 出油口对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油孔与所述进油 口同轴,所述送油孔与取油孔垂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4、所述安装法兰端面与齿 轮室的油口面适配贴合,并通过其上开设的过钉孔用螺栓固定安装,安装法兰端面的粗糙 度要求为:Ra3.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的深度尺寸 为:(1.970.05)mm,直径尺寸为:(14.3550.075)mm;所述O形密封圈的内径尺寸: (90.14)mm,截面直径(2.650.09)mm,所述取油孔的直径为7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油 孔的直径为4mm。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47835 A 1/2页 3 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
5、空气压缩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和图2所示,空压机2运转需要润滑油,润滑油是通过进油管3将气缸体1 的润滑油输送给空压机2。 0003 但通过进油管从气缸体取油的空压机取油结构,取油距离远,占用空间大,存在接 口、管路等多处漏油隐患,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增加油耗。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直接从齿轮 室取油润滑,减少漏油隐患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包括:进油口,其 开设在与齿轮室的油口面适配贴合的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上,其内还设置有O。
6、形密封圈; 0006 取油孔,其一端与进油口连通,且直径小于进油口的直径; 0007 送油孔,其一端与取油孔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空压机的曲轴轴瓦内孔连通。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油口与齿轮室的出油口对正。 0009 上述技术方案中,取油孔与所述进油口同轴,送油孔与取油孔垂直连通。 0010 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法兰端面与齿轮室的油口面适配贴合,并通过其上开设的 过钉孔用螺栓固定安装,安装法兰端面的粗糙度要求为:Ra3.2m。 0011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油口的深度尺寸为:(1.970.05)mm,直径尺寸为: (14.3550.075)mm;O形密封圈的内径尺寸:(90.14)mm,截。
7、面直径(2.650.09) mm,取油孔的直径为7mm。 0012 上述技术方案中,送油孔的直径为4mm。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采用空压机 安装法兰端面贴合齿轮室油口面,使得空压机的进油口对正齿轮室出油口,直接从齿轮室 取油润滑,取消了进油管连接,减少漏油隐患。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现有空气压缩机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现有空气压缩机的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发明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发明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是图4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
8、意图; 0019 图6是本发明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的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7是本发明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的装配侧视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4047835 A 2/2页 4 0021 图8是图7的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 0023 1-气缸体,2-空压机,3-进油管,4-空压机,41-进油口,42-取油孔,43-送油孔, 44-安装法兰端面,45-O形密封圈,5-齿轮室,51-出油孔,6-气缸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
9、发明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 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 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5 本发明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采用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贴合齿轮室油口面,使得 空压机的进油口对正齿轮室出油口,直接从齿轮室取油润滑,取消了进油管连接,减少漏油 隐患。 0026 如图3至图5所示,该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的具体结构包括:开设在空压机上、顺 次连通的进油口41、取油孔42和送油孔43,其中,进油口41与齿轮室5的出油口对正,直 接从齿轮室取油润滑,然后将油润滑通过取油孔42送至送油孔43,送油孔。
10、43直通空压机4 的曲轴轴瓦内孔,以润滑曲轴和轴瓦摩擦面。 0027 进油口41开设在空压机4的安装法兰端面44上,其内还设置有O形密封圈 45,其中,安装法兰端面44与齿轮室5的油口面适配贴合,并通过其上开设的过钉孔用 螺栓固定安装,安装法兰端面44粗糙度要求为:Ra3.2m。进油口41的深度、直 径尺寸要满足O形密封圈45的安装密封要求,其深度尺寸为:(1.970.05)mm,直径 尺寸为:(14.3550.075)mm;O形密封圈45的内径尺寸:(90.14)mm,截面直径 (2.650.09)mm,这样,安装法兰端面44与齿轮室5的油口面51适配贴合安装时,O形 密封圈45被挤压,以保。
11、证进油口41与齿轮室5的出油口对正密封。 0028 取油孔42的一端与进油口41连通,另一端与送油孔43连通,并与齿轮室5的出 油孔51对中。取油孔42的直径为7mm,其直径小于进油口41的直径,形成容纳O形密封 圈45的阶梯孔结构,以保证O形密封圈45的压缩空间,不致使O形密封圈在挤压密封时下 陷。 0029 送油孔43的一端与取油孔42垂直连通,另一端与空压机4的曲轴轴瓦内孔连通, 以润滑曲轴和轴瓦摩擦面。送油孔43的直径为4mm,用于控制进油量。 0030 如图6至图8所示,齿轮室5安装在气缸体6上,空压机4安装在齿轮室5上,齿 轮室5上的出油孔51与气缸体6的主油道连通。该空气压缩机取。
12、油结构工作时,气缸体6 的主油道的润滑油通过齿轮室5的出油孔51直接进入与其连通的进油口41,再经取油孔 42和送油孔43进入空压机4的曲轴轴瓦内孔连通,以润滑曲轴和轴瓦摩擦面。 0031 该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采用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贴合齿轮室油口面,使得空压机 的进油口对正齿轮室出油口,直接从齿轮室取油润滑,取消了进油管连接,减少漏油隐患。 0032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4047835 A 1/4页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47835 A 2/4页 6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47835 A 3/4页 7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47835 A 4/4页 8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4783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