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4105565
  • 上传时间:2018-08-29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2.6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81177.4

    申请日:

    2013.03.14

    公开号:

    CN104047835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B 39/02申请日:20130314|||公开

    IPC分类号:

    F04B39/02

    主分类号:

    F04B39/02

    申请人: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琼; 谢正良; 丘道龙; 阮丹琦; 任武超; 李国红; 刘益军

    地址:

    537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天桥西路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代理人:

    王正茂;丛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该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包括:进油口,其开设在与齿轮室的油口面适配贴合的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上,其内还设置有O形密封圈;取油孔,其一端与进油口连通,且直径小于进油口的直径;送油孔,其一端与取油孔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空压机的曲轴轴瓦内孔连通。该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采用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贴合齿轮室油口面,使得空压机的进油口对正齿轮室出油口,直接从齿轮室取油润滑,取消了进油管连接,减少漏油隐患。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油口,其开设在与齿轮室的油口面适配贴合的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上,其内还设置有O形密封圈;
    取油孔,其一端与进油口连通,且直径小于进油口的直径;
    送油孔,其一端与取油孔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空压机的曲轴轴瓦内孔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与齿轮室的出油口对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油孔与所述进油口同轴,所述送油孔与取油孔垂直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法兰端面与齿轮室的油口面适配贴合,并通过其上开设的过钉孔用螺栓固定安装,安装法兰端面的粗糙度要求为:Ra≤3.2μ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的深度尺寸为:(1.97±0.05)mm,直径尺寸为:(φ14.355±0.075)mm;所述O形密封圈的内径尺寸:(9±0.14)mm,截面直径(φ2.65±0.09)mm,所述取油孔的直径为7mm。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油孔的直径为4mm。

    说明书

    说明书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压缩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空压机2运转需要润滑油,润滑油是通过进油管3将气缸体1的润滑油输送给空压机2。
    但通过进油管从气缸体取油的空压机取油结构,取油距离远,占用空间大,存在接口、管路等多处漏油隐患,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增加油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直接从齿轮室取油润滑,减少漏油隐患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包括:进油口,其开设在与齿轮室的油口面适配贴合的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上,其内还设置有O形密封圈;
    取油孔,其一端与进油口连通,且直径小于进油口的直径;
    送油孔,其一端与取油孔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空压机的曲轴轴瓦内孔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油口与齿轮室的出油口对正。
    上述技术方案中,取油孔与所述进油口同轴,送油孔与取油孔垂直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法兰端面与齿轮室的油口面适配贴合,并通过其上开设的过钉孔用螺栓固定安装,安装法兰端面的粗糙度要求为:Ra≤3.2μm。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油口的深度尺寸为:(1.97±0.05)mm,直径尺寸为:(φ14.355±0.075)mm;O形密封圈的内径尺寸:(9±0.14)mm,截面直径(φ2.65±0.09)mm,取油孔的直径为7mm。
    上述技术方案中,送油孔的直径为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采用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贴合齿轮室油口面,使得空压机的进油口对正齿轮室出油口,直接从齿轮室取油润滑,取消了进油管连接,减少漏油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空气压缩机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空气压缩机的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的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的装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缸体,2-空压机,3-进油管,4-空压机,41-进油口,42-取油孔,43-送油孔,44-安装法兰端面,45-O形密封圈,5-齿轮室,51-出油孔,6-气缸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 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发明的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采用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贴合齿轮室油口面,使得空压机的进油口对正齿轮室出油口,直接从齿轮室取油润滑,取消了进油管连接,减少漏油隐患。
    如图3至图5所示,该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的具体结构包括:开设在空压机上、顺次连通的进油口41、取油孔42和送油孔43,其中,进油口41与齿轮室5的出油口对正,直接从齿轮室取油润滑,然后将油润滑通过取油孔42送至送油孔43,送油孔43直通空压机4的曲轴轴瓦内孔,以润滑曲轴和轴瓦摩擦面。
    进油口41开设在空压机4的安装法兰端面44上,其内还设置有O形密封圈45,其中,安装法兰端面44与齿轮室5的油口面适配贴合,并通过其上开设的过钉孔用螺栓固定安装,安装法兰端面44粗糙度要求为:Ra≤3.2μm。进油口41的深度、直径尺寸要满足O形密封圈45的安装密封要求,其深度尺寸为:(1.97±0.05)mm,直径尺寸为:(φ14.355±0.075)mm;O形密封圈45的内径尺寸:(9±0.14)mm,截面直径(φ2.65±0.09)mm,这样,安装法兰端面44与齿轮室5的油口面51适配贴合安装时,O形密封圈45被挤压,以保证进油口41与齿轮室5的出油口对正密封。
    取油孔42的一端与进油口41连通,另一端与送油孔43连通,并与齿轮室5的出油孔51对中。取油孔42的直径为φ7mm,其直径小于进油口41的直径,形成容纳O形密封圈45的阶梯孔结构,以保证O形密封圈45的压缩空间,不致使O形密封圈在挤压密封时下陷。
    送油孔43的一端与取油孔42垂直连通,另一端与空压机4的曲轴轴瓦内孔连通,以润滑曲轴和轴瓦摩擦面。送油孔43的直径为φ4mm,用于控制进油量。
    如图6至图8所示,齿轮室5安装在气缸体6上,空压机4安装在齿轮室5上,齿轮室5上的出油孔51与气缸体6的主油道连通。该空气压缩机取 油结构工作时,气缸体6的主油道的润滑油通过齿轮室5的出油孔51直接进入与其连通的进油口41,再经取油孔42和送油孔43进入空压机4的曲轴轴瓦内孔连通,以润滑曲轴和轴瓦摩擦面。
    该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采用空压机安装法兰端面贴合齿轮室油口面,使得空压机的进油口对正齿轮室出油口,直接从齿轮室取油润滑,取消了进油管连接,减少漏油隐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空气压缩机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空气压缩机取油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1055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