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成象设备中的压力装置。该设备中,一已经曝光的介质板同一图象接收板压在一起,以将图象复制在该图象接收板上。 已知的一种成象方法,在该方法中,将一张使光敏微胶囊对图象曝光而在其上形成局部硬化图象的介质板,同一张涂有显影剂的图象接收板压在一起,从而,含在介质板中的未硬化的光敏微胶囊破裂,胶囊中的无色染料流出并与显影剂反应,而在图象接收板上复制出与原版相应的图象。通常,在一套采用这样成象方法的成象设备中,用一对滚轴作为压力装置,以便将介质板和图象接收板紧压在一起。由于要使介质板上未硬化的光敏微胶囊破裂,大约需要90kg/cm的传输压力,所以,在滚轴对的端部施加一很大的压力使它互相挤压,以便在接触部分获得所需的传输压力,该接触部分是平行于滚轴的轴向形成地。另一方面,要在图象接收板上保持良好的成象条件,必须这样来构造上述的压力装置,要使得介质板的整个表面与图象接收板均匀地相对挤压,以防止所复制图象密度变化。这意味着必须在滚轴对的整个接触部分上均匀地施加传输压力。有关滚轴的材料、形状和其它结构上的改进已采取了各种措施,例如,用空心结构的下滚轴,以便使施加在滚轴上的传输压力,即一个施加在其端部上的很大的传输压力保持在可允许的限度之内,以防滚轴的弯曲。
然而,传统的成象设备的压力装置所具有的这样的构造,是为了使宽度具有与滚轴整个接触部分的长度相当的板通过接触部分,并在整个接触部分得到一个指定的传输压力。这就使得当一张不同尺寸的图象接收板通过滚轴之间时,由于应力集中造成滚轴上传输压力增加而难于处理。如图7所示,当一张较小尺寸的图象接收板73通过上下滚轴71和72之间时,施加在滚轴71和72端部的力F沿垂直于图象接收板73输送方向的长度作用在上下滚轴71和72上,因此导致了单位长度上传输压力的增加。这可能使作用在滚轴71和72上的传输压力超过最大设计极限(不引起弯曲所能允许的限度),导致以图象接收板73的两面为支点的滚轴的弯曲。这种弯曲使得上下滚轴71和72的接触部分不能彼此平行配合,导致垂直作用在图象接收板73和介质板74上接近图象接收板73边缘区域的传输压力比作用在它们的中心区域上的传输压力小,这就使得不能在图象接收板73的整个表面上均匀地施加传输压力,从而导致了所复制图象密度的变化。传统的压力装置还存在另一个问题,由于作用在图象接收板73和介质板74上的传输压力是倾斜的(相对于沿表面的方向),就会在沿表面的方向产生一个作为上述传输压力的分力,从而会在介质板74,尤其在图象接收板73上造成皱纹。
本发明用于成象设备中的压力装置,克服了上述的及已有技术中的许多其它的缺点和不足,该压力装置包括一对压力滚轴,利用该滚轴,一张具有许多封装有无色染料和一种通过曝光硬化的光致固化剂微胶囊的介质板和一张具有显影剂的图象接收板压在一起,上述显影剂在所述介质板作成象曝光后对所述无色染料具有一种色素生成的效应;还包括一对支撑所述滚轴对旋转的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在一端可绕一个支点彼此相对旋转;上述压力装置还包括一个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安装的给滚轴加压的装置,该加压装置给要彼此相对挤压的上述滚轴对施加压力;上述加压装置还包括一个装在所述导向装置对之间的压力改变装置,所述压力改变装置按照与所述图象接收板传输方向垂直的方向所测得的图象接收板的长度,通过所述滚轴加压装置来改变施加在所述滚轴上的压力。
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滚轴加压装置是指一个穿过所述导向装置对安装的螺栓和一个装在所述导向装置对的下方处的螺栓裸露部位上的弹簧。
在最佳实施例中,压力改变装置包括一个置于上述导向装置对之间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具有几根平行的连杆,这些连杆间的距离通过一个与电动机相连的螺杆的转动来改变,压力改变装置还包括支撑所述平行连杆的支撑杆,所述螺杆穿过每一支撑杆的一端拧住,每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以平行连杆为枢轴。
因此,在这里所描述的发明可能完成提供一个成象设备压力装置的任务,该压力装置能够按照通过滚轴之间的图象接收板的长度(即图象接收板沿滚轴的轴向长度)来改变施加于压力装置的滚轴上的压力,以便不管上述的图象接收板的尺寸如何总是能施加一个几乎恒定的传输压力,这样就防止了滚轴的弯曲,从而防止了所复制图象密度的变化,而且也防止了在图象接收板上,尤其是介质板本身皱纹的产生。
通过参考如下附图,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使本发明的众多目的及优点变得更清楚。
图1是装有本发明压力装置的成象设备的正视剖面图。
图2是图1中的压力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3是上述成象设备中压力装置的控制部分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板的尺寸和电机转数R之间关系的表格。这些关系贮存在作为上述压力装置的控制部分的一部分的一个ROM中。
图5是一个RAM的主要区域的存储图。该RAM为上述压力装置控制部分的一部分。
图6是压力装置控制部分的操作程序流程图。
图7是传统的压力装置中压力是如何作用的侧视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装置,在该装置中,施加在介质板和图象接收板上的压力按照图象接收板的长度而改变,而该长度是沿垂直于所述图象接收板传输方向度量的。因此,即使将一张在垂直于其传输方向上具有较短长度的图象接收板送进压力装置,作用在介质板和图象接收板上的传输压力将基本上不增加,而这样一来就不会引起压力装置的结构变形。
图1表示一个装备了本发明压力装置的成象设备。在成象设备21的中间部分内部,介质板34成一卷缠绕在送料转轴35上。从介质板34送出位置,通过曝光部分30到压力转印部分6,包括滚轴8、37、38、4和1构成一条板传输通道。在通过压力转印部分之后,介质板34利用滚轴7被送到卷片轴36上。在成象设备的一侧装有盛片盒42和43。盛片盒42和43中各自装有不同尺寸的图象接收板46a和46b,并安装有送片滚轴44和45以构成一个送片部分41。在成象操作中,送片滚轴44或45不管用哪一个,它们都要转动,而图象接收板46a或46b通过阻挡滚轴5被送到压力转印部分6。图象接收板46a(或46b)通过压力转印部分6的压力滚轴2和3同介质板34压在一起。经过压力转印部分6后,在通过一个出片滚轴56排放到出片盘57前,图象接收板46a(或46b)处于一条传送带53上被送到一个上光单元31,在那里给图象上光。
一个由硬透明玻璃制的原象台29装在成象设备21顶部表面上。原象台29的上表面可由一原象盖板20盖住。一个包括有光源23,反射镜24至27和透镜28的光学系统22置于原象台下面。在成象过程中,光学系统22中的光源23和反射镜24至27按箭头G和H所示方向在原稿台下移动,使光源23的光对置于原稿台上的原象进行扫描。被原象所反射的光源23的光通过反射镜24至27和透镜28投射到曝光部分30,以使介质板34曝光。通过在曝光部分30的曝光,介质板34上形成了一个光敏微胶囊局部硬化的象,而在局部硬化的象中未硬化区域的光敏微胶囊在压力转印部分6处破裂。光敏微胶囊的破裂使得包含在所述胶囊里的无色染料流到图象接收板46a(或46b)上。上述无色染料通过与图象接收板上的显影剂反应而上色,从而在图象接收板上复制出图象。
图2表示了成象设备上压力装置的构造。该压力装置包括:滚轴对2和3,一对导向装置11和12,一个由螺栓15和弹簧14构成的滚轴加压装置60和一个由千斤顶构成的压力改变装置70。
上下压力滚轴2和3各自通过转轴2a和2b可旋转地分别支撑在上导向装置11和下导向装置12上。上下导向装置在一端可绕一个支点13相对转动。穿过上下导向装置11和12的各自另一端,从上向下装有一个螺栓15。在螺栓15上裸露在下导向装置下方的部分装有弹簧14,另外还在那里拧有一螺母16。千斤顶17置于上下导向装置11和12之间,而千斤顶17带有通过旋转螺杆17C来调节间距的平行连杆17a和17b。螺杆17C通过各支撑杆17E的一端拧住。各支撑杆17e的另一端可以平行连杆的端点为轴转动。千斤顶17的平行连杆17a和17b分别装在上下导向装置11和12上。一个与蜗杆18b啮合的蜗轮18a装在螺杆17的端部,而蜗杆滚轴18b装在电机M1转子的转轴上。
在上述结构中,支撑压力滚轴2和3的上下导向装置11和12通过弹簧14的弹力,以支点13为轴沿箭头A和B所示方向被推动。当电机M1如箭头E所示正向旋转时(即顺时针旋转),千斤顶17的平行连杆17a和17b就分别沿C和D方向移动而扩张它们的间距。这样一来就减小了弹簧14作用在压力滚轴2和3的力。另一方面,当电机M1如箭头F所示反转时(逆时针旋转),就缩小了平行连杆17a和17b的间距,从而增加了压力滚轴2和3的压力。
图3是成象设备上压力装置控制部分的方框图。
电机激励器65通过I/O接口64与CPU61相连接。电机M1的转动由传感器S1来检测。传感器S1可由一个光电偶合器件构成。通过传感器来检测装在电机M1转子的转轴上的一个圆盘中的狭缝,并将对电机M1每一次转动的测试数据输送至CPU61。CPU61则根据ROM62中所贮存的程序将控制数据输出给电机激励器65。如图5所示,RAM63中的存储区域MA1至MA3分别被指派以贮存转数R,现时转数Ra和所要求转数r,而存储区MA4被指派为计数器C。RAM63由一组电池供电,这样,即使成象设备21断电时,仍能保存贮存在RAM63中的存数。而且,CPU61对装在成象设备21中的主CPU输出,输入数据。
图6表示上述成象设备压力装置控制部分的运转程序流程图。
通电时,CPU61就准备接收来自主CPU的尺寸变化信号(n1)。当按下操作板(未画出)上一个图象接收板尺寸的选择键时,主CPU就将尺寸变化信号送到CPU61。当收到尺寸变化信号时,CPU61就向主CPU发出信号以关闭操作板上的准备灯(n2),同时从ROM62读出所选定尺寸的电机M1的转数(n3)。ROM62具有贮存在其存储器中的,如图4所示的图象接收板尺寸和电机转数之间的关系。图4中,转数R指出了电机M1沿箭头E(如图2所示)所示方向的转数(这里r1<r3)。千斤顶17中的平行连杆17a和17b的间距按照电机M1沿箭头E所示方向的转数改变。当电机M1沿E方向的转数增加时,平行连杆17a和17b以及上导向装置11和下导向装置12间隔扩大,这就减小了压力滚轴2和3间的压力。CPU61将转数R存进RAM63的存储区域MA1中。
其次,CPU61读出储存在RAM63的存储区域MA2中的电机M1的现时转数Ra(n4),并比较现时转数Ra与所选定尺寸的转数R的大小(n5)。当对应的选定尺寸的转数R比现时转数Ra小时,CPU就从现时转数Ra中减去转数R作为所要求的转数R,并将之存进RAM63中的存储区域MA3中,同时将转数R作为现时转数Ra的值存入存储区域MA2(n6)。然后,使电机M1如箭头A所示方向正向转动,直到计数器C的存数与所要求的转数r一致(n7、n8)。当计数器C存数与所要求的转数r一致时,CPU61就停止电机M1的转动(n12),并送出一个信号给主CPU以打开准备灯(n13)。
另一方面,当所选定的尺寸的转数R比现时转数Ra大时,CPU61就从转数R中减去现时转数Ra所得到的值作为所要求的转数r,同时将转数R作为现时转数Ra存入存储区域MA2(n9)。然后,电机M1就按箭头F相反方向旋转(即反时针方向),直到计数器C的存数与所要求的转数r一致(n10、n11)。
如上所述,按本实施例,对于成象时图象接收板尺寸的每一变化,压力滚轴2和3的压力就按照图象接收板的尺寸而变化。压力滚轴2和3的压力由电机M1的转数R来定。如图4所示,转数R同接收板的尺寸有关,而且,电机M1的转数随图象接收板尺寸减小而增大。当图象接收板的传送方向一定时,随图象接收板尺寸变小,沿与上述传输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横跨该图象接收板所测得的长度变短。根据图象接收板尺寸,电机M1沿E方向的转数增加,而减小压力滚轴2和3的压力。这样就使得与图象接收板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单位长度的传输压力几乎总是保持恒定,而不管图象接收板的尺寸如何,由此防止了压力滚轴2和3的弯曲。
本实施例中,图象接收板尺寸由操作者选定时,压力装置的结构就使得压力滚轴2和3的压力变化。但也可在图象接收板的传送路线上安一个装置,用来检测与转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图象接收板的长度,由此,压力滚轴2和3的压力就可根据这个检测装置所测得结果而变化。
如上所述,按本发明,施加在上述介质板和图象接收板上的压力按照用于成象的图象接收板的长度而变化,该长度是沿与该图象接收板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的,这样就能保持作用在该图象接收板的沿与图象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的单位长度上的传输压力几乎恒定,而与接收板的尺寸无关。这就消除了当传送一个尺寸较小的图象接收板时应力集中的可能性,而防止了一般的包含一对滚轴的压力部件的弯曲和变形。因此,就可以在上述图象接收板上的整个表面施加一个均匀的压力,这样就可能复制得到没有密度变化的清晰的图象,同时由于在沿与上述图象接收板和介质板表面垂直方向上施加压力时没有产生作用在上述图象接收板和介质板表面上的该压力的分力,从而保证了不使上述图象接收板起皱折。
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容易地作出许多其它显而易见的改进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本质。因此,不打算将这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局限于这里所述的内容,而要使权利要求书包含本发明中所含的所有具备专利性的内容,这将包括对于掌握本发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是与上述内容等价的所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