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二维图像处理装置、二维色彩亮度计、二维图像处理方法以及二维图像处理程序.pdf

  • 上传人:GAME****980
  • 文档编号:4082440
  • 上传时间:2018-08-14
  • 格式:PDF
  • 页数:29
  • 大小:1.76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56785.8

    申请日:

    2013.10.11

    公开号:

    CN104769931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5/225申请日:20131011|||公开

    IPC分类号:

    H04N5/225; G01J3/46; G01M11/00

    主分类号:

    H04N5/225

    申请人: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发明人:

    河野祥之; 上松干夫; 松井佳也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2-237756 2012.10.29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代理人:

    胡金珑; 薛仑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容易使摄像机构正对被测量物,提高测量的精度以及再现性,在二维图像处理装置中,摄像机构进行摄像,生成表现沿着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扩展的二维图像的图像数据。在二维图像中设定从二维图像切出第一长方形图像的第一切出区域以及从二维图像切出第二长方形图像的第二切出区域。第二切出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离开第一切出区域且在第二方向上具有与第一切出区域相同的大小。在显示部中描画第二长方形图像在第一长方形图像的第一方向相邻的集合图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二维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摄像机构,进行摄像,并生成表现沿着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扩展的二维图像的图像数据;
    区域设定部,在所述二维图像中设定从所述二维图像切出第一长方形图像的第一切出区域以及从所述二维图像切出第二长方形图像的第二切出区域,所述第二切出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开所述第一切出区域,所述第二切出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切出区域相同的大小;
    生成部,从所述图像数据生成集合图像数据,所述集合图像数据表现所述第二长方形图像在所述第一长方形图像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集合图像;
    显示部;以及
    显示控制部,基于所述集合图像数据,在所述显示部中描画所述集合图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区域设定部还在所述二维图像中设定从所述二维图像切出第三长方形图像的第三切出区域以及从所述二维图像切出第四长方形图像的第四切出区域,所述第三切出区域以及所述第四切出区域分别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离开所述第一切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切出区域,所述第三切出区域以及所述第四切出区域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切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切出区域相同的大小,所述第四切出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开所述第三切出区域,所述第四切出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三切出区域相同的大小,
    在所述集合图像中,所述第三长方形图像以及所述第四长方形图像分别还在所述第一长方形图像以及所述第二长方形图像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框设定部,在所述二维图像中设定长方形框,所述长方形框具有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以及第四角,所述第一切出区域、第二切出区域、第三切出区域以及第四切出区域分别配置在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以及第四角。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框设定部,在所述二维图像中设定长方形框,所述长方形框具有第一顶点、第二顶点、第三顶点以及第四顶点,所述第一切出区域的代表点、所述第二切出区域的代表点、所述第三切出区域的代表点以及所述第四切出区域的代表点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一顶点、所述第二顶点、所述第三顶点以及所述第四顶点。

    5.
      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的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在所述显示部中描画所述二维图像,并将所述二维图像描画得比所述集合图像大。

    6.
      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的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操作部,
    所述显示控制部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在所述显示部中描画所述二维图像,并且在检测出使用所述操作部而进行了第一操作的情况下,切换第一显示以及第二显示,在所述第一显示中将所述二维图像描画得比所述集合图像大,在所述第二显示中将所述二维图像描画得比所述集合图像小。

    7.
      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的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并列描画所述二维图像以及所述集合图像。

    8.
      如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操作部,
    在检测出使用所述操作部而进行了第二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框设定部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而变更所述长方形框的形状。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存储部,
    所述框设定部将所述长方形框的形状写入所述存储部,并从所述存储部读出所述长方形框的形状,从而在所述二维图像中再现而进行设定。

    10.
      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9的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运算部,运算所述第一长方形图像、所述第二长方形图像、所述第三长方形图像以及所述第四长方形图像之间的被测量物的像的位置的偏差,
    若所述偏差越小,则所述显示控制部将所述集合图像描画得越大。

    11.
      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9的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还 包括:
    运算部,运算所述第一长方形图像、所述第二长方形图像、所述第三长方形图像以及所述第四长方形图像之间的被测量物的像的位置的偏差;
    调整机构,调整所述摄像机构以及所述被测量物的双方或者一方的位置或者姿势;以及
    驱动部,驱动所述调整机构以消除所述偏差。

    12.
      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9的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运算部,运算所述第一长方形图像、所述第二长方形图像、所述第三长方形图像以及所述第四长方形图像之间的被测量物的像的位置的偏差;以及
    判定部,判定要消除所述偏差的所述摄像机构或者所述被测量物的位置或者姿势的调整方向,并在所述显示部中描画表示所述调整方向的信息。

    13.
      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的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将第一网格与所述二维图像重叠而描画在所述显示部中。

    14.
      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将第二网格与所述集合图像重叠而描画在所述显示部中。

    15.
      一种二维色彩亮度计,包括: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以及
    处理部,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与色彩以及亮度的双方或者一方有关的处理。

    16.
      一种二维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a)进行摄像,并生成表现沿着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扩展的二维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步骤;
    (b)设定从所述二维图像切出第一长方形图像的第一切出区域以及从所述二维图像切出第二长方形图像的第二切出区域的步骤,所述第二切出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开所述第一切出区域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切出区域相同的大小;
    (c)从所述图像数据生成表现所述第二长方形图像在所述第一长方形图像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集合图像的集合图像数据的步骤;以及
    (d)基于所述集合图像数据描画所述集合图像的步骤。

    17.
      一种二维图像处理程序,使计算机执行:
    (a)进行摄像,并生成表现沿着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扩展的二维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步骤;
    (b)设定从所述二维图像切出第一长方形图像的第一切出区域以及从所述二维图像切出第二长方形图像的第二切出区域的步骤,所述第二切出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开所述第一切出区域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切出区域相同的大小;
    (c)从所述图像数据生成表现所述第二长方形图像在所述第一长方形图像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集合图像的集合图像数据的步骤;以及
    (d)基于所述集合图像数据描画所述集合图像的步骤。

    说明书

    二维图像处理装置、二维色彩亮度计、二维图像处理方法以及二维图像处理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维图像处理装置、二维色彩亮度计、二维图像处理方法以及二维图像处理程序。
    背景技术
    在平板显示器(FPD)中,有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在评价这些FPD的情况下,为了评价显示画面内的亮度不匀或者色不匀,使用二维色彩亮度计。在使用二维色彩亮度计而评价FPD的情况下,优选使摄像机构正对显示面。
    在摄像机构没有正对显示面的情况下,显示面的一部分脱离聚焦面而成为散焦。例如,显示面的上端以及下端脱离聚焦面而成为散焦,或者显示面的左端以及右端脱离聚焦面而成为散焦。
    此外,在摄像机构没有正对显示面而显示面被俯瞰摄像、俯仰摄像等的情况下,长方形的显示面被拍摄成梯形,摄像分辨率根据显示面内的位置而变化。
    在专利文献1的摄像装置中,通过内置的姿势检测部件而检测出摄像装置的倾斜的情况下,对实时取景图像(スルー画像)重叠而描画以预定间隔将画面水平以及垂直分割的网格显示线,能够以网格显示线为基准,将姿势调整为水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659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摄像机构没有正对显示面的情况下,显示面的一部分脱离聚焦面而成 为散焦,摄像分辨率根据显示面的内部的位置而变化。因此,测量的精度以及再现性降低。在被测量物为FPD的显示面以外的情况下,也产生这个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摄像装置中,需要姿势检测部件且机构变得复杂。此外,由于以铅直方向为基准而检测网格显示线,所以虽然能够将摄像装置调整为水平状态,但并没有以将姿势调整为摄像面正对被写体作为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二维色彩亮度计等的测量仪器中,容易使摄像机构正对被测量物,提高测量的精度以及再现性。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面向二维图像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中,摄像机构进行摄像,生成表现沿着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扩展的二维图像的图像数据。
    在二维图像中设定从二维图像切出第一长方形图像的第一切出区域以及从二维图像切出第二长方形图像的第二切出区域。第二切出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离开第一切出区域。第二切出区域在第二方向上具有与第一切出区域相同的大小。
    从图像数据生成表现第二长方形图像在第一长方形图像的第一方向上相邻的集合图像的集合图像数据。
    基于集合图像数据,在显示部中描画集合图像。
    本发明还面向具备二维图像处理装置的二维色彩亮度计。此外,本发明还面向二维图像处理方法以及二维图像处理程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二维色彩亮度计、二维图像处理方法以及二维图像处理程序中的任一个,都能够从集合图像容易识别摄像机构是否正对被测量物。因此,容易使摄像机构正对被测量物。容易将摄像机构或者被测量物修正为摄像机构正对被测量物,测量的精度以及再现性提高。
    这些以及除此以外的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局面以及优点在与附图一同考虑时,通过下述的本发明的详细的说明,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二维色彩亮度计的示意图。
    图2是摄像机构的框图。
    图3是PC的框图。
    图4是表示PC中的处理的框图。
    图5是表示二维图像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集合图像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长方形框以及第一至第四切出区域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长方形框以及第一至第四切出区域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描画的内容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二维色彩亮度计中的处理的框图。
    图11是表示二维图像数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显示面以及摄像机构的位置以及姿势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集合图像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显示面以及摄像机构的位置以及姿势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显示面以及摄像机构的位置以及姿势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二维图像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集合图像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显示面以及摄像机构的位置以及姿势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二维图像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集合图像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瓶子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二维图像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集合图像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二维图像的示意图。
    图25是表示集合图像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瓶子的示意图。
    图27是表示二维图像的示意图。
    图28是表示集合图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二维色彩亮度计)
    图1的示意图表示二维色彩亮度计1000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二维色彩亮度计1000测量液晶显示器9000的显示面9020的色度以及亮度的双方或者一方。二维色彩亮度计1000也可以测量显示面9020以外的被测量物的色度以及亮度的双方或者一方。二维色彩亮度计1000也可以测量色度以外的色彩的指标值。例如,二维色彩亮度计1000也可以测量色相以及彩度。二维色彩亮度计1000具有作为辅助使摄像机构1020正对显示面9020的作业的二维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
    二维色彩亮度计1000包括摄像机构1020、个人计算机(PC)1021以及通用串行总线(USB)电缆1022。也可以是这些构成物以外的构成物附加到二维色彩亮度计1000。在摄像机构1020与PC1021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USB电缆1022。
    在进行测量的情况下,PC1021经由USB电缆1022向摄像机构1020发送控制数据,控制摄像机构1020。摄像机构1020根据PC1021的控制,进行摄像,生成二维图像数据。二维图像数据表现拍摄到的二维图像。摄像机构1020经由USB电缆1022向PC1021发送二维图像数据。PC1021处理二维图像数据。
    (摄像机构)
    图2的框图表示摄像机构1020。
    如图2所示,摄像机构1020包括摄像镜头1040、彩色滤光片1041、摄像传感器1042、模拟/数字(A/D)转换器1043、定时发生器1044、滤光片驱动部1045、存储器1046、控制器1047、接口1048以及框体1049。也可以是这些构成物以外的构成物附加到摄像机构1020。摄像机构1020不具备显示部以及操作部,由PC1021控制。
    在进行摄像的情况下,摄像镜头1040经由彩色滤光片1041向摄像传感器1042导光而使得在摄像传感器1042的传感器面成像。彩色滤光片1041使第一色、第二色以及第三色中的任一个颜色的光透过。优选地,彩色滤光片1041是XYZ滤光片。
    控制器1047控制定时发生器1044。定时发生器1044将驱动脉冲向摄像传感器1042输出。摄像传感器1042根据驱动脉冲而生成表现在传感器面成像的像的图像信号,并向A/D转换器1043输出。A/D转换器1043将模拟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的图像数据,并向控制器1047输出。控制器1047将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1046。
    控制器1047控制滤光片驱动部1045。滤光片驱动部1045切换彩色滤光片1041透过的光的颜色。
    在彩色滤光片1041使第一色、第二色以及第三色的光透过的情况下,分别生成第一色分量、第二色分量以及第三色分量的图像数据。控制器1047从存储器1046读出第一色分量、第二色分量以及第三色分量的图像数据,生成3刺激值的二维图像数据,并向接口1048输出。接口1048将二维图像数据向PC1021发送。
    优选地,准备标准、广角以及长焦的摄像镜头1040,选择具有容纳显示面9020的整体的视角的摄像镜头1040,被选择的摄像镜头1040安装在框体1049上。
    摄像传感器1042是区域传感器(二维传感器)。摄像传感器1042是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摄像传感器1042也可以是CCD传感器以外。例如,摄像传感器1042也可以是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
    控制器1047是中央处理装置(CPU)。控制器1047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1047也可以是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
    (PC)
    图3的框图表示PC1021。
    如图3所示,PC1021包括CPU1060、存储器1061、硬盘驱动器1062、操作部1063以及显示部1064。也可以是这些构成物以外的构成物附加到PC1021。
    在硬盘驱动器1062中,安装有程序1080。程序1080既可以由记录介质1100提供,也可以经由网络1120而提供。在PC1021控制摄像机构1020的情况下,程序1080安装到存储器1061,CPU1060执行程序1080。
    硬盘驱动器1062也可以置换为其他的种类的存储装置。例如,硬盘驱动器1062也可以置换为固态驱动器。
    操作部1063是键盘、指示设备、开关、旋转编码器等。指示设备是鼠标、触控板、触摸面板、平板等。
    显示部1064是显示器、灯等。显示器是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
    (PC中的处理的内容)
    图4的框图表示PC1021中的处理的内容。图5的示意图表示二维图像 1160。图6的示意图表示集合图像1240。
    PC1021具有基于摄像机构1020生成的二维图像数据,在显示部1064中描画二维图像1160的取景器功能。二维图像1160既可以是静止画面,也可以是动画。二维图像1160也被称为实时取景图像、即实时显示图像等。
    如图4所示,PC1021中的处理由框设定部1140、区域设定部1141、生成部1142、显示控制部1143、处理部1144、硬盘驱动器1062、操作部1063以及显示部1064进行。框设定部1140、区域设定部1141、生成部1142、显示控制部1143以及处理部1144通过CPU1060执行程序1080而实现。框设定部1140、区域设定部1141、生成部1142、显示控制部1143以及处理部1144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实现。
    如图5所示,二维图像1160沿着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扩展。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构成垂直。在图5中,第一方向D1是右方向,第二方向D2是下方向,但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被任意地定义。
    在二维图像1160中,设定有长方形框1180、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长方形包括正方形。通过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从二维图像1160分别切出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
    如图6所示,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构成集合图像1240。集合图像1240容易识别摄像机构1020是否正对显示面9020。
    框设定部1140在二维图像1160中设定长方形框1180。长方形框1180具有第一边1260、第二边1261、第三边1262以及第四边1263。第一边1260以及第二边1261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三边1262以及第四边1263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长方形框1180具有第一角1280、第二角1281、第三角1282以及第四角1283。长方形框1180具有第一顶点1300、第二顶点1301、第三顶点1302以及第四顶点1303。
    优选地,框设定部1140将表示长方形框1180的位置以及大小的信息对二维图像1160重叠而在显示部1064中描画。长方形框1180成为用于将显示面9020的像1310适当地配置在二维图像1160的内部的引导框。操作者以显示面9020的像正好容纳在长方形框1180中的方式,调整显示面9020或者摄 像机构1020的位置或者姿势。
    优选地,框设定部1140检测使用操作部1063而进行了用于指示变更长方形框1180的形状的操作,根据该操作而变更长方形框1180的形状。例如,框设定部1140检测使用指示设备而进行了用于指示移动第一边1260、第二边1261、第三边1262、第四边1263、第一顶点1300、第二顶点1301、第三顶点1302或者第四顶点1303的操作,根据该操作而移动第一边1260、第二边1261、第三边1262、第四边1263、第一顶点1300、第二顶点1301、第三顶点1302或者第四顶点1303。由此,容易在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中配置显示面9020的像1310的适当位置。适当位置是适合判定摄像机构1020是否正对显示面9020的部位,典型而言是水平线以及垂直线。
    如图1所示,在摄像机构1020正对显示面9020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长方形的显示面9020原样拍摄为长方形,如图6所示,在形成集合图像1240的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显示面9020的像1310的位置没有偏差。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之间,水平线1330的第二方向D2的位置没有偏差,在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水平线1331的第二方向D2的位置没有偏差,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之间,垂直线1332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没有偏差,在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垂直线1333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没有偏差。
    优选地,框设定部1140将长方形框1180的形状写入硬盘驱动器1062,从硬盘驱动器1062读出长方形框1180的形状,在二维图像1160中再现而进行设定。由此,能够再利用长方形框1180的形状。
    区域设定部1141在二维图像1160中设定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
    优选地,区域设定部1141将表示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的位置以及大小的信息对二维图像1160重叠而在显示部1064中描画。
    第二切出区域1201在第一方向D1上离开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四切出区域1203在第一方向D1上离开第三切出区域1202。第三切出区域1202在 第二方向D2上离开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四切出区域1203在第二方向D2上离开第二切出区域1201。
    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具有相同的形状。但是,在能够将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在集合图像1240中有规律地以矩阵状配置的情况下,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一般而言,第二切出区域1201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与第一切出区域1200相同的大小。第四切出区域1203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与第三切出区域1202相同的大小。第三切出区域1202在第一方向D1上具有与第一切出区域1200相同的大小。第四切出区域1203在第一方向D1上具有与第二切出区域1201相同的大小。
    第一切出区域1200的边1320以及第二切出区域1201的边1321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且相对。第三切出区域1202的边132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的边1323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且相对。第一切出区域1200的边1324以及第三切出区域1202的边1325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且相对。第二切出区域1201的边1326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的边1327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且相对。
    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分别配置在第一角1280、第二角1281、第三角1282以及第四角1283。或者,如图7所示,第一切出区域1200的代表点1340、第二切出区域1201的代表点1341、第三切出区域1202的代表点134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的代表点1343分别配置在第一顶点1300、第二顶点1301、第三顶点1302以及第四顶点1303。代表点1340、1341、1342以及1343既可以分别是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的中心点,也可以是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的任意选择的点。由此,容易在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配置显示面9020的像1310的适当位置。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也可以配置在其他的位置。例如,如图8所示,虽然第一切出区域1200 以及第二切出区域1201沿着第一边1260配置,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沿着第二边1261配置,但也可以是第一切出区域1200以及第三切出区域1202配置为从第三边1262离开,第二切出区域1201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配置为从第四边1263离开。
    在配置有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的4个的情况下,从集合图像1240识别出2个方向以上的偏差。但是,在只配置有第一切出区域1200以及第二切出区域1201的2个的情况下,从集合图像1240识别出1个方向的偏差。
    生成部1142从二维图像数据生成集合图像数据。集合图像数据表现集合图像1240。在集合图像1240中,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的第一方向D1上相邻,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在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的第一方向D1上相邻,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的第二方向D2上相邻,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在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的第二方向D2上相邻。在集合图像1240中,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的边1320以及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的边1321重叠,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的边13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的边1323重叠,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的边1324以及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的边1325重叠,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的边1326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的边1327重叠。
    显示控制部1143基于二维图像数据,在显示部1064中描画二维图像1160,基于集合图像数据,在显示部1064中描画集合图像1240。根据集合图像1240,容易使摄像机构1020正对显示面9020,测量的精度以及再现性提高。
    图9的示意图表示对于显示部1064的描画的内容。
    优选地,如图9所示,显示控制部1143在相对大的主描画栏1355中描画二维图像1160,在相对小的副描画栏1356中描画集合图像1240。由此,容易视觉辨认二维图像1160。
    或者,显示控制部1143在检测出使用操作部1063进行了指示切换显示的操作的情况下,切换第一显示以及第二显示。显示控制部1143在第一显示中,将二维图像1160在主描画栏1355中描画,将集合图像1240在副描画栏1356中描画。显示控制部1143在第二显示中,将二维图像1160在副描画栏1356中描画,将集合图像1240在主描画栏1355中描画。由此,容易视觉辨 认二维图像1160以及集合图像1240中更需要的图像。
    优选地,显示控制部1143并列描画二维图像1160以及集合图像1240。由此,使摄像机构1020正对显示面9020的作业变得容易。
    优选地,显示控制部1143对二维图像1160重叠而在显示部1064中描画第一网格1360,对集合图像1240重叠而在显示部1064中描画第二网格1361。由此,容易视觉辨认摄像机构1020是否正对显示面9020。
    处理部1144对二维图像数据进行与色度以及亮度的双方或者一方有关的处理。处理部1144例如进行将色度或者亮度的二维分布的伪彩色显示在显示部1064中描画的处理、将色度或者亮度的不匀的增强显示在显示部1064中描画的处理、将点的位置中的色度或者亮度的值在显示部1064中描画的处理等。
    (偏差的运算)
    图10的框图表示在二维色彩亮度计1000中优选进行的处理。
    图10所示的运算部1375、判定部1376以及驱动部1377通过CPU1060执行程序1080而实现。运算部1375、判定部1376以及驱动部1377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实现。
    运算部1375对构成集合图像1240的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的显示面9020的像1310的位置的偏差进行运算。例如,运算部1375通过图像处理而运算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之间的显示面9020的像1310在第一方向的位置的偏差。
    优选地,显示控制部1143若偏差越小则将集合图像1240描画得越大。由此,容易识别微小的偏差。
    在图10所示的台(ステージ)控制器1400中,搭载有摄像机构1020。台控制器1400调整摄像机构1020的位置或者姿势。也可以代替摄像机构1020而使液晶显示器9000搭载在台控制器1400中,调整显示面9020的位置或者姿势。台控制器1400也可以置换为调整显示面9020以及摄像机构1020的双方或者一方的位置或者姿势的其他的种类的调整机构。
    驱动部1377驱动台控制器1400以消除偏差。由此,能够容易地使摄像机构1020正对显示面9020。
    判定部1376判定要消除偏差的显示面9020或者摄像机构1020的位置或 者姿势的调整方向。判定部1376将表示该调整方向的信息在显示部1064中描画。操作者根据该信息,调整显示面9020或者摄像机构1020的位置或者姿势。由此,能够容易地使摄像机构1020正对显示面9020。
    (二维图像数据处理的流程)
    图11的流程图表示二维图像数据的处理的流程。
    参照图4至图7以及图11,说明二维色彩亮度计1000中的二维图像数据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例。
    在步骤S101中,摄像机构1020根据PC1021的控制,拍摄液晶显示器9000的显示面9020,生成表现沿着互相垂直的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扩展的二维图像1160的图像数据(二维图像数据)。
    在步骤S102中,框设定部1140在通过摄像机构1020而拍摄到的二维图像1160中设定长方形框1180。
    在步骤S103中,区域设定部1141基于长方形框1180的配置,在二维图像1160中设定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此时,长方形框1180成为用于在显示面9020的像1310的适当的部位设定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的基准。
    在步骤S104中,生成部1142从二维图像数据生成集合图像数据。集合图像数据表现集合图像1240,该集合图像1240组合了通过从二维图像1160切出由在步骤S103中设定的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所指定的部分而获得的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
    在步骤S105中,显示控制部1143基于集合图像数据,在显示部1064中描画集合图像1240。通过在所描画的集合图像1240中观察图像的位置偏差的状态,能够容易确认摄像机构1020是否正对显示面9020。
    (偏差的例)
    图12的示意图表示显示面9020以及摄像机构1020的位置以及姿势。图13的示意图表示二维图像1160。图14的示意图表示集合图像1240。
    如图12所示,在显示面9020比与摄像机构1020正对的方向朝向上方向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长方形的显示面9020拍摄成梯形,如图14所示, 在构成集合图像1240的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显示面9020的像1310的位置偏差。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之间,垂直线1332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偏差,在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垂直线1333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偏差。
    图15的示意图表示显示面9020以及摄像机构1020的位置以及姿势。图16的示意图表示二维图像1160。图17的示意图表示集合图像1240。
    如图15所示,在显示面9020绕着摄像机构1020的光轴1420向右旋转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显示面9020也向右旋转而拍摄,如图17所示,在构成集合图像1240的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显示面9020的像1310的位置偏差。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之间,水平线1330的第二方向D2的位置偏差,在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水平线1331的第二方向D2的位置偏差,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之间,垂直线1332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偏差,在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垂直线1333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偏差。
    图18的示意图表示显示面9020以及摄像机构1020的位置以及姿势。图19的示意图表示二维图像1160。图20的示意图表示集合图像1240。
    如图18所示,在摄像机构1020比与显示面9020正对的方向朝向上方向且摄像机构1020绕着光轴1420向左旋转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长方形的显示面9020拍摄成伪梯形且向右旋转而拍摄,如图20所示,在形成集合图像1240的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显示面9020的像1310的位置偏差。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之间,水平线1330的第二方向D2的位置偏差,在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水平线1331的第二方向D2的位置偏差,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之间,垂直线1332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偏差,在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垂直线1333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偏差。
    图21的示意图表示瓶子1350。图22以及图24的示意图表示二维图像 1160。图23以及图25的示意图表示集合图像1240。
    如图21所示,在被测量物为瓶子1350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存在瓶子1350的像1370的适当位置不配置在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的情况,如图23所示,不清楚在形成集合图像1240的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瓶子1350的像1370的位置是否偏差。虽然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之间水平线1380的第二方向D2的位置一致,在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水平线1381的第二方向D2的位置一致,但不清楚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之间垂直线1382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是否一致,不清楚在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垂直线1383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是否一致。
    因此,如图24所示,使长方形框1180的第一边1260向下方移动。由此,瓶子1350的像1370的适当位置配置在第一切出区域1200、第二切出区域1201、第三切出区域1202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如图25所示,确认了在构成集合图像1240的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瓶子1350的像1370的位置没有偏差。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之间水平线1380的第二方向D2的位置没有偏差,在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水平线1381的第二方向D2的位置没有偏差,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之间垂直线1382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没有偏差,在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垂直线1383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没有偏差。
    图26的示意图表示瓶子1450。图27的示意图表示二维图像1160。图28的示意图表示集合图像1240。
    如图26所示,在被测量物为瓶子1450的情况下,如图27所示,使长方形框1180的第一边1260向上方移动,如图28所示,确认了在构成集合图像1240的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瓶子1450的像1410的位置没有偏差。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之间水平线1440的第二方向D2的位置一致,在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水平线 1441的第二方向D2的位置一致,在第一长方形图像1220以及第三长方形图像1222之间垂直线1442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一致,在第二长方形图像1221以及第四长方形图像1223之间垂直线1443的第一方向D1的位置没有偏差。
    第一切出区域1200的形状以及第二切出区域1201的形状相同,第三切出区域1202的形状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的形状相同。但是,第一切出区域1200的形状以及第三切出区域1202的形状不同,第二切出区域1201的形状以及第四切出区域1203的形状不同。
    本发明被详细示出且描述,但上述的描述在所有方面上是例示的,而并不是限定的。因此,可以理解为可以引出无数的修正以及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标号说明
    1000  二维色彩亮度计
    1020  摄像机构
    1160  二维图像
    1180  长方形框
    1200  第一切出区域
    1201  第二切出区域
    1202  第三切出区域
    1203  第四切出区域
    1240  集合图像

    关 键  词:
    二维 图像 处理 装置 色彩 亮度计 方法 以及 程序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二维图像处理装置、二维色彩亮度计、二维图像处理方法以及二维图像处理程序.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08244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