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及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及设备.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000895.3(22)申请日 2015.01.04H04W 48/08(2009.01)H04W 48/16(2009.01)(71)申请人重庆邮电大学地址 400065 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崇文路2号(72)发明人柴蓉 胡恂 陈前斌(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代理人廖曦(54) 发明名称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及设备(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及设备,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在该方法中,控制器无线接入控制模块根据移动终端(MT)接入请求消息获取MT状态、。
2、QoS需求,AP状态,以及网络资源状态信息;根据MT的QoS需求,移动方向等因素确定候选AP,若存在多个候选AP,选择信号强度最强的AP作为目标AP;执行AP接受/拒绝MT接入请求。本发明综合考虑MT的QoS需求、MT与AP的状态信息、SDN网络架构等特性,实现无线SDN架构下MT的接入控制;该方案有效提高了MT QoS满意度、降低了MT接入时延、保障MT接入AP信号的稳定、提高了网络稳定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69888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C。
3、N 104469888 A1/2页21.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移动终端(MT)向其周围无线接入点(AP)发送接入请求消息,AP接收到MT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后,检查本地流表中是否存在匹配流表项,若有,则实施流表对应动作,否则,执行步骤2);步骤2):AP转发MT接入请求消息至控制器;步骤3):控制器南向接口模块接收到接入请求消息后,转发至控制器无线接入控制模块;步骤4):无线接入控制模块根据MT接入请求消息获取MT的状态信息及QoS需求信息以及AP的状态信息,并调用链路发现管理模块和拓扑结构模块获取网络资源状态信息;步骤5):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判断。
4、MT周围是否存在满足其QoS需求的AP,若存在,则执行步骤6),否则,控制器通知AP拒绝MT接入请求;步骤6):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存在多个满足MT QoS需求的AP,若是,则执行步骤7),否则,确定唯一满足QoS需求的AP为目标AP,并执行步骤11);步骤7):无线接入控制模块根据候选AP算法确定候选AP;步骤8):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存在满足要求的候选AP,若是,执行步骤9),否则,执行步骤10);步骤9):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存在多个候选AP,若是,则执行步骤10),否则,确定唯一候选AP为目标AP,执行步骤11);步骤10):无线接入控制模块选择信号强度最强的AP作为目标A。
5、P;步骤11):无线接入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器南向接口模块通知目标AP接入MT,并调用设备管理模块更新相应数据转发设备流表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T状态信息具体包括MT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及移动速度信息;所述MT的QoS需求信息具体是指MT对传输速率、接入时延及丢包率的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状态信息具体包括AP标识信息、位置信息、AP信号强度及接入时延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资源状态信息具体是指AP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之。
6、间链路的传输速率及丢包率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AP是否满足MT的QoS需求是指AP是否满足MT对传输速率、接入时延及丢包率其中一项或多项的要求,具体包含以下情况:情况5.1,若MT业务具有最小传输速率要求,则需比较AP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之间链路的传输速率与MT最低速率需求,记Ri为第i个AP的传输速率,Rmin为MT的最小速率需求,若RiRmin,则第i个AP满足MT的最低传输速率需求,否则,该AP不满足MT的QoS业务需求;情况5.2,若MT业务具有最大接入时延需求,则需比较AP的接入时延是否满足MT的最大接入时延需求,记Di为。
7、第i个AP的接入时延,Dmax为MT的最大接入时延需求,若DiDmax,则第i个AP满足MT的最大接入时延需求,否则,该AP不满足MT的QoS业务需求;情况5.3,若MT业务具有最大丢包率需求,则需比较AP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的丢包率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69888 A2/2页3是否满足MT的最大丢包率需求,记PLi为第i个AP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间的丢包率,PLmax为MT的最大可容忍丢包率,若PLiPLmax,则第i个AP满足MT的最大丢包率需求,否则,该AP不满足MT的QoS业务需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AP算法具体是指,。
8、控制器无线接入控制模块调用MT与AP的状态信息,计算MT当前移动方向与MT至满足其QoS需求的第i个AP连接之间的夹角将满足条件的AP确定为候选AP。7.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南向接口模块、北向接口API、链路发现管理模块、拓扑结构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南向接口模块:支持南向协议,用于连接数据转发设备和控制器,以及转发数据转发设备与控制器间的异步和命令消息;北向接口API:支持表征状态转移(RESTful)API或者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API,用于连接控制器与上层应用,以及支持控制器与应用间的数据交互;链路发现管理模块:发现并维护SDN。
9、的链路状态;拓扑结构模块:基于链路状态信息更新并维护SDN的拓扑结构;设备管理模块:通过SDN的异步消息识别设备的加入/离开,并对相应数据转发设备的流表项进行更新;无线接入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MT的接入请求消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发设备具体包括支持SDN协议的路由器、交换机、虚拟交换机。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具体包括如下功能:根据MT接入请求消息获取MT的状态信息、QoS需求以及AP的状态信息;调用链路发现管理模块和拓扑结构模块获取网络资源状态信息;基于MT的Q。
10、oS需求信息、候选AP算法、AP信号强度确定目标AP,执行AP接受/拒绝MT接入请求;调用设备管理模块更新相应数据转发设备流表项。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69888 A1/6页4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及设备。背景技术0002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nedNetworks,SDN)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以OpenFlow为基础的新型创新网络平台。SDN的典型架构共分三层,最上层为应用层,包括各种不同的业务和应用;中间层为控制层,主要负责处理数据转发设备资源的编排,维护网络。
11、拓扑和状态信息等;最底层为数据层,主要负责基于流表的数据处理、转发和状态收集。SDN主要特性为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集中式网络控制、在控制层与数据层设备之间开放网络接口、网络可由外部程序编程。0003 由于控制层与数据层的分离,使得快速开通及配置网络连接服务变成可能。在SDN架构中,智能化的SDN控制器能够获取网络的全局视图,并且能够控制整个网络的数据转发设备。基于SDN的移动网络能够有效隔离流量、区分服务链以及便于QoS管理,从而可有效解决传统移动网络成本高、不够灵活、QoS难以有效管理等问题;然而,SDN架构的集中式网络控制、控制与数据平面分离、资源切片等特性给网络管理机制特别是接入控制。
12、机制带来新的问题及挑战。0004 文献Chaudet C.HaddadY.Wireless SoftwareDenedNetwork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201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s,Communications,Antennas and Electronics Systems(COMCAS)指出无线SDN中网络状态信息获取及上报,多个接入网络资源统一管理及用户接入及切换控制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挑战;文献赵星,张振海,路兆铭,温向明,王鲁晗,雷涛,马璐,夏修妍,万明飞.一种基于SDN的异构。
13、网络融合架构,CN201410232378,公开号:104023335A提出了一种基于SDN的异构网络融合架构,支持异构网络中用户的接入及切换管理,该技术方案在4G分组核心演进网络(Evolved Packet Core,EPC)中引入控制器,并将用户身份信息封装为唯一的身份标识符,作为网络接入及切换过程中的身份凭证,用户接入阶段获取网络分配的IP地址。该方法未考虑用户QoS需求、网络资源状态以及AP的信号强度等指标,无法实现最佳目标AP选择。文献C.Guimaraes,Corujo D,Aguiar R L,etal.Empowering Software Dened Wireless Ne。
14、tworks Through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Management.Globecom,2013提出了一种基于媒介独立切换(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MIH)的SDN无线网络架构,该架构通过在控制器、数据交换设备及移动节点中引入MIH 模块,以实现移动节点在异构网络间切换,但该方案未考虑接入网络选择机制。0005 综上所述,基于SDN的移动网络环境中如何综合考虑MT的QoS需求、MT与AP的状态信息、SDN网络架构特性,设计高效MT接入控制方案,从而有效提高MT的QoS满意度、降低接入时延、提升网络稳定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说 明。
15、 书CN 104469888 A2/6页5发明内容0006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及设备,能够有效提高MT QoS满意度、降低MT接入时延、保障MT接入AP信号稳定、提高网络稳定性。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8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9 步骤1):移动终端(MT)向其周围无线接入点(AP)发送接入请求消息,AP接收到MT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后,检查本地流表中是否存在匹配流表项,若有,则实施流表对应动作,否则,执行步骤2);0010 步骤2):AP转发MT接入请求消息至控制器;001。
16、1 步骤3):控制器南向接口模块接收到接入请求消息后,转发至控制器无线接入控制模块;0012 步骤4):无线接入控制模块根据MT接入请求消息获取MT的状态信息及QoS需求信息以及AP的状态信息,并调用链路发现管理模块和拓扑结构模块获取网络资源状态信息;0013 步骤5):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判断MT周围是否存在满足其QoS需求的AP,若存在,则执行步骤6),否则,控制器通知AP拒绝MT接入请求;0014 步骤6):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存在多个满足MT QoS需求的AP,若是,则执行步骤7),否则,确定唯一满足QoS需求的AP为目标AP,并执行步骤11);0015 步骤7):无线接入控制模块根据。
17、候选AP算法确定候选AP;0016 步骤8):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存在满足要求的候选AP,若是,执行步骤9),否则,执行步骤10);0017 步骤9):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存在多个候选AP,若是,则执行步骤10),否则,确定唯一候选AP为目标AP,执行步骤11);0018 步骤10):无线接入控制模块选择信号强度最强的AP作为目标AP;0019 步骤11):无线接入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器南向接口模块通知目标AP接入MT,并调用设备管理模块更新相应数据转发设备流表项。0020 进一步,所述MT状态信息具体包括MT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及移动速度信息;所述MT 的QoS需求信息具体是指MT对传输速。
18、率、接入时延及丢包率的要求。0021 进一步,所述AP状态信息具体包括AP标识信息、位置信息、AP信号强度及接入时延信息。0022 进一步,所述网络资源状态信息具体是指AP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之间链路的传输速率及丢包率信息。0023 进一步,所述判断AP是否满足MT的QoS需求是指AP是否满足MT对传输速率、接入时延及丢包率其中一项或多项的要求,具体包含以下情况:0024 情况5.1,若MT业务具有最小传输速率要求,则需比较AP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之间链路的传输速率与MT最低速率需求,记Ri为第i个AP的传输速率,Rmin为MT的最小速率需求,若RiRmin,则第i个AP满足MT的最低传输速率需求。
19、,否则,该AP不满足MT的QoS业务需求;说 明 书CN 104469888 A3/6页60025 情况5.2,若MT业务具有最大接入时延需求,则需比较AP的接入时延是否满足MT的最大接入时延需求,记Di为第i个AP的接入时延,Dmax为MT的最大接入时延需求,若DiDmax,则第i个AP满足MT的最大接入时延需求,否则,该AP不满足MT的QoS业务需求;0026 情况5.3,若MT业务具有最大丢包率需求,则需比较AP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的丢包率是否满足MT的最大丢包率需求,记PLi为第i个AP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间的丢包率,PLmax为MT的最大可容忍丢包率,若PLiPLmax,则第i个AP满足。
20、MT的最大丢包率需求,否则,该AP不满足MT的QoS业务需求。0027 进一步,所述候选AP算法具体是指,控制器无线接入控制模块调用MT与AP的状态信息,计算MT当前移动方向与MT至满足其QoS需求的第i个AP连接之间的夹角将满足条件的AP确定为候选AP。002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接入控制设备,该设备包括南向接口模块、北向接口API、链路发现管理模块、拓扑结构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无线接入控制模块;0029 南向接口模块:支持南向协议,用于连接数据转发设备和控制器,以及转发数据转发设备与控制器间的异步和命令消息;0030 北向接口API:支持表征状态转移(RESTful)AP。
21、I或者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API,用于连接控制器与上层应用,以及支持控制器与应用间的数据交互;0031 链路发现管理模块:发现并维护SDN的链路状态;0032 拓扑结构模块:基于链路状态信息更新并维护SDN的拓扑结构;0033 设备管理模块:通过SDN的异步消息识别设备的加入/离开,并对相应数据转发设备的流表项进行更新;0034 无线接入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MT的接入请求消息。0035 进一步,所述数据转发设备具体包括支持SDN协议的路由器、交换机、虚拟交换机。0036 进一步,所述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具体包括如下功能:根据MT接入请求消息获取MT的状态信息、QoS需求以及AP的状态信息;调。
22、用链路发现管理模块和拓扑结构模块获取网络资源状态信息;基于MT的QoS需求信息、候选AP算法、AP信号强度确定目标AP,执行AP接受/拒绝MT接入请求;调用设备管理模块更新相应数据转发设备流表项。003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提高了MT QoS满意度、降低了MT接入时延、保障MT接入AP信号的稳定、提高了网络稳定性。附图说明003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0039 图1为本发明所考虑的示例性架构及其控制器设备图;0040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系统框图;0041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接入控制流程。
23、图;0042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无线接入控制方法的通信示意图;说 明 书CN 104469888 A4/6页70043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参考报文格式;0044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MT的状态及QoS需求消息格式;0045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AP状态消息格式;0046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网络资源状态消息格式。具体实施方式0047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0048 SDN采用OpenFlow实现控制功能与转发功能的分离,由远程控制器完成网络的控制功能。OpenFlow交换机存储流表,以实现包查找和转发。交换机通过OpenFlow协议经安全通道连接至外部控制器,。
24、对流表进行查询和管理。流表包括包头域(Header elds,匹配包头多个域)、活动计数器(Counters)、0个或多个执行行动(Actions)。OpenFlow交换机对包进行查找,若匹配,则执行相关策略,否则,通过安全通道将包转发到控制器,由控制器执行相应决策。0049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考虑的示例性架构及其控制器设备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架构包含三层,从上至下依次为应用层、控制层与数据层。实施例中的控制器设备至少应包含以下6个模块:南向接口模块、北向接口API、链路发现管理模块、拓扑结构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其中,南向接口模块支持南向协议,用于连接数据转发设备和控制器。
25、,以及转发数据转发设备与控制器间的异步和命令消息;北向接口API支持表征状态转移(RESTful)API或者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API,用于连接控制器与上层应用,以及控制器与应用间的数据交互;链路发现管理模块发现并维护SDN的链路状态;拓扑结构模块基于链路状态信息更新并维护SDN的拓扑结构,并维护路由;设备管理模块通过SDN的异步消息识别设备的加入/离开,并对相应数据转发设备的流表项进行更新;无线接入控制模块根据MT接入请求消息获取MT的状态信息、QoS需求以及AP的状态信息,调用链路发现管理模块和拓扑结构模块获取网络资源状态信息,基于MT的QoS需求信息、候选AP算法、AP信号强度确定。
26、目标AP,执行AP接受/拒绝MT接入请求,调用设备管理模块更新相应数据转发设备流表项。0050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系统框图。在该通信系统中,SDN控制层为开源控制器;SDN数据层的数据转发设备可以是任何支持SDN协议的路由器、交换机、虚拟交换机、AP等;SDN终端层为MT。其中,开源控制器包括Floodlight、OpenDaylight、NOX/POX、Ryu、OpenContrail控制器等;AP可以是由任何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
27、on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Access,WiMAX)、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TDD)等通信系统提供的无线接入点;MT可以是任何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电话、蜂窝电话或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0051 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接入控制流程图。实施例中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52 。
28、步骤S301,MT向周围AP发送接入请求消息,AP接收到MT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后,说 明 书CN 104469888 A5/6页8检查本地流表中是否存在匹配流表项,若有,则实施流表对应动作,否则,执行步骤S302;0053 步骤S302,AP转发MT接入请求消息至控制器,其中,接入请求消息是由AP封装成Packet_in消息转发给控制器;0054 步骤S303,控制器南向接口模块接收到接入请求消息后,转发至控制器无线接入控制模 块;0055 步骤S304,无线接入控制模块根据MT接入请求消息获取MT的状态信息及QoS需求信息以及AP的状态信息,并调用链路发现管理模块和拓扑结构模块获取网络资源状。
29、态信息,其中,MT状态信息具体包括MT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及移动速度信息,MT QoS需求信息具体是指MT对传输速率、接入时延及丢包率的要求,AP状态信息具体包括AP标识信息、位置信息、AP信号强度及接入时延信息,网络资源状态信息具体是指AP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之间链路的传输速率及丢包率信息;0056 步骤S305,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判断MT周围是否存在满足其QoS需求的AP,若存在,则执行步骤S306,否则,控制器通知AP拒绝MT接入请求,其中,判断AP是否满足MT的QoS需求是指AP是否满足MT对传输速率、接入时延及丢包率其中一项或多项的要求,具体包含以下情况:0057 1)若MT业务具有最小传。
30、输速率要求,则需比较AP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之间链路的传输速率与MT最低速率需求,记Ri为第i个AP的传输速率,Rmin为MT的最小速率需求,若RiRmin,则第i个AP满足MT的最低传输速率需求,否则,该AP不满足MT的QoS业务需求;0058 2)若MT业务具有最大接入时延需求,则需比较AP的接入时延是否满足MT的最大接入时延需求,记Di为第i个AP的接入时延,Dmax为MT的最大接入时延需求,若DiDmax,则第i个AP满足MT的最大接入时延需求,否则,该AP不满足MT的QoS业务需求;0059 3)若MT业务具有最大丢包率需求,则需比较AP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的丢包率是否满足MT的最大丢包。
31、率需求,记PLi为第i个AP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间的丢包率,PLmax为MT的最大可容忍丢包率,若PLiPLmax,则第i个AP满足MT的最大丢包率需求,否则,该AP不满足MT的QoS业务需求。0060 步骤S306,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存在多个满足MT QoS需求的AP,若是,则执行步骤S307,否则,确定唯一满足QoS需求的AP为目标AP,并执行步骤S311;0061 步骤S307,无线接入控制模块根据候选AP算法确定候选AP,其中,候选AP算法具体是指,控制器无线接入控制模块调用MT与AP的状态信息,计算MT当前移动方向与MT至满足其QoS需求的第i个AP连接之间的夹角将满足条件的AP。
32、确定为候选AP;0062 步骤S308,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存在满足要求的候选AP,若是,执行步骤S309,否则,执行步骤S310;0063 步骤S309,无线接入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存在多个候选AP,若是,则执行步骤S310,否则,确定唯一候选AP为目标AP,执行步骤S311;0064 步骤S310,无线接入控制模块选择信号强度最强的AP作为目标AP;0065 步骤S311,无线接入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器南向接口模块通知目标AP接入MT,并调用设备管理模块更新相应数据转发设备流表项,其中,设备管理模块更新相应数据转发设说 明 书CN 104469888 A6/6页9备流表项通过Flow_Mod消。
33、息。0066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无线接入控制方法的通信示意图,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无线接入控制过程作具体说明:0067 1)MT1向其周围AP2、AP3、AP4执行步骤S301。0068 2)AP2、AP3、AP4查找到本地流表中不存在匹配流表项,执行步骤S302。0069 3)控制器C0执行步骤S303,获取MT1的状态信息,包括标识信息(id1)、位置信息(p1)、速度信息(v1)等;MT1的QoS需求信息,包括最小传输速率最大接入时延最大丢包率以及APi(i2,3,4)状态信息,包括标识信息(idi)、位置信息(pi)、信号强度信息(RSRPi)、接入时延信息(Di)等。若Qo。
34、S需求对最小传输速率无要求,则置Rmin0;若对最大接入时延无要求,则置Dmax;若对最大丢包率要求,则置PLmax。0070 4)C0执行步骤S304,获取网络资源状态信息,包括APi(i2,3,4)至目的数据转发设备S8的传输速率(Ri)和丢包率(PLi)等。0071 5)C0执行步骤S305和S306,假设AP2、AP3、AP4均满足MT1的QoS需求。0072 6 ) C0执行步骤S 3 0 7S 3 0 9,假设则AP2不满足条件,将AP3、AP4确定为候选AP。0073 7)C0执行步骤S310,假设候选AP中AP3信号强度最强,则确定AP3为目标AP。0074 8)C0执行步骤S。
35、311,C0通过Packet_out消息通知AP3接入MT1;AP3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为MT1分配IP地址;C0通过Flow_Mod消息更新AP3、S6和S8的流表项。0075 图5所示为本发明所采用的参考报文格式。如图5,报文头部包括协议版本(Version)、报文类型(Type)、持续时间(Duration)、报文长度(Length)、报文标识(pid)、源MAC地址(dl_src)、目标MAC地址(dl_dst)、源IP地址(nw_src)和目标IP地址(nw_dst),用于数据转发设备解析包头域,进行流表匹配操作;报文数据包部分包括数据(Data)。0076 图6所示为本。
36、发明所采用的MT的状态及QoS需求消息格式,其中,MT的状态信息包括唯一标识MT_id、位置和速度;MT的QoS需求信息包括最小传输速率R_min、最大接入 时延D_max和最大丢包率PL_min。其中,标识信息MT_id基于MT的MAC地址、位置信息可基于GPS、速度信息为带有方向的矢量。0077 图7所示为本发明所采用的AP状态消息格式,该消息包含AP唯一标识AP_id、位置、信号强度RSRP和接入时延D。其中,标识信息AP_id基于AP的MAC地址或者IP地址、位置信息基于GPS。0078 图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网络资源状态消息格式,该消息包含唯一数据路径标识dp_id、端口号port、源地址ad_src、目标地址ad_dst、发送方地址ad_snd、接收方地址ad_rcv、传输速率R和丢包率PL。其中,地址可以是MAC地址或者IP地址。0079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说 明 书CN 104469888 A1/4页10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69888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