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及其快速施工方法.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4057324
  • 上传时间:2018-08-13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64.5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10035.7

    申请日:

    2011.04.29

    公开号:

    CN102277839A

    公开日:

    2011.12.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F 7/04申请公布日:201112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F 7/04申请日:20110429|||公开

    IPC分类号:

    E01F7/04

    主分类号:

    E01F7/04

    申请人: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林本涛; 王建捷; 杨昌宇; 高扬; 陶伟明; 汪勇; 郑伟; 王芳; 朱勇; 李泽龙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代理人:

    王建国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具有施工方便和安全性好的特点,而且施工过程能有效地避免对铁路运营的干扰。它包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边墙(10)、外边墙(20)和拱圈(30),其特征是:所述拱圈(30)的下端与内边墙(10)、外边墙(20)的顶面连接形成一体,并与内边墙(10)、外边墙(20)的内侧壁形成错台结构(11、21)。其快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分节段构筑内边墙(10)、外边墙(20);②待内边墙(10)、外边墙(20)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其错台结构(11、21)顶面上布设固定轨道(50);③分节段将拱部台车(40)吊装到轨道(50)上,安装内模板(42)、外模板(43)立模;④灌注拱圈30砼。

    权利要求书

    1.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包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边墙
    (10)、外边墙(20)和拱圈(30),其特征是:所述拱圈(30)的下端与
    内边墙(10)、外边墙(20)的顶面连接形成一体,并与内边墙(10)、外
    边墙(20)的内侧壁形成错台结构(11、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其特征是:所
    述内边墙(10)、外边墙(20)在与拱圈(30)的连接部设置加强配筋和
    纵向钢筋,拱圈(30)配筋与该加强配筋和纵向钢筋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的快速施工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分节段构筑内边墙(10)、外边墙(20);
    ②待内边墙(10)、外边墙(20)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其错台结构
    (11、21)顶面上布设固定轨道(50);
    ③分节段将拱部台车(40)吊装到轨道(50)上,安装内模板(42)、
    外模板(43)立模;
    ④灌注拱圈30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的快速施工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③吊装拱部台车(40)前,在拱部台车(40)的内弧
    面上可拆卸安装绝缘板(41)。

    说明书

    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及其快速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铁路,特别涉及一种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以
    及该增建明洞构造的快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铁路线中,由于前期工程投入、工期以及线路选线的限制,出
    现了很多路基陡边坡,部分边坡在自然风化侵蚀、地震、强降雨等因素作
    用下发生变形、开裂、支护强度下降,甚至塌方,中断线路运营等情况,
    对铁路线运营造成了极大的运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在路基边坡进
    行处理时,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通车,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施工对铁
    路运输的影响,并确保施工安全。在常规的边坡处理手段不能完全消除运
    营安全隐患,或其工程投入巨大,不具经济合理性时,可在既有路基基础
    上增建明洞工程,以实现对区域线路的永久防护。

    在既有线上增建明洞工程的困难在于,需要在接触网不断电的情况下
    进行施工;必须要保证行车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要考虑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影响。

    目前,常见的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的施工方法有如下两种:

    一、利用接触网维修的“天窗”时间,进行增建明洞

    “天窗”就是在列车运行图中空出一段时间不行车,留给接触网维修
    用。而“综合天窗”就是让工务、电务等单位都参与进来,在同一时间、同
    一区段一起进行维修和施工。“天窗”时间一般为2小时,多在夜间。在天
    窗点兑现、施工天窗点综合利用以及大型技术作业天窗组织等方面,仍存
    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天窗点兑现得不到充分保证。繁忙干线能力十分紧张,客货列车混
    跑,运输波动较大,造成阶段性、季节性、流向上存在不均衡,“吃点”
    或“无点”等综合天窗点兑现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春暑运、防洪等关键
    时期,由于大量加开临客或受到水害影响,对正常运输干扰较大,造成天
    窗兑现率的下降。

    (2)施工天窗点综合利用不充分。部分单位施工方案、施工组织、安全
    措施不落实;设备管理单位对施工安全协议、安全监督、施工质量把关不
    严,造成综合天窗点内多工种、大兵团作战中没有施工作业主体单位;各
    施工单位、作业人员、作业机具缺乏统筹协调;部分施工单位干小活,要
    大点,点内作业量不饱满,销点不及时,天窗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3)大型技术作业天窗组织难度大。由于没有图定天窗点,加之大型技
    术作业接发列车数量大、方向多,调车作业频繁,站场道岔多、联锁关系
    复杂,组织难度大;部分客车由停车改通过,更换提速道岔任务重、联锁
    关系变化大、影响范围广。

    隧道改建在“天窗”时间进行,施工工期长,效率低,生产组织难度大,
    协调困难,易产生行车事故,并影响运输能力。如1991至1998年,全路
    因既有线上的施工造成行车重大事故高达40多起。

    采用此施工组织方案,如完成30m长的隧道接长段的施工,预计施
    工时间为120天。施工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限速25km/h条件下,先施作边墙衬砌;

    ②架设拱部内缘的钢模板,钢模板沿隧道纵向长度为6~9m,钢模
    板下方须设置防电板,以保证绝缘;

    ③绑扎拱部衬砌钢筋,立侧模板和外模板,泵送混凝土浇筑;

    ④混凝土养护

    重复工序②至④,直到施作完成新建明洞衬砌。

    ⑤施作拱部防水层,对称分层夯填土石,一次分层厚度0.3~0.5m。
    由于施工时间均在“天窗”时间进行,工作人员和机具就位和撤离,就需1
    /3~1/4的时间,故该方案存在施工工期长,施工组织困难,施工对
    运营干扰极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另外,由于施工时间长,易发生安全
    事故。

    二、架设防电台车,进行增建明洞

    防电台车也称多功能框架式防电作业车,长度一般为6~9m,它是
    用两侧的桁架来连接固定顶框主梁,顶框主梁的下面设有防电板,为了便
    于防电台车的移动,在桁架下端固定有行走轮。顶框主梁上还有固定的防
    护网,可装设钢模板。

    采用此施工组织方案,如完成30m长的隧道接长段的施工,预计施
    工时间为70天。施工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限速25km/h条件下,先进行扣轨,然后架设防电台车的行走轨;

    ②在“天窗”时间架设防电台车(含拱部钢模板),台车长度为6m,
    钢模板下方须设置防电板,以保证绝缘;

    ③在防电台车保护下施作边墙衬砌;

    ④抬升拱部钢模板就位,绑扎拱部衬砌钢筋,立侧模板和外模板,泵
    送混凝土浇筑;

    ⑤混凝土养护;

    ⑥降低钢模板(脱模),防电台车行走到下一个位置;

    重复工序③~⑥,直到施作完成新建明洞衬砌;

    ⑦施作拱部防水层,对称分层夯填土石,一次分层厚度0.3~0.5m。

    该方案就位和拆除防电台车,如完成长30米的新建明洞需使用15
    个“天窗”时间,其余施工期间通行的列车需限速25km/h。

    由于施工时间需占用部分“天窗”时间,且通行的列车需限速25km/h,
    故该方案存在施工工期仍然较长,施工组织困难,施工对运营干扰极大的
    缺点。

    在我国铁路建设的“十一五”规划中,有大量的新建二线铁路工程,受
    地质、地形、既有建筑物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需要增建明洞改造,因此,
    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效和能避免对铁路运营干扰的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
    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将节省大量的改建投资并有利于充分发挥既有铁路的
    运输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
    具有施工方便和安全性好的特点,而且施工过程能有效地避免对铁路运营
    的干扰。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既有电化铁路增
    建明洞构造,包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边墙、外边墙和拱圈,其特征
    是:所述拱圈的下端与内边墙、外边墙的顶面连接形成一体,并与内边墙、
    外边墙的内侧壁形成错台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长既有电气化铁路隧
    道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效性的特点,并能有效地避免
    对铁路运营的干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既有电化铁路增
    建明洞构造的快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分节段构筑内边墙、外边
    墙;②待内边墙、外边墙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其错台结构顶面上布设固
    定轨道;③分节段将拱部台车吊装到轨道上,安装内模板、外模板立模;
    ④构筑拱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性好,施工周期短,因不需要占用“天窗”
    时间,故能有效地避免对铁路运营的干扰,有利于充分发挥既有铁路的运
    输效益。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五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中内边墙与拱圈的连接结
    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中外边墙与拱圈的连接结
    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快速施工方法所使用拱部台车
    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快速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部位及所对应的标记:内边墙10、错台结构11、外
    边墙20、错台结构21、拱圈30、拱部台车40、绝缘板41、内模板42、
    外模板43、轨道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的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包括采用钢筋混凝
    土结构的内边墙10、外边墙20和拱圈30,所述拱圈30的下端与内边墙
    10、外边墙20的顶面连接形成一体,并与内边墙10、外边墙20的内侧
    壁形成错台结构11、21。明增建明洞洞结构采用加高、加宽的直边墙明
    洞结构形式,在内边墙10、外边墙20顶部预留拱部台车40立模及行走
    空间。为确保明洞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内边墙10、外边墙20和拱圈30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参照图2和图3,所述内边墙10、外边墙20在与拱
    圈30的连接部设置加强配筋和纵向钢筋,以加强拱墙连接部位的强度和
    刚度,拱圈30配筋与该加强配筋和纵向钢筋固定连接,以确保明洞衬砌
    的纵向整体性。

    参照图4和图5,本发明的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的快速施工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分节段构筑内边墙10、外边墙20。主要施工工序为,通信、信号
    电力电缆迁改及过渡→明洞施工范围扣轨→开挖内边墙10、外边墙20基
    础→施工横向拉杆及边墙基础→施做铺底→分节灌注明内边墙10、外边
    墙20砼。

    ②待内边墙10、外边墙20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其错台结构11、21
    顶面上布设固定轨道50。

    ③分节段将拱部台车40吊装到轨道50上,并安装内模板42、外模
    板43。拱部台车40由弧形拱架、基础纵梁、行走装置及拆模调节阀构成,
    其设计以方便施工、方便吊装、方便安装、方便拆模为目的。

    ④灌注拱圈30砼。

    为进一步提高工效,可在所述步骤③吊装拱部台车40前,在拱部台
    车40的内弧面上可拆卸安装绝缘板41。

    与现有施工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安全性好、施工周期短的特点,
    因不需要占用“天窗”时间,故能有效地避免对铁路运营的干扰,有利于
    充分发挥既有铁路的运输效益。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既有电
    化铁路增建明洞的快速施工方法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
    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
    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关 键  词:
    既有 电化 铁路 增建 构造 及其 快速 施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既有电化铁路增建明洞构造及其快速施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05732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