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4055396
  • 上传时间:2018-08-13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41.7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48837.4

    申请日:

    2012.02.28

    公开号:

    CN102628579A

    公开日:

    2012.08.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V 8/00申请日:20120228|||公开

    IPC分类号:

    F21V8/00; F21S8/00; G02F1/13357

    主分类号:

    F21V8/00

    申请人: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文波; 王庆江; 魏伟

    地址: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莹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透明显示技术领域。该导光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以及两个透明基板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本发明的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不仅提高了透过率,还提高了显示亮度的均匀性,尤其适用于透明显示以及可调背光技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
    基板、以及设置于两个透明基板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分散
    液晶层包括聚合物基体以及纳米级液晶分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
    板与所述聚合物液晶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基
    板与所述聚合物液晶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透明电极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电
    极层包括多个子电极。
    5.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
    的导光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反射
    片,所述底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与光出射方向相反的一侧,所
    述底反射片包括第三透明基板、第四透明基板以及设置于两个透明基
    板之间的聚合物液晶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明
    基板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之间设置有第三透明电极层,所述第四
    透明基板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之间设置有第四透明电极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明
    电极层或第四透明电极层包括多个子电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明
    基板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为同一基板。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权利要求5-9任一
    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的基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一透明基板为同一基板。

    说明书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
    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显示中,背光模组
    (Back Light Unit,BLU)非常重要,其是位于LCD背后的一种光源,
    因为LCD本身不发光,BLU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
    觉效果。

    BLU一般包括:光源、导光板(Light guide panel,LGP)、底反
    射片、光学膜材、以及结构件(背板、框架、灯条板等等)等。其中,
    LGP设置在LCD接收入射光的一侧,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侧边,反射
    片围设在LGP的外侧,用于反射光线。LGP基于光散射原理将入射的
    平行光转换成平面光,从LGP出射的光线再经过光学膜材的扩散、偏
    振,以及经过光学膜材中聚光棱镜片使光线聚集并调整光线发散角
    度,形成所需要的面光源提供给LCD。普通BLU中的LGP材料本身是
    透明的,在形成LGP时,在其底侧印刷不同的网点,光在打到网点上
    的时候发生散射,从而形成均匀的面光源。

    透明显示的LCD可以用于橱窗展示等,其利用了外部的环境光作
    为LCD的背光。由于常规的LGP有设计好的网点,其能提高光的均匀
    度,但在实现透明显示时,却导致陈列物品观看模糊,非常影响透明
    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透明显示且透过率
    高、显示均匀度高的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第
    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以及设置于两个透明基板之间的聚合物
    分散液晶层。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包括聚合物基体以及纳米级液晶
    分子。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之间设置有
    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之间设
    置有第二透明电极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多个子电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上述导光板。

    优选地,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底反射片,所述底反射片设置在所
    述导光板的与光出射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底反射片包括:第三透明
    基板、第四透明基板以及设置于两个透明基板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
    层。

    优选地,所述第三透明基板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之间设置有
    第三透明电极层,所述第四透明基板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之间设
    置有第四透明电极层。

    优选地,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或第四透明电极层包括多个子电
    极。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三透明基板为同一基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的基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一透明基板为
    同一基板。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采用了聚合物分散液晶,
    不仅提高透过率,还提高了显示亮度的均匀性,尤其适用于透明显示
    以及可调背光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分别为PDLC的散射态和透明态示意图;

    图3为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导光板包括:第一透明
    基板1-1、第二透明基板1-2以及两透明基板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层1-3。其中,PDLC包括
    聚合物基体以及纳米级液晶分子。这样的导光板透过率高,在显示过
    程中,由纳米级液晶分子进行光的散射,将点光源或者线光源高效地
    转换为均匀的面光源,保证显示的均匀度。还可以应用于透明显示技
    术中,其透过率较高,与传统的导光板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根据PDLC的特性,为了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第一透明基板1-1
    与PDLC层1-3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透明电极层1-4,第二透明基板1-2与
    PDLC层1-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透明电极层1-5(透明电极层的材料优
    选为ITO,但不限于此)。不加电区域的PDLC层处于关态,该区域对
    应的PDLC层处于散射态,对射入的光进行散射,从而达到出光均匀
    的效果,如图2(a)所示。而对于加电区域的PDLC,在电场作用下
    PDLC处于开态,该区域对应的PDLC层处于透明态,如图2(b)所示,
    无法实现对入射的光进行散射的作用。同时,通过上述PDLC的区域
    电场的控制,能够达到对PDLC内部液晶分子的疏密程度进行调节的
    效果,从而适时修正工艺误差以及网点模拟设计误差,达到最佳的显
    示效果。优选地,第一透明电极层1-4或者第二透明电极层1-5包括多
    个子电极,从而可以实现对PDLC层中不同区域的液晶分子的控制。

    除上述驱动方式外(即透明电极层的设置),还可以通过在透明
    基板与PDLC之间增设有源矩阵(优选为薄膜场效应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方式实现,通过TFT实现对PDLC更精细的分区
    控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导光板。
    如图3所示,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底反射片2,底反射片2设置在导光
    板的与光出射方向相反的一侧,底反射片2包括:第三透明基板、第
    四透明基板2-2以及两个透明基板之间的PDLC层2-3。类似地,第三
    透明基板与PDLC层2-3之间设置有第三透明电极层2-4,第四透明基
    板2-2与PDLC层2-3之间设置有第四透明电极层2-5。优选地,第四透
    明电极层2-5包括多个子电极,实现对PDLC层不同区域的液晶分子的
    控制。当然,也可以如上所述的选择其它驱动方式,在此也不做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基板1-2与第三透明基板可为同一基
    板,以此降低工艺成本。在将导光板的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
    以及PDLC层对盒完成后,在导光板的第二透明基板背面直接进行底
    反射片的制作工艺(即以第二透明基板为第三透明基板),可减少一
    块基板,提高透过率的同时,降低了工艺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因底反
    射片的第三基板与导光板的第二基板需贴合产生的不良,提高了产品
    质量和显示品质,完成了导光板与底反射片的集成。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该显
    示装置可为任一种需要背光模组的透射式LCD,包括需要实现透明显
    示的显示装置,如图4所示。以可调背光显示装置为例,该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3、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图中显示出上述的:导光板1以及底
    反射片2)、以及陈列物品区4。可对底反射片2的PDLC层实施不同的
    驱动:当其不加电处于关态时,PDLC层处于散射态,此时只能看到
    位于背光模组前面的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内容;当其加电处于开态时,
    PDLC层处于透明态,在环境光的作用下,既可看到位于背光模组前
    面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内容,也可清晰地看到位于背光模组后面的陈列
    物品区所陈列的物品,进而实现透明和非透明显示的切换的同时,提
    高透过率。

    通过对PDLC导光板实施有针对性的驱动可进一步提高上述显示
    装置的亮度的均匀性,使其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

    上述提到的透明基板可为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

    对于本发明的PDLC导光板,为制备含有纳米级液晶分子的
    PDLC,可以通过加剧聚合物基体与液晶分子的聚合反应即能实现,
    例如改变聚合反应条件或反应物质剂量等,此均为本领域成熟的技
    术,在此不做赘述。

    对于背光源其它必须的组成部分的制备步骤均为本领域成熟的
    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
    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
    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关 键  词:
    导光板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05539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