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18302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2.06CN202718302U*CN202718302U*(21)申请号 201220415778.5(22)申请日 2012.08.21E04D 3/40(2006.01)E04D 3/36(2006.01)E04D 3/365(2006.01)(73)专利权人北京东方诚国际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马家营村北(72)发明人多跃刚 刘旭东 秦连(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57) 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包括堵头板、顶部端面、顶部端面的折。
2、边、堵头板加强筋、底部端面,两侧端面和耳状短边,该屋脊挡水板与压型屋面板的连接位置由现有技术的在波谷处,改在金属屋面板间波峰处,且屋脊挡水板的底部端面与压型屋面板波谷处不需要用拉铆钉或缝合钉连接,确保了压型屋面板波谷处无钉孔,即使胶泥撕裂或老化后也无漏水的可能,两侧及底部与压型屋面板均有紧密配合,便于敷设胶泥。本实用新型受力性能好,连接牢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连接方式因温度变化造成屋面板伸缩,使连接处反复摇晃、不稳定,造成胶泥撕裂而漏水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屋脊挡水板为冲压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日后维护。(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1/1页21.一种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包括堵头板(1)、顶部端面(2)、底部端面(5),其特征在于顶部端面(2)的外边缘有一个折边(3),堵头板(1)下部设置有两侧端面(6)和耳状短边(7),耳状短边(7)位于两侧端面(6)的上方,耳状短边(7)上打有缝合钉钉孔,堵头板(1)上设有加强筋(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其特征在于堵头板上的加强筋(4)为三角型或椭圆形或13条线段形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其特征在于堵头板(1)两侧的形状与压型屋面板(1。
4、0)立边至波谷处的形状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端面(2)和底部端面(5)分别垂直于堵头板(1)的顶部和底部,且方向相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端面(2)的宽度为23c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端面(6)和耳状短边(7)与底部端面(5)同方向垂直于堵头板(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其特征在于底部端面(5)与两侧端面(6)的宽度为2-4cm。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状短边(7)的高度为压型。
5、屋面板(10)咬合后立边高度的1/2-1或与屋脊挡水板的顶部端面(2)平齐,其宽度为3- 5c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718302 U1/4页3一种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脊防水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钢结构及轻钢彩板建筑中的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背景技术 :0002 钢结构及轻钢彩板被广泛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仓库、车间、展馆等,在上述建筑中,皆有建筑屋脊存在,而钢结构及轻钢彩板建筑的屋脊是屋面系统中重要的预防漏水的对象。目前,国内多数厂家和施工单位在屋脊节点上,均采用如图1的连接方式,其中的屋脊堵头板1A在屋脊处起挡水的作用,其主体。
6、结构近似于梯形,侧面形状为直角“Z”形或“匚”形,底部弯折有一个小边,小边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用于用拉铆钉或缝合钉将它与金属屋面板连接,上部有一个与底部小边弯折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上端面,用于与上面的屋脊泛水板9相连接,如图2所示,其防水方式为堵头板下部与金属屋面板用缝合钉或拉铆钉连接,在其之间敷设有搭接胶泥;堵头板上部与屋脊泛水板9用缝合钉或拉铆钉相连接,其间也敷设胶泥。至此,完成此屋脊节点系统的施工。由此看出,现有技术均是先在堵头板与屋面板之间铺设胶泥,然后用拉铆钉或缝合钉在波谷处把堵头板固定在屋面板上,虽然此连接在胶泥未老化前可起到防水作用,而一旦胶泥老化,则压型屋面板上的拉铆钉孔或缝合钉孔。
7、就成了致命的漏水点,尽管业内技术人员在不断致力于研究提高密封胶的抗老化性,但最长也只能达到58年,而钢结构及轻钢彩板建筑物的寿命可达5070年,所以用胶泥无法满足钢结构建筑的防水需求。另外,现有技术的屋脊泛水板与堵头板间是用拉铆钉或缝合钉在堵头板的上端面连接,当遇到风雨或风雪天,则雨、雪会在风吸力的作用下从屋脊泛水板两侧进入,浸泡胶泥,加速胶泥老化,且现有技术的堵头板两侧与压型屋面板配合不紧密,无法敷设胶泥,增添了屋脊渗漏的几率。发明内容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胶泥易老化造成钉孔漏水及堵头板与压型屋面板无法紧密配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在钢结构及轻钢彩板建筑的屋脊处,设置了一个用于连接屋脊。
8、泛水板和彩色压型屋面板的屋脊挡水板,将屋脊挡水板与压型屋面板的连接位置由现有技术的在波谷处的缝合钉连接,改在金属屋面板间锁缝后波峰处直立锁边上连接,两侧及底部与压型屋面板均有紧密配合,有效地解决了屋脊处压型屋面板漏水及进雨雪的问题。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屋面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包括堵头板1、顶部端面2、底部端面5,顶部端面2的外边缘有一个折边3,堵头板1下部设置有两侧端面6和耳状短边7,耳状短边7位于两侧端面6的上方,耳状短边7上打有缝合钉钉孔。堵头板1上设有加强筋4。堵头板上的加强筋4为三角型或椭圆形或1-3条线段形状。堵头板1两侧的形状与压型屋面板10立边至波谷处的形状相同。顶部端面。
9、2和底部端面5分别垂直于堵头板1的顶部和底部,且方向相反。顶部端面2的宽度为23cm。两侧端面6和耳状短边7与底部端面5同方向垂直于堵头板1。底部端面5与两侧端面6的宽度为2-4cm。耳状短边7的说 明 书CN 202718302 U2/4页4高度为压型屋面板10咬合后立边高度的1/2-1或与屋脊挡水板的顶部端面2平齐,其宽度为3- 5cm。0005 实用新型所述的屋脊防水系统的安装方法如下:0006 步骤1:先在压型屋面板10上需要放置屋脊挡水板的位置,从波谷至压型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处铺设胶泥11;0007 步骤2:将屋脊挡水板的底部端面放在铺过胶泥的压型屋面板10的波谷处,并使屋脊挡水板的。
10、两侧端面和耳状短边分别与压型屋面板10的波谷至咬合后的立边处紧密贴合、压紧;0008 步骤3:在压型屋面板10咬合后的立边两侧,用缝合钉12通过耳状短边上的两个孔将两块相邻的屋脊挡水板固定在压型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上,两个缝合钉的方向相反,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可以保证其受力均匀;0009 步骤4、将压型屋面板波谷处的端部向上折弯折一个小边,防止有蒸汽水滴进入屋脊挡水板的压型屋面板10上时,不会在风的吸力作用下沿压型屋面板上爬落入室内;0010 步骤5、由于屋脊是对称的,重复上述步骤14,安装好另一侧屋脊挡水板并相应将另一侧压型屋面板的端部向上折一个小边,至此完成了屋脊挡水板与压型屋面板的连接。00。
11、11 步骤6:将两侧屋脊泛水板9的一侧折边,放到屋脊挡水板顶部折边3的外侧,用手电钻沿屋脊长度方向打孔,孔间距离优选15-25cm,然后用拉铆钉8a将屋脊泛水板9的一侧和屋脊挡水板顶部折边3连接固定,由于屋脊泛水板是对称的,对另一侧做同样处理,至此完成屋脊挡水板与屋脊泛水板的连接,如图6所示。001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屋脊挡水板与咬合式或立边锁缝的压型屋面板采用相同材质,可采用如不锈钢板、铝合金板等金属材料;两侧耳状短边用缝合钉将其固定于压型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上,屋脊挡水板的底部端面与压型屋面板波谷处不需要用拉铆钉或缝合钉连接而仅铺设胶泥,确保了压型屋面板波谷处无钉孔,即使胶泥撕裂或老化后也无。
12、漏水的可能,屋脊泛水板与屋脊挡水板顶部的折边3连接,保证受力性能好,连接牢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连接方式因温度变化造成屋面板伸缩,使连接处反复摇晃、不稳定,造成胶泥撕裂而漏水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堵头板两侧不能敷设胶泥的问题,使其四周与压型屋面板和屋脊泛水板均有良好的接触,确保了建筑物在屋脊处的密封性,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堵头板上设置加强筋,在降低屋脊挡水板的厚度与重量的同时,仍能保证产品的刚度,节省了原材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屋脊挡水板为冲压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日后维护。附图说明 :0013 图1 为现有技术堵头板与屋脊泛水板及压型屋面板连接示意图;0014 图2为现。
13、有技术堵头板;0015 图3为屋脊挡水板立体图;0016 图4为屋脊挡水板左视图;0017 图5为屋脊挡水板主视图;0018 图6为屋脊挡水板与屋脊泛水板及压型屋面板连接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2718302 U3/4页50019 图7为实施例1的屋脊挡水板立体图;0020 图8为实施例2的屋脊挡水板立体图;0021 图9为实施例3的屋脊挡水板立体图;0022 图中所示:1为本实用新型堵头板、1A为现有技术堵头板、2为屋脊挡水板顶部端面、3为屋脊挡水板顶部端面的折边、4为堵头板的加强筋、5为屋脊挡水板底部端面、6为屋脊挡水板的两侧端面、7为屋脊挡水板的两侧耳状短边、8为缝合钉、8a为连接屋。
14、脊泛水板与屋脊挡水板的拉铆钉、9为屋脊泛水板、10为压型屋面板、11为胶泥、12为缝合钉,b为屋脊挡水板耳状短边的宽度,h为屋脊挡水板耳状短边的高度。0023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一0025 一种多功能屋脊挡水板,由堵头板1、屋脊挡水板顶部端面2、屋脊挡水板顶部端面的折边3、堵头板加强筋4、屋脊挡水板底部端面5、屋脊挡水板的两侧端面6、屋脊挡水板的两侧耳状短边7组成,堵头板1近似为“盆”型,其端面近似直角的“Z”形,堵头板1上有近似三角形的加强筋,用以增加屋脊挡水板的立面刚度,如图6所示,屋脊档水板的左侧顶部短边3的立面与轻。
15、钢彩板建筑屋脊处的屋脊泛水板9通过拉铆钉8a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拉铆钉不必外涂密封胶,即使拉铆钉孔漏水,水也会漏在屋脊挡水板的外侧,不会引起屋面漏水。两侧伸出的屋脊挡水板的两侧耳状短边7的高度h与彩色压型屋面板10咬合后的立边高度相同,并与压型屋面板10咬合后的立边以缝合钉12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既确保了屋脊挡水板与彩色压型屋面板10连接的牢固性,又避免了在彩色压型屋面板10波谷处设置缝合钉孔的情况,从而避免了缝合钉孔漏水的可能。屋脊挡水板的厚度0.6mm,顶部端面宽度为2.5cm,屋脊挡水板的两侧耳状短边7的宽度为4cm,屋脊挡水板的底部端面5和屋脊挡水板的两侧端面6的宽度为3.0cm,屋脊。
16、挡水板的底部端面5与彩色压型屋面板10波谷处接触,屋脊挡水板的两侧端面6与屋面板10的两侧面接触,并在其间敷设胶泥11,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保证屋脊挡水板与彩色压型屋面板10之间紧密接触,不至于使雨水进入屋脊内部而形成漏水隐患。0026 实施例二0027 一种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如图7所示,由堵头板1、屋脊挡水板顶部端面2、屋脊挡水板顶部端面的折边3、屋脊挡水板底部端面5、屋脊挡水板的两侧端面6、屋脊挡水板的两侧耳状短边7组成,堵头板1端面呈近似“Z”型,主体近似为“盆”型。堵头板1上设有三条直线型的加强筋,用以增加屋脊挡水板立面刚度,屋脊挡水板的厚度为0.7mm,顶部端面宽度为2 .5cm,两侧。
17、耳状短边的高度为彩色压型屋面板10咬合后立边高度2/3,宽为5cm,屋脊挡水板底部端面5和屋脊挡水板的两侧端面6的宽度为3cm。屋脊挡水板与屋脊泛水板9和彩色压型屋面板10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0028 实施例三0029 一种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如图8所示,由堵头板1、屋脊挡水板顶部端面2、屋脊挡水板顶部端面的折边3、屋脊挡水板底部端面5、屋脊挡水板的两侧端面6、屋脊挡水板的两侧耳状短边7组成,堵头板1端面呈近似“Z”型,主体近似为“盆”型。当屋脊挡水板的板说 明 书CN 202718302 U4/4页6材厚度为0.8mm1.2mm时,则不需要增加屋脊挡水板立面刚度,主体可不设任何形式的加强。
18、筋,冲压工艺更为简单,屋脊挡水板底部端面5和屋脊挡水板的两侧端面6的宽度为2cm,屋脊挡水板顶部端面宽度为2.0cm,屋脊挡水板的两侧耳状短边7的高度h可选择彩色压型屋面板10咬合后的立边高度的1/2。屋脊挡水板与屋脊泛水板9和彩色压型屋面板10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0030 实施例四0031 一种多功能屋脊挡水板,如图9所示,由堵头板1、屋脊挡水板顶部端面2、屋脊挡水板顶部端面的折边3、屋脊挡水板底部端面5、屋脊挡水板的两侧端面6、屋脊挡水板的两侧耳状短边7组成,堵头板1端面呈近似“Z”型,主体近似为“盆”型。屋脊挡水板的堵头板设有两条直线型的加强筋,屋脊挡水板的两侧耳状短边7的上边缘与。
19、屋脊挡水板的顶部端面2平齐,以增加耳状短边的刚度。屋脊挡水板的厚度为0.6mm,屋脊挡水板的两侧耳状短边7的高度为彩色压型屋面板10咬合后立边高度3/4,宽为4cm,屋脊挡水板顶部端面宽度为3.0cm,屋脊挡水板底部端面5和屋脊挡水板的两侧端面6的宽度为4cm,屋脊挡水板与屋脊泛水板9和彩色压型屋面板10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说 明 书CN 202718302 U1/5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18302 U2/5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18302 U3/5页9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18302 U4/5页10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18302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