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用于汽车变速器的嵌牙接合.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4032653
  • 上传时间:2018-08-12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2.4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78451.6

    申请日:

    2014.09.18

    公开号:

    CN104455067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D 23/04申请日:20140918|||公开

    IPC分类号:

    F16D23/04; F16H63/30

    主分类号:

    F16D23/04

    申请人: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尤尔根·宾德尔; 托马斯·施奈尔兹; 马库斯·萨德

    地址:

    德国雄高

    优先权:

    102013110354.5 2013.09.19 DE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代理人:

    杨生平; 钟锦舜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变速器(10)的嵌牙接合(16),其具有:至少一个联轴节主体(18);环形控制爪钩(22);以及摩擦单元(24),其中,摩擦单元(24)与控制爪钩(22)在切线方向(26)上形配合地连接,以及可通过控制爪钩(22)轴向地作用,其中,控制爪钩(22)相对于联轴节主体(18)轴向地可在中间位置、同步位置和换挡位置之间调节,在中间位置上控制爪钩(22)相对于联轴节主体(18)基本上可自由转动,在同步位置上控制爪钩(22)通过摩擦连接与联轴节主体(18)在切线方向(26)上耦接,在换挡位置上控制爪钩(22)与联轴节主体(18)在切线方向(26)上形配合地连接。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汽车变速器(10)的嵌牙接合,具有:
    至少一个联轴节主体(18),其固定在汽车变速器(10)的从动轮(14)上,以及可转动地且基本上轴向不移动地支承在可围绕传动轴线(A)转动的传动轴(12)上,
    环形控制爪钩(22),其基本上抗扭地且轴向移动地支承在可围绕传动轴线(A)转动的传动轴(12)上,
    以及摩擦单元(24),其包括多个在切线方向(26)上分布的摩擦元件(28),其分别具有摩擦面(30),用于构建与联轴节主体(18)的摩擦连接,
    其中,摩擦单元(24)与控制爪钩(22)在切线方向(26)上形配合地连接,以及可通过控制爪钩(22)轴向地作用,
    其中,控制爪钩(22)相对于联轴节主体(18)轴向地可在中间位置、同步位置和换挡位置之间调节,在中间位置上控制爪钩(22)相对于联轴节主体(18)基本上可自由转动,在同步位置上控制爪钩(22)通过摩擦连接与联轴节主体(18)在切线方向(26)上耦接,在换挡位置上控制爪钩(22)与联轴节主体(18)在切线方向(26)上形配合地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摩擦元件(28)是分开的、在切线方向(26)上间隔的环形段,其形成分段的摩擦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每个摩擦元件(28)的径向内侧从摩擦元件(28)的轴向边缘(32,34)至轴向中间面(E)成锥形地变细,使得径向内侧具有两个锥形段面,其中,这两个段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摩擦面(30)。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为构建摩擦连接,联轴节主体(18)可具有与摩擦元件(28)的摩擦面(30)邻接的磨擦圆锥(36)。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摩擦元件(28)的磨擦圆锥(36)和/或摩擦面(30)涂覆有摩擦衬面(38)。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摩擦元件(28)完全由摩擦材料形成。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摩擦元件(28)由塑料或烧结材料形成。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控制爪钩(22)具有轴向突出的齿(44),且联轴节主体(18)具有齿凹槽(48),或反之亦然,其中,齿(44)啮合入齿凹槽(46),从而形成控制爪钩(22)与联轴节主体(18)之间的形配合连接。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三个、优选六个分开的摩擦元件(28)。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弹性件(54),其径向地作用于摩擦元件(28)。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爪钩(22)中,为每个摩擦元件(28)配备摩擦元件开口(50),其中,每个摩擦元件(28)延伸通过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开口(50),且轴向地在两侧突出超过控制爪钩(22)。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每个摩擦元件(28)在轴向边缘(32,34)上具有至少一个在切线方向(26)上延伸的突起(60),其特别在切线方向(26)上突出超过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开口(50)。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每个摩擦元件(28)在轴向边缘(32,34)上具有两个在切线方向(26)上相反延伸的突起(60),其在切线方向(26)上特别在两侧突出超过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开口(50)。

    14.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摩擦元件(28)在切线方向(26)上固定地保持在分别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开口(50)中。

    1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控制爪钩(22)相对于摩擦元件(28)可轴向调节,且在轴向中部位置上形成与摩擦元件(28)的锁接。

    1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每个摩擦元件(28)在其径向内侧上在轴向中心具有中心凹槽(52)。

    1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为每个摩擦元件(28)配备弹性件(54),其容纳在控制爪钩(22)中,且所配备的摩擦 元件(28)径向向外作用。

    18.  根据权利要求16和17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为每个弹性件(54)配备压力作用体(56),其在控制爪钩(22)中被径向引导,且可啮合到中心凹槽(52)中。

    1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摩擦元件(28)的径向外侧上设置定位槽(40),其在切线方向上延伸,其中,摩擦单元(24)具有围绕摩擦元件(28)的耦接件(42),其啮合入定位槽(40)。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嵌牙接合,其特征在于,耦接件(42)是环形弹簧,其使摩擦元件(28)径向向内抵抗控制爪钩(22)。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汽车变速器的嵌牙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变速器的嵌牙接合。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已知用于汽车变速器的嵌牙接合,且其特征在于其结构简单的且由此价格便宜的构建方式。然而,特别在待耦接部件的高转速差和/或高惯性矩的情况下,嵌牙接合具有低的换挡舒适性以及不期望地高的噪声生成和部件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变速器的嵌牙接合,其可使得在高换挡舒适性的情况下低噪声且低磨损地换挡运行。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用于汽车变速器的嵌牙接合实现,其具有:至少一个联轴节主体,其固定在汽车变速器的从动轮上,以及可转动地且基本上轴向不移动地支承在可围绕传动轴线转动的传动轴上;环形控制爪钩(Schaltklaue),其基本上抗扭地且轴向移动地支承在可围绕传动轴线转动的传动轴上;以及摩擦单元,其包括多个在切线方向上分布的摩擦元件,其分别具有摩擦面,用于构建与联轴节主体的摩擦连接,其中,摩擦单元与控制爪钩在切线方向上形配合地连接以及可通过控制爪钩轴向地作用,其中,控制爪钩相对于联轴节主体轴向地可在中间位置、同步位置和换挡位置之间调节,在中间位置上控制爪钩相对于联轴节主体基本上可自由转动,在同步位置上控制爪钩通过摩擦连接与联轴节主体在切线方向上耦接,在换挡位置上控制爪钩与联轴节主体在切线方向上形配合地连接。通过该方式,传动轴在切线方向上首先通过摩擦连接与固定在联轴节主体上的从动轮耦接。相反地,在两个部件借助于摩擦连接而部分或几乎完全转速同步之后,实现在分别具有大惯性矩的传动轴与从动轮之间的形配合连接。这导致明显提高的换挡舒适性以及嵌牙接合的降低噪声与负荷的运行。特别地,摩擦单元的摩擦元件被构建成分开的摩擦元件,其在切线方向上均匀分布地布置,其中,摩擦元件的摩擦面分别面对联轴节主体的磨擦圆锥,且可作用在其上,从而构建摩擦元件与联轴节主体之间的摩擦连接。
    在此,汽车变速器的换挡舒适性接近(联锁-)同步换挡的换挡舒适性,其中,嵌牙接合在结构上更容易地构建,需要小的轴向结构空间,以及产生小牵 引力矩,由此产生特别高的效率。
    在嵌牙接合的一实施方式中,摩擦元件是分开的、在切线方向上间隔的环形段,其形成分段的摩擦环。这种摩擦元件在生产技术方面可容易地制造,且以低成本在几何结构方面匹配嵌牙接合的各边界条件,其中,单个摩擦元件可全部构建成相同的。特别地,摩擦元件是由钢或特别为铝的轻金属制成的烧结的金属件。然而替选地,也可以考虑用塑料材料制造。
    优选地,每个摩擦元件的径向内侧从摩擦元件的轴向边缘至轴向中间面成锥形地变细,使得径向内侧具有两个锥形段面,其中,这两个段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摩擦面。总观所有摩擦元件,由此产生分段的锥形环,其即使在小的轴向换挡作用力的情况下可与联轴节主体形成足够高的摩擦力矩。特别地,每个摩擦元件相对于中间面对称构建,这再次有利于特别低的制造成本。
    为构建摩擦连接,联轴节主体特别在其径向外侧上可具有邻接摩擦元件的摩擦面的磨擦圆锥。优选地,磨擦圆锥和摩擦元件的圆锥角是相同的,使得联轴节主体和摩擦元件在同步位置上以面的方式相互倚靠,且可传递大的摩擦力矩。
    在此,摩擦元件的磨擦圆锥和/或摩擦面可涂覆有摩擦衬面。通过该方式,可以在预定的轴向换挡作用力下,以低成本提高联轴节主体与摩擦单元之间的可传递的摩擦力矩。
    优选地,摩擦元件由塑料或烧结材料形成。这使得可以在低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容易地匹配摩擦元件的几何形状。
    特别地,摩擦元件可完全由摩擦材料形成,使得不需要分开的摩擦衬面以及不需要对磨擦圆锥和/或摩擦元件涂覆该摩擦衬面,来提高联轴节主体与摩擦单元之间可传递的摩擦力矩。
    优选地,控制爪钩具有轴向突出的齿,且联轴节主体具有齿凹槽,或反之亦然,其中,齿啮合入齿凹槽,从而形成控制爪钩与联轴节主体之间的形配合连接。轴向齿以及相应的凹槽可通过低制造技术成本成形在控制爪钩或联轴节主体上,且用于强健且可靠的形配合连接。在此,齿和/或齿凹槽可设置有用于冲击阻尼的涂层。优选地,齿和/或齿凹槽的在切线方向上作为冲击面的部分被涂层,由此在嵌牙接合运行时产生更小的部件负荷和噪声生成。
    特别地,设置至少三个、优选六个分开的摩擦元件。对于摩擦元件的数量, 该区域呈现在低的制造成本与摩擦元件的低的安装成本之间的很好的折中。
    在嵌牙接合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至少一个弹性件,其径向地作用于摩擦元件。该至少一个弹性件首先对于布置摩擦单元有意义,因为通过弹力确定,何时摩擦连接可被跨接且齿连接可被接通。此外,摩擦元件的径向预张力,特别是抵抗换档接合套的预张力,导致摩擦元件的径向位置固定,且由此导致嵌牙接合的低噪声的、尽可能无嘎嘎声的运行。
    在嵌牙接合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控制爪钩中,为每个摩擦元件配备摩擦元件开口,其中,每个摩擦元件延伸通过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开口,且轴向地在两侧突出超过控制爪钩。这示出简单的可能性,从而在切线方向上形配合地连接摩擦单元与控制爪钩。
    在此,每个摩擦元件在轴向边缘上具有至少一个在切线方向上延伸的突起,其在切线方向上特别突出超过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开口。通过该方式,摩擦元件的摩擦面可通过低的成本变大,由此联轴节主体与摩擦单元之间可传递的摩擦力矩升高。
    优选地,每个摩擦元件在轴向边缘上具有两个在切线方向上相反延伸的突起,其在切线方向上特别在两侧突出超过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开口。
    此外,摩擦元件可在切线方向上固定地保持在分别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开口中。由此使控制爪钩与摩擦元件之间的所不期望的冲击噪音最小化。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控制爪钩相对于摩擦元件可轴向调节,且在轴向中部位置上形成与摩擦元件的锁接。在该轴向中部位置上,控制爪钩和摩擦元件轴向位于中心,由此具有相同的中间面。摩擦元件相对于控制爪钩的轴向位于中心使在嵌牙接合中的所不期望的牵引力矩最小化,使得产生特别高的效率。
    例如,每个摩擦元件在其轴向内侧上在轴向中心具有中心凹槽,特别是在切线方向上延伸的中心槽,用于使得摩擦元件相对于控制爪钩轴向定中心。该中心凹槽或中心槽使得可通过低的结构成本实现摩擦元件相对于控制爪钩可靠地定中心。
    在嵌牙接合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为每个摩擦元件配备弹性件,其容纳在控制爪钩中,且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径向向外作用。
    在该实施方式中,每个弹性件可配备压力作用体,其在控制爪钩中被径向引导,且可啮合到所配备的摩擦元件的中心凹槽中。在此,压力作用体特别是 球体。
    在嵌牙接合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每个摩擦元件的径向外侧上设置定位槽,其在切线方向上延伸,其中,摩擦单元具有围绕摩擦元件的耦接件,其啮合入定位槽。通过该方式,可通过低的成本实现摩擦元件相互轴向定位和/或摩擦元件的径向定位。特别优选地,设置两个耦接件和两个定位槽,其相对于摩擦元件特别轴向对称地被布置。
    优选地,耦接件是环形弹簧,其使摩擦元件径向向内抵抗控制爪钩。通过这样的环形弹簧,所有摩擦元件可通过简单的方式径向预紧张。在每个摩擦元件配备弹性件的变型方案中,其中弹性件对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径向向外作用,替选地,耦接件也可以是在切线方向上基本非弹性的、封闭的金属环,特别是钢环。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给出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示出汽车变速器局部的分解透视图,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嵌牙接合;
    图2示出通过根据图1的汽车变速器局部的纵剖面图;
    图3示出通过根据图1的汽车变速器局部的另一纵剖面图;
    图4示出根据图1的嵌牙接合的可预装配的摩擦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5示出通过根据图4的摩擦单元的纵剖面图;
    图6示出汽车变速器局部的分解透视图,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嵌牙接合;
    图7示出通过根据图6的汽车变速器局部的纵剖面图;
    图8示出通过根据图6的汽车变速器局部的另一纵剖面图;
    图9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嵌牙接合的可预装配的摩擦单元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10示出根据图9的在组装状态下的摩擦单元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0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10,特别是自动变速器或双离合器变速箱,具有:可围绕传动轴线A转动的传动轴12,两个可在传动轴12上转动地且(除 了受生产条件限制的以及对于安全的传动功能所期望的轴承间隙外)轴向不移动地支承的从动轮14,以及嵌牙接合16。在此,汽车变速器10的从动轮14分别与嵌牙接合16的联轴节主体18固定连接,特别构建成一体的或焊接。根据图1至图3和图6至图8,在嵌牙接合面对更小从动轮14的(左)侧上,提供属于联轴节主体18的、分开的离合器从动盘20,其固定地与动轮14连接,特别地被压入或焊接。
    汽车变速器10的嵌牙接合16包括:两个联轴节主体18,其分别固定在汽车变速器10的从动轮14的一个上,且由此可转动地且基本上轴向不移动地支承在传动轴12上;环形控制爪钩22,其基本上抗扭地且轴向移动地支承在传动轴12上;以及摩擦单元24,其包括多个在切线方向26上均匀分布的摩擦元件28,其中,摩擦元件28由塑料或烧结材料形成,且分别具有摩擦面30,用于与联轴节主体18中的一个形成摩擦连接。
    摩擦单元24与控制爪钩22在切线方向26上形配合地连接,以及可通过控制爪钩22轴向作用。
    在此,控制爪钩22相对于联轴节主体18轴向地可在中间位置、同步位置和换挡位置之间调节,在中间位置上控制爪钩22相对于联轴节主体18基本上可自由转动(参看图2,3,7和8),在同步位置上控制爪钩22通过摩擦连接与联轴节主体18在切线方向26上耦接,在换挡位置上控制爪钩22与联轴节主体18在切线方向26上形配合地连接。
    通常,摩擦单元24包括至少三个分开的摩擦元件28,其在切线方向26上优选均匀分布。
    根据当前实施例,分别设置六个分开的摩擦元件28,其中,摩擦元件28是在切线方向26上间隔的环形段,其形成分段的摩擦环。
    根据图5清楚的是,每个摩擦元件28的径向内侧从摩擦元件28的轴向边缘32,34至轴向中间面E成锥形地变细,使得径向内侧具有两个锥形段面,其形成摩擦面30,用于构建与联轴节主体18的摩擦连接。
    为构建摩擦连接,每个联轴节主体18再次在其径向外侧上具有与摩擦元件28的摩擦面30邻接的磨擦圆锥36。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联轴节主体18是联接环,且在其径向内侧上具有齿凹槽46。这样的联轴节主体18可通过低的成本被制造成与从动轮14分开的部件,且然后与从动轮14连接。
    如在图1中看到的,联轴节主体18的磨擦圆锥36和/或摩擦元件28的摩擦面30可涂覆有摩擦衬面38,其中,摩擦元件28分别通过摩擦衬面38支撑在磨擦圆锥36上。在此,摩擦衬面38用于可调节的以及在嵌牙接合16的使用寿命上在摩擦元件28与联轴节主体18之间的尽可能恒定的摩擦力矩。
    替选地,也可设想,摩擦元件28完全由摩擦材料形成。由此可以在没有分开的摩擦衬面38的情况下,实现可调节的且在嵌牙接合16的使用寿命上尽可能恒定的摩擦力矩。
    在每个摩擦元件28的径向外侧上设置定位槽40,其在切线方向26上延伸,其中,摩擦单元24具有围绕摩擦元件28的耦接件42,其啮合入定位槽40,从而径向定位摩擦元件28和/或相互地轴向定位摩擦元件28。
    具体地,在图1至图10的所示实施例中,摩擦元件28的径向外侧上分别设置两个定位槽40,其中,定位槽40轴向对称地布置在摩擦元件28中。相应地,还设置两个耦接件42,其分别配备给定位槽40,且在摩擦单元24的(预)装配状态下(参见图5)啮合入定位槽。
    根据图1至图8,所有摩擦元件28形成为同样的,且相对于其轴向中间面E对称地构建,由此针对摩擦单元24的制造成本最小化。
    在嵌牙接合16的当前实施例中,控制爪钩22具有轴向突出的齿44,且轴向邻接的联轴节主体18具有相应的齿凹槽46,其中,齿44啮合入齿凹槽46,从而形成控制爪钩22与联轴节主体18之间的形配合的连接。替选地,齿44当然也可构建在联轴节主体18上,且相应的对齿或齿凹槽46构建在控制爪钩22上。
    如在图1,4和5中所示的,齿44和/或齿凹槽46设置有涂层48,用于冲击阻尼,其中,涂层48特别设置在下述面上,即,所述面在切线方向26上作为冲击面。
    在本发明的框架下,嵌牙接合16特别实施成无联锁面的。在此,“无联锁面的”表示,在控制爪钩22上和在摩擦元件28上都没有联锁几何结构,其在联锁同步变速器的情况下提供联锁力且反作用于控制爪钩的换挡,只要在传动轴与从动轮之间还存在转速差。通过舍弃联锁几何结构,变速器结构显著简化。此外,换挡行程且由此轴向结构空间需求相对于传统的联锁同步明显减小。相反地,在停车状态下的换挡如在联锁同步变速器的情况下一样安全和可靠实现。
    环形控制爪钩22例如构建成一体的,然而替选地,也可多部分地由传送盘以及两个布置在传送盘轴向两侧的且与传送盘固定连接的、特别焊接或铆接的齿盘构成。而控制爪钩在一体实施方式中优选被制造成烧结件,其在多部分实施方式中优选由单个的板件组成。
    在控制爪钩22中设置摩擦元件开口50,其中,给每个摩擦元件28配备摩擦元件开口50,且其中,每个摩擦元件28延伸通过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开口50,以及轴向在两侧突出超过控制爪钩22。特别地,摩擦元件开口50的尺寸在切线方向26上完全匹配摩擦元件28的尺寸,使得每个摩擦元件28基本上抗扭地保持在分别所述配备的摩擦元件开口50中。
    控制爪钩22可相对于摩擦元件28轴向调节,且在轴向的中部位置构建与摩擦元件28的锁接。在该轴向中部位置上,控制爪钩22与摩擦元件28轴向定中心,因此具有相同的中间面E。
    为构建该锁接,每个摩擦元件28在径向内侧上在轴向中间具有中心凹槽52,其中,该中心凹槽52特别是在切线方向26上延伸的中心槽,用于将各摩擦元件28相对于控制爪钩22轴向定中心。
    通常为形成锁接,此外设置至少一个弹性件54,其径向作用于摩擦元件28。
    图1至5示出汽车变速器10的局部,其特别被实施成双离合变速器或自动变速器,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嵌牙接合16。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给每个摩擦元件28配备弹性件54,其被容纳在控制爪钩22中,且所配备的摩擦元件28径向向外地作用(特别参看图4和5)。在此,摩擦元件28径向支撑在耦接件42上,其在嵌牙接合16的该实施方式中是两个在切线方向26上尽可能非弹性的、封闭的金属环,特别是钢环。
    替选地或附件地,摩擦元件28在径向方向上也可支撑在控制爪钩22上,确切的说,支撑在控制爪钩22的摩擦元件开口50的径向外边缘上。
    在根据图1至5的嵌牙接合16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给每个弹性件54配备构建成球体的压力作用体56,其在控制爪钩22中被径向引导,且可啮合入摩擦元件28的中心凹槽52。
    图6至8示出汽车变速器10的局部,其特别被实施成双离合变速器或自动变速器,具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嵌牙接合16。
    嵌牙接合16的第二实施方式与根据图1至5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仅在于 摩擦元件28的径向使用方式。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即,耦接件42被构建成弹性件54,其使摩擦单元24的摩擦元件28径向向内抵抗控制爪钩22。在此,构建成弹性件54的耦接件42是环形弹簧(也称为开槽的弹簧环),其围绕摩擦元件28,且特别基本上完全包围。在嵌牙接合16的该结构情况下,其制造成本降低,因为不需要压力作用体56且需要少量弹性件54。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特别参见图4和5),在嵌牙接合16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摩擦单元24也可预安装在控制爪钩22上,且与控制爪钩22形成预安装的组件。在此,耦接件42使摩擦元件28径向向内抵抗控制爪钩22,其中,控制爪钩22的摩擦元件开口50的径向内边缘58啮合入摩擦元件28的中心凹槽52(图7)。因此,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一方面摩擦单元24可通过控制爪钩轴向作用,且另一方面控制爪钩22可相对于摩擦元件28轴向调节,以及可与摩擦元件28锁止在轴向中部位置上。
    图9和10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嵌牙接合16的局部,其与根据图1至5的第一实施方式仅在摩擦元件28的几何结构上不同。
    因此,根据图9和10,摩擦单元24的摩擦元件28在其轴向边缘32,34上具有两个在切线方向26上相反延伸的突起60,其在切线方向26上在两侧突出超过分别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开口50。由于该突起60,摩擦面30在摩擦元件28的各边缘32,34上变大,由此在联轴节主体18与摩擦单元24之间可传递的摩擦力矩提高。
    替选地,也可设想变型方案,其中,每个摩擦元件28仅具有突起60,其在切线方向26上突出超过所配备的摩擦元件开口50。
    下文中,简短探讨嵌牙接合16以及汽车变速器10的功能。
    若汽车变速器10应被换挡成另一档位,则例如通过换档拨叉将轴向换挡作用力FS施加到控制爪钩22上(参见图2和7)。相应地,控制爪钩22在轴向方向上被移动至待接通的从动轮14。在此,整个摩擦单元24通过锁接同样在轴向方向上推移,直至摩擦元件28的摩擦面30直接或(通过摩擦衬面38)间接倚靠在磨擦圆锥36上,且形成摩擦连接。只要在摩擦元件28与联轴节主体18之间设置摩擦连接,则达到控制爪钩22及嵌牙接合16的同步位置,且进行传动轴12与从动轮14之间的转速调整。在同步位置上,摩擦元件28与控制爪钩22 之间的锁接的保持力大于换挡作用力FS,使得控制爪钩22轴向固定保持在摩擦单元24上,且不可进一步朝向从动轮14移动。
    只要传动轴12与从动轮14之间的转速差低于边界值和/或经过预定的同步时间,则换挡作用力FS升高超过保持力,使得控制爪钩22与摩擦单元24之间的锁接解除,且控制爪钩22可轴向进一步在至从动轮14的方向上推移。在控制爪钩22在至从动轮14的方向上进一步轴向推移时,控制爪钩22的齿44啮合入联轴节主体18的齿凹槽46,使得控制爪钩22与联轴节主体18在切线方向26上形配合地相互连接。由此达到控制爪钩22及嵌牙接合16的换挡位置,且接通所期望的档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联锁,例如根据博格华纳公司(BorgWarner),结构复杂度更低,且轴向更紧凑。
    在根据图1至5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锁接如下地在换挡作用力FS升高的情况下失效(aufheben),即,构建成球体的压力作用体56通过形成为中心槽的中心凹槽52的槽侧面抵抗弹性件54的作用力径向向内推移,直至压力作用体56不再啮合入中心凹槽52,且控制爪钩22由此可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摩擦单元24被推移。
    在根据图6至8的第二实施方案中,相反地,锁接在换挡作用力FS升高的情况下通过下述方式解除,即,摩擦元件28通过边缘58和/或中心凹槽52的倾斜的面抵抗弹性件54的力径向向外被推移,直至摩擦元件开口50的边缘58不再啮合入摩擦元件28的中心凹槽52,使得控制爪钩22可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摩擦单元24被推移。

    关 键  词:
    用于 汽车 变速器 接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汽车变速器的嵌牙接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03265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