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06385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1.30CN202706385U*CN202706385U*(21)申请号 201220327744.0(22)申请日 2012.07.03E04F 13/074(2006.01)F24F 5/00(2006.01)(73)专利权人李渊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路文二新村2幢3单元401室(72)发明人李渊 李增清(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包括冷热饰面板本体和热交换体以及龙骨条,冷热饰面板包括基板和设。
2、置在基板的一个面上的热交换介质层,该介质层包括位于基板正面的热交换部和设置在热交换部两侧且分别位于基板两纵向侧边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龙骨条被等间距地设置在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上,冷热饰面板被平铺在龙骨条上,且在热交换介质层上涂装饰面层,冷热饰面板的所有纵向侧边均搁置在龙骨条上,当两相邻冷热饰面板的两纵向侧边相互合围时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共同合围成的呈纵向延伸的容置热交换体的容置腔,在热交换时能将热交换体内的能量通过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传递给热交换部。(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
3、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1/2页21.一种冷热饰面板,包括冷热饰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热饰面板本体(1)包括基板(2)和设置在基板(2)的一个面上的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热交换介质层(3),所述的热交换介质层(3)包括位于基板(2)正面的热交换部(30)和设置在热交换部(30)两侧且分别位于基板(2)两纵向侧边的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当两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1)的两纵向侧边相互合围时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上的内表面共同合围成的呈纵向延伸的容置热交换体的容置腔(33),所述的热交换体(4)设置在容置腔(33)内且热交换体(4)在。
4、热交换时能将能量通过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传递给热交换部(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31)与热交换部(30)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二热交换部(32)与热交换部(30)连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部(30)为形状与基板(2)正面相适应的且为一体式结构的片状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部(30)由分体设置的第一片状体(301)和第二片状体(302)拼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
5、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均为向中间回弯的对称的弧形面结构,且两相邻的冷热饰面板本体(1)上的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合围时,所述的容置腔(33)呈圆形管道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2)内部形成有若干呈纵向延伸的通孔(21),所述的热交换介质层(3)为铝合金型材且通过胶粘剂与基板(2)实现粘合。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介质层(3)为铝合金型材且通过胶粘剂与基板(2)实现粘合。8.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包括若干冷热饰面板本体(1)和若干热交换体(4)以及若干龙骨条。
6、(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热饰面板本体(1)包括基板(2)和设置在基板(2)的一个面上的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热交换介质层(3),所述的热交换介质层(3)包括位于基板(2)正面的热交换部(30)和设置在热交换部(30)两侧且分别位于基板(2)两纵向侧边的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所述的若干龙骨条(5)呈扁平长条状且被等间距地设置在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6)上,所述的若干冷热饰面板本体(1)被平铺在所述的若干龙骨条(5)上,且相对于设置有热交换介质层(3)的另一面与龙骨条(5)的一表面接触,且所述的冷热饰面板本体(1)的所有纵向侧边均搁置在龙骨条(5)上,当两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1)。
7、的两纵向侧边相互合围时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上的内表面共同合围成的呈纵向延伸的容置热交换体(4)的容置腔(33),所述的热交换体(4)设置在容置腔(33)内且热交换体(4)在热交换时能将能量通过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传递给热交换部(3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热饰面板本体(1)的纵向侧边和龙骨条(5)长度方向同向。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其特征在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706385 U2/2页3于,所述的龙骨条(5)通过胶黏剂或螺钉或。
8、胶黏剂和螺钉共同固定在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6)上。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热饰面板本体(1)和所述的龙骨条(5)通过胶黏剂或螺钉(7)或胶黏剂和螺钉(7)共同固定。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或11所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冷热饰面板本体(1)被平铺在所述的若干龙骨条(5)上,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1)的两纵向侧边和两横向侧边合围时所形成的缝隙用专用的腻子或胶带填补或覆盖,然后,在铺有热交换介质层(3)的整体面上涂装饰面层(8)。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706385 U1/4页4一。
9、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修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0002 本技术发明人在这之前,发明了一种冷热装饰板申请号:201120113637.3,包括装饰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板本体包括基板和设在基板一个面上的表板或表层,在基板和表板之间或基板和表层之间设有热交换介质层,所述的热交换介质层延伸至基板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热交换面和第二热交换面,所述的基板相对于设置表板或表层的另一表面靠近于基板两侧的位置分别形成有第一锁合结构和第二锁合结构,两相邻装饰板本体之间通过外锁扣件连接,所述的外锁扣件上。
10、分别形成与第一锁合结构配合的第三锁合结构及与第二锁合结构配合的第四锁合结构,外锁扣件朝向基板的该侧设有一凹槽,当两相邻装饰板本体相互锁合时,所述的外锁扣件上的凹槽及第一热交换面和第二热交换面共同形成一容置热交换体的容置腔。该设计提供一种热量传输效果好,加热均匀的冷热装饰板。该设计由于预先直接在装饰板本体设置了一表板或表层,虽然,今后把该冷热装饰板用在天花板上时,会相应节约表面的涂装施工时间,但导致冷热装饰板之间有拼缝,对要求天花板没拼缝的用户来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冷热装饰板相互之间的连接过于复杂,增加制造成本和施工难度。 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原有的技术,提供一种设计更。
11、加合理,结构更简单,热量传输效果更好且均匀的一种冷热饰面板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既可以在天花板上安装也可以在墙面或地面上安装的一种冷热饰面板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包括冷热饰面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热饰面板本体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的一个面上的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热交换介质层,所述的热交换介质层包括位于基板正面的热交换部和设置在热交换部两侧且分别位于基板两纵向侧边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当两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的两纵向侧边相互合围时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上的内表面共同合围成。
12、的呈纵向延伸的容置热交换体的容置腔,所述的热交换体设置在容置腔内且热交换体在热交换时能将能量通过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传递给热交换部。其中,热交换体可以是通冷水的水管,在水管和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接触处缝隙间涂抹上导热泥或导热胶,使水管与热交换介质层之间发生充分接触,将水的温度通过热交换介质层与室内空气产生热交换,进而达到室内快速降温目的。 0006 通常热交换介质层的整个侧部与热交换介质层的长度相同,因此热交换体能够同时与整个热交换介质层的侧部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提高传热效率。 说 明 书CN 202706385 U2/4页50007 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
13、统中,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与热交换部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二热交换部与热交换部连为一体式结构。 0008 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 所述的热交换部为形状与基板正面相适应的且为一体式结构的片状体。 0009 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热交换部由分体设置的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拼合而成。 0010 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均为向中间回弯的对称的弧形面结构,且两相邻的冷热饰面板本体上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合围时,所述的容置腔呈圆形管道状结构。 0011 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
14、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基板内部形成有若干呈纵向延伸的通孔,热交换介质层为铝合金型材且通过胶粘剂与基板实现粘合。通常,基板的材质为木塑,木塑通过微发泡和木塑基板内部设置若干呈纵向延伸的通孔,这样既减轻了重量又增加了隔热性能。 0012 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热交换介质层为铝合金型材且通过胶粘剂与基板实现粘合。通常,铝合金型材表面通过喷砂处理,便于铝合金型材表面增加附着力。 0013 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包括若干冷热饰面板本体和若干热交换体以及若干龙骨条,其特征在于:冷热饰面板本体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的一个面上的由导热材料制成。
15、的热交换介质层,热交换介质层包括位于基板正面的热交换部和设置在热交换部两侧且分别位于基板两纵向侧边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若干龙骨条呈扁平长条状且被等间距地设置在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上,若干冷热饰面板本体被平铺在龙骨条上,且相对于设置有热交换介质层的另一面与龙骨条的一表面接触,且冷热饰面板本体的所有纵向侧边均搁置在龙骨条上,当两 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的两纵向侧边相互合围时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上的内表面共同合围成的呈纵向延伸的容置热交换体的容置腔,热交换体设置在容置腔内且热交换体在热交换时能将能量通过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传递给热交换部。 0014 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
16、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冷热饰面板本体的纵向侧边和龙骨条长度方向同向。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在少用龙骨的情况下使得所有冷热饰面板本体的上的所有纵向侧边均搁置在龙骨条上,且便于螺钉的固定。使得龙骨之间形成空隙,形成一个空气隔热层,进一步阻止热量向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传输,对整个室内的冬季采暖也起到保温作用。 0015 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龙骨条通过胶黏剂或螺钉或胶黏剂和螺钉共同固定在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上。胶黏剂通常采用地板专用铺装胶。 0016 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冷热饰面板本体和龙骨条通过胶黏剂或螺钉或胶黏剂和螺钉共。
17、同固定。胶黏剂通常采用地板专用铺装胶。 0017 在上述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中,所述的若干冷热饰面板本体被平铺在若干龙骨条上,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的两纵向侧边和两横向侧边合围时所说 明 书CN 202706385 U3/4页6形成的缝隙用专用的腻子或胶带填补或覆盖,然后,在铺有热交换介质层的整体面上涂装饰面层。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胀冷缩,所以,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的两纵向侧边和两横向侧边合围时所形成的缝隙处,均应用粘性强的胶带覆盖,再在铺有热交换介质层的整体面上涂装各种涂料,会使得涂料层显得既平整又不易开裂。 0018 与原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热饰面板以。
18、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具有很明显的创造性和新颖性,提供了一种 比原设计更加合理,结构更简单,热量传输效果更好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热饰面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交换介质层的方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交换介质层的方案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冷热饰面板本体1、基板2、热交换介质层3、热交换体4、龙骨5、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6、螺钉7、饰面层8、。
19、通孔21、热交换部30、第一热交换部31、第二热交换部32、第一片状体301、第二片状体302、容置腔33 0024 具体实施方式0025 实施例1: 0026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包括冷热饰面板本体1和热交换体4以及龙骨条5,冷热饰面板本体1包括基板2和设置在基板2的一个面上的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热交换介质层3,基板2内部设置有若干呈纵向延伸的通孔21,热交换介质层3包括位于基板2正面的热交换部30和设置在热交换部30两侧且分别位于基板2两纵向侧边的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龙骨条5呈扁平长条状且被等间距地设置在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6上并通过螺钉7固定,冷热饰面板本体1的纵向侧边和龙。
20、骨条5长度方向同向设置,冷热饰面板本体1被平铺在龙骨条5上,且相对于设 置有热交换介质层3的另一面与龙骨条5的一表面接触,且冷热饰面板本体1的所有纵向侧边均搁置在龙骨条5上,当两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1的两纵向侧边相互合围时,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上的内表面共同合围成的呈纵向延伸的容置热交换体4的容置腔33,热交换体4设置在容置腔33内且热交换体4在热交换时能将能量通过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传递给热交换部30。 0027 冷热饰面板本体1和龙骨条5通过螺钉7固定,且被平铺在龙骨条5,相邻冷热饰面板本体1的两纵向侧边和两横向侧边合围时所形成的缝隙用专用的胶带覆盖,然后,在铺有。
21、热交换介质层3的整体面上涂装饰面层8。 0028 具体实施方式0029 实施例2: 0030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第一热交换部31与热交换部30连为一体式结构,第二热交换部32与热交换部30连为一体式结构。热交换部30为形状与基板2正面相适应的且为一体式结构的片状体。其余均与实施例1类同,不做赘述。 说 明 书CN 202706385 U4/4页70031 实施例3: 003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热交换部31与热交换部30连为一体式结构,第二热交换部32与热交换部30连为一体式结构。热交换部30为形状与基板2正面相适应的且为分体式结构的片状体,由第一片状体301和第二片状。
22、体302拼合而成,其余均与实施例1类同,不做赘述。 003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4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冷热饰面板本体1、基板2、热交换介质层3、热交换体4、龙骨5、天花板或墙面或地面6、螺钉7、饰面层8、通孔21、热交换部30、第一热交换部31、第二热交换部32、第一片状体301、第二片状体302、容置腔3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说 明 书CN 202706385 U1/2页8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06385 U2/2页9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0638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