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入式下水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插入式下水管.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39421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1.16CN202039421U*CN202039421U*(21)申请号 201120104210.7(22)申请日 2011.04.09E03C 1/12(2006.01)E03C 1/264(2006.01)(73)专利权人伍俊雄地址 529300 广东省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新昌新园街48号204房(72)发明人伍俊雄(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插入式下水管(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入式下水管,包括左、右水槽连接管,所述左、右水槽连接管上皆设有水槽排水接口和溢流接口,所述左、右水槽连接管之间采用插入式。
2、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左、右水槽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多层密封,所述左水槽连接管的底部连接有排水软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高低可调节、外形美观、密封性好、装卸方便、防堵防漏,可作为理想的厨房用排污设备广泛应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202039423 U 1/1页21.一种插入式下水管,包括左、右水槽连接管(1、2),所述左、右水槽连接管(1、2)上皆设有水槽排水接口(3)和溢流接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水槽连接管(1、2)之间采用插入式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与左。
3、、右水槽连接管(1、2)的连接处设有多层密封,所述左水槽连接管(1)的底部连接有排水软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水槽连接管(1)为T字型三通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水槽连接管(2)大致呈L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下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槽排水接口(3)上安装有防堵过滤网(7)。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39421 UCN 202039423 U 1/2页3一种插入式下水管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排污管道,特别是一种插入式下水管。背景技术0002 目前,市面上生产销售的。
4、下水管因为产品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其结构相对复杂,安装很不方便,产品安装后高低不能调节,所以对安装的环境和精度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安装的难度,另外,传统的产品其管件之间的连接处密封性不是很好,从而导致管件之间连接处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发明内容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密封性好、装卸方便、防堵防漏的插入式下水管。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 一种插入式下水管,包括左、右水槽连接管,所述左、右水槽连接管上皆设有水槽排水接口和溢流接口,所述左、右水槽连接管之间采用插入式连接有连接管,连接。
5、管与左、右水槽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多层密封,所述左水槽连接管的底部连接有排水软管。0006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优化,所述左水槽连接管为T字型三通管;所述右水槽连接管大致呈L形状;在所述水槽排水接口上安装有防堵过滤网。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在所述左、右水槽连接管之间采用插入式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左、右水槽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多层密封,所述左水槽连接管的底部连接有排水软管,本实用新型密封性能好,不会出现漏水,采用插入式连接方式,产品装卸方便,防堵防漏。附图说明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
6、方式0010 参照图1,一种插入式下水管,包括左、右水槽连接管1、2,所述左、右水槽连接管1、2上皆设有水槽排水接口3和溢流接口4,所述左、右水槽连接管1、2之间采用插入式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与左、右水槽连接管1、2的连接处设有多层密封,所述左水槽连接管1的底部连接有排水软管6。0011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优化,所述左水槽连接管1为T字型三通管;所述右水槽连接管2大致呈L形状;在所述水槽排水接口3上安装有防堵过滤网7。0012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在所述左、右水槽连接管之间采用插入式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左、右水槽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多层密封,所述左水槽连接管的底部连接说 明 书CN 202039421 UCN 202039423 U 2/2页4有排水软管,本实用新型密封性能好,不会出现漏水,采用插入式连接方式,产品装卸方便,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高低可调节、外形美观、密封性好、装卸方便、防堵防漏,可作为理想的厨房用排污设备广泛应用。0013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2039421 UCN 202039423 U 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39421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