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透水路面结构.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4012087
  • 上传时间:2018-08-11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1.60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069926.2

    申请日:

    2012.02.28

    公开号:

    CN202500072U

    公开日:

    2012.10.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C15/00

    主分类号:

    E01C15/00

    申请人:

    南京标美彩石建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伟娟; 姜龙; 鲍仁富; 张政; 王少东; 马昌军

    地址: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玉带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包括原状土层,所述原状土层上铺设有级配碎石层,其中所述级配碎石层上铺设有水泥混凝土层,水泥混凝土层至少一侧留有通向小路边沿的排水沟,排水沟上铺有透水混凝土层,所述水泥混凝土层及透水混凝土层上铺设有透水混凝土面层,该透水路面结构的两侧铺有路沿平石,所述路沿平石上抹有水泥砂浆层并粘结在透水混凝土层上。采用该结构的透水路面结构,可以将雨水通过沟槽内的透水混凝土流入到内,从而流入到路边的绿化带,美化环境。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包括原状土层,所述原状土层上铺设有级配碎石
    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碎石层上铺设有水泥混凝土层,水泥混凝土层至少
    一侧留有通向小路边沿的排水沟,排水沟上铺有透水混凝土层,所述水泥混凝
    土层及透水混凝土层上铺设有透水混凝土面层,该透水路面结构的两侧铺有路
    沿平石,所述路沿平石上抹有水泥砂浆层并粘结在透水混凝土层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宽度为
    100mm-300mm,深度为100mm-150mm。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面
    层为生态透水混凝土面层,该生态透水混凝土面层上铺设有面层透水混凝土保
    护层。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透水混凝土层的孔隙率为20%-35%。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状土层的夯
    实系数大于93%。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碎石层的
    夯实系数大于94%。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
    为原色透水混凝土层。

    说明书

    透水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在以往绿化风光带的道路设计中,存在着狭窄的小路无排水系统的情况。
    小路面层为透水混凝土,小路底层为不透水的水泥混凝土结构,两旁设计为砖
    铺设的不透水结构,从而使透水面层成为一个湿地,在下雨时水就积聚在透水
    混凝土面层中,使透水混凝土很快出现掉色、脱粒、开裂等损坏现象。这是雨
    水不能渗透的原因所造成的,这是一个不方便使用透水混凝土的设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路面上的水通过小路两边
    排出的透水路面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透水路面结构,包括
    原状土层,所述原状土层上铺设有级配碎石层,其中所述级配碎石层上铺设有
    水泥混凝土层,水泥混凝土层至少一侧留有通向小路边沿的排水沟,排水沟上
    铺有透水混凝土层,所述水泥混凝土层及透水混凝土层上铺设有透水混凝土面
    层,该透水路面结构的两侧铺有路沿平石,所述路沿平石上抹有水泥砂浆层并
    粘结在透水混凝土层上。

    优选地,所述排水沟宽度为100mm-300mm,深度为100mm-150mm。

    优选地,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为生态透水混凝土面层,该生态透水混凝土
    面层上铺设有面层透水混凝土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孔隙率为20%-35%。

    优选地,所述原状土层的夯实系数大于93%。

    优选地,所述级配碎石层的夯实系数大于94%。

    优选地,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为原色透水混凝土层。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水沟并在排水沟上铺设透水混凝土层,使得
    雨水可以与小路边的排水沟相通,这样形成一条透水通道,使雨水通过这一通
    道排入小路侧面的绿化带,能湿润绿化带的土壤。而当小路较宽时可进行双面
    排水沟设计,使雨水向道路两边的绿地排水。在回收雨水湿润绿化带的同时,
    改变了透水路面的湿地性能,使雨水能及时排入地下,从而保护了透水混凝土
    面层不受水浸的损坏。同时,该结构的透水路面结构,强度大于一般设计的排
    水沟或盲沟。一般排水沟或盲沟设计成空的或作过滤用时填入碎石填层,而本
    实用新技术在排水沟上填入大孔隙率的透水混凝土,提高了底层的强度,且无
    外观上的问题。因一般排水沟往往是设在外沿并加篦盖,在美观上不如设在底
    层的透水混凝土排水沟。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
    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实用新型的透水路面结构包括原状土层9、级配碎石
    层8、水泥混凝土层7、透水混凝土面层6、面层透水混凝土保护层5、水泥砂
    浆层2及路沿平石1。原状土层9夯实系数大于93%时,在上面铺设级配碎石
    层8,并将级配碎石层8夯实。当级配碎石层8夯实系数大于94%时,其上面
    铺设水泥混凝土层7,可以选用C20水泥混凝土。在水泥混凝土层7的一侧留
    有通向小路边沿的排水沟4,经总结发现,该排水沟4的宽度在100mm-300mm、
    深度在100mm-150mm时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排水效果;在水泥混凝土层7终凝前,
    立即在排水沟4上填入孔隙率为20%-35%的透水混凝土层3,该透水混凝土层3
    可以为原色透水混凝土层,然后同时进行面层施工,在水泥混凝土层7及透水
    混凝土层3上铺设透水混凝土面层6,并在小路的两边铺上路沿平石1。该路
    沿平石1上抹有水泥砂浆层2,通过该水泥砂浆层2粘结在透水混凝土层3上。
    该透水混凝土面层6可以为生态透水混凝土面层(所谓生态透水混凝土,就是
    通过材料筛选、添加功能性添加剂、采用特殊工艺制造出来的具有特殊结构与
    功能,能减少环境负荷,提高与生态环境的相协调性,并能为环保做出贡献的
    混凝土),在透水混凝土面层6上铺设面层透水混凝土保护层5。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路面较宽时,采用双侧排水沟结构。该透水路面水
    泥混凝土层7的两侧均设有通向小路边沿的排水沟4,排水沟4内均铺设有透
    水透水混凝土层3,水泥混凝土层7及透水混凝土层3上铺设透水混凝土面层
    6,并在小路的两边铺上路沿平石1,这样排水更快。

    当下雨或下雪导致路上积水时,雨水按照图中箭头方向流入面层透水混凝
    土保护层5及透水混凝土面层6中,之后流过透水路面一侧或两侧排水沟4上
    的透水混凝土层3,流入绿地中。在湿润绿化带的同时,改变了透水路面的湿
    地性能,使雨水能及时排入地下,从而保护了透水混凝土面层不受水浸的损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
    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
    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
    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及其等效物界定。

    关 键  词:
    透水 路面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透水路面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01208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