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按工序彼此相继的牵伸装置之间的条筒输送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两个在工作程序中彼此相继的牵伸装置之间的条筒输送装置,其中,条筒通过至少一个输送装置沿前进方向移动,在一条封闭的输送轨道上循环的条筒至少分组地互相直接接触,封闭的输送轨道设计为多边形的,它的侧边互相形成夹角。
在一种已知的条筒输送设备中(DE-AS1281903),满条筒在下游的牵伸装置处加工。为此,满条筒部署成U形。只有在满条筒排空时,它们才作为空条筒逐个相继地供往上游的牵伸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在上游的牵伸装置装料站的前和后,分别设有用于空条筒或满条筒地存放位置。缺点是,下游的牵伸装置保持处于等待状态,直至供应需要数量的满条筒为止,因此产生显著的工作时间损失。此外,空条筒或满条筒输入和输出互相有关,所以已知的条筒输送设备由于这种强制结合而成为非柔性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前言所述类型的条筒输送设备,它能避免上述缺点,尤其允许提高加工速度以及它在工作上是柔性的。
此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特征达到。
通过在上游的牵伸装置和在下游的牵伸装置之间分别设有用于空条筒或满条筒的条筒存储器,使多个空条筒在上游的牵伸装置处就已经加满了纤维条,在此期间多个满条筒在下游的牵伸装置处加工。条筒存储器作为输送装置的这种设计,允许空条筒和满条筒从上游的牵伸装置向下游的牵伸装置或从下游的牵伸装置向上游的牵伸装置在工作上灵活地输入和输出。
空条筒存储器和满条筒存储器最好沿输送方向连续设置。输送轨道的输送件最好至少有一条循环的传送带、输送槽、辊等,它们具有驱动装置。沿输送方向(A、B)看,最好为最前面的条筒配设制动件。输送件,例如传送带,能够在积聚的条筒下面滑过是有利的。合乎目的的做法是空条筒存储器设计为堆置式输送机(Stauforderer)(推移式存储器)。满条筒存储器最好设计为堆置式输送机(推移式存储器)。空条筒存储器最好至少有两个输送轨道。满条筒存储器至少有两个输送轨道是有利的。合乎目的的做法是推移式存储器允许空条筒或满条筒分类。循环的条筒最好沿一个方向输送。
下面借助于图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其中:
图1按本发明条筒输送设备示意俯视图;
图2按图1的条筒输送设备具有条筒的纵向输送装置;
图3a、3b借助于按图2的剖面III-III表示条筒从供给的输送轨道输送到横向的输送轨道上;
图4下游的牵伸装置给棉板和输送轨道的透视图;以及
图5电子操纵和调整装置和所连接的驱动装置及传感器。
按图1,上游的牵伸装置1(有给棉板2和牵伸机构3),例如Trutzschler牵伸装置HS,与下游的牵伸装置4(有给棉板5和牵伸机构6),例如Trutzschler牵伸装置HS,通过条筒输送设备7连接起来。牵伸装置1和4各有一个带转盘的条子输出装置8或9。
纤维条10(参见图4)在下游牵伸装置4牵伸机构6上的喂入,在给棉板5处借助于筒子架排11进行,筒子架排11为满条筒13′或空条筒13″所设。筒子架排11有一输送轨道15。在筒子架排11的区域内,为输送轨道15设一纵向输送装置17(见图2)。给棉板5在筒子架排11上面有喂入辊18a至18c。在上游牵伸装置1的条子输出装置8处连接有用于空条筒13″的入口轨道21和用于加满纤维条10的条筒13″的出口轨道22。输送轨道15安排成与入口轨道21和出口轨道22成直角。纵向的输送装置17既与入口轨道21 与输入轨道33相连,后者有一纵向的输送装置24。输送轨道23和出口轨道22,通过另一个有纵向的输送装置的输送轨道25、26连接。此条筒输送设备7主要包括输送轨道15、入口轨道21(输送轨道)、出口轨道22(输送轨道)以及输送轨道23和25。所有的输送轨道15、21、22、23和25安排成互相成直角。它们互相直接连接。输送轨道15和25彼此平行,以及输送轨道23、22和21设置成彼此平行。实心箭头A、B、C、D表示了满条筒13′的输送方向,而空心箭头E、F指示空条筒13″的输送方向。空条筒13″通过具有旋转十字架的条筒旋转交换器27(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方向G)从入口轨道21移到条子输出装置8的转量8a的下面,在这一位置加入纤维条10(用13′″表示部分加料后的条筒),并接着作为满条筒13′被旋转十字架27移到出口轨道22上。在此封闭的条筒输送设备中循环的条筒13′、13″,沿着前进方向(箭头A至F)向前输送。
按图2,纵向输送装置17、19、20、24和26安排在两侧。它们分别包括两条平行循环的传送带17a,17b;19a,19b;20a,20b;24a,24b或26a和26b,传送带围绕着传送带导向轮171至174;191至194;201至204;241至244或261至264循环。这些纵向的输送装置可例如按德国专利申请19509928.1设计。相对传送带在同一带端处的导向轮,定向为彼此同轴。
在上游的供给的输送轨道22;25;23;15与下游的横向输送轨道25;23;15;21之间,在横向输送轨道25;23;15或21的那个与给的输送轨道19;22;25;23或21连接的端区,各设有一条作为转移装置的短循环带28;29;30或31。围绕着带的导向轮28a,28b;29a,29b;30a,30b或31a,31b循环的带28、29、30和31,均平行于传送带26a,26b;24a,24b;17a,17b或20a,20b设置。在每条带28、29、30和31的外侧设有一驱动件,例如销子32、33、34或35。
箭头A至F同时也指出了各有关传送带和转移带的上段的运动方向。
按图3,一个条筒13′在输送轨道23端部的传送带24a,24b上。条筒底部有一个环形槽36。条筒13′侧面越过传送带24a,24b向外伸出。带30的导向轮30a处于条筒13′从传送带24b侧面伸出的部分的下方。现在,通过驱动电机37使带30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带的上段和带的下段沿箭头I或K的方向运动。此时驱动件34绕过带的导向轮30a从下向上到达并插入槽36中。由于带30继续运动,驱动件34沿方向N将条筒13′,从供给的输送轨道23的传送带24a,24b,牵引到横向轨道15的传送带17a,17b上。当驱动件34通过了带的导向轮30b,它便如图3b所示绕过带的导向轮30b向下沉没。与此同时,被驱动电机38驱动的传送带17a,17b将条筒13′沿方向0向前输送。
按图4在输送轨道15上立有三个满条筒13a′,13b′和13c′,纤维条10a,10b和10c从这些条筒经可旋转的喂入辊18a,18b,18c沿方向P,输送到牵伸机构6(是图1)的导条器46(喂入喇叭头)中。
按图5,在电子操纵和调整装置45,例如微型计算机上,连接有用于纵向输送装置19、26、24、17、20的驱动装置38至42,例如驱动电机、用于条筒交换器7旋转十字架的驱动电机43、用于条筒13′、13″行程控制的传感器44(图中未表示)以及用于横向一转移装置28、29、30、31的驱动电机,例如37。按本发明的条筒输送设备,允许在运行时在两个牵伸装置1、6之间自动输送条筒和更换条筒。
在图1中表示的结构可使条筒输送设备节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