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机组及其过滤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机组及其过滤装置,其中泵和过滤室置于一个带有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的封闭的或者箱形的壳体;一个筒形件置于所说的过滤室内,并与置于所说的泵的排出侧的螺旋室连通;一个过滤元件置于所说的筒形件的外周面上,以便当过滤元件堵塞时使所说的过滤元件沿所说的排出侧方向移动。
通常,设置于加油站象汽油站及类似地方的汽油量计的泵机组,置于一个带有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的封闭或者箱形壳体内,其中的泵、气液分离器、过滤元件及类似元件形成了泵机组(参见如本申请人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平7-140223)。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当设置于排出侧的过滤室内的过滤元件堵塞时,过滤元件产生移动,以使流体流出出口,因此恐怕发生由过滤元件渗出的油受到异物颗粒污染的情况。
为了克服这些现有技术中固有的缺点以阐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首先参考图7对一个现有技术的例子,即上面地日本专利申请平7-140223进行描述。
在图7中,制成封闭或箱形的壳体C有一个入口I和一个出口O。入口I与置于壳体C入口侧的圆柱形过滤室1相联通。在这个过滤室1内部安装一个入口侧过滤元件2。另一方面,过滤室1通过一个单向阀5与泵6的入口侧的一个流体通道7相连通。泵6带有一个切向进入螺旋室10的出口侧流体通道8。螺旋室10设置为圆柱形,通过螺旋室10上的一个室壁表面13上的一个小孔13a与壳体C的流体通道20相连通。在与室壁表面13a相对的一侧,螺旋室10通过一个柱形件11与过滤室17相连通。一个气液分离器包括一个螺旋室10、柱形件11、用于排出气液混合物的小孔13a以及一个下面将描述的过滤元件14。
过滤室17的形状为柱形,通过控制阀18与出口O相连通,其下部通过一个旁通阀19与泵6的入口侧的流体通道7相连通。一个过滤元件14安置于过滤室17中。邻近过滤元件14的相对一端的一个凸台12b与柱形件11形成一个整体,并与柱形件14同轴。过滤元件14的另一端由一个盖件12a密封。另一个盖件15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可分离地安装在壳体C的外侧,并与过滤元件14的盖件12a相对放置。盖件12a被盖件15与盖件12a之间的一个压缩盘簧16挤压,如图7所示。另一方面,与盖件12a相对安排的凸台12b座落在壳体C上形成的支承表面上。
用于排出气液混合物的小孔13a,置于与螺旋室10的过滤室17相对的一个位置上。与这个小孔13a相通的流体通道20与一个浮子室21相连通。浮子室21内安装一个浮子阀22,当浮子室21内的油达到一个预定高度L时浮子阀22开启。在高于L的位置上设有一个通气孔V。浮子室21的一个出口流体通道23与泵入口侧的过滤室相连通。另外,图中的数字25表示一个封盖,它用于封闭安装单向阀5的开口24。
在上面结构的泵机组中,地下油罐(图中未示出)中的油通过入口I提供给泵6,油中的异物颗粒及类似污染物由入口侧的过滤元件2清除。之后,不含异物颗粒及类似污染物的油由泵6抽吸,于是通过单向阀5离开过滤室1到流体通道7,并进入泵6,在泵6中油被压缩。泵6中被压缩的压力油从流体通道8流到螺旋室10,其中油产生涡旋运动。在油的这种涡旋运动的中心区,汇集了较轻比重的气液混合物,通过小孔13a流到浮子室21。其余的油,即不含任何气体的因此比重较大的油,通过过滤元件14进入过滤室17,然后打开控制阀18进入出口O,从这里通过一个供油喷嘴(图中未示出)提供给用户。另一方面,如果油没有被提供给用户,而泵6处于工作状态时,则油通过旁通阀19从过滤室17返回到泵6入口侧的流体通道7。另外,进入浮子室21的气液混合物的气相部分与液相部分分离,并使气相部分从通气孔V排出。在这种情况下,当浮子室21内的油的高度超过一个预定的高度L时,浮子阀22被打开以使油返回到入口侧的过滤室1。
当在作业中过滤元件14堵塞时,过滤元件14由于油压的作用克服压力盘簧16的弹力而被迫向左移动,如图7所示。结果,螺旋室10中的油直接流到出口O,使得异物颗粒及类似污染物进入供油喷嘴(图中未示出)。
尽管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平7-140223公开的现有技术在作业时是有效的,但是已经发现它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例如,根据最近的研究及发展,可使常规泵机组出口侧的过滤装置的重量进一步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泵机组及其过滤装置,当作业中过滤元件堵塞时,泵机组防止含有异物颗粒及类似污染物的油进入出口,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过滤装置重量轻且经久耐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在泵机组中,在带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箱形壳体内设有一个泵和一个过滤室;过滤室中有一个筒形件,该筒形件与泵的排出侧的螺旋室相连通;一个过滤元件,其置于筒形件的外周面部分,因此当过滤元件堵塞时,过滤元件可以沿泵的排出侧方向上移动,其特征在于:
一个突出端部分,形成于筒形件的螺旋室一侧,以便围绕突出端部分的外周面部分提供一个空间;以及
一个流体通道,通过该流体通道,上述空间与泵的吸入侧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也可以通过下面方式实现:
如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泵机组,其中:
突出端部分由一个大直径部分和一个小直径部分构成;
小直径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一个空间;
设置一个第一密封件,用于过滤室和空间之间的气密封;以及
设置一个第二密封件,用于当过滤元件没有堵塞时实现螺旋室与空间之间的气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也可以通过下面方式实现:
如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泵机组,其中:
壳体上具有一个盖件,以便将过滤元件取出;以及
设置一个带有导向部分的盖件,用于对过滤元件的盖件进行导向。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也可以通过下面方式实现:
在一个泵机组的过滤装置中,包括一个带有泵的箱形壳体,一个气液分离器,一个过滤元件及一个筒形件,该筒形件与接受压力油的螺旋室相连通,在筒形件的外周面部分设置过滤元件,其改进在于过滤元件包括:
一个第一筒形网格部分,其内部形成在筒形件中;
一个第二筒形网格部分,可分离地与第一筒形网格部分的一个端部相连;以及
该过滤元件包含在第一筒形网格部分以及第二筒形网格部分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也可以通过下面方式实现:
如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的泵机组的过滤装置,其中:
在第一筒形网格部分的端部形成一个突出端部分,其由一个大直径部分和一个小直径部分构成,小直径部分带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也可以通过下面方式实现:
如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的泵机组的过滤装置,其中:
第一筒形网格部分和第二筒形网格部分用合成树脂制成;
第一筒形网格部分与筒形件形成一体,因而包括一个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台,一组纵肋从凸台的径向外端沿平行于筒形件的轴线方向延伸,一组横肋穿过纵肋并与纵肋彼此相连,一个第一连接肋用于连接纵肋的端部成为一个环形;
第二筒形网格部分包括一个径向向外延伸的盖件,一组纵肋从盖件径向外端沿平行于筒形件的轴线方向延伸,一组横肋穿过纵肋并与纵肋彼此相连,一个第二连接肋用于连接纵肋的端部成为一个环形;以及
第一连接肋与第二连接肋可彼此分离地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也可以通过下面方式实现:
如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的泵机组的过滤装置,其中:
第一连接肋和第二连接肋借助于相互叠置方式的突出块和凹槽部分彼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也可以通过下面方式实现:
如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的泵机组的过滤装置,其中:
第二筒形网格部分的盖件设有突出部分,其由安装在壳体上的盖件的导向部分导向。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的放大纵向剖面图;
图4是图3中的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浮子阀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本发明的浮子阀的透视图;以及
图7是常规的泵机组及其过滤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下面参考附图1和2说明本发明的泵机组的实施例,其中与图7中相同元件用相同数字或字母表示,此处不再赘述。图1中,虽然入口侧的过滤元件2被改型为其内部与入口I相通,且单向阀5也在结构上作了修改,但这些部件2、5不形成本发明的构成元件,并与图7中传统泵机组对应的2、5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因此在下面的结构描述中将不再描述。
如图1和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泵机组中,筒形件11在邻近螺旋室10处的相对一端形成一个圆柱形的突出端部分30。该圆柱形突出端部分30包括:一个邻近过滤元件14的较大直径部分31;以及一个邻近螺旋室10的一个较小直径部分32。因此,突出端部分30带有一个台肩部分34,台肩部分34包括一个垂直于过滤元件14轴线的一个竖直表面33。在壳体C的内壁和突出端部分30的小直径部分32的外周面部分之间限定一个环形空间35。
这个环形空间35通过流体通道36与泵6入口侧的流体通道7相连通。邻近上面的竖直表面33的第一密封件37实现过滤室17与环形空间35的气密封。另一方面,一个第二密封件38围绕小直径部分32同轴安置,当过滤元件14正常作业时实现螺旋室10与环形空间35的气密封。小直径部分32的端部与壳体C的内表面39接合。
在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过滤元件14堵塞时,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向左移动。在向左移动时为了对过滤装置导向,一个盖件12a设有圆柱形突出部分40。在这种连接中,壳体C的外部安装的盖件15设有导向部分41,用于在上述过滤装置向左移动时对突出部分40进行导向。
过滤装置F的结构包括一个筒形件11;突出端部分30;过滤元件14以及盖件12a。因此,当过滤元件14堵塞时,具有上述结构的过滤装置F在作业时,由于在过滤元件14内部形成油压,如图1所示的过滤装置F克服压缩盘簧16施加的弹力被迫向左移动。在过滤装置F向左移动过程中,过滤元件14左侧的突出部分40由盖件15的导向部分41导向。另一方面,安放在过滤装置F右侧的第一密封件37的外周面由壳体C对应的环形内表面导向。结果,当小直径部分32的端部以及第二密封件38与壳体C的对应的内表面39分离时,螺旋室10中的高压油进入环形空间35,然后通过流体通道36由泵6抽吸。因为环形空间35与泵6入口侧的流体通道7相连通而受到负压的作用,当在作业中过滤元件14未被堵塞时,恐怕会发生过滤室17中的油流回到泵6入口侧流体通道7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担心,本发明的泵机组中使用了第一密封件37。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泵机组中,当在作业中过滤元件14堵塞时,泵6排出的一部分油进入环形空间35,并通过流体通道36返回到泵6的吸入侧,这就允许一部分油通过环形空间35、流体通道36、入口侧流体通道7和出口侧流体通道8形成的管路进行循环,因此从泵6排出的过压力油被有效地解除。所以带有本发明的过滤装置F的泵机组不必担心充满异物颗粒以及类似污染物的油进入出口O。在作业中,当从出口O排出的油量明显减少时,应对过滤元件14进行清洗,或者移开壳体C的盖件15而用一个新的过滤元件代替。
在本发明中,过滤装置F用合成橡胶制成,因此重量显著变轻。
下面参考图3和4对本发明的过滤装置F实例作一描述。
由字母F指示的本发明的整体过滤装置的结构包括:一个过滤元件14;一个具有方格筛孔的筒形网的第一部分F1以及一个具有方格筛孔的筒形网的第二部分F2。在第一部分F1的中央部分带有一个筒形件11。上面已经参考图2作了描述,筒形件11的端部形成一个突出端部分30以使密封件37和38安装在其中。在突出端部分30附近,有一个从筒形件11向外径向延伸的凸台12b。一组纵肋50从凸台12b的外周面部分沿平行于筒形件11的纵轴方向延伸,借助一组彼此间隔的环形横肋51互相连接,如图4所示。纵肋50的外端与第一连接肋52相连。第一部分F1的整体形状是一个带有方格筛孔结构的筒形网,在图4中已经很清楚了。
另一方面,正如第一部分F1一样,第二部分F2的结构包括:一组纵肋53从盖件12a的外周面部分沿平行于导向件40的纵轴方向延伸;一组互相间隔的环形横肋54如图4所示;以及第二连接肋55。纵肋53的内端与第二连接肋55相连接。第二部分F2的整体形状是一个带有方格筛孔结构的筒形网,在图4中已经很清楚了。
如图4所示,当第一部分F1与第二部分F2互相结合时,过滤元件14包含在它们之内。
为了实现第一部分F1的第一连接肋52与第二部分F2的第二连接肋55之间的可分离的连接,这些连接肋52、55之一(即附图中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肋52)设有一个环形接合部分52a,以及一个形成止挡的突出部分52b,而另一个连接肋(即附图中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肋55)设有一个内侧部分55a,它与接合部分52a的径向向外部分可分离地接合;和一个外侧部分55b,它与接合部分52a的径向向外部分可分离地接合。而且,上面的一个连接肋(即第一连接肋52)带有一个紧固凸块56,而另一个连接肋(即第二连接肋55)带有一个凹槽57,其与紧固凸块56可分离地接合。
因此,在组装工作中,过滤元件14安置于这些过滤装置的两个部分F1、F2之一中。然后,另一个F1或F2放在过滤元件14上,因此连接肋52和55通过把紧固凸块56插入凹槽57中而相互连接,于是过滤装置F的组装工作就完成了。
在这样组装后的过滤装置F中,由纵肋和横肋形成的方格筛孔允许足够的油量流过过滤装置F的网格。而且,由于这些肋的存在,过滤装置F的网格机械强度得到极大提高,并且可以容易的方法用合成树脂注塑模制而成。而且,由于过滤元件本身用作加强物,本发明的过滤装置F的重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降低。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浮子阀,参考图5和6作一描述。本发明中的浮子阀专门用人工材料制作,例如合成树脂制成。
如图5和6所示,由数字22指示的整个浮子阀包括:设置为中空球形的浮子部分60,由一对支承浮子60的叶形件构成的杆部分61,带有一个阀座的支承部分62,用于在支点64处枢轴地支承杆部分61;以及一个阀部分63,用于打开和关闭流体通道23,阀部分63由杆部分61支承。支承部分62由螺栓B固定安装在壳体C上。
如图1所示,当油的高度L上升时,浮子部分60绕杆部分61的支点64逆时针旋转,使得阀部分63从阀座上分离,因此油进入流体通道23。另一方面,当油的高度L降低时,上述过程相反,因此使流体通道23关闭。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泵机组中,当在作业中过滤元件堵塞时,一部分油在泵机组中循环以降低过滤元件14内的油压。因此,可以防止含有异物颗粒以及类似污染物的油进入本发明的泵机组的出口O,因此用户可以得到不含有异物颗粒及类似污染物的油。
而且,在本发明中,过滤装置可由合成树脂制成,所以重量轻而机械强度高。另外,在本发明的过滤装置F中,因为第一部分F1与第二部分F2可分离地连接,所以可很容易地从过滤装置中取出过滤元件,或者用一个新的过滤元件代替。过滤装置的注塑成型制做工艺也很容易。在本发明的过滤装置中,带有方格筛孔的纵肋和横肋使得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的油顺利流动,并稳定地支承过滤元件,从而提高过滤元件的机械强度。
附图中的各个符号的含义如下:6:泵10:螺旋室12a:盖件14:过滤元件15:盖件16:压缩盘簧17:过滤室21:浮子室22:浮子阀30:突出端部分31:大直径部分32:小直径部分33:垂直于轴线的竖直表面35:环形空间36:流体通道37:第一密封件38:第二密封件39:壳体的内壁40:突出部分41:导向部分50、53:纵肋51、54:横肋52:第一连接肋52a:接合部分52b:突出部分55:第二连接肋55a:内侧部分55b:外侧部分56:紧固凸块57:凹槽60:浮子部分62:杆部分63:阀部分64:支点F: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