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在模内完成表面覆膜装饰面的塑料件及其制作方法.pdf

  • 上传人:000****221
  • 文档编号:380752
  • 上传时间:2018-02-12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22.6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3569.6

    申请日:

    2004.02.07

    公开号:

    CN1557622A

    公开日:

    2004.12.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9C45/14

    主分类号:

    B29C45/14

    申请人:

    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林云

    发明人:

    王亚榆; 林云

    地址:

    362700福建省石狮市蚶江石湖路通达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在模内完成表面覆膜装饰面的塑料件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该塑料构件依次是由位于最外层的薄膜,位于中间层的印制在薄膜内表面以形成图案文字装饰面的各油墨层和位于最里层的塑料基体构成,其中薄膜上带有图案或文字符号装饰面的油墨层是作为配合面层与塑料构件基体相紧密贴合,并通过模内覆膜的注塑方式形成整体式的结构,其制作的方法步骤包括:装饰面设计并制版,薄膜印刷、薄膜冲裁成型、模内定位注塑,分模取注塑件。与传统技术比较,本发明采用塑料件模内覆膜装饰技术,即利用注塑过程在注塑模具内进行覆膜完成对塑料件表面的装饰,不仅提高加工效率,且装饰的所有图案文字符号均内藏,永不磨损。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通讯等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在模内完成表面覆膜装饰面的塑料件,其特征是该塑料构件依次 是由位于最外层的薄膜,位于中间层的印制在薄膜内表面以形成图案文字装饰 面的各油墨层和位于最里层的塑料基体构成,其中薄膜上带有图案或文字符号 装饰面的油墨层是作为配合面层与塑料构件基体相紧密贴合,并通过模内完 成表面覆膜的注塑方式形成整体式的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模内完成表面覆膜装饰面的塑料件,其特征是 所述的形成图案文字符号装饰面的  油墨层的厚度设计在15-30μm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模内完成表面覆膜装饰面的塑料件,其特征 是所述的薄膜是采用透明的聚酯薄膜PET或聚碳酸酯薄膜PC,它们的厚度 设计在100-250μm之间。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模内完成表面覆膜装饰面的塑料件的制作 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完成对薄膜装饰面图案文字符号的设计, 并完成分色制版工作、薄膜印刷、薄膜冲裁及三维预成型、模内定位:将成型 后的薄膜定位于事先完成好的注塑模的模芯中、合模注塑、分模取注塑件。

    说明书


    在模内完成表面覆膜装饰面的塑料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注塑件的表面装饰技术(即带装饰面的塑料构件的制造技术),特别是一种在模内完成表面覆膜装饰面的塑料件及其制作方法,适用于家用电器、汽车、通讯等领域各种工业产品的塑料制装饰面板或控制面板的生产制造。

        技术背景

        目前对注塑塑料构件进行表面装饰形成图案或文字的传统加工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接在塑料构件的表面进行印刷,包括丝印、移印或烫印;2、薄膜面板粘帖法,即将事先印制有装饰图文图案的薄膜面板(装饰面板)直接通过用压敏胶(即不干胶)粘贴在塑料构件的外表面;3、直接在塑料构件的外表面进行油漆喷涂制成装饰面; 4、直接在塑料构件外表面进行激光雕刻形成装饰面;5、塑料构件通过电镀制成装饰面; 6、利用水转印和批覆制成装饰面;7、使用模内转印法。上述七种方法的前六种都是在塑料件注塑完成后再进行表面装饰,面方法7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加工工艺,但该方法使用的关键材料——转印膜的制备目前只有依赖日本NISSHA公司和德国KURZ公司地专有技术,而且是由这两家公司自己独立生产。以上七种方法所产生的装饰图案和文字均在塑料构件的表面,易造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划伤或磨损,对产品寿命期内的长时间方便正常使用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如第2种的薄膜面板粘帖法,粘帖所用压敏胶(即不干胶)类粘胶都是属于一种溶剂型挥发性有害化学物质,不环保,且粘贴不牢固,易沾上灰尘,边缘密封不牢固,常会形成开裂。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之缺点,从面设计一种在模内完成表面覆膜装饰面的塑料件及其制作方法,使得在塑料构件表面所装饰的所有图案文字均可内藏,永远不会被磨损,不仅产品质量好,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塑料(构)件依次是由位于最外层的薄膜,位于中间层的印制在薄膜内表面以形成图案文字装饰面的  油墨层(亦称装饰面层)和位于最里层的塑料基体(本体)构成,其中薄膜上带有图案或文字符号装饰面的  油墨层是作为配合面层(贴合面层)与塑料构件基体(本体)相紧密贴合,并通过模内完成表面覆膜的注塑方式形成整体式的结构。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形成图案文字符号装饰面的  油墨层的厚度设计在15-30μm之间。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薄膜仍采用透明的聚酯薄膜PET或聚碳酸酯薄膜PC,它们的厚度设计在100-250μm之间。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完成对薄膜装饰面图案文字符号的设计(根据不同产品的塑料构件进行其装饰面图案文字符号的设计,并完成印刷前的分色制版工作)、薄膜印刷(使用PET或PC薄膜为基材,在其表面<作为底表面>进行丝网逐色套印,生成图案)、薄膜冲裁及三维预成型(用钢模或刀模等冲裁模冲裁,或激光切割后再经过成型模具三维预成型),模内定位:将成型后的薄膜定位于事先完成的注塑模的模芯中(注:定位方式有多种,可针对不同薄膜件选用:按机械结构要素<如模芯、挂孔等>的自然定位法、或选用静电吸附方式定位,或选用外加定位件方式定位等)、合模注塑、分模取注塑件(修边后)即为成品。

        本发明前述的塑料(构)件在模内完成表面覆膜装饰面板(或控制面板)的制作技术为一种全新的塑料注塑件的表面装饰方法。这种利用注塑过程在注塑模具内进行覆膜完成对塑料(构)件表面的装饰,与传统技术比较,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工序减少,实现在注塑过程对表面的装饰,节省人工,提高效率;

        2、装饰图案内藏,永不磨损;

        3、同一注塑模可以实现不同的表面装饰,仅需放入不同的印刷薄膜即可,大大方便产品的系列化要求;

        4、无需任何的溶剂型胶层即可实现薄膜与油墨装饰面层和塑料件本体永久黏结成为整体式结构,符合环保要求;

        5、可以对复杂的三维构件表面进行精确的装饰,这是传统技术很难做到的;

        6、可以集成按键设计,实现和谐的人机操作界面(待另行申请专利保护),方便装配;

        7、可以实现小批量到大批量的生产要求;

        8、可以实现不同的背光显示要求,适应现代产品要求;

        本发明的塑料件模内覆膜装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通讯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整体式表面装饰面板的塑料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塑料构件的剖视图(图1的局部断面剖视图)。

        其中:1~PET或PC薄膜,2~印制于薄膜内表面以构成图案文字符号装饰面的油墨层,3~塑料件基体(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某种电器产品的控制面板(装饰面)的塑料件的结构示意图,其横剖面的结构如图2所示,是由位于最外层的薄膜、位于中间层构成图案或文字符号装饰面的油墨层和位于最里层的塑料基体(本体)构成,该塑料构件是通过模内覆膜注塑方式成型,使三者之间形成整体式的结构,其具体制作过程包括如下工艺步骤:根据具体产品所需进行塑料件结构设计,进行装饰面板(或控制面板)表面图案文字符号的设计,并完成印刷前的分色制丝网版准备工作。薄膜丝网印刷:在PET或PC薄膜的一面(作为底面)上使用传统丝网逐色套印法生成图案文字装饰面油墨层(必要时还可做好印前印后的固化处理)。将薄膜用钢模或刀模等冲裁模冲裁,或用激光切割后,再经过成型模具三维预成型(具体成型工艺方法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应视具体塑料件情况选用:吸塑成型法、高压空气成型法、凹凸模成型法)。将成型后的薄膜定位于事先完成的注塑模的模芯中,具体定位方式可针对不同薄膜构件选用:按机械结构要素的自然定位法,或选用静电吸附方法定位,或选用外加定位件方式定位。模内定位完成后即可进行合模注塑,分模取注塑件,修边后即为成品。

    关 键  词:
    完成 表面 装饰 塑料件 及其 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模内完成表面覆膜装饰面的塑料件及其制作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8075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