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镧铌镁酸铅基电致伸缩陶瓷材料 本发明涉及的是铌镁酸铅基电致伸缩陶瓷材料,特别是铌镁酸铅和钛酸铅组成的电致伸缩陶瓷材料,属于电致伸缩陶瓷材料组成。
电致伸缩材料是一类具有扩散相变特征的铁电材料。所谓电致伸缩效应是指电场引起的伸缩形变现象,是固体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诱导极化而出现的一种物理现象。
电致伸缩应变S(ΔL/L)与电致伸缩系数M和电场强度E的平方成正比,即S=ME2。早在本世纪70年代末人们已发现铌镁酸铅Pb(Mg1/3Nb2/3)O3(简写为PMN)具有典型的铁电一顺电扩散相变,因而具有明显的电致伸缩现象。但因纯PMN的居里温度(Tc)较低(-20℃),欲在高温下使用尚需改性,因而出现了以PMN为基的改性研究,其中0.9Pb(Mg1/3Nb2/3)O3-0.1PbTiO3是较早发现具有的电致伸缩效应的陶瓷。在1KV/mm场强时,室温下应变量可达(0.82-0.87)×10-3,但滞后大作为电控位移驱动器实用性方面尚存在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致伸缩陶瓷材料,它具有电致应变大,滞后小,响应快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镧(La)元素掺杂置换铌镁酸铅中的铅,与钛酸铅组成新的电致伸缩陶瓷材料。La的掺杂不仅可避免对介电性能不利的焦绿石相的出现,而且使材料显微结构均匀,从而具有优良地电致伸缩性能。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掺镧铌镁酸铅基电致伸缩陶瓷材料通式为YPb1-xLax(Mg1/3Nb2/3)O3-(1-Y)PbTiO3
式中X为La的掺杂量,0≤X≤0.1
Y为铌镁酸铅镧的克分子量,0.8≤Y<1
铌镁酸铅基陶瓷随钛酸铅加入量的增加,居里温度升高而La掺杂替代Pb会降低居里温度。适量La元素掺入可阻止晶粒异常长大,使晶粒大小趋于均匀有利于稳定制备性能一致的电致伸缩材料。但La掺杂量不应过多,否则导致焦绿石相出现而且过份抑制晶粒生长,使材料的介电和电致伸缩性能下降。
掺La的PMN-PT材料与目前使用0.9PMN-0.1PT材料相比,电致伸缩应变明显增加。
本发明提供的掺La的PMN-PT材料按一般电致伸缩陶瓷工艺制备。
首先合成MgNb2O6,合成温度为1000℃,保温6小时;
(2)将合成的MgNb2O6粉末,与PbO,La2O3,TiO2粉末按YPb1-xLaxMg1/3Nb2/3O3-(1-Y)PbTiO3比例加水球磨混料16小时烘干过筛并干压成块于850℃合成2小时。
(3)合成后的料再次细磨,烘干过筛加入0.5wt%的PVA粘结剂冷压成园片,在1150-1250℃烧成。
本发明提供的材料与现有未掺La的0.9PMN-0.1PT材料具有如下优点:
(1)在相同电场(1KV/mm)下应变值明显增加且滞后小;
(2)La的掺杂可使材料的介温曲线,在居里温度附近较为平坦,从而使材料的温度稳定性提高;
(3)La的掺杂抑制晶粒异常长大,有利于制备性能稳定的电致伸缩陶瓷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1~8的配方及其性能均列于表1,其制备方法如上所述的一般工艺制备。
图1为0.82Pb1-xaxMg1/3Nb2/3O3-0.18PbTiO3陶瓷,经1200℃烧结的介温曲线,曲线1X=0;曲线2X=0.02;曲线3X=0.03
横座标为温度(℃),纵座标为介电常数K。由图可看出,随La的加入量增加,介温谱中的介电蜂随温度变化越平坦,因此材料的温度稳定性提高。
图2为表1中组成7的电致应变曲线,滞后小,具有良好的电致伸缩性能。 编号 组 成 中心居里点 介电常数峰值 损耗 应变(1KV/mm) 滞后 X Y Tc(℃) Kmax tgδ(%) S×10-3 ΔSm/Sm(%) 1 0 0.85 74.2 24685 9.1 1.0 56 2 0.01 0.85 45.3 16300 12.4 0.94 6.6 3 0.02 0.85 23 1590Q 6.1 0.6 2.9 4 0 0.82 92.7 29000 4.9 1.2 60 5 0.01 0.82 62.5 28480 7.8 1.3 45 6 0.015 0.82 53.7 26400 9.3 1.2 10.2 7 0.02 0.82 44.5 25000 7.0 0.94 4.4 8 0.03 0.82 30.5 18500 4.7 0.5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