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分聚氨酯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组分聚氨酯漆.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漆的配方,包括:双组分聚氨酯漆的主剂、固化剂和稀释剂的配方。该双组分聚氨酯漆配方应用国内生产的原材料作为主要成分,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对含有50玻纤的改性尼龙基材和其上层色漆具有优异的附着力。。
CN200810067318.6
2008.05.21
CN101585998A
2009.11.25
授权
有权
授权|||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C09D 175/14收件人:刘志军文件名称:手续合格通知书|||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D 175/14申请日:20080521|||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C09D 175/14收件人:刘志军文件名称:实审请求期限届满前通知书|||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刘志军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通知书|||公开
C09D175/14
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
徐维富; 李秋均; 李志强
518008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镇松白路1号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漆的配方,包括:双组分聚氨酯漆的主剂、固化剂和稀释剂的配方。该双组分聚氨酯漆配方应用国内生产的原材料作为主要成分,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对含有50%玻纤的改性尼龙基材和其上层色漆具有优异的附着力。
1、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漆,主剂成分包含丙烯酸多元醇树脂、胺基改性丙烯酸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混合溶剂,重量比如下:丙烯酸多元醇树脂 20.0-40.0%胺基改性丙烯酸树脂 10.0-30.0%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5.0-25.0%混合溶剂 20.0-40.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为芳烃类溶剂、酯类溶剂、酮类溶剂、醇类溶剂、醇醚类溶剂的混合溶剂,重量比如下:芳烃类溶剂 10.0-20.0%酯类溶剂 8.0-15.0%酮类溶剂 5.0-10.0%醇类溶剂 5.0-10.0%醇醚类溶剂 1.0-5.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成分还包含一附着力促进剂,乙烯树脂,添加量为1.0-5.0%。4、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漆,主剂成分包含丙烯酸多元醇树脂、胺基改性丙烯酸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碳黑颜料、填料、混合溶剂,重量比如下:丙烯酸多元醇树脂 20.0-40.0%胺基改性丙烯酸树脂 10.0-30.0%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5.0-25.0%碳黑颜料 1.0-3.0%填料 10.0-30.0%混合溶剂 10.0-30.0%。5、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漆,主剂成分包含丙烯酸多元醇树脂、胺基改性丙烯酸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钛白粉、填料、混合溶剂,重量比如下:丙烯酸多元醇树脂 10.0-20.0%胺基改性丙烯酸树脂 10.0-30.0%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5.0-25.0%钛白粉 5.0-15.0%填料 10.0-30.0%混合溶剂 10.0-30.0%。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为芳烃类溶剂、酯类溶剂、酮类溶剂、醇类溶剂、醇醚类溶剂的混合溶剂,重量比如下:芳烃类溶剂 10.0-20.0%酯类溶剂 8.0-15.0%酮类溶剂 1.0-5.0%醇类溶剂 5.0-10.0%醇醚类溶剂 1.0-5.0%。7、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磷酸三铝、滑石粉、硫酸钡、水合硅酸铝、膨润粘土的混合成份,重量比如下:磷酸三铝 5.0-10.0%滑石粉 5.0-10.0%硫酸钡 5.0-10.0%水合硅酸铝 5.0-10.0%膨润粘土 1.0-5.0%。8、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成份还包含一附着力促进剂,乙烯树脂,添加量为1.0-5.0%。9、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与主剂之间可以按任一比例搭配混合,从而衍生新的不同的主剂配方。10、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漆,固化剂成分包含聚异氰酸酯加成物、酯类溶剂,重量比如下:聚异氰酸酯加成物 40.0-60.0%酯类溶剂 40.0-60.0%。11、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漆,稀释剂成分包含芳烃类溶剂、酯类溶剂和酮类溶剂,重量比如下:芳烃类溶剂 20.0-40.0%酯类溶剂 30.0-50.0%酮类溶剂 20.0-40.0%。12、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漆,其中主剂、固化剂、稀释剂之间比例为100∶20∶120-180。
双组分聚氨酯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玻纤改性尼龙的丙烯酸树脂型双组分聚氨酯漆。 背景技术 聚氨酯漆即聚氨基甲酸酯漆,被广泛用于高级木器家具,也可用于金属表面。可分为双组分聚氨酯漆和单组分聚氨酯漆。传统漆用于玻纤改性尼龙基材上的附着力不稳定,过去仅有个别日资厂家在发展产品用于尼龙和玻纤改性的尼龙塑料上的喷涂。此前在国内该方面的技术需向日本引进,且生产用的原材料需从国外采购,产品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双组分聚氨酯漆,其主剂中的主要成分丙烯酸多元醇树脂、胺基丙烯酸树脂和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以及固化剂的主要成份聚异氰酸酯加成物均应用了国内生产的原材料,附着力稳定性较好。 本发明提供了三种双组分聚氨酯漆的主剂配方,包括光油主剂配方、标准黑色油漆主剂配方、标准白色油漆主剂配方,以及与主剂配合使用的固化剂配方和与主剂配合使用的稀释剂配方,其中主要成份的选择是基于提高附着力。同时三种标准主剂配方还可按任一比例搭配,从而衍生出新的配方。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聚氨酯漆,其主剂、固化剂、稀释剂比例为100∶20∶120-180。 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聚氨酯漆的配方中还包括一种附着力促进剂乙烯树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配方生产的产品,降低了产品成本,适用于尼龙和玻纤改性的尼龙塑料上的喷涂,玻纤的含量可以达到50%,特别适用于手机的玻纤改性尼龙塑料外壳的表面涂装,同时在含有50%玻纤的改性尼龙基材上和其上层色漆上的附着力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三种双组分聚氨酯漆的主剂配方(重量比),其中主要成份的选择是基于提高附着力,包括光油主剂配方、标准黑色油漆主剂配方、标准白色油漆主剂配方,如下: 1、光油主剂配方(重量比): 丙烯酸多元醇树脂 20.0-40.0% 胺基改性丙烯酸树脂 10.0-30.0%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5.0-25.0% 混合溶剂 20.0-40.0% 其中,混合溶剂为芳烃类溶剂、酯类溶剂、酮类溶剂、醇类溶剂、醇醚类溶剂的混合溶剂,重量比如下: 芳烃类溶剂 10.0-20.0% 酯类溶剂 8.0-15.0% 酮类溶剂 5.0-10.0% 醇类溶剂 5.0-10.0% 醇醚类溶剂 1.0-5.0% 2、标准黑色油漆主剂配方(重量比): 丙烯酸多元醇树脂 20.0-40.0% 胺基改性丙烯酸树脂 10.0-30.0%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5.0-25.0% 碳黑颜料 1.0-3.0% 填料 10.0-30.0% 混合溶剂 10.0-30.0% 其中,混合溶剂为芳烃类溶剂、酯类溶剂、酮类溶剂、醇类溶剂、醇醚类溶剂的混合溶剂,重量比如下: 芳烃类溶剂 10.0-20.0% 酯类溶剂 8.0-15.0% 酮类溶剂 1.0-5.0% 醇类溶剂 5.0-10.0% 醇醚类溶剂 1.0-5.0% 其中,填料为磷酸三铝、滑石粉、硫酸钡、水合硅酸铝、膨润粘土的混合成份,重量比如下: 磷酸三铝 5.0-10.0% 滑石粉 5.0-10.0% 硫酸钡 5.0-10.0% 水合硅酸铝 5.0-10.0% 膨润粘土 1.0-5.0% 3、标准白色油漆主剂配方(重量比): 丙烯酸多元醇树脂 10.0-20.0% 胺基改性丙烯酸树脂 10.0-30.0%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5.0-25.0% 钛白粉 5.0-15.0% 填料 10.0-30.0% 混合溶剂 10.0-30.0% 其中,混合溶剂为芳烃类溶剂、酯类溶剂、酮类溶剂、醇类溶剂、醇醚类溶剂的混合溶剂,重量比如下: 芳烃类溶剂 10.0-20.0% 酯类溶剂 8.0-15.0% 酮类溶剂 1.0-5.0% 醇类溶剂 5.0-10.0% 醇醚类溶剂 1.0-5.0% 其中,填料为磷酸三铝、滑石粉、硫酸钡、水合硅酸铝、膨润粘土的混合成份,重量比如下: 磷酸三铝 5.0-10.0% 滑石粉 5.0-10.0% 硫酸钡 5.0-10.0% 水合硅酸铝 5.0-10.0% 膨润粘土 1.0-5.0%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三种双组分聚氨酯漆的主剂配方,即光油主剂配方、标准黑色油漆主剂配方、标准白色油漆主剂配方,可相互之间按任一比例进行搭配组合,从而衍生出新的配方。 为了增加在含有玻纤的改性尼龙基材上和其上层色漆上的附着力,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聚氨酯漆的配方中还可添加一种附着力促进剂乙烯树脂,添加量为1.0-5.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与上述双组分聚氨酯漆主剂配合使用的固化剂配方(重量比)如下: 聚异氰酸酯加成物 40.0-60.0% 酯类溶剂 40.0-60.0%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与上述双组分聚氨酯漆主剂配合使用的稀释剂配方(重量比)如下: 芳烃类溶剂 20.0-40.0% 酯类溶剂 30.0-50.0% 酮类溶剂 20.0-40.0% 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聚氨酯漆,在底材上喷涂时稀释比例如下,主剂、固化剂、稀释剂最佳比例为100∶20∶120-180。 使用该配方制成的双组分聚氨酯漆适用于尼龙和玻纤改性的尼龙塑料上的喷涂,玻纤的含量可以达到50%,特别适用于手机、MP3、MP4等尼龙、玻纤改性尼龙塑料外壳的表面涂装。所述双组分聚氨酯漆可复涂热塑性丙烯酸色漆底漆和紫外光辐射固化面漆,所述配方制成的双组分聚氨酯漆与底材之间、与其上层漆膜之间具有优异的附着力。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底材表面处理:除油、除脱模剂、清洁、干燥。 在底材上喷涂油漆: 稀释比例:主剂100克 固化剂 20克 稀释剂 120~180克 涂料搅拌、稀释和过滤:搅拌机约300转/分搅拌10分钟以上,稀释粘度约8.5~10.0秒(NK-2杯),用50微米滤网1层过滤。 喷涂:喷涂气压为0.4~0.5MPa,以适宜的喷枪、喷涂方向和枪距进行喷涂。漆膜外观、颜色判定和附着力检测的干燥条件: 流平5~10分钟,80~85℃/10~15分钟 附着力检测方法:按GB/T9286-1998 eqv ISO 2409:1992《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采用划格法1mm×1mm NICHIBAN胶带纸。 膜厚:8~12微米 特殊要求:双组分混合后请在4小时内用完。 贮存条件:贮存于10~30℃、相对湿度小于70%以及避光的仓库。 贮存期:6个月。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配方生产的产品,降低了产品成本,适用于尼龙和玻纤改性的尼龙塑料上的喷涂,玻纤的含量可以达到50%,特别适用于手机的玻纤改性尼龙塑料外壳的表面涂装,同时在含有50%玻纤的改性尼龙基材上和其上层色漆上的附着力优异。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