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儿童座椅.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371713
  • 上传时间:2018-02-12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344.8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40846.4

    申请日:

    2001.09.20

    公开号:

    CN1344635A

    公开日:

    2002.04.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B60N2/28

    主分类号:

    B60N2/28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发明人:

    阿仓秀范; 石川健司; 佐佐木和弘; 山本幸一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2000.09.20 JP 285973/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长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装在车辆座椅上的代表性儿童座椅。该儿童座椅包括儿童座椅主体和冲击防护装置。冲击防护装置置于坐在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的对面。儿童座椅主体通过将车辆座椅安全带联接在冲击防护装置上而被紧固在车辆座椅上。冲击防护装置连同儿童座椅主体的运动受到将冲击防护装置联接在座椅主体上的联接件的限制。因此,即使有车辆座椅安全带的收紧力作用在冲击防护装置上,冲击防护装置也不会突然移至意外的位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装在车辆座椅上的儿童座椅,所述座椅包括: 儿童座椅主体; 与坐在所述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相对的冲击防护装置,其中, 所述儿童座椅主体通过将车辆座椅安全带联接在所述冲击防护装置上 而紧固在车辆座椅上, 所述儿童座椅的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防护装置连同所述儿童座椅 主体的运动靠将所述冲击防护装置连接在所述儿童座椅主体上的联接 件来限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件由 连接在所述儿童座椅主体上的防护架形成,所述防护架可绕所述防护 架和所述儿童座椅主体之间的连接点从冲击防护装置的使用位置起进 行转动,所述冲击防护装置通过将所述防护架与所述冲击防护装置上 的安装部分相接合而固定在防护架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分 由放置所述防护架的凹腔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和 所述冲击防护装置靠接合件接合在一起。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件包 括设置在冲击防护装置侧边的接触件,当所述防护架和所述冲击防护 装置处于接合位置时,所述接触件与所述防护架接触。
    6: 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冲击防护装置与所述防护架一起转动时,所述冲击防护装置与 坐在所述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保持隔开。
    7: 根据权利要求2到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儿童座椅主体装在一个底座部分上就可将其用作婴儿推车,当 所述儿童座椅主体装在底座部分上时,所述防护架就成为婴儿推车的 扶手。

    说明书


    一种儿童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座椅上的儿童座椅,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将儿童安全地保持在该座椅上的冲击防护装置的儿童座椅。背景技术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第2-169336号公布了一种包括靠背111和椅垫121的儿童座椅。如图5所示,儿童座椅110包括保护座椅上儿童腹部的冲击防护装置120。冲击防护装置120通过三点连接式车辆座椅安全带140紧固在车辆座椅上。

        冲击防护装置120只是联接在车辆座椅安全带140上。因此,当车座安全带收紧器(安全带收紧装置)对车辆座椅安全带140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时,冲击防护装置120的一端可能会被向上抬起。尤其是当冲击防护装置是由自动锁紧收紧器(ALR)类的座椅安全带固定时,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包括结构稳定的冲击防护装置的改进儿童座椅。

        根据本发明,代表性的儿童座椅包括儿童座椅主体和冲击防护装置。冲击防护装置设置于坐在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的对面。冲击防护装置连同儿童座椅主体的运动受到将冲击防护装置联接在座椅主体上的联接件的限制。通过对冲击防护装置运动的限制,即使有向上地力作用在车辆座椅安全带上,冲击防护装置也不会被抬起。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儿童座椅结构的斜视图;

        图2为图1中儿童座椅的侧视图;

        图3为沿图2中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显示了用作婴儿推车的儿童座椅的轮廓;

        图5显示了普通儿童座椅。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安装在车辆座椅上的代表性儿童座椅包括儿童座椅主体和冲击防护装置。冲击防护装置设置于坐在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的对面。儿童座椅主体通过将车辆座椅安全带联接在冲击防护装置上而紧固在车辆座椅上。冲击防护装置连同儿童座椅主体的运动受到将冲击防护装置联接在儿童座椅主体上的联接件的限制。因此,即使有车辆座椅安全带的收紧力作用在冲击防护装置上,冲击防护装置也不会突然移至意外的位置。

        儿童座椅主体最好设有与其相连的作为联接件的防护架。该防护架可绕防护架和儿童座椅主体之间的连接点从冲击防护装置的使用位置进行转动。冲击防护装置可通过防护架与冲击防护装置的安装部分接合而固定在防护架上。在固定在防护架上时,冲击防护装置可通过防护架进行转动。

        所述安装部分最好由放置防护架的凹腔形成。另外,防护架和冲击防护装置最好靠接合件连接起来。

        另外,当冲击防护装置和防护架一起转动时,冲击防护装置最好和坐在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保持隔开状态,这样,儿童座椅上的儿童会更安全。而且,可将儿童座椅主体部分安装在底座部分,从而可用作婴儿推车。在该婴儿推车的使用中,当儿童座椅主体部分装在底座部分上时,防护架即形成婴儿推车的扶手。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例加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代表性儿童座椅10包括儿童座椅主体11和冲击防护装置20。冲击防护装置20通过防护架17连在儿童座椅主体11上。冲击防护装置20可连在防护架17上或从其上拆下。

        儿童座椅主体11包括座架12和网兜30。网兜30伸展在座架12所包围的空间。座架12包括座垫12a、靠背12b、侧架13、后架14、座垫架15和头枕16。儿童座椅主体11的左右两侧都设有由金属管材制成的侧架13。后架14也由金属管材制成。后架14连接左右两侧的侧架13。后架14形成了儿童座椅主体11的后支架部分。座垫架15位于侧架13的低端之间。座垫架15形成了儿童座椅主体11的前支架部分。头枕16设在两个侧架13的上部之间。

        后架14弯曲成U形。后架14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利用铆钉连在左右侧架13上。座垫架15由聚丙烯之类的硬树脂模制而成。座垫架15位于座垫12a的前上表面处。侧架13的低端插在座垫12a的上表面的两侧。座垫架15的中间部分15a的横截面为U形。在座垫架15的表面设有椅垫座套18。座套18包住座垫架15的上部。座套18包括泡沫材料制成的垫片和用织物表面盖在垫片上的椅座。

        头枕16由聚丙烯之类的硬树脂模制而成。头枕16有椭圆形中空截面。左右侧架13的上部各插在头枕16的一侧。网兜30基本上成斗形,并形成座垫12a和靠背12b。冲击防护装置20将儿童座椅10紧固在车座上并保护坐在儿童座椅10上的儿童的腹部。冲击防护装置20的宽度要比左右侧架13的间距稍大一些。冲击防护装置20利用防护架17定位在侧架13的前面。冲击防护装置20面对坐在儿童座椅主体11上的儿童。防护架17通过销轴17b连在头枕16上,因此,防护架17可在垂直方向转动(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40和42)。也就是说,销轴17b形成了防护架17的回转中心。

        冲击防护装置20的前边设有形成U形截面的凹腔24。冲击防护装置20的后边(朝向儿童的边)设有软体部分21。所述软体部分包括弹性垫和覆盖弹性垫的织物材料。软体部分21的前边(背向儿童的边)设有由硬树脂制成的硬体部分22。如图3所示,在硬体部分22的两侧都设有接触件23a、接触片23b、接合窄缝25以及插入窄缝26。防护架17包括前杆17a,接触件23a沿前杆17a的轴向朝外伸出,而接触片23b向下伸出。防护架17可插入接合窄缝25中。车辆座椅安全带S插在窄缝26中。

        防护架17的前杆17a插在冲击防护装置20的凹腔24(接合窄缝25)内。接触件23a与防护架17接触。接触片23b的端部与前杆17a接合,从而冲击防护装置20由防护架17固定。也就是说,除了与冲击防护装置20的凹腔24(接合窄缝25)接合的防护架17之外,冲击防护装置20还可由接触件23a和接触片23b的接合而进一步固定。如图3所示,接触件23a处在相应于防护架17宽度的位置。因此,即使冲击防护装置20移向防护架17的后方(面对儿童的一侧),接触件23a与仍防护架17保持接合。结果,冲击防护装置20被可靠地固定在防护架17上。接触件23a、接触片23b定义了权利要求中的用语“接合件”。

        现在对儿童座椅10安装在车辆座椅上的步骤加以说明。儿童座椅10是靠车辆座椅安全带S来紧固在车辆座椅上的。虽然附图中没有特别示出,但头枕16的背面是与车辆座椅的靠背相接触。后架14和座垫架15处于车辆座椅的座垫上面。在此阶段,冲击防护装置20与防护架17是分离的。

        将防护架17向上转至图2中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将防护架17沿图2中箭头40所示的方向转动),儿童就可坐到儿童座椅10上去。然后,通过将前杆17a插入冲击防护装置20的凹腔24而把冲击防护装置20连到防护架17上去。再将防护架17与接触件23a、接触片23b接合。从而,冲击防护装置20就固定在防护架17上并且通过防护架17牢固地连在儿童座椅主体11上了。

        然后,将防护架17转回图2实线所示的位置,防护架17与相连的冲击防护装置20一起移向儿童。通过此移动,冲击防护装置20与侧架13接触。也就是说,侧架13起着冲击防护装置20的止动件的作用,与侧架13接触的冲击防护装置20就再也不能朝向儿童移动了。

        车辆座椅安全带S使用的是一种三点连接式安全带。车辆座椅安全带S安装在车辆底盘上。将座椅安全带S拉出并插入硬体部分22的插入窄缝26中。这样,儿童座椅10就靠冲击防护装置20紧固在车辆座椅上了。从而,儿童也与儿童座椅10一起被固定在车辆座椅上。

        在此阶段,防护架17和冲击防护装置20并没有因定位来妨碍沿图2中箭头40所示方向转动。不过,由于防护架17的前杆17a,即使车辆座椅安全带S对冲击防护装置20加以收紧力,冲击防护装置20的端部也不会被抬起来。自然,在此阶段,冲击防护装置20不会向坐在儿童座椅10上的儿童移动。

        由于冲击防护装置20连同防护架17绕靠近儿童座椅上儿童头部的销轴17b转动,所以,冲击防护装置20在转动时决不会向儿童的头部移动。

        儿童座椅10也可用作婴儿推车。图4示出了利用代表性儿童座椅10的婴儿推车10a。底座部分50与儿童座椅10的底部连接。底座部分50包括车轮51。当儿童座椅10用作婴儿推车10a时,防护架17被转至图4中实线所示位置。在此位置,防护架17被锁定并起着婴儿推车10a的扶手的作用。

        在上述代表性的实施例中,防护架17可以相对于儿童座椅主体11转动,防护架17也可以从儿童座椅主体11上拆下来。另外,防护架17可沿水平方向转动。在该代表性实施例中,冲击防护装置20的凹腔24朝向前面(背离儿童)。不过,凹腔24也可朝向冲击防护装置20的底部。另外,冲击防护装置20也可固定在防护架17上。

        另外,接触件23a、接触片23b也可设置在防护架17上。而且,还可以省去接触件23a和接触片23b。另外,锁定防护架17和冲击防护装置20运动的任何锁紧机构都可以用在代表性的儿童座椅10上。

    关 键  词:
    一种 儿童座椅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儿童座椅.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717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