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

分配泵.pdf

  • 上传人:Y94****206
  • 文档编号:371365
  • 上传时间:2018-02-12
  • 格式:PDF
  • 页数:28
  • 大小:1.20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42411.7

    申请日:

    2001.09.14

    公开号:

    CN1347834A

    公开日:

    2002.05.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5D83/14; B05B11/00; B05B7/00

    主分类号:

    B65D83/14; B05B11/00; B05B7/00

    申请人:

    雷克包装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戴维·J·普里切特; 布雷恩·R·劳; 杰弗里·W·斯潘赛

    地址:

    英国莱斯特

    优先权:

    2000.09.15 GB 0022700.9; 2001.02.28 GB 0105003.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孙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手动非液化气体的泡沫分配器,它包括组合的液体泵和空气泵液体泵具有液体压力缸和液体活塞,其间限制出液体室,空气泵具有空气压力缸和空气活塞,其间限制出空气室,通过泵柱塞的作用使液体活塞和空气活塞在其压力缸内往复运动;为空气室和液体室各自设置了空气进入阀和液体进入阀;空气排出通道和液体排出通道各自从空气室和液体室中引出,相互遇到一起,从而混合泵送的空气和液体,借助于可渗透的泡沫调节元件使液体通到分配器的出口通道中;设置一个或者多个通气孔,从而把空气加入到盖室中,并且通过空气进入阀加入到空气室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泡沫分配器,它包括组合的液体泵和空气泵,用来安装在可发泡液 体的容器顶部上,液体泵具有液体压力缸和液体活塞,在液体压力缸和液体活塞 之间限制出液体室,空气泵具有空气压力缸和空气活塞,在空气压力缸和空气活 塞之间限制出空气室,并且通过泵柱塞的作用使液体活塞和空气活塞一起在它们 相应的压力缸内进行往复运动,该柱塞载有所述活塞; 为空气室和液体室各自设置了空气进入阀和液体进入阀; 空气排出通道和液体排出通道各自从空气室和液体室中引出,空气排出通 道和液体排出通道相互遇到一起,从而使空气和液体的泵送流结合起来,并且借 助于可渗透的泡沫调节元件通到分配器的出口通道中; 其特征在于,泵柱塞包括:芯子套筒,它与出口通道成环绕的关系;及外 盖罩,它具有外裙部,该裙部向下延伸,并且在空气活塞的周边密封件的附近固 定地连接到空气活塞,从而在空气活塞的顶部上方限定出内部盖室并封闭空气进 入阀,并且外盖罩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允许空气进入盖室中的通气孔,从而通过空 气进入阀吸入到空气室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分配器,其中,空气压力缸、液体压力缸和它 们相应的活塞绕着柱塞轴线布置成共心。
    3: 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泡沫分配器,其中,空气活塞包括外套筒部 分,该外套筒部分载有活塞的周边密封件,并且空气进入阀包括径向向内伸出的 柔性阀瓣,该阀瓣与空气活塞的外套筒部分形成一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分配器,其中,空气进入阀座是所述芯子套筒 上的向下边缘,空气进入阀瓣相对于空气进入阀座是柔性的。
    5: 如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泡沫分配器,其中,在柱塞芯子套筒内部, 空气排出通道与液体排出通道并排地向上延伸,并且芯子套筒载有空气出口阀座 和空气出口阀瓣,而阀座和阀瓣构成了空气出口阀。
    6: 如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泡沫分配器,其中,柱塞芯子套筒部分具有 所述的空气进入阀座的向下边缘,该部分还包括空气出口阀的阀座和/或柔性 瓣。
    7: 如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泡沫分配器,其中,空气出口阀瓣是径向伸 出的阀瓣,该阀瓣与空气进入阀瓣进行轴向对齐。
    8: 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泡沫分配器,其中,芯子套筒具有上部和下 部,该上部和下部安装在一起从而限制出壳体,该壳体封闭可渗透的泡沫调节元 件。
    9: 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泡沫分配器,其中,可渗透的泡沫调节元件 包括圆柱形套筒,该套筒具有穿过它下端的第一网和穿过它上端的第二网,第一 网粗于第二网。
    10: 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泡沫分配器,其中,柱塞的外盖罩包括单 个的盖元件,该盖元件覆盖着所述的一个或者多个通气孔。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泡沫分配器,其中,通气通道可以是细长的和/ 或曲折的,该通气通道在盖元件的相对表面和柱塞盖罩的另一元件之间限制出, 而它固定到柱塞盖罩中。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泡沫分配器,其中,单个盖元件包括顶盖,该顶 盖安装有分配器的排出喷嘴,该顶盖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到柱塞的下部元件上,从 而使所述排出喷嘴与所述出口通道连通。

    说明书


    分配泵

        本发明的领域

        本申请涉及手动分配泵,尤其地在某些方面涉及这些泵:它们适合于分配来自容器(该分配器安装于其中)内的可发泡液体的泡沫。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15年左右,由于环境原因,使用以液化气体(使用增压气体)为基础的泡沫分配器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发泡分配器(foaming dispenser)的发展,该发泡分配器利用人工泵送作用来混合空气和液体并且产生泡沫。

        本申请所涉及的这种公知分配器(下面指的是所述那种发泡分配器)的特殊类型提供了液体泵和空气泵,这两种泵安装在可发泡液体的容器顶部上。液体泵具有液体泵室,该室限制在液体压力缸和液体活塞之间,空气泵具有空气泵室,该空气泵室限制在空气压力缸和空气活塞之间。优选的是,这些元件绕着泵的柱塞轴线布置成共心。通过泵柱塞的作用使液体活塞和空气活塞在它们的相应的压力缸内一起进行往复运动,典型地两个活塞与柱塞成一个整体。为空气室和液体室设置了空气进入阀和液体进入阀。借助于可渗透的泡沫发生元件(最好是一个或者多个网层),使空气排出通道和液体排出通道从相应的室通到出口通道。空气和液体作为混合物通过这些网层。优选的是,空气排出通道和液体排出通道相遇在混合室内或者混合区域内,而该混合室或者混合区域紧接在可渗透的泡沫发生元件的上游处。

        不容易始终如一地从所述那种分配器中得到较好质量的泡沫。在下面这些方面也存在困难确保充分通气和在不同的流体空间和通道内安装阀,同时进行积极工作没有泄漏。

        EP-A-565713描述了通过空气活塞顶壁内的球阀把空气加入到空气压力缸中。在雨天时,这个无法工作,在慢慢地压柱塞时也不能工作,并且存在这样地问题:液体通过混合室和空气排出通道而进入空气室中。

        EP-A-613728改进了空气阀,该空气阀在空气活塞顶壁上使用了一个弹性环形物,该顶壁的外边缘起着空气进入瓣阀的作用,而该顶壁的内边缘起着反抗柱塞杆的空气排出瓣阀的作用。这种布置以所有速率分配空气,并且有利于防止液体进入到空气室中。

        WO-A-97/13585叙述了这样的一种趋势:使这种双向作用阀元件停止,并且通过在柱塞杆和空气活塞之间提供一些轴向间隙来解决这个问题。当柱塞往复运动时,这个间隙沿着交替方向形成,从而保持阀元件自由移动。

        EP-A-736462是另一个系统,对于双动阀运动而言,该系统通过孔在空气活塞和柱塞之间使用了轴向无效运动,这些孔靠近空气活塞顶壁的内周边。发明概述

        本申请在分配器结构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有用的改进,尤其是所述那种泡沫分配器。第一方面涉及通气和与空气室有关的用阀调节空气流量。另一方面通常涉及柱塞操作泵内的通气。其它方面涉及泵零件的新的总体布置。

        第一方案是,柱塞包括盖罩,该盖罩的外裙部向下延伸并且在空气活塞的周边密封处固定连接起来或者连接成一体,从而在空气活塞的顶部上方限制出内部盖空气室,从而封闭空气进入阀。然后,外部空气通过该内部盖空气室进入到空气压力缸内的空气室中。外部空气通过盖罩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孔进入盖中,如这些小孔在这样位置的上方:在该位置盖罩伸出通过固定泵体的导向孔。

        另一个独立但也可结合的方案是,空气通过空气进入阀进入到空气室中,该空气进入阀包括径向向内伸出的柔性阀瓣,该阀瓣至少与空气活塞的外套筒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并载有或者包括密封部分,该密封部分成形成接合空气压力缸壁。在优选实施例中,空气活塞的外套筒直接固定到柱塞的盖罩中,而该盖罩封闭了空气入口。

        空气进入阀瓣最好基本上在径向平面上进行延伸并且最好是均匀的环形,该阀瓣相对于空气进入阀座是柔性的。优选的阀座是芯子套筒的向下边缘,尤其是环形边缘,而该芯子套筒包括在泵柱塞内,并且该芯子套筒沿轴向、最好是固定地与泵柱塞一起移动。

        最好地,以预定的轴向对齐使泵柱塞的这些元件固定在一起,因此沿轴向把空气进入阀瓣推靠在空气进入阀座上,如上述的芯子套筒的环形边缘。空气排出通道向上通到这种芯子套筒的内部。然后,芯子套筒也为空气出口阀瓣提供了阀座,而该空气出口阀瓣设置在径向内部柱塞的芯子位置上。或者,芯子套筒本身包括成一体的空气出口阀瓣,例如从进入阀瓣所接合的座边缘进行延伸,或者从该座边缘的附近进行延伸。因此,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空气进入阀瓣相对于芯子套筒沿径向进行延伸,例如向内进行延伸,而空气出口阀瓣从芯子套筒沿径向向外或者向内进行延伸(或者至少具有径向元件)。当设置一个时,这种芯子套筒最好封闭环形空气排出空间、空气出口阀的全部或者局部下游,并且(从任何这种出口阀的下游处)向内(也可以向上)通到液体和空气的混合室中。这种混合室和/或空气喷射到这种混合室中的位置最好通过芯子套筒的环形空气排出空间来进行轴向重叠。这就产生了轴向的紧凑结构。

        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芯子套筒可以由柱塞元件的向下裙部来构成。该裙部包括芯子部分,该部分以径向间隔在芯子套筒内向下伸出。例如,内部芯子部分可以是混合室的外包层和/或部分柱塞杆,通过该外包层可以喷射空气,而该部分柱塞杆是液体活塞或者载有液体活塞。

        另一方案是,空气出口阀设置成向上发散的锥形或者杯形元件,从而向外地密封向内空气排出通道壁,如上述芯子套筒的、或者空气排出通道的一些其它部分。这种空气出口阀结构的优点是,它捕住从泡沫发生区域中所流出来的小液体滴,并且有利于防止它们到达空气室中。

        另外的方面涉及处理液体和空气的混合的方法。典型地,液体排出通道从液体压力缸内的液体室中沿轴向升高。在柱塞内部,液体排出通道在中空杆内向上延伸。常常为这种通道设置了液体排出阀。我们优选在通道的入口处设置阀,例如借助于液体活塞上的滑动密封件来设置阀,所述阀盖住和露出中空杆内的窗口。但是,也可以沿着液体排出通道的中间处设置液体排出阀,如上述现有技术的专利一样。优选地,空气和液体在一起的混合室或者区域设置在紧接泡沫发生元件的上游处。我们优选的是,在这个混合室处或者紧接在这个混合室之前,液体排出通道环绕着中心隔板进行发散,或者自由地堵塞在室内,或者沿着一个或者多个平行的、严格地沿直径方向隔开的通道中进行堵塞。来自空气排出通道中的空气流撞击在这个发散或者分散的液体流上,从而促进混合。

        我们优选的是,使空气排出通道通到与液体进行混合的区域,例如通到混合室,与基本上径向向内的组分进行混合。或者,它也可以具有切向组分。我们特别优选的是,空气排出通道具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空气喷射位置,例如该位置环绕着液体流或者与液体流相对。在与液体流结合的位置处可以存在若干(例如至少二个或者至少三个)空气喷射位置。作为来自通常是环形的狭缝的、通常是管形的帘流,液体流可以升高,而该狭缝形成了液体排出通道的出口。

        优选的泡沫发生元件使用一层或者多层网,从而形成了均匀的排出泡沫。该网的特性要求不高:我们优选的是,粗网目之后用细网眼。这些网可以设置在泡沫发生组件上,在该组件内,网盘结合在短管子的开口端上横向,而在装配期间该短管子可以安装到柱塞的互补壳体凹口中。

        本方案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排出通道的新颖布置。在这方面上,泵在往复运动的柱塞的旁边具有固定的排出喷嘴布置。空气和液体排出通道在它们的底部或者在它们底部的附近离开相应的室,并且泡沫发生元件固定在固定喷嘴元件内或者固定在固定喷嘴元件的下方,而不是如现有技术的设计一样位于柱塞内。在具有发泡分配器时显然具有使用优点,而该发泡分配器的排出喷嘴在分配期间不能移动。使用形成下部壳体的模制排出通道,排出通道所需要的布局可以通过注模元件来形成,下部壳体固定到压力缸形成元件下方的泵上。

        在上面的所有方面中,优选的是,空气压力缸和液体压力缸是共心的。如现有技术一样,优选的是,它们由塑料形成一个单件。压力缸形成元件可以直接地固定到容器颈部,例如借助于使它自己的向下翻转的边缘及合适的固定装置(螺纹或者卡合肋),或者借助于具有这种固定装置的单个保持环来进行间接固定。

        另一方面涉及上面的第一方案,即通过盖罩使泡沫分配器的空气压力缸进行通气。但是也可以独立应用在普通输入泵(inpump)中,该普通泵具有泵体,该泵体固定到产品容器的顶部上,例如形成一体,或者通过螺钉或者咬合盖来固定,并且泵通过柱塞来进行工作,该柱塞在泵体内或者在泵体上进行往复工作,从而改变泵室的容积,该泵室通过进入阀与容器内部连通,并且常常通过出口阀与排出开口连通,柱塞常常载有活塞,而该活塞在由泵体所提供的压力缸内进行工作,尽管它可以是其它方式。排出开口可以位于柱塞上(可移动的喷嘴泵),或者位于主体上(固定喷嘴泵)。

        在任何情况下,通常需要这种分配泵允许空气进入到容器或者泵中,从而补偿所分配的容积。

        一种传统的产品通气布置提供了一个或者多个通过顶部附近的压力缸壁的较小通气孔。空气通过柱塞杆和主体盖的环绕环之间的间隙而进入到泵体中,并且通过通气孔进入到容器空间中,这些通气孔位于活塞密封件的上方。在其它公知的结构中,通气通道旁通压力缸内部,例如借助于封闭盖和容器颈部之间的通道旁通到容器内部中,或者借助于来自环绕着杆的上述间隙的通道,该通道环绕着压力缸壁的顶部。另一种可能性是通过柱塞头部本身内的孔或者通道向内通空气,而不是通过柱塞和环之间的环形间隙。

        当传统通气涉及补偿分配产品的容积时,可以存在通空气的其它需要。尤其地,借助于同时把空气和液体流泵送到该泵中的一些混合位置中,如这里所述的泡沫分配泵适合于分配泡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把空气加入到泵系统中进行泵送,从而形成泡沫,并且所需要的空气容量可能大于用来补偿所分配的液体产品量所需要的量。在这种发泡分配器或者结合其它柱塞操纵的泡沫分配器(这些分配器以前面所述的方式一起泵送空气和液体)中,我们特别设计使用现在用于通气的方案。

        公知的泡沫分配器通过各种通路加入空气来进行泵送,这些通路包括上述这些通路中的一些。

        当分配器不得不用在潮湿环境(如雨中的室外或者尤其淋浴中的室内)中时,存在一些特殊困难。水倾向于通过气孔进入或者吸入,尤其在柱塞杆和环之间的地方更是如此,因为水存在于间隙内。以这种方式得到的水可以污染或者稀释容器内的产品。在泡沫分配泵中,它不良地聚集在空气泵送系统中。

        在这方面我们提出了一些通过泵柱塞的罩或者壳体内的开口来通透空气的新布置,尤其地,柱塞(例如所述的罩或者壳体)通过环或者泵体的其它顶部开口来形成紧配合或者密封配合,因此防止了通气或者通气不足。

        我们所提出的是提供一种盖元件,该盖元件覆盖柱塞壳体的一个或者多个通气孔。优选的是,盖元件是单个的第二元件,该第二元件夹紧到或者咬合到柱塞壳体的第一元件中。通向通过柱塞壳体的开口是在盖元件和柱塞壳体之间限制出的通气间隙,或者通过该通气间隙通向通过柱塞壳体的开口。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进入开口进入这个进入间隙,而该一个或者多个进入开口在盖元件边缘的一侧上限制出。

        壳体和盖元件的相对表面在它们之间限定了一个或者多个细长的和/或曲折的通道或者间隙从进入开口通到敞向壳体内部的开口。

        为了提供细长的和/或曲折的通道或者间隙,单个盖元件和/或第一柱塞壳体元件的表面形成有槽或者开口通道或者其它凹口,当盖元件和柱塞装配在一起时,这些槽、通道或者凹口变成封闭的通道或者间隙。当它们是单个的元件时,借助于模制容易形成非直的(弯曲)通道或者间隙。

        最优选的是,盖元件和柱塞壳体之间的进入通道从进入开口通到通过壳体的开口,该进入通道至少局部上升。例如,通道至少从进入开口处上升。此外,它在绝大多数或者所有长度上是上升的。这有利于排尽可以进入通气间隙的任何水。

        盖元件可以是层状的。例如,它可以是具有整体紧固件如圆头销或者栓的、简单的一层,通过这些紧固件把它固定到主柱塞壳体上。

        盖元件的特别优选的位置是位于柱塞的顶部上或者作为柱塞的顶部。它可以延伸到柱塞的横向末端,例如延伸到侧部和/或后表面,并且具有进入开口,从而减少在孔口处收集的机会和在孔口处收集的水。在优选实施例中,柱塞的顶部下斜到后部,并且盖元件提供了倾斜区域或者位于倾斜区域中,在盖元件的后边缘下方,该倾斜区域在柱塞后部处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进入开口。在第一元件的柱塞顶表面和盖元件之间限制出一个或者多个细长的和/或曲折的通气通道,这些通道向前延伸到那个顶表面,并且一个或者多个相应的孔通过第一元件的壁,并且向前进入到柱塞内部。在这个实施例中,盖元件可以是柱塞的手指夹紧推动按钮成品。它可以向外凹陷。

        或者,一个或者多个通气通道在开口处通到柱塞内部,该开口也是在盖元件和第一柱塞元件之间限制出。实际上,整个通道可以在这些元件的相对表面之间限制出,从而有利于在单个元件的相对表面之间形成复杂的内部模制形状。

        在柱塞壳体和盖元件的边缘之间提供进入开口具有美观的优点,因为从开口看去,边缘的存在分散了眼睛的注意力。不必说,从原理上讲可以提供只通过第一内部元件柱塞壳体的进入开口,并且使它通到壳体和盖元件之间的界面上,再一次有利于在两个元件之间制造更多的曲折的通气通道。因此能够穿过的水更少了。

        在下面情况下这些方案特别有利:柱塞壳体作为连续的罩向下延伸到泵体开口,特别是通过密封配合延伸到泵体开口中。这种罩或者盖可以封闭内部柱塞腔。在柱塞安装通到喷嘴中的、泵的中空排出通道的情况下,我们还预计到,上述的一个或者多个通气通道的通道结构可以并排地延伸,例如在柱塞顶部可以延伸到排出通道壁的每侧上。从柱塞内部开始,通透空气的通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在泡沫发生分配器中,它在柱塞内向下通到空气压力缸的空气进气阀中,空气进气阀可以是柱塞内部空间的唯一其它开口。

        另一个实施例具有:柱塞盖,它具有向上的开口,并且通常是管形的下部元件;及盖元件,它作为顶盖或者封闭件,限制出至少部分排出通道如泵的喷嘴,同时,当这些元件安装在一起时,如顶盖插入下部元件,根据前面所述的任何方案在它和下部元件之间限制出通气或者通气通道入口。顶盖还提供了前面所述的芯子套筒或者芯子套筒部分,优选地,作为一个整体单件的向下延伸部。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分配泵的第一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空气活塞密封元件的透视图;

        图3是柱塞芯子元件的透视图;

        图4是包括空气出口阀的柱塞芯子套筒的延伸部的透视图;

        图5是分配泵的第二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6是泵元件的分解图;

        图7是分配泵的第三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8是第三实施例的元件的分解图;

        图9是从第三实施例中的柱塞芯子元件的顶部看去的透视图;

        图10是具有固定喷嘴的分配泵的第四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11是第四实施例的元件的分解图;

        图12是具有单个通气盖的、起泡器的第五实施例的轴向横剖视图;

        图13示出了在区域B处扩大了的图12的实施例;

        图15是相同的图,但是通气盖被拆去了;

        图16和17与图14和15相对应,其中泵元件沿轴向被剖开;

        图18以轴向横剖视图示出了分配器第六实施例的顶部,该分配器也具有通气盖;

        图19示出了拆去通气盖的、第六实施例的主柱塞元件的顶部;

        图20示出了泡沫分配器的第七实施例。发明描述

        图1到4示出了手动泡沫分配器。该分配器安装在传统的吹模制造的圆柱形容器91的螺纹颈部92上。但是,该容积器不必是圆柱形的。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已公知的一样,该分配器包括一个一体的压力缸元件10,例如该元件由聚丙烯形成。这个元件包括下部的较小直径的液体压力缸102和上部的较大直径的空气压力缸101,该空气压力缸具有侧部通气孔109。该压力缸元件10凹入到容器的颈部92中,并且通过螺纹保持环95来安装就位。在液体压力缸102的底端上成一体地形成了阀座104,和用作浸入管的管座。这些是传统技术特征。

        柱塞1安装成在空气和液体压力缸101和102内进行往复运动。这个柱塞具有突出的中心杆13,该中心杆载有活塞密封件41,而该密封件41在液体压力缸102内进行工作。管形活塞保持插件105卡入到空气压力缸101的底部,并且把液体活塞密封件41夹在它下方;这使柱塞保持装配状态。绕着柱塞杆13安装着复位弹簧93(该弹簧位于空气室16内从而避免了弹簧受腐蚀),并且该弹簧93用来把柱塞1推动到它的最高位置上。

        空气活塞2环绕着柱塞杆13的上部。与现有技术的结构不同的是,它不能被保持并且通过在柱塞杆上的接合被驱动,而是通过咬合装配接合到柱塞的盖罩5的下端上。盖罩5的直径基本上与空气压力缸的直径相同。图2示出了一个分散的空气活塞元件,该活塞元件通常是圆柱形套筒23,该套筒23在顶部具有卡合肋(snap rib),从而使它以预定的轴向插入程度插入盖罩内部。向外的密封唇21、22向着它的下端作用在空气压力缸壁上。因此,压下柱塞1(没有间隙或者无效运动)直接使空气活塞2在它的压力缸内进行工作。径向环形阀瓣24从套筒23的顶部附近向内径向伸出,该阀瓣24的厚度向着它的边缘逐渐变小。

        现在就柱塞的中心部分而言,喷嘴12与内部轴向向下开口的管子11连通,该管子11形成了顶部起泡剂元件的壳体。管子11咬合装配到芯部插入元件3的、向上开口的圆柱形管子32中,从而在它们之间的空间内夹住泡沫发生元件8,而该泡沫发生元件8位于通到喷嘴12中的通道内。泡沫发生元件8具有传统特征,它是圆柱形塑料管81,管子81紧紧地安装在壳体管子11内,并且在它的开口端上通过超声波焊接了粗耐纶网82(底端)和细耐纶网(顶端)83。

        在管子11、32之间的咬合配合包括卡合肋,这些卡合肋固定了柱塞盖罩5和插入芯子3的相对轴向位置。

        在泡沫发生元件8的下方,芯子插入件3(还可以参见图3)在底板38的上方限制出较小的圆形混合室180。中空的圆柱形柱栓31从底板38的中心向下伸出,该柱栓具有一系列的轴向肋或者齿槽311,这些肋或者齿槽再一次通过咬合配合紧紧地安装到中空柱塞杆13的、稍稍扩大的顶部直径上。这就把柱塞顶部连接到液体活塞41中了,同时除了一系列较窄的轴向延伸的周边通道171之外,堵住了液体排出通道15的出口,而这些周边通道171经过孔172在齿槽311和杆壁之间向上延伸,并且通过插入芯子元件3的底板38,而这些孔172在齿槽311之间从开口171沿着径向稍稍向内成阶梯形。

        在杆13的顶部处的、扩大的直径部分的尺寸大小是这样的:当形成有齿槽的柱栓31刚好安装到它中时,它的顶部边缘与芯子插入件的底板38的下侧具有间隙。因此,这种间隙紧接在它们向上通过底板38之前的地方处与齿槽之间的通道171连通。

        在芯子元件3的下端成一体地伸出一个具有向下的圆柱形罩或者芯子套筒33的、向外的径向凸缘。这个径向凸缘是一个咬合配合的通常是圆柱形的芯子套筒延伸部34;参见图4。从这个延伸部34的底边缘沿垂直方向径向伸出的是厚度逐渐减小的、成一体的阀唇341。唇的边缘底部靠在环形阀座棱缘131上,而该棱缘131绕着柱塞杆13的顶部附近而进行延伸,如图4所看到的一样。因此,在杆13的顶部、芯子套筒延伸部34和芯子底板38之间限制出了一个环形空气排出室17。通过向上移动阀唇341,有一个通道从空气压力缸室16到达这个环形空气室17。有六个通道通过上面所指的较小径向向内的通道从空气排出室17出来,并且向上到达混合室180中。

        应该注意到,在这个实施例中,液体活塞的活塞密封件41是“滑动密封”型,该密封件在液体排出通道15的入口处起着排出阀的作用。即,在柱塞的下行冲程中,滑动密封件41相对于柱塞杆13向上移动,并且揭开柱塞杆窗口42的盖子,从而使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从液体泵室14流到液体排出通道15中并且向上到达位于插入件的齿槽311之间的、较窄的排出通道171中。

        在压下柱塞时泵的动作如下。在液体被向上驱动到所述通道15中的同时,通过减少空气室中的容积迫使空气室16中的空气通过空气出口阀瓣341进入到空气排出室17中,并且沿径向从所有方向与快速地散布的液体上流进行有力的混合。当进入到混合室(自该处它们通过逐渐减少的网并且从喷嘴12以泡沫的形式出现)时,混合液体和空气流。当柱塞被压下时,空气进入阀瓣24的单向运动可以防止空气通过那个路线从室16中逸出。

        相反地,当柱塞在弹簧93的力的作用下再一次升高时,通过进入阀104以传统方式使液体室14注入液体。在普通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空气进入阀瓣24相对于它的阀座(芯子延伸部34的底边缘)向下运动,使空气流入从而占有空气室16。这时,出口阀瓣341的弹性密封可以防止任何液体滴到空气室中。空气从盖的空气空间51中流到空气室16中,而该空间位于封闭进入阀24的盖罩5的内部。同样地,空气可以通过空气活塞插入套筒23的通道25和盖罩5的底边缘之间的通道间隙而进入盖的空气空间51中。另一方面并且是优选的是,空气可以通过罩本身内的上部开口19而进入盖罩5中(参见图1),空气活塞套筒被气密地连接起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平面布置两个瓣阀(其中每一个与另一个功能元件形成整体,并且一个使用另一个的零件作为它的基座)非常整齐、紧凑并且提供了空气阀的零件经济性,而在这种泵中这总是令人烦恼的问题。

        图5和6示出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在许多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的类似。相同零件采用相同的标号。这里的一个区别是,压力缸元件10的顶部在上方弯曲并且圆整为一个与压力缸元件10成单件的螺纹保持环106。在这个实施例中,另一个区别是芯子元件3的形状及其与空气出口阀342的相互作用。这里,芯子元件3是一个单件整体,它包括:中空活塞杆13;通常是圆柱形的主体,它容纳空气和液体的混合室180,并且限制出一个杯形物,该杯形物安装泡沫发生元件8的壳体管;径向凸缘;和向下的圆柱形芯子套筒33。这里,混合室180向下凹入到芯子3的内部,并且与芯子3的主体和它的外芯子套筒33之间的环形径向空间17沿轴向完全重叠。尽管柱塞的盖罩5的形状不同,即顶部较窄,但是空气活塞2和它的整体进入阀瓣24基本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进入阀瓣24的内边缘与作为阀座的、芯子套筒33的终端边缘形成密封接合,与第一实施例一样。但是,在这个实施例中,空气出口阀不与芯子套筒33形成一个整体。相反,它是具有基座340的、单个的杯形元件,而基座340在芯子3的下方环绕着杆13安装,并且具有锥形的向上、向外扩散的密封唇342,该唇向上伸入到芯子套筒33内的空气排出室17中,并且支撑在芯子套筒33的向内表面上,而该芯子套筒33是阀座。

        这些元件的尺寸大小和它们的咬合位置被确定成这样:弹性空气进入和向外的阀唇稍稍偏置,即,抵抗它们的弹性即反抗它们的阀座表面进行变形。这确保了积极的作用。

        在图5的剖视图中没有示出从空气排出室17通到混合室180中的空气通道,但是在图9的相应零件视图中可以看到。它们被构造成一系列的沿切线倾斜的径向延伸槽,这些槽通过芯子3的中心凸台引入,并且从空间17通到位于同一轴向平面处的室180中。这个实施例的另一区别在于隔板132(形成为具有齿形边缘的盘132,参见图6)自由伸入到混合室180的中心处并且没有伸入到液体排出通道15的顶部中。来自排出通道15的液体直接撞击隔板132,并且飞溅而与径向/切线方向冲击的空气流进行混合。从那里开始,空气/液体混合物通过孔升高到下部起泡剂的壳体管32内部的、混合室的上部180中,从而通过泡沫元件8,而该管子32与隔板盘132形成一体。

        当柱塞1压下时,读者容易知道空气出口阀342的运动。借助于室16内的空气压力推动出口阀唇342离开它的阀座如果任何液体从混合室180中流出来,那么它被保留在杯形阀元件340、342中并且不会进入到空气室16中。又使零件的经济性变得极佳。空气通过盖空气空间51和空气进入阀24而到达空气压力缸。到达盖空气空间可以通过位于盖罩和空气活塞2之间的一系列通道,如第一实施例一样,或者如前面所述一样通过盖罩的顶部内的小孔19。

        图5还示出了用于发运的外盖107(用于图1实施例的相同盖没有示出)。

        图7示出了第三实施例,其中泵芯子3和空气进入与出口阀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相同。但使用了形状稍稍不同的隔板133。

        这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泵的压力缸形成零件的结构和布置。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较宽螺纹颈部92,这个实施例的容器91具有更多的标准较窄颈部,并且泵尤其设计成安装在它的上面。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空气压力缸101被构造成这样:较深的周边槽(活塞密封件滑动到该周边槽内)环绕着该颈部的外部安装,并且在内部通过螺纹来与之接合。液体压力缸102仍然与空气压力缸101形成一个单件,并且是在颈部内部向下伸出的唯一零件。这种结构产生了向容器中通气的额外结果,而靠一些额外垂直高度的该结构在标准颈部容器上使用了这种分配器。在前面实施例中,通气孔109通过空气压力缸101的侧壁的上部,并且通过空气活塞的交替盖住和打开来分配流量(这些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在第三实施例中,空气压力缸不能与容器的内部空间共亨一个壁,因此代之以通气通道限制在活塞保持插入件105和空气压力缸与液体压力缸部分之间的压力缸元件10的过渡部分之间(借助于表面槽)。补偿空气通过压力缸元件10和容器颈部92之间的螺纹接合可以到达这个通气通道191。

        图10和图11示出了基本上不同的实施例,其中,在分配期间排出喷嘴12相对于容器91保持固定。这通过下面方法来实现:将空气和液体排出通道15、17a从容器内部的相应压力缸引出来,并且在固定的泵体排出组件85内靠着泵体的旁边向上引导它们。

        柱塞1载有简单的顶部按钮罩5,在该罩内活塞杆13和芯子套筒33从盖罩5的顶部腹板相互共心地、成一体地向下伸出。因为在柱塞内不需要提供排出装置,并且为了使该装置的轴向高度最小化,因此在空气压力缸101的内部形成液体压力缸102(尽管仍然是共心的,并且与之形成一个单件),并且在杆13的端部上的液体活塞密封件41是一种简单的密封件,不再需要形成任何阀了。

        通过下部盆形元件111,使用模制元件形成封闭的装有阀的通道,而该盆形元件111环绕着压力缸元件10的底部而夹住。这些通道形成于成形的相对表面和这些元件的壁之间。在液体室14的底部处,柔性阀盘46夹在元件10、111之间,并且提供了液体的出口瓣阀,从而把液体引导到液体排出通道15中。这个通道限制成初始时通过盆形元件111的径向管子、然后向上通过轴向侧管,该轴向侧管在紧接泡沫发生组件8的下方处具有锯齿形顶部开口。空气压力缸101与固定排出通道组件85形成一个单件,并且在靠近空气压力缸16的底部处通过空气排出开口17a两个连通。这里它遇到了向着泡沫发生网升高的液体排出管。空气出口阀元件(它呈具有圆锥形扩散的柔性上部的套筒的形状)在环形空气排出空间17内的这个位置上安装在液体排出管周围。因此,在挤压柱塞1时来自空气室16中的空气通过出口阀唇442,并且通过混合区域208处的锯齿与液体的上流混合。基本上如前面一样形成泡沫。尽管柱塞的结构被简化了,但是容纳在柱塞内的空气进入阀24的功能也与前面的相同。这种泵的特殊结果是为了发运而关闭液体排出阀。通过下面方法避免了实现这个的需要:代之以借助于开口关闭杆86的端部上的端部扩大部分842来关闭液体进入口。这个杆向上延伸到柱塞杆13的底部开口内咬合接合。就借助于弹簧向上推动柱塞1而言,向上拉动杆86并且保持液体进入开口关闭。当柱塞首先压下时,它的杆开口喷出开口关闭杆86的头部861处的槽,并且进行分配作用。

        参照图12到17,分配系统的第五实施例包括泡沫发生分配器110,该分配器通过螺纹盖95固定到容器91的颈部上。

        泡沫分配泵的结构通常如上面第五实施例所描述的一样。因此,泵体元件提供了两个共轴线的压力缸部分:下部液体压力缸121,它限制出液体泵室127;及上部较大直径空气压力缸,它限制出空气室126。相应地,柱塞1载有两个活塞:内部液体活塞122和外部空气活塞125,这些活塞在它们相应的压力缸内进行工作。来自液体室(该液体室具有传统的球形进入阀129)的液体被向上泵送到液体活塞的中空杆124中从而到达泡沫发生区域128,在那里,它作为细的射流射出。在泵的相同冲程中,迫使空气从空气室126通过空气出口阀1212。芯子元件143封闭泡沫发生区域。在那里泵送的空气和液体相遇,并且被迫一起向上通过泡沫调节元件,而该元件具有上部和下部网142、141。这个元件安置在柱塞头部的排出通道134中,该排出通道垂直向上通到柱塞的顶部上,然后从旁边到达喷口132。

        柱塞1的精确细节不起关键作用,但是下面是相关的。首先,柱塞的顶部是一个模制整体元件,该元件具有中心管形延伸部133和外部圆柱形罩131,该延伸部133提供了排出通道,内部空间136环绕着中心管子133和泡沫发生芯子143而位于延伸部和罩之间。空气活塞125在接头138处密封地咬入到柱塞罩131的底部中。因此,空气泵的空气进气阀146从柱塞的内部空间136打开。

        罩131的外表面通过固定盖95的中心孔来紧密地安装,该中心孔具有密封唇151来确保密封。该分配器设计来用于淋浴,并且这种密封保持使水从该泵出来。

        所示出的其它元件是从泵向下浸入到容器中的浸渍管子94和盖107。

        把空气从柱塞内部136供给到空气压力缸126中,因此重要的是允许空气进入到那个内部空间中。同时重要的是使水流出,因为任何这种水将会聚积在空气压力缸126中,并且逐渐损坏泡沫产物。

        为此,我们提供了特殊形状的柱塞顶部,这个现在就描述。柱塞壳体的顶部(整体)壁137向着后部下斜。借助于向下的叉尖161使离散的模制塑料盖元件156夹到它的上面,该支架叉尖紧紧地安装在柱塞壳体的相应管座130内。柱塞壳体的顶部表面稍稍凹入到圆周边缘1310的内侧(参见图15)。盖156向下紧紧地安装到其内部,从而形成光滑外部轮廓。在柱塞顶部的后部,边缘1310为凹槽172所中断。盖156、106具有向后的凸耳166,该凸耳安装到这个凹槽中,从而从上面盖住它,但不能堵住它的后面开口。

        参照图15到17,柱塞的顶壁137的顶部表面具有两个弯曲槽171,这两个弯曲槽与后部凹槽172连通,并且从它开始弯曲地环绕着向前引导到排出通道管子133上方的区域的每侧中。除了在它们向前的末端(在那里,每个具有与柱塞的内部空间136连通的通孔173)之外,这些槽不能穿过顶壁。除了在这些槽171之外,盖156的下侧具有光滑表面,该表面紧密地补充柱塞壁137的顶部,其中该盖平坦,并且起着盖的作用,从而形成封闭通道,这些通道在盖和柱塞壁137之间从后部凹槽172向前通到每个前部通孔173中。

        借助于这种方法,具有通向柱塞的内部空间136的实际通气能力,从而使泡沫发生泵的空气压力缸126进行工作。由于通气的外部开口172处于两个元件之间的按钮的后部(例如可以是色对比的),因此它在视觉上不引人注目。由于进入开口172和实际通孔173之间的通道171相对较窄并且细长,因此从头到尾得到水的机会较小。由于这些通道倾斜回到进入开口172,因此所得到的任何水在到达进入孔173之前几乎不可避免地被排走。

        有一个容器通气孔1211通过空气压力缸壁。在它的停止位置即上部位置上,孔1211通过空气活塞来关闭,而泵弹簧123把它偏压向该位置。

        由于在这个实施例中柱塞罩131通过盖95内的唇151来密封,并且空气压力缸入口146是柱塞内部空间的唯一通道,因此容器内部的补偿空气不能通过柱塞。代之以,位于盖下侧处的、较小的局部凹槽1213在盖下方的空间和螺纹接合区域(该区域位于盖和容器颈部的外部之间)之间产生了泄漏。足够的空气从外部通过这里向下到达孔1211,从而补偿在每个冲程中所分配的、相对较小的液体量。

        图18、19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的内部柱塞空间的通气细节,该实施例的柱塞头部具有较大的、圆形的顶部表面127,该表面用来用手掌推动。主柱塞元件的顶部具有较浅的圆形凹陷2372,该凹陷具有中心竖立的圆柱形管座2371。一对通气孔273设置成通过柱塞头部的顶壁到达其内腔、到达柱塞的每侧上,该通道留在这个中央区域。圆拱形的圆盖元件206具有向下的中心柱栓2062,通过该柱栓把它夹到管座2371中,从而盖住具有通孔237的圆形区域2372。盖元件206与柱塞的其余部分最好具有色彩对比,该盖元件206提供了使水到达柱塞顶部的流放口,同时在它的周边留下较小的环形缝隙,通气空气能通过该缝隙、经过孔273容易进入柱塞内部,从而在每个泡沫分配冲程之后重新填满空气压力缸。分配器的其它元件基本上与前面所看到的相同。

        图20描述了另一个实施例,总体上与图1的实施例相同,但是具有下面这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柱塞适合于盖住通气孔,如前面两个实施例一样。在这个实施例中,盖元件406不只是附件,而是构成了柱塞1的整个顶部,所述盖以一个整体单件的形式包括:排出喷嘴412;具有向后倾斜的表面和手指接合凹陷的顶部柱塞壁;向下的中心芯子套筒部分411,它形成了渗透过滤器元件81的壳体的顶部;及向下的较短外裙部4063。外裙部4063紧紧地咬合装配到柱塞盖的主圆柱形管形壁5的顶部上。外管形壁5通过具有通气孔314的下部桥接元件模制成一个单件,该单件具有向上伸出的管形壁或者套筒32,该管形壁或者套筒32与向下的套筒411互补从而封闭网组件81。这可以避免增加元件数量。盖塞406的向下裙部4063的后部被较窄的凹槽4064所中断,该凹槽4064在装配好的柱塞盖中与外部成形的凹槽511对准,而该凹槽511邻近后侧的管形壁51的顶边缘。盖塞406的后边缘具有悬空部421,该悬空部向下滑过这个凹槽,但是是以一个间隙滑过这个凹槽,因此通气通道在两个元件之间限制出,从而通过较小的间隙从它的后部进入开口向上延伸到壁5的顶部边缘上方,并且通过凹槽4064延伸到盖的内部中。从盖的内部,空气通过通气孔314可以到达空气压力缸进入阀(该阀与前面实施例中的一样)。

        这个实施例的另一个特征是,柱塞壁5的简单开口管子形状使得这个管子的下边缘与整体的径向凸缘52模制在一起。通过接合在固定盖的边缘下方,这个凸缘使柱塞更加可靠地保持在泵内。在用花键结合的塞子31中也有微小改变,该塞子安装到液体排出通道中,从而产生基本呈管形高速帘流(curtainflow)形式的液体排出。这里,塞子31是安装到液体排出杆的顶部中的单个元件。如前所述,在通过网排出混合流之前,产生空气排出,从而径向向内地碰撞在该帘流上。

        另一个改进涉及容器的通气从而补偿分配的液体。在图1的实施例中,这个通气借助于较小的孔109通过空气压力缸101,在停止的情况下通过空气活塞盖住。实际上,该孔允许液体在柱塞套筒和螺纹保持盖之间流出,或者流到空气压力缸中,尤其在容器被倾斜时更是如此。因此,本实施例而是允许在容器颈部92和保持环的螺纹之间进行通气。通过使弹性密封垫199夹在泵体凸缘和容器颈部边缘的下方而避免了泄漏。传统地使用这种密封垫,并且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防止通气,但是在这种变形中,容器主体凸缘具有局部通气孔1001,而密封垫199具有较薄的、弹性更大的内部凸缘,该凸缘伸出来,从而盖住这个开口从而形成通气阀。在正常情况下,这可以防止空气进入并且在瓶倾斜时防止液体流走。通过使唇299弯曲,分配之后容器内的负压吸入空气。

    关 键  词:
    分配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分配泵.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713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