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光学头向光盘照射激光,在该光盘记录信号,或从该光盘重放信号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该种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记录媒体,开发出可改写、存储容量大且可靠性高的磁光盘,广泛用于计算机和音频·视频设备的外部存储器。特别是近年开发了如下技术,即在如图20所示的磁光盘(1)的信号面,交互形成凸台(17)和凹槽(18),在凸台(17)和凹槽(18)上记录信号,提高记录密度的技术。
如图示,凸台(17)及凹槽(18)配置成蛇形(摆动),用规定的中心频率对蛇形的频率进行FM调制,通过信号重放来检测该摆动信号、通过调节磁光盘的旋转使摆动信号总是为中心频率,实现线速度的恒定控制。另外,对摆动信号进行如前述的FM调制,使其包含地址信息等的各种信息(摆动信息),在信号重放时,根据该摆动信息来实现各种控制动作。
另外,在激光器脉冲磁场调制型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在信号的重放时,向磁光盘照射激光,同时,在信号记录时,也向磁光盘照射激光,对磁光盘进行局部加热。另外,在利用磁性超分辨的磁光盘中,提高信号重放用的激光功率,从光斑区域的温度达到规定值时开始读出信号,信号重放时的激光功率设定成低于信号记录时的激光功率,因而,伴随着信号地重放,不会破坏记录信号。
但是,在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信号记录时的激光功率(记录功率)及信号重放时的激光功率(重放功率)分别存在最佳值,功率若偏离最佳值,则重放信号的比特误码率增大,比特误码率若超过一定的规定值,则正常的重放动作变得困难(参照图14)。因而,以前提出有如下方法,即,在系统启动时,以磁光盘中预设的测试轨道作为对象,在缓缓改变重放功率的同时重放信号,并算出误码率,或者,在缓缓改变记录功率的同时记录信号,并算出该重放信号的误码率,检索出使误码率为最小的最佳重放功率及记录功率。
但是,上述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为了精确检索最佳重放功率及最佳记录功率,有必要使改变重放功率及记录功率时的步进宽度设定得尽可能小,结果,检索必须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导致启动时间长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即,在短时间内可转移到信号记录或信号重放,且通过对每个光盘设定最佳的重放功率及记录功率,可总是执行精度高的信号记录及重放。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可向光学头供给驱动信并调节光学头出射的激光的功率的激光驱动电路;检测表示信号重放状态的好坏的估计数据的估计数据检测电路;根据估计数据检测电路的输出来控制激光驱动电路的动作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将激光功率依次设定成至少3个不同值,取得各激光功率中的估计数据,通过将这3点中的激光功率和估计数据的关系用2次曲线近似,导出该2次曲线的顶点所对应的最佳激光功率的运算处理单元;以上述最佳激光功率作为目标值,作成激光功率控制信号并提供给激光驱动电路的激光功率控制单元。作为估计数据,例如,可采用重放信号所包含的比特误差的发生频度,即误码率。
上述本发明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对光盘进行信号的记录或重放时,首先,对该光盘确定最佳激光功率。例如,在信号记录时的最佳激光功率的确定中,利用光盘中预设的测试轨道,对该测试轨道以不同激光功率进行信号的记录后,以适当的激光功率进行信号的重放,检测该重放信号的误码率。从而,描绘出如图16所示3点P1、P2及P3中的激光功率(记录功率)和误码率的关系。
记录功率和误码率的关系可近似用2次曲线表示,若确定了至少3点的座标值,则该2次曲线可唯一确定。因而,采用上述的3点P1、P2及P3中的激光功率和误码率的值,可以求出表示激光功率和误码率的关系的2次曲线,如图16,该2次曲线的顶点所对应的激光功率成为使误码率最小化的最佳激光功率Pwo。在信号记录时,控制电路以该最佳激光功率Pwo作为目标值,作成激光功率控制信号,提供给激光驱动电路。结果,以最佳激光功率进行信号的记录,在其后的信号重放时,与规定值相比,可获得足够低的误码率的重放信号。
另外,用于求出上述2次曲线的3点,它们的误码率不必全都是低于规定值的值,作为激光功率,由于可以设定成任意值,因而完全不需要如传统的检索处理。
在具体的结构中,控制电路在优化信号重放时的激光功率后,通过上述运算处理单元及激光功率控制单元优化信号记录时的激光功率。此时,控制电路作为优化信号重放时的激光功率的结构,包括:检索单元,检索使估计数据超过规定的容许值的激光功率的2个界限值中值较小的下限值;最佳激光功率确定单元,以检索的下限值为基准,确定最佳激光功率。这里,最佳激光功率确定单元,通过向检索的下限值加上规定值或向检索的下限值乘上规定值,确定最佳的激光功率。
上述具体的构成根据后续说明的原理优化重放时的激光功率。在信号重放中,例如图15所示,通过改变重放功率,重放信号的误码率成二次曲线变化,例如,在用实线表示的特性曲线中,存在使误码率为最小值的最佳重放功率Pr,信号重放时的激光功率必须设定在使误码率低于规定值的2个界限值即下限重放功率Prmin和上限重放功率Prmax之间。同样,对于信号记录,也存在使误码率为最小值的最佳记录功率Pw,信号记录时的激光功率必须设定在使该重放信号的误码率低于规定值的2个界限值即下限记录功率Pwmin和上限记录功率Pwmax之间。
图17分别表示了使误码率低于规定值的重放功率Pr和记录功率Pw的范围,在重放功率Pr及记录功率Pw的设定中,若设定为该范围内的任意值,在记录及重放信号不会发生问题,但是,由于图1 7所示的特性会因光盘的翘曲等导致变动,因而最好在该范围内尽可能靠近中央位置设定重放功率和记录功率。因而,例如作为重放功率的优化方法,可采用算出使误码率低于规定值的下限重放功率Prmin和上限重放功率Prmax的平均值、将结果确定为最佳重放功率的方法。
但是,如图17所示,使误码率低于规定值的重放功率Pr依赖于使误码率低于规定值的记录功率Pw,例如在记录功率Pw为6.5mW~8.0mW的范围中,使误码率低于规定值的界限的重放功率Pr根据记录功率而变化。从而,在该记录功率的范围内,将使误码率低于规定值的下限记录功率Pwmin和上限记录功率Pwmax的平均值作为最佳重放功率时,该最佳重放功率的值处于从图17所示范围的中心位置显著偏离的位置,在图17所示特性发生变动的场合,重放功率显著偏离最佳值,误码率有可能超过规定值。
因而,在本发明的上述具体的结构中,在应将重放功率及记录功率设定于图17所示范围的尽可能中央位置的值的重放功率的优化中,首先,检索出使误码率低于规定值的下限重放功率Prmin后,通过向检索的下限重放功率Prmin加上规定值,算出最佳重放功率。这里,作为上述规定值,可以采用图17所示关系中重放功率不依赖于记录功率的区域、即记录功率为8.0mW以上的最大重放功率2.56mW和最小重放功率1.84mW之差的2分之1即0.36mW或其附近值(例如0.4mW)。从而,关于重放功率,可获得不依赖于记录功率的最佳值。
另外,如图15所示,重放功率的误码率的变动特性从实线变动成如虚线和点划线所示,从而,重放功率的最佳值从Pr变化到Pr′和Pr″,并且,下限重放功率Prmin也变化到Prmin′和Prmin″,由于最佳值Pr、Pr′及Pr″和下限重放功率Prmin、Prmin′及Prmin″之差大致成为一定值N,因而通过向下限重放功率Prmin、Prmin′及Prmin″加上该差N,可以求出正确的最佳重放功率Pr、Pr′及Pr″。另外,不向下限重放功率Prmin加上规定值N,而是通过乘上规定值α,也同样可以求出正确的最佳重放功率Pr、Pr′及Pr″。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在短时间内可转移到信号记录或信号重放、且通过对每个光盘设定最佳的重放功率及记录功率,可以总是进行精度高的信号记录及重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该装置中的激光功率控制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3是测试读/写及管理表更新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通常动作中的记录重放动作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管理表的数据构造的图表。
图6是表示管理表更新的具体例的图表。
图7是表示启动时的管理表的温度和激光功率的关系图。
图8是第1次测试读/写中的管理表的温度和激光功率的关系图。
图9是第2次测试读/写中的管理表的温度和激光功率的关系图。
图10是表示重放功率优化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记录功率优化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记录功率优化的其他程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重放功率优化的顺序图。
图14是表示重放功率和误码率的关系的图。
图15是说明重放功率优化的原理图。
图16是说明记录功率优化的原理图。
图17是表示满足规定值的记录功率和重放功率的关系的图。
图18是写入重放信号的报头部的2个基准信号的波形图。
图19是表示两基准信号的重放信号的振幅比和重放功率的关系的图。
图20是表示磁光盘中形成的凸台和凹槽的放大透视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面具体地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以磁光盘为记录媒体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如图1所示,具备旋转驱动磁光盘(1)的主轴马达(2)。在磁光盘(1)的附近位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
另外,作为信号重放系统,包括激光驱动电路(15)、光学头(4)、重放信号放大电路(5)、重放信号检测电路(7)及纠错电路(11),在信号重放时,由激光驱动电路(15)驱动光学头(4),向磁光盘(1)照射激光。另一方面,作为信号记录系统,具备磁头驱动电路(14)及磁头(3),在信号记录时,上述的激光驱动电路(15)及光学头(4)动作,以局部加热磁光盘(1)。而且,作为控制系统,具备伺服电路(6)、外部同步信号生成电路(8)、系统控制器(10)、存储器(9)、延迟电路(12)及定时脉冲发生电路(13)。
光学头(4)向磁光盘(1)照射激光,将该反射光作为光信号及光磁信号进行检测。重放信号放大电路(5)将从光学头(4)获得的光信号及光磁信号放大后,将光信号所包含的聚焦误差信号及跟踪误差信号供给伺服电路(6)。另外,重放信号放大电路(5)将在磁光盘(1)的凹槽中以一定间隔形成的不连续区域中检测的光信号提供给外部同步信号生成电路(8),同时,向重放信号检测电路(7)供给光磁信号。
外部同步信号生成电路(8)生成外部同步信号,供给伺服电路(6)及延迟电路(12)。伺服电路(6)根据聚焦误差信号及跟踪误差信号,对光学头(4)中安装的执行器(图示省略)执行聚焦伺服及跟踪伺服,同时,根据外部同步信号控制主轴马达(2)的旋转。
重放信号检测电路(7)将检测的重放信号提供给纠错电路(11),纠错电路(11)检测出对重放信号进行解调的同时获得的重放数据的误差,纠正该误差后,向后级电路输出纠正后的重放数据。延迟电路(12)作成使外部同步信号的相位延迟一定时间后的同步信号,向定时脉冲发生电路(13)输出。
定时脉冲发生电路(13),在记录信号时,接收以规定的方式调制的记录数据和来自延迟电路(12)的同步信号的输入,生成用以向磁光盘(1)施加交变磁场的脉冲信号,提供给磁头驱动电路(14),同时,生成用以向磁光盘(1)照射脉冲光的脉冲信号(写时钟),提供给激光驱动电路(15)。另外,在信号的重放时,重放信号检测电路(7)根据来自延迟电路(12)的同步信号(读时钟),将重放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
磁头驱动电路(14)根据来自定时脉冲发生电路(13)的脉冲信号,作成对磁头(3)的驱动信号。磁头(3)根据来自磁头驱动电路(14)的驱动信号,向磁光盘(1)施加交变磁场。激光驱动电路(15)根据来自定时脉冲发生电路(13)的脉冲信号,驱动光学头(4)中安装的半导体激光器(图示省略)。光学头(4)根据来自激光驱动电路(15)的驱动信号发出激光,照射磁光盘(1)。
系统控制器(10)根据从外部同步信号生成电路(8)获得的外部同步信号,控制延迟电路(12)的动作。另外,系统控制器(10)根据从纠错电路(11)获得的纠错信息,算出比特误码率,根据结果控制激光驱动电路(15)的动作。而且,另外,系统控制器(10)将从温度传感器(16)获得的温度数据和通过后述的测试读及测试写求出的最佳读功率及最佳写功率存储到存储器(9)内的管理表,在信号重放时及信号记录时,参照该管理表控制激光功率。
激光驱动电路(15)根据系统控制器(10)供给的激光功率控制信号Cp,在信号重放时调节从光学头(4)出射的激光的功率,如后述。另外,如图5所示,管理表中,对各温度存储了表示读功率Pr、写功率Pw、测试读/写的执行是否结束的旗标TestRW、表示后述的内插处理是否结束的旗标,及表示该温度是否实际经历结束的旗标。
图2表示系统控制器(10)执行的程序的全体流程。首先在步骤S1若进行新磁光盘的插入,则在步骤S2中,以前的管理表清除后,作成对温度和激光功率(Pr或Pw)的关系的基准值(初始值)进行规定的基准表。接着在步骤S3检测初始温度T_initial,在步骤S4中,从规定的基准温度Tdef、基准激光功率Pwdef及Prdef和初始温度T_initial求出启动时的激光功率。
然后,在步骤S5中,将初始温度T_initial设定成当前温度T及系统保持的内部温度,在步骤S6执行测试读/写及管理表更新例行程序。在测试读/写及管理表更新例行程序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21采用规定的测试轨道进行测试读和测试写(TestRW),算出最佳激光功率Pr、Pw。然后在步骤S23中,根据该算出结果,更新管理表中规定的温度T的激光功率Pr、Pw。
接着在步骤S24,对进行激光功率的优化的温度相关的TestRW项进行检查。接着,在步骤S25中,采用被检查的TestRW项的2个温度相关的数据,对这2个温度间的各温度,通过内插处理导出最佳激光功率Pr、Pw。然后在步骤S26中,对进行内插处理的温度相关的已内插项进行检查,结束管理表的更新程序。
例如,如图6所示,在光盘温度和激光功率的初始值的关系,即对光盘温度的激光功率的变化的倾斜(以下称为温度倾斜)被规定的情况下,启动时的温度为25℃,进行测试读/写而算出的最佳激光功率为“62”时,将激光功率的初始值“64”更新成“62”。接着,在内插处理中,以25℃中的激光功率为基点,通过使其他温度的激光功率全都减少同一值“2”,进行保持了温度倾斜的内插,更新管理表。图7表示光盘温度和激光功率的初始值的关系通过25℃下的测试读/写进行更新的示例。这样,在温度倾斜保持一定的同时更新管理表。
然后,在通常重放时,首先在图2的步骤S7,检测光盘温度T,在步骤S8中,判断光盘温度是否上升5℃以上,这里判断为是时,在步骤S9将系统温度T_sys更新成温度T。接着,在步骤S10中,判断该温度是否管理表中已经历的温度,这里若判断为否,则在步骤S11执行如图3所示测试读/写及管理表更新例行程序。
例如,图6的例中,在30℃下进行第1次测试读/写的场合,由测试读/写求出的最佳激光功率为“59”时,激光功率“57”更新成“59”,同时,通过内插处理(线性内插)求出2 5℃和30℃间的激光功率,对于不足25℃和30℃以上的温度范围,进行温度倾斜保持一定的内插处理,更新管理表。图8表示通过上述测试读/写对管理表进行更新后的状态。
而且,在35℃下进行第2次测试读/写的场合,由图6的测试读/写求出的最佳激光功率为“50”时,激光功率“54”更新成“50”,同时,通过内插处理(线性内插)求出30℃和35℃间的激光功率,对于35℃以上的温度范围,进行温度倾斜保持一定的内插处理,更新管理表。图9表示由上述测试读/写对管理表进行更新后的状态。
这样,在每次产生5℃以上的温度变化时执行测试读/写,求出该温度下的最佳激光功率,同时,执行采用该数据的内插处理,来更新管理表。若管理表的已经历的项全都进行检查,则在其后的通常动作中,通过参照管理表存储的温度和激光功率的关系,可设置读功率Pr及写功率Pw,进行信号的记录及重放。
即,在通常动作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31检测光盘温度后,在步骤S32判断是否发出了记录重放请求,这里判断为是时,在步骤S33参照管理表,在步骤S34中,设置与此时的温度对应的激光功率Pr、Pw。然后在步骤S35中执行记录、重放动作,结束程序。
接着,说明优化重放功率的手法。本实施例中,为确定最佳重放功率的测试读中,为了检索使误码率低于规定值的重放功率的2个界限值中值较小的下限值Prmin,采用图13及图14中表示的程序。即,通过重放功率的初始值假定图13所示的3个状态,A中的重放功率低于下限值时提高重放功率,B中的重放功率在下限值和上限值之间时降低重放功率,C中的重放功率超过上限值时降低重放功率,从而,如图14所示,使重放功率变化到下限值Prmin或其附近值。然后,通过在该重放功率上加上规定值N,求出最佳重放功率Pr的。
另外,为了识别图13的A状态和C状态,本实施例中采用利用以下原理的程序。即,磁光盘中记录的信号具有将多帧以时间系列排列的数据格式,各帧中设置有报头部,如图18所示,各报头部中记录了具有短周期(2T)的单一频率的第1基准信号和具有长周期(8T)的单一频率的第2基准信号,如图19所示,第1基准信号的重放信号的振幅W1和第2基准信号的重放信号的振幅W2的比率(W2/W1)随着重放功率Pr的上升而变大。从而,该比率低于规定的设定值时可判断为图13的A状态,该比率超过规定的设定值时可判断为图13的C状态。
图10表示对磁光盘中预设的测试轨道的凹槽进行测试读的优化重放功率的具体程序。首先,在图10的步骤S42,将初始值设定成写功率Pw,在步骤S43对测试轨道执行记录。接着在步骤S44中,将初始值设定成重放功率Pr,在步骤S45执行测试轨道的重放,通过此时的误码率是否超过阈值来判断重放的好坏。这里判断为OK(好)时,为图13的B状态,因而在步骤S46使重放功率Pr降低单位功率(“1”),在步骤S47再度进行测试轨道的重放,判断重放的好坏后,返回步骤S46,重复相同的程序。
结果,在步骤S47若判断为NG(不好),则转移到步骤S48,将重放功率Pr提高了单位功率(“1”)后的值作为下限值Pr1,并在步骤S49中,在下限重放功率Pr1中加上规定值N(=0.4mW),作为最佳重放功率Pr_opt,结束程序。另外,在最佳重放功率Pr_opt的确定中,也可采用对下限重放功率Pr1乘上规定值α的方法。这里,规定值α可以预先确定为依赖于系统的值。
另一方面,在步骤S45判断为NG时,为图13的A或C状态,因而,根据图18及图19说明的原理,判断为其中一种状态。即,在图10的步骤S50中,判断前述的基准信号的比率(W2/W1)是否超过设定值A,从而识别重放功率变化的方向。另外,也可以取代基准信号的比率(W2/W1),而通过判断基准信号的差(W2-W1)是否超过设定值来识别重放功率变化的方向。
在步骤S50判断为是时,为图13的C状态,因而转移到步骤S51,使重放功率Pr降低规定值n后,在步骤S52,判断重放功率Pr是否大于设定下限值Pr_min。这里判断为是时,转移到步骤S53,进行测试轨道的重放,判断重放的好坏。在步骤S53判断为NG时,返回步骤S51,重复进行使重放功率Pr降低规定值n的处理。结果,在步骤S53若判断为OK,则由于变化到图13的B状态,因而转移到步骤S46,通过上述的程序的执行求出最佳重放功率Pr_opt,结束程序。
在步骤S50判断为否时,为图13的A状态,因而转移到步骤S57,使重放功率Pr增大单位功率(“1”)后,在步骤S58判断重放功率Pr是否小于设定上限值Pr_max。这里判断为是时,转移到步骤S59,进行测试轨道的重放,判断重放的好坏。在步骤S59判断为NG时,返回步骤S57,重复进行增大重放功率Pr的处理。结果,在步骤S59判断为OK时,转移到步骤S60,令此时的重放功率Pr为下限值Pr1后,转移到步骤S49,通过在下限重放功率Pr1上加上规定值N(=0.4mW),求出最佳重放功率Pr_opt,结束程序。
在步骤S52或者步骤S58判断为否时,转移到步骤S54,使记录功率Pw增大规定值n后,转移到步骤S55,判断记录功率Pw是否小于设定上限值Pw_max,这里判断为是时,转移到步骤S43,转移到测试轨道写程序;判断为否时,在步骤S56发出警报“NG”,同时将测试轨道登记为NG。另外,对测试轨道的凸台的测试读也通过同样的程序,可求出最佳重放功率Pr_opt。
另外,在最佳记录功率的确定中,也可以采用与上述的重放功率优化手法同样的手法。图11表示根据该手法的记录功率优化的具体的程序。测试读结束后,在非最佳的可记录的记录功率的初始值和最佳的重放功率确定的状态下,首先,在步骤S63中,将记录功率Pw设定成初始值,在步骤S64对测试轨道进行记录和重放,判断重放的好坏。这里判断为NG时,在步骤S65发出警报“NG”,同时将测试轨道登记为NG。另外,在动作中,记录功率保持初始值。
另一方面,在步骤S64判断为OK时,使记录功率Pw降低单位功率“1”后,在步骤S6 7判断记录功率Pw是否大于设定下限值Pw_min,这里判断为否时,转移到步骤S65,发出警报“NG”,同时,将测试轨道登记为NG。另外,在动作中,记录功率保持初始值。在步骤S67判断为是时,在步骤S68对测试轨道进行记录和重放,判断重放的好坏。这里判断为OK时,转移到步骤S69,若写数据变更或写场所偏离,则返回步骤S66,重复执行降低记录功率的程序。
然后,在步骤S68判断为NG时,转移到步骤S70,在此时的记录功率Pw上加上单位功率“1”,作为下限界限值Pw1后,转移到步骤S71,通过在下限记录功率Pr1上加上规定值N,求出最佳记录功率Pw_opt,结束程序。另外,在最佳记录功率Pw_opt的确定中,也可采用对下限记录功率Pw1乘上规定值α的方法。这里,规定值α可预先确定为依赖于系统的值。
如图16所示,最佳记录功率的确定中还可采用将记录功率和比特误码率的关系用2次曲线近似的手法。例如,利用光盘中预设的测试轨道,对该测试轨道用不同激光功率进行信号的记录后,以适当的激光功率进行信号的重放,检测该重放信号的误码率。从而,如图16所示,描绘出3点P1、P2及P3中的激光功率(记录功率)和误码率的关系。该关系可用近似的2次曲线表示,若至少3点的座标值确定,则该2次曲线可唯一确定。
因而,采用上述的3点P1、P2及P3中的激光功率和误码率的值,可以求出表示激光功率和误码率的关系的2次曲线,如图16,该2次曲线的顶点所对应的激光功率成为使误码率最小化的最佳激光功率Pwo。
图12表示根据2次曲线近似来优化记录功率的程序。测试读结束后,在非最佳的可记录的记录功率的初始值和最佳的重放功率确定的状态下,首先,在步骤S83中,将记录功率Pw设定成初始值,在步骤S84对测试轨道进行记录和重放,判断重放的好坏。这里判断为NG时,在步骤S85发出警报“NG”,同时将测试轨道登记为NG。另外,在动作中,记录功率保持初始值。
另一方面,在步骤S84判断为OK时,此时的记录功率Pw1和比特误码率BER存储到存储器。接着在步骤S87中,使记录功率Pw降低规定值n后,在步骤S88对测试轨道进行记录和重放,判断重放的好坏。这里判断为OK时,返回步骤S87,重复执行降低记录功率的程序。结果,在步骤S88判断为NG时,转移到步骤S89,将成为NG的记录功率Pw2和比特误码率BER存储到存储器。
接着,在步骤S90中,使记录功率Pw增大规定值n后,在步骤S91对测试轨道进行记录和重放,判断重放的好坏。这里判断为OK时,返回步骤S90,重复执行使记录功率增大的程序。结果,在步骤S91判断为NG时,转移到步骤S92,将成为NG的记录功率Pw3和比特误码率BER存储到存储器。然后,在步骤S93,采用存储器存储的3点的数据(Pw1,BER1)、(Pw2,BER2)、(Pw3,BER3),将激光功率和比特误码率的关系用2次曲线来近似,算出成为该曲线的中心轴的记录功率,作为最佳值Pw_opt。然后,在步骤S94中,将该最佳值Pw_opt设定为记录功率Pw,结束程序。
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在用于确定最佳重放功率的测试读中,当最佳的记录功率不明的状态下,可以以很少的步骤数确定不依赖于记录功率的最佳重放功率,而且,在其后的用于确定最佳记录功率的测试写中,采用由测试读求出的最佳重放功率,可以以更少的步骤数确定最佳记录功率,从而,贯穿全体,可通过简单的程序设定高精度的最佳重放功率及最佳记录功率。从而,在系统启动后,可在短时间内转移到信号重放或者信号记录,可高精度地进行信号重放及信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