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胆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肝胆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以黄连、赤芍、莲子心、大黄、海金沙、青黛为原料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痰之效。临床用于急性甲、乙型肝炎属于肝胆湿热证者,症见协肋胀痛,烦热口苦,恶心纳呆,腕闷腹胀,神倦乏力,小便黄赤等。。
CN200810211655.8
2008.09.22
CN101683404A
2010.03.31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18申请日:20080922|||公开
A61K36/718; A61P1/16; A61P31/14; A61P31/20
A61K36/718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付立家; 付建家
102200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振兴路8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以黄连、赤芍、莲子心、大黄、海金沙、青黛为原料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痰之效。临床用于急性甲、乙型肝炎属于肝胆湿热证者,症见协肋胀痛,烦热口苦,恶心纳呆,腕闷腹胀,神倦乏力,小便黄赤等。
1、 一种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连3-15重量份、赤芍10-25重量份、莲子心5-12重量份、大黄2-15重量份、海金沙10-40重量份、青黛5-15重量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连4-10重量份、赤芍15-20重量份、莲子心6-10重量份、大黄6-10重量份、海金沙10-20重量份、青黛5-10重量份。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连10重量份、赤芍20重量份、莲子心8重量份、大黄8重量份、海金沙15重量份、青黛6重量份。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连8重量份、赤芍18重量份、莲子心8重量份、大黄7重量份、海金沙18重量份、青黛7重量份。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连6重量份、赤芍18重量份、莲子心7重量份、大黄7重量份、海金沙13重量份、青黛8重量份。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任意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包括以下步骤:a、取黄连、赤芍、莲子心混合粉碎成粗粉,加10~16倍量水煎煮2~4次,每次1~3小时,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8~1.14的浸膏,50~70℃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b、大黄、青黛、海金沙药材粉碎,过80目筛,备用;c、将步骤a所得干浸膏细粉与步骤b所得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制成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即得。7、 如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将粗粉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8~1.14的浸膏,60℃真空干燥。
一种治疗肝胆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肝胆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由嗜肝的肝炎病毒A、B、C、D、E所引起;一些非特异嗜肝的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pstain-Barr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亦可引起肝炎,但少见。我国目前发生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甲型肝炎;病毒性肝炎可分为肠传性的传染性肝炎和血传性的血清性肝炎,肠传性的肝炎病变自限,血传性的可发展为慢性肝炎。 中医认为,急性肝炎治疗的重点在于祛邪。湿热与疫毒是致病的外因,而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或气血两虚是发病的主要内因。急性肝炎大多属实证,虽然有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变化,但其特点是:“邪盛正未衰”。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祛邪。在临床上,常可见到全身倦怠、乏力气短、纳呆、腰膝酸软等虚弱之象,然而这是由于湿热之邪所致,乃“因病而虚”,正气并未衰弱,切不可一见虚象即妄投补剂,以免助湿助热,造成“闭门留寇”之患,应当把祛邪作为治疗重点,“祛邪即以扶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胆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胆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甲型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乙型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肝胆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黄连3-15重量份、赤芍10-25重量份、莲子心5-12重量份、大黄2-15重量份、海金沙10-40重量份、青黛5-15重量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优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黄连4-10重量份、赤芍15-20重量份、莲子心6-10重量份、大黄6-10重量份、海金沙10-20重量份、青黛5-10重量份。 上述中药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黄连、赤芍、莲子心混合粉碎成粗粉,加10~16倍量水煎煮2~4次,每次1~3小时,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8~1.14的浸膏,50~70℃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b、大黄、青黛、海金沙药材粉碎,过80目筛,备用; c、将步骤a所得干浸膏细粉与步骤b所得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制成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即得。 上述步骤a优选为将粗粉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8~1.14的浸膏,60℃真空干燥。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处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莲子心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海金沙清利湿热,通淋止痛;青黛清热解毒,凉血,定惊。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利湿化痰之效。用于急性甲、乙型肝炎属于肝胆湿热证者,症见协肋胀痛,烦热口苦,恶心纳呆,腕闷腹胀,神倦乏力,小便黄赤。 下述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药效学试验 一、本发明药物对硫代乙酰胺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选用SD大鼠40只,体重200-220g,雌雄兼用,清洁级。 1.2试验药物;本发明药物,按照实施例1成功制备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阳性对照药物,市售清肝毒胶囊,由杭州灵丹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30010。 1.3主要试剂:硫代乙酰胺,由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提供;戊巴比妥钠,北京通县育才精细化工厂生产;鲎试剂盒,由上海伊化临床医学科技公司(上海市医学化验所)提供;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基转换酶(AST)试剂盒由Roche公司提供;肿瘤坏死因子一Ot(TNF-n)放免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1.4主要仪器:Reicheit-Jung2040切片机:德国;BH-2光学显微镜:Olympus,日本;Qwin图像分析系统:Leica,德国;752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GC-911放射免疫计数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实业总公司;日立7170全自动生物分析仪:日本。 1.5分组及处理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本发明药物组10只、阳性对照组10只。本发明药物按照0.27g/kg体重给予灌胃,1小时后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AA)600mg/kg体重,分别于6小时、12小时后再次灌胃给予本发明药物。阳性对照药物按照0.27g/kg体重给予灌胃,1小时后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AA)600mg/kg体重,分别于6小时、12小时后再次灌胃给予本发明药物。模型组灌胃给予同容积的蒸馏水,1小时后腹腔注射TAA,剂量同上,分别于6小时、12小时后再次灌胃给予蒸馏水;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24小时后,将各组大鼠以45mg/kg体重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于腹主动脉无菌取血,分离血清、血浆,分别用于A、AST、TNF.oL以及内毒素含量的测定。取肝脏,用10%甲醛固定。 1.6指标测定①肝脏损伤情况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取肝脏,常规取材,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对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用Qwin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损伤面积百分比。测定方法:在200倍光镜下,随机选取10个视野,测定其损伤面积百分比,取其平均值。②血清中ALT、AST活性浓度测定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③血清中TNF.OL含量测定,按照试剂盒所附说明书,用GC-911放射免疫计数器进行。③血浆中内毒素含量测定按照试剂盒所附说明书,用752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 2结果 2.1病理形态学变化 ①正常对照组:肝脏结构正常,被膜不增厚,小叶境界清晰,肝板以小叶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板为一个细胞厚度。肝窦未见扩张,亦无狭窄。肝小叶实质细胞未见变性及坏死。中央静脉壁无增厚,门管区三管清晰可见,无淋巴细胞浸润,未见结缔组织增生。间质细胞不增多。 ②模型组;肝脏结构基本正常,被膜不增厚,肝小叶境界尚清晰,肝板未见增厚。肝实质可见多发灶状水泡变性及气球样变,并可见新鲜的点状、灶状、带状及桥状坏死。坏死灶可见细胞碎片,并见中性粒细胞、小量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浸润之炎细胞可见退变及核碎裂。坏死灶内可见圆形嗜酸性小体。点、灶状坏死多见于中央静脉旁小叶下静脉周围,严重处可见小叶中心带呈带状坏死,坏死灶有时可与邻近的中央带或周边带相连,构成桥状坏死。 ③本发明药物组大鼠病理所见与模型组相似,但点灶状坏死、中央带坏死及桥状坏死均较模型组为轻。 ④阳性药物对照组大鼠病理所见与模型组相似,但点灶状坏死、中央带坏死及桥状坏死均较模型组为轻。 进一步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组大鼠的肝脏损伤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见表1。 表1各组大鼠肝脏的损伤情况 组别 n 肝脏损伤面积(%) 正常对照组 10 0 模型组 10 14.99±2.73 本发明药物组 10 9.55±2.13△△ 阳性药物对照组 10 11.37±2.32△△与模型组比较,△△P<0.01 2.2本发明药物对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影响结果见表2。 表2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变化(x±s) 组别 n ALT(U/L) AST(U/L) 正常对照组 10 54.40±12.44 165.20±50.84 模型组 10 153.11±67.05** 987.78±393.47** 本发明药物组 10 99.65±66.52 393.44±273.29*△△ 阳性药物对照组 10 123.34±68.17 520.54±301.2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2.3各组大鼠血中TNF-a、内毒素含量变化见表3。 表3各组大鼠血中TNF-a、内毒素含量的变化(x±s) 组别 n TNF-a(fmol/ml) 内毒素(Ru/ml) 正常对照组 10 3.39±9.974 0.16±0.06 模型组 10 5.90±0.69** 1.59±0.22** 本发明药物组 10 4.36±0.78*△△ 0.99±0.28**△△ 阳性药物对照组 10 4.85±0.71*△△ 1.21±0.2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除内毒索、降低肿瘤坏死因子含量、保护肝细胞的显著作用,且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物。 实验例2治疗急性甲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住院急性甲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标准。甲型肝炎16例,对照组2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种构成等经χ2检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0.5g/粒),一次2粒,一日三次,1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清肝毒胶囊(0.5g/粒,由杭州灵丹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30010),一次2粒,一日三次,1个月为1疗程。 1.3疗效标准①显效:疗程结束时,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肝脾肿大有所回缩,ALT及Sb降至正常范围.②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肝脾肿大无变化,ALT及Sb较治疗前降低50%以上.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ALT及S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不到50%,无变化或有所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加有效。 2.结果 急性甲型肝炎16例,显效10例(62.4%),有效3例(18.8%),无效3例(18.8%),有效率81.2%.急性甲型肝炎21例,显效11例(52.4%),有效3例(14.3%),无效7例(33.3%),有效率66.7%. 由以上试验结果看出,对急性甲型肝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疗效均显著优于清肝毒胶囊。 实验例3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1.对象和方法 对象住院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标准。乙型肝炎30例,对照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种构成等经χ2检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0.5g/粒),一次2粒,一日三次,2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清肝毒胶囊(0.5g/粒,由杭州灵丹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30010),一次2粒,一日三次,2个月为1疗程。 1.3疗效标准①显效:疗程结束时,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肝脾肿大有所回缩,ALT及Sb降至正常范围.②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肝脾肿大无变化,ALT及Sb较治疗前降低50%以上.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ALT及S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不到50%,无变化或有所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加有效。 2.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30例,显效16例(53.3%),有效12例(40.0%),无效2例(6.7%),有效率为93.3%;对照组25例,显效12例(48.0%),有效4例(16.0%),无效9例(36.0%),有效率为64.0%.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12例HBeAg呈阳性,疗程结束后复查8例阴转.对照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10例HBeAg阳性,疗程结束复查2例阴转.两组之间的阴转率有显著差异。 由以上试验结果看出,对急性乙型肝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疗效均显著优于清肝毒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胶囊剂 黄连100g、赤芍200g、莲子心80g、大黄80g、海金沙150g、青黛60g。 取黄连、赤芍、莲子心混合粉碎成粗粉,加12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8~1.14的浸膏,60℃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大黄、青黛、海金沙药材粉碎,过80目筛,备用;将所得干浸膏细粉与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2胶囊剂 黄连150g、赤芍150g、莲子心150g、大黄150g、海金沙150g、青黛150g。 取黄连、赤芍、莲子心混合粉碎成粗粉,加12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8~1.14的浸膏,60℃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大黄、青黛、海金沙药材粉碎,过80目筛,备用;将所得干浸膏细粉与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3胶囊剂 黄连200g、赤芍250g、莲子心50g、大黄80g、海金沙60g、青黛50g。 取黄连、赤芍、莲子心混合粉碎成粗粉,加12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8~1.14的浸膏,60℃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大黄、青黛、海金沙药材粉碎,过80目筛,备用;将所得干浸膏细粉与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4片剂 黄连80g、赤芍180g、莲子心80g、大黄70g、海金沙180g、青黛70g。 取黄连、赤芍、莲子心混合粉碎成粗粉,加12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8~1.14的浸膏,60℃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大黄、青黛、海金沙药材粉碎,过80目筛,备用;将所得干浸膏细粉与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常规工艺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5颗粒剂 黄连60g、赤芍180g、莲子心70g、大黄70g、海金沙130g、青黛80g。 取黄连、赤芍、莲子心混合粉碎成粗粉,加12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8~1.14的浸膏,60℃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大黄、青黛、海金沙药材粉碎,过80目筛,备用;将所得干浸膏细粉与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常规工艺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6实施例1-5对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影响 1、材料方法 与实验例1药效学试验方法相同。 2、结果 表四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变化(x±s) 组别 n ALT(U/L) AST(U/L) 正常对照组 10 52.50±10.24 158.35±50.46 模型组 10 149.08±68.42** 979.87±390.25** 实施例1胶囊 10 98.76±65.38 391.15±272.40*△△ 实施例2胶囊 10 130.52±67.50 490.70±279.65*△△ 实施例3胶囊 10 128.52±67.50 516.70±299.68*△△ 实施例4片剂 10 110.23±55.50 415.15±189.40 实施例5颗粒 10 120.34±57.50 430.56±230.4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