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利用多层膜分离制备速溶茶的方法.pdf

  • 上传人:000****221
  • 文档编号:363789
  • 上传时间:2018-02-11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41.1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83425.7

    申请日:

    2011.07.01

    公开号:

    CN102342338A

    公开日:

    2012.02.0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23F 3/20申请公布日:201202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20申请日:20110701|||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20; A23F3/18

    主分类号:

    A23F3/20

    申请人:

    广东正源华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粤生; 郑镇钦; 肖成琰; 罗智雄

    地址:

    521011 广东省潮州市城新路信怡园21幢怡景大厦三层2/1及4单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陈卫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层膜分离制备速溶茶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是将茶叶经萃取,滤清等常规处理后,再通过微滤膜,超滤膜和纳滤膜过滤,得到茶过滤浓缩液,干燥后得到速溶茶。本发明上述方法可以去除茶叶中的有害病菌,无益成分和农药残留,显著降低铅等重金属的含量,提高了茶叶产品的质量以及卫生指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多层膜分离制备速溶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1) 茶叶经常规处理得到茶浓缩液 ; (2) 将茶浓缩液通过微滤膜过滤, 除去粒子杂质 ; (3) 通过超滤膜去除大分子杂质 ; (4) 通过纳滤膜分离提取茶叶中的有效组分 ; (5) 干燥上述有效组分, 得到速溶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多层膜分离制备速溶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1) 中 所述常规处理的方法是 : 将茶叶原料水浸提取, 澄清过滤。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多层膜分离制备速溶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 所述微滤膜的孔径为 0.1~0.8μ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多层膜分离制备速溶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3) 中 所述超滤膜容许 5 万 ~10 万分子量的分子透过。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多层膜分离制备速溶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4) 中 所述纳滤膜容许 300~1000 分子量的分子透过。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多层膜分离制备速溶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5) 中 所述干燥的方法为冷冻干燥。

    说明书


    一种利用多层膜分离制备速溶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速溶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多层膜分离制备速溶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工业用速溶茶标准中指明, 速溶茶分为纯速溶茶, 调制速溶茶。 纯速溶茶是指 将茶叶或茶鲜叶用水提取, 或将茶鲜叶榨汁, 经加工制成的, 除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抗氧化 剂, 稳定剂之外, 不添加其他任何添加剂, 具有原茶特有风味而没有茶渣的粉末状/片状或 颗粒状固体。
         茶叶的化学特性, 特别是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 是决定茶叶特性的物质基础。 茶 树与其它植物一样, 以太阳能为能源, 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过程, 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生理 生化特性, 形成各种各样的特征性成分, 从而决定了茶树形形色色的形态特性及利用价值。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协调统一, 确定了茶叶品质优劣及饮用价值。 归根结底, 茶叶的化学成分 是决定茶叶各种特性的内涵物质。
         申请号为 00136844.3 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速溶茶粉的制造方法。主要是 采用微波提取技术对茶原料进行微波辐照提取, 提取温度为 20 ~ 50 摄氏度, 提取时间 5 ~ 10min, 并采用超滤和反渗透浓缩, 及冷冻干燥制成可溶于冷水的速溶茶粉。该方法可使茶 原料所含低沸点的香气成分不会在提取过程中散失, 有效提高了提取率。 但是, 该专利方法 还存在以下两个主要缺点 : (1) 该方法不能有效除去茶浓缩液中的杂质。茶叶在浸提过程 中, 提取有益成分的同时, 也会浸出胶体, 淀粉、 纤维、 蛋白等杂质, 这些杂质严重影响茶的 口感、 溶解性和澄清度, 如果不对这些杂质进行分离去除, 则所生产的速溶茶, 品质不能得 到有效提高。 该方法在得到茶浓缩液后优选了超滤作为一种过滤的方式, 目的是为了 “除去 部分容易产生沉淀的大分子结合物, 提高提取液的澄清度” , 但由于得到浓缩液是一种包含 较多杂质的悬浮液, 只经过一次超滤, 难以充分去掉这些杂质 ; (2) 该方法不能有效除去茶 浓缩液中的农药残留和有害病菌。由于该方法采用反渗透进一步浓缩, 而反渗透只能去除 水分, 因此浓缩液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得到保留, 使得速溶茶品质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申请号为 201010131013.4 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浓缩速溶茶粉及其提 取方法。该方法是将茶叶添加 2 ~ 5g 单宁酸酶和 0 ~ 3g 细胞壁分解酶, 在常温 -50 摄氏 度条件下回流提取 1 ~ 1.5 小时, 再采用孔径 50nm, 通透量 650 ~ 700m3/h 的陶瓷复合膜, 在温度为 48 ~ 50 摄氏度, 压力为 0.2~0.3mpa 进行超滤净化处理, 同时在提取和净化过程 中进行茶香气的回收, 再通过浓缩, 喷干, 茶香回填, 调配, 造粒得到速溶浓缩茶粉。该专利 所述方法的主要技术在于使用溶剂进行提取和香气回填, 所制成的速溶茶同样存在上述问 题。同时, 由于该方法提取过程中使用了溶剂和分解酶, 虽然提高了提取的效率, 但同样存 在残留的问题, 并且损害了茶的有益组分。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速溶茶的制备工 艺, 通过本发明所述工艺制备出的速溶茶颗粒均匀, 细小, 溶于水后颜色透亮无杂质还能有 效去除胶体、 淀粉、 纤维、 蛋白等杂质, 显著降低农药残留、 重金属和有害病菌的含量。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 一种利用多层膜分离技术制备速溶茶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茶叶经常规处理得到茶浓缩液 ; (2) 将茶浓缩液通过微滤膜过滤, 除去粒子杂质 ; (3) 通过超滤膜去除大分子杂质 ; (4) 通过纳滤膜分离提取茶叶中的有效组分 ; (5) 干燥上述有效组分, 得到速溶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上述制备方法中, 所述常规处理的方法是 : 将茶叶原料水浸提 取, 澄清过滤。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上述制备方法中, 所述微滤膜的孔径为 0.1~0.8μm, 这样做可 以提高茶提取液的澄清度, 也为后续的超滤膜充分过滤做准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上述制备方法中, 所述超滤膜容许 5 万 ~10 万分子量的分子透 过, 这样可以有效去除茶提取液中的大分子杂质, 如胶体、 淀粉、 纤维、 蛋白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上述制备方法中, 所述纳滤膜容许 300~1000 分子量的分子透 过, 这样可以将有益组分如茶多酚富集物, 茶碱富集物, 茶多糖富集物等分离提取出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上述制备方法中, 所述干燥的方法为冷冻干燥。干燥的方法, 如喷雾干燥, 会挥发了大量的芳香物质, 造成速溶茶无茶香, 而且, 如果温度较高的话, 会损 害茶的品质 ; 冷冻干燥的好处在于, 过程都在低温环境下完成, 不但能够很好佑护茶香气, 而且制得的速溶茶品质较高, 不会发生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采用传统水浸提取的方法, 不使用溶剂和分解酶, 全程低温操作, 克服了溶 剂残留和香气损失的问题 ; (2) 通过微滤膜过滤, 显著提高茶提取液的澄清度, 克服了传统方法澄清度不高的问 题, 也为超滤膜充分过滤大分子杂质提供条件 ; (3) 通过超滤膜的过滤, 有效去除茶提取液中的大分子杂质, 克服了传统方法大分子杂 质残留, 影响口感的问题 ; (4) 通过纳滤膜分离提取有益组分。 有益组分的分离提取, 使产品各组分的配比得以控 制, 从而有效确保产品的一致性, 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 ; (5) 本发明舍弃分离提取后的过滤液, 只对提取到的有益组分进行干燥, 因此可以显著 去除残留在过滤液中的农药残留、 重金属和有害病菌。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 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 1 (1) 选用普洱茶 1kg, 在 10℃, 20L 的冷水中浸泡两小时, 经初步澄清后, 得到茶浓缩液。
         (2) 选用 0.1µm 孔径的微滤膜进行过滤, 得到茶浓缩液的澄清液。在本实施例中, 为加快速度, 可在过滤时增加 0.2MPa 的压力。
         (3) 选用 10 万分子量的超滤膜进行第二次过滤, 得到茶浓缩液的超滤液。该步骤 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茶浓缩液的澄清度, 同时去除大分子杂质, 包括胶体, 淀粉、 纤维、 蛋白等。为加快过滤的速度, 可在过滤时增加 0.2MPa 的压力。由于在本方法中, 超滤的目 的是为了去除大分子杂质, 并尽可能保留有益组分, 因此选用了较高分子量的超滤膜。
         (4) 选用 300 分子量的纳滤膜进行分离提取, 得到有益组分富集的浓缩液 ; 纳滤膜 的使用, 并不是为了过滤杂质, 而是为了分离提取有益组分, 因此选用了分子量较小的纳滤 膜, 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有益组分的流失, 同时确保水分、 重金属、 农药残留等的进一步降 低。为加快过滤的速度, 可在过滤时增加 0.2MPa 的压力。
         (5) 干燥分离提取到的有益组分富集物, 得到本品速溶茶。
         (6) 舍弃纳滤膜过滤液, 即附图的提取残余液。
         需要说明的是 : 根据茶叶品种的不同, 其有益组分也存在差异。 本发明各步骤选取 的分离膜孔径也相应调整, 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个方案, 任何按照本发明所述利用 多层膜进行分离制备速溶茶的方法, 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2 感官评价结果 随机挑选 100 人, 饮用本专利申请方法制得的大红袍速溶茶, 计算平均数后, 得出下表 1:
         实施例 3 本专利申请方法制得的绿茶速溶茶理化指标如表 2 所示 :表2实施例 4 本专利申请方法制得的红茶速溶茶的微生物指标如表 3 所示 : 表3项 目 菌落总数, cfu/g 大肠菌群, MPN/100g 霉菌, cfu/g 致病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指 标 ≤ 100 ≤6 ≤ 10 不得检出

    关 键  词:
    一种 利用 多层 分离 制备 速溶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利用多层膜分离制备速溶茶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6378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