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二氧化硅粒子、复合粉末和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它们的化妆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粒二氧化硅粒子以及在该造粒二氧化硅粒子中内包化有效成分而成的复合粒子,更具体地说,涉及使用利用鳞片状二氧化硅的具有特定结构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以及通过该二氧化硅粒子的硅烷醇基之间的键合形成的牢固的层压膜,稳定地内包有效成分的复合粉末。
背景技术
以往,报告了使用喷雾干燥机,将各种粉末粒子之间造粒,合成适合用于化妆品用途的粒子(专利文献1)。
以上述专利文献1为代表的将粉末粒子之间造粒而成的粒子的制备方法中,通常利用、配合水溶性高分子或疏水性高分子调整粒子的崩解性以在粒子制备时粒子不容易崩解。
但是,若使用高分子化合物进行造粒,则由于高分子的拉丝性,喷雾干燥后的造粒粒子的形状形成变形的形状,在将造粒的粒子配合在化妆品中时,对皮肤的延展性差,使用性有可能差。此外,由于高分子的配合,得到的造粒粒子的使用感产生粗涩感或发粘感,不能令人满意。
此外,对使粉末粒子中含有各种有机成分进行了各种尝试。例如已知利用水溶胀性粘土矿物,使该粘土矿物的层间含有有效成分的技术(专利文献3~6)。进一步地,有报告指出使用喷雾干燥机,将水溶性高分子、疏水性高分子或树脂等作为粉末或粉末的粘合剂,得到含有有效成分的复合粉末。
但是,通过这些技术得到的复合粉末为在粘土矿物的层间内包有效成分而成的内包物,但是存在有效成分的保持量少的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复合粉末的稳定性或内包率,考虑增大上述粘合剂的配合量,但是此时存在喷雾时的流动性变差,不能由喷嘴稳定地喷雾,或由于高分子的拉丝性,喷雾干燥后形成的复合粉末的形状形成变形的形状的问题。
因此,化妆品中含有所形成的复合粉末时,对皮肤的延展性差,使用性有可能差。此外,粘合剂的配合本身存在使所得到的复合粉末的使用感降低的趋势,存在在化妆品使用时产生粗涩感或发粘感的问题,不能令人满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2018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636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3-3031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63-5031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47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477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要求提供不使用高分子化合物来制备特别是在用于皮肤时赋予优异的使用感的造粒粒子的技术方案、以及可以稳定且大量地内包有效成分的复合粉末,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种技术。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选择特定的粒径、硅烷醇基密度的鳞片状二氧化硅作为原料,将其分散在水性溶剂中后,进行喷雾干燥,由此无须配合水溶性高分子或疏水性高分子,就可以形成制备时保持大致球形的形状、使用时表现出易崩解性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并且若将得到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配合在化妆品中,则对皮肤的延展性良好,得到均匀的化妆膜。进一步地,若在该造粒二氧化硅粒子中内包有效成分,则不配合粘合剂也可以形成稳定且内包率高的复合粉末,若将以水溶性成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复合粉末配合在化妆品中,则得到对皮肤的延展性良好,密合性、保湿性优异的化妆品,此外,若将以水不溶性成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复合粉末配合在化妆品中,则得到对皮肤中的延展性良好,密合性、润肤感、抗结块效果优异的化妆品,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造粒二氧化硅粒子,该粒子以一次粒子的厚度为0.001~0.1μm、单位比表面积地硅烷醇基(SiOH)为20~7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作为构成要素来形成,平均粒径为1~50μm、压缩强度为1~4MPa。
本发明是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一次粒子的厚度为0.001~0.1μm、单位比表面积的硅烷醇基(SiOH)为20~7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水性溶剂中形成浆液后,将该浆液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
本发明是化妆品,其含有上述造粒二氧化硅粒子。
本发明是复合粉末,其特征在于,在以一次粒子的厚度为0.001~0.1μm、单位比表面积的硅烷醇基(SiOH)为20~7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作为构成要素形成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中内包有水溶性成分。
本发明是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一次粒子的厚度为0.001~0.1μm、单位比表面积的硅烷醇基(SiOH)为20~7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含有水溶性成分的水性溶剂中形成浆液后,将该浆液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
本发明是复合粉末,其特征在于,在以一次粒子的厚度为0.001~0.1μm、单位比表面积的硅烷醇基(SiOH)为20~7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作为构成要素形成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中内包有水不溶性成分。
本发明是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一次粒子的厚度为0.001~0.1μm、单位比表面积的硅烷醇基(SiOH)为20~7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加入到分散水不溶性成分的水性溶剂中形成浆液后,将该浆液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
本发明是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次粒子的厚度为0.001~0.1μm、单位比表面积的硅烷醇基(SiOH)为20~7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加入到分散乳化组合物形式的水不溶性成分的水性溶剂中形成浆液后,将该浆液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
本发明是化妆品,其含有上述复合粉末。
本发明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即使不使用高分子化合物来制备时,其形状也稳定。此外,将其配合到化妆品等中,涂布在皮肤上时,通过物理性的摩擦而缓慢崩解,对皮肤的延展性良好,可以得到均匀的化妆膜。此外,本发明的复合粉末不利用粘合剂成分就将有效成分稳定且大量地内包在造粒二氧化硅粒子中。而且,将该复合粉末配合到化妆品中,涂布在皮肤上时,通过物理性的摩擦而缓慢崩解,释放有效成分,因此可以期待高的美容效果。进一步地,该复合粉末本身配合在化妆品中,涂布在皮肤上时的延展性良好,内包水溶性成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复合粉末的密合性、保湿性优异,内包水不溶性成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复合粉末的密合性、润肤感、抗结块效果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下称为“第一发明”)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时作为原料使用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其一次粒子的厚度为0.001~0.1μm、单位比表面积的硅烷醇基(SiOH)为20~70μmol/m2。该单位比表面积的硅烷醇基的量相当于硅胶的数倍~数十倍。进一步地,该鳞片状二氧化硅的平均二次粒径为0.05~5μm,厚度与最长粒径的纵横比为10以上,优选为30以上。这种鳞片状二氧化硅例如通过专利文献2公开的方法得到,通常提供将该鳞片状二氧化硅以13~15质量%(以下简记为“%”)的浓度分散在水中而成的胶体分散物,因此可以利用其作为鳞片状二氧化硅。作为这种胶体分散液的例子,可以举出AGCSi-Tech Co.,Ltd生产的SUNLOVELY LFS等市售品。
此外,上述鳞片状二氧化硅的硅烷醇基密度通过热重量分析法(Model 990 TGA-分析器(TA Instruments Japan公司生产),在以下的条件下测定。即,将20~100mg的二氧化硅填充到小的石英坩埚中,放入到TGA-分析器中。一边使干燥氮气以50ml/分钟的流速通过加热室,一边以10℃/分钟的比例将样品加热至120℃,将吸附的水从二氧化硅表面物理性地除去。将样品维持在120℃直至不再能观察到重量损失。然后,以与先前相同的加热速度将温度升高至300℃,保持该温度直至达到恒定的重量。在500℃、700℃、900℃、1050℃和1200℃下重复相同的操作。在各温度下,对各样品观察特征性的重量损失。二氧化硅面的总硅烷醇基浓度由继120℃的干燥阶段之后到1200℃为止的总重量%损失计算得到。硅烷醇基浓度的计算基于2摩尔硅烷醇基通过加热键合形成1摩尔的水(其在加热处理中从样品中损失)的假定进行。二氧化硅面的总硅烷醇基浓度(μmol/m2)根据下式计算。
硅烷醇基浓度=W×1111.1/SA
其中,W是从120℃的恒量时起到1200℃下的加热为止的平衡下的重量%损失差,SA为二氧化硅的BET氮比表面积m2/g。
作为为了分散上述鳞片状二氧化硅而使用的水性溶剂,可以使用净化水、矿泉水、深层水或水与低级醇的混合溶剂等。作为可以使用的低级醇,可以举出例如,乙醇、异丙醇等。本发明中,这些溶剂中最优选使用净化水。而且,鳞片状二氧化硅以胶体分散液的形式提供时,可以将其进一步用水性溶剂稀释,用于以后的造粒步骤中。
第一发明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可以通过将鳞片状二氧化硅根据需要分散在水性溶剂中形成浆液,然后将该浆液液通过喷雾干燥等造粒步骤脱溶剂来制备。作为浆液的形成方法,可以举出将鳞片状二氧化硅或其胶体分散物与水性溶剂混合,连续地形成浆液的方法等。此时,还可以添加其它的成分。
上述浆液中的鳞片状二氧化硅浓度优选小于20%,从兼具稳定性和触感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为7~15%。若为20%以上,则浆液中的鳞片状二氧化硅的分散性差,例如,采用使用喷雾干燥机的方法脱溶剂时,有可能不能稳定地由喷嘴喷雾。
作为从浆液中脱溶剂的方法,可以利用各种方法,但是优选为使用喷雾干燥机等进行喷雾干燥的方法。作为该喷雾干燥中使用的喷雾干燥机,优选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或双流体喷嘴作为喷雾装置的形式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干燥机的喷雾条件,在圆盘式雾化器的情况下,优选转速为25000~30000rpm、流量为30~70ml/min。此外,作为干燥条件,可以举出90~350℃的温度范围。作为这种喷雾干燥装置,可以举出大川原化工机社生产的L-8型等。
如上得到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使用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等),以体积平均粒径(D50)的形式进行测定。对本发明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不特别限定,从触感方面考虑,优选为1~50μm,进一步优选为1~30μm。此外,粒径也可以由电子显微镜图像来判断。而且,得到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的形状可以为球状、异形形状(椭圆球状、扁平状等)、不定形状等形态,但是优选为球状。另外,造粒二氧化硅粒子中还存在中空形状的粒子。
此外,第一发明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的压缩强度可以使用微小压缩试验机MCT-W500(岛津制作所社生产)来测定。而且,该压缩强度在加压压头为Φ50μm平面压头(金刚石制)、负荷速度为0.892mN/sec、试验力为9.81mN的条件下测定时,为1~4MPa的范围,若至少在该范围内则具有易崩解性。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以下称为“第二发明”)为造粒二氧化硅粒子中内包有水溶性成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复合粉末,作为原料使用的鳞片状二氧化硅与上述第一发明相同。
第二发明中,作为内包在复合粉末中的水溶性成分,由于在水中可溶、通常脱溶剂中使用的喷雾干燥机的干燥温度为100℃以上,因此优选为沸点超过100℃的在化妆品中通常使用的成分,为了稳定且大量配合水溶性美容成分,优选为多元醇。作为具体的多元醇,可以举出甘油、双甘油、山梨糖醇、乙二醇、二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1,3-丁二醇等,可以使用选自它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此外,作为水溶性成分,除了上述多元醇之外,还可以举出能溶解在其中的各种生理活性成分。本发明中使用的生理活性成分,可以举出涂布在皮肤上时对皮肤赋予某种生理活性的物质。可以举出例如,美白成分、抗炎剂、抗老化剂、减肥剂、紧致剂、抗氧化剂、保湿剂、血液循环促进剂、抗菌剂、杀菌剂、干燥剂、冷感剂、热感剂、维生素类、氨基酸、创伤治愈促进剂、刺激缓和剂、镇痛剂、细胞活化剂、皮肤着色剂、酶成分等。其中,特别优选为天然类的植物提取液、海藻提取成分、生药成分。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这些生理活性成分。
进一步地,作为其它的水溶性成分,还可以举出红色106号、红色227号、蓝色202号、蓝色205号、黄色5号、黄色203号、绿色201号、绿色202号、橙色205号等水溶性色素。
使上述水溶性成分包含在水性溶剂中后,与鳞片状二氧化硅的胶体分散物混合,形成浆液。其中使用的水性溶剂指的是净化水、矿泉水、深层水或这些水与低级醇的混合溶剂。作为低级醇,可以举出例如乙醇、异丙醇等。本发明中,这些水性溶剂中最优选使用净化水。
本发明的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不限于此,但是优选通过将上述各成分混合形成浆状,将该浆液通过喷雾干燥等造粒步骤脱溶剂来制备。作为浆液的形成方法,可以举出通过分散磨(デスパ一ミル)在鳞片状二氧化硅的胶体分散物与水性溶剂中混合水溶性成分,连续地形成浆液的方法等。
上述浆液中的鳞片状二氧化硅浓度优选小于20%,从兼具稳定性和触感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为7~15%。若为20%以上,则浆液中的鳞片状二氧化硅的分散性差,例如,采用使用喷雾干燥机的方法脱溶剂时,有可能不能稳定地由喷嘴喷雾。
作为从浆液中脱溶剂的方法,可以利用各种方法,优选但不限于利用使用喷雾干燥机等进行喷雾干燥的方法。作为该喷雾干燥中使用的喷雾干燥机,优选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或双流体喷嘴作为喷雾装置的形式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干燥机的喷雾条件,在圆盘式雾化器的情况下,优选转速为25000~30000rpm、流量为30~70ml/min。此外,作为干燥条件,可以举出90~350℃的温度范围,但是为了避免内包的水溶性成分的变性,特别优选为90~120℃。作为这种喷雾干燥装置,可以举出大川原化工机社生产的L-8型。
通过上述制备条件,得到优选内包2~25%的水溶性成分的复合粉末。例如,将作为水溶性成分的甘油与鳞片状二氧化硅15%胶体水溶液制备成浆状,通过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的复合粉末的内包率为25%。欲超过此内包率进行内包时,不能将甘油完全地内包在由鳞片状二氧化硅形成的粒子中,甘油有可能附着在干燥装置的管体内壁面上,形成的复合粉末与该附着的甘油凝聚,有可能不能有效地回收复合粉末。本说明书中,内包率由将得到的复合粒子从室温升温至500℃、进而在该温度下保持5小时时损失的质量(灼烧失重)求得。
如上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粒径可以使用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等),以体积平均粒径(D50)的形式进行测定。对第二发明的复合粉末的粒径不特别限定,但是从触感方面考虑,优选为1~50μm,进一步优选为1~30μm。此外,粒径也可以由电子显微镜图像来判断。所得到的复合粉末的形状可以为球状、异形形状、不定形状等形态,但是优选为球状。
此外,第二发明的复合粉末的压缩强度可以使用微小压缩试验机MCT-W500(岛津制作所社生产)来测定。而且,该压缩强度在加压压头为Φ50μm平面压头(金刚石制)、负荷速度为0.892mN/sec、试验力为9.81mN的条件下测定时,优选为0.1~4MPa、特别优选为0.2~3MPa,可知若在该范围内则易崩解性优异。
第二发明的复合粉末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首先用含有鳞片状二氧化硅和水性介质的浆液形成造粒二氧化硅粉末,使该造粒二氧化硅粉末吸收、内包水溶性成分来得到。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以下称为“第三发明”)为造粒二氧化硅粒子中内包有水不溶性成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复合粉末,作为原料使用的鳞片状二氧化硅与上述第一发明相同。
作为内包的水不溶性成分,可以举出油性成分或含有油性成分的乳化组合物。由于通常脱溶剂中使用的喷雾干燥机的干燥条件为100℃以上,因此这些水不溶性成分优选为沸点超过100℃的在化妆品中通常使用的成分。
作为油性成分,可以举出例如石蜡、纯地蜡(ceresin wax)、地蜡、微晶蜡、褐煤蜡、费-托合成蜡(Fischer-Tropsch wax)、聚乙烯蜡、液体石蜡、角鲨烷、凡士林、聚异丁烯、聚丁烯等烃系类,巴西棕榈蜡、蜂蜡、羊毛脂蜡、小烛树蜡等天然蜡类,三(二十二烷酸)甘油酯、季戊四醇松香酸酯、霍霍巴油、异辛酸鲸蜡酯、肉豆蔻酸异丙酯、三辛酸甘油酯、异硬脂酸双甘油酯、二季戊四醇脂肪酸酯等酯类,硬脂酸、二十二烷酸等脂肪酸类,鲸蜡醇、硬脂醇、二十二烷醇等高级醇类,橄榄油、蓖麻油、貂油、野漆果蜡等油脂类,羊毛脂脂肪酸异丙酯、羊毛脂醇等羊毛脂衍生物类,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胆甾醇基-二十二烷基-辛基十二烷基)酯等氨基酸衍生物类,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等硅氧烷类油剂类,全氟聚醚、全氟癸烷、全氟辛烷等氟类油剂类,红色226号、绿色223号、紫色201号等油溶性色素等,可以从它们中选择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
此外,作为内包在第三发明的复合粉末中的水不溶性成分,除了上述油性成分之外,还可以举出磷脂、紫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作为二苯甲酮类,可以举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等;作为PABA类,可以举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甘油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戊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对二羟基丙基苯甲酸乙酯等;作为肉桂酸类,可以举出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4-甲氧基肉桂酸-2-乙氧基乙酯等;作为水杨酸类,可以举出水杨酸-2-乙基己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酸三甲环己酯(homomenthyl salicylate)等;此外,还可以举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羟甲氧苯酮(oxybenzone)等。
而且,作为水不溶性成分的油性成分难以分散在水性溶剂中时,制备方法上优选将该成分以乳化组合物的形式配合。此时的乳化组合物只要是由水性成分、油性成分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组合物,则可以为O/W型、W/O型、W/O/W型、O/W/O型中的任意一种,此外还可以并用多种,但是优选为O/W型、W/O/W型。
将水不溶性成分内包在第三发明的复合粉末中时,有在水性溶剂中直接分散水不溶性成分来配合的方法,和如上所述预先将水不溶性成分制成乳化组合物后进行分散、配合的方法。
在任意一种情况下都必需水性介质,作为这里使用的水性溶剂,指的是净化水、矿泉水、深层水或这些水与低级醇的混合溶剂。作为低级醇,可以举出例如乙醇、异丙醇等。第三发明中,这些水性溶剂中最优选使用净化水。
进一步地,作为用于将水不溶性成分制成乳化组合物的表面活性剂,只要是通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则可以不特别限定地使用。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甘油脂肪酸酯及其烷撑二醇加成物、聚甘油脂肪酸酯及其烷撑二醇加成物、丙二醇脂肪酸酯及其烷撑二醇加成物、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及其烷撑二醇加成物、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及其烷撑二醇加成物、聚烷撑二醇脂肪酸酯、聚氧化烯改性硅氧烷、聚氧化烯烷基共改性硅氧烷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类,烷基苯硫酸盐、烷基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α-磺化脂肪酸盐、烷基甲基牛磺酸盐、N-甲基-N-烷基牛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盐、烷基磷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盐、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磷酸盐、N-酰基-N-烷基氨基酸盐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类,烷基胺盐、聚胺和烷酰胺脂肪酸衍生物、烷基铵盐、脂环铵盐等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类,卵磷脂、N,N-二甲基-N-烷基-N-羧甲基铵甜菜碱等两性表面活性剂类等,可以使用它们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上述水不溶性成分中,可以进一步配合可以溶解在其中的各种生理活性成分。这种生理活性成分可以举出涂布在皮肤上时对皮肤赋予某种生理活性的物质。可以举出例如,美白成分、抗炎剂、抗老化剂、减肥剂、紧致剂、抗氧化剂、保湿剂、血液循环促进剂、抗菌剂、杀菌剂、干燥剂、冷感剂、热感剂、维生素类、氨基酸、创伤治愈促进剂、刺激缓和剂、镇痛剂、细胞活化剂、皮肤着色剂、酶成分等。其中,特别优选为天然类的植物提取液、海藻提取成分、生药成分。这些生理活性成分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
此外,还可以预先向上述水性溶剂中进一步加入水性成分。作为这种水性成分,只要是通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水性成分则不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丙二醇、1,3-丁二醇、二丙二醇等多元醇类,甘油、双甘油、聚甘油等甘油类,巴巴多芦荟、金缕梅、黄瓜、柠檬、薰衣草、玫瑰等的水蒸气蒸馏水等,可以使用它们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此外进一步地,在该水性溶剂中,可以配合可以溶解在其中的各种生理活性成分。这种生理活性成分可以举出涂布在皮肤上时对皮肤赋予某种生理活性的物质。可以举出例如,美白成分、抗炎剂、抗老化剂、减肥剂、紧致剂、抗氧化剂、保湿剂、血液循环促进剂、抗菌剂、杀菌剂、干燥剂、冷感剂、热感剂、维生素类、氨基酸、创伤治愈促进剂、刺激缓和剂、镇痛剂、细胞活化剂、皮肤着色剂、酶成分等。其中,特别优选为天然类的植物提取液、海藻提取成分、生药成分。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这些生理活性成分。
第三发明的复合粉末通过将上述水不溶性成分分散在水性溶剂中后,同时混合其它的任意成分和鳞片状二氧化硅形成浆状,将该浆液脱溶剂来制备。作为浆液的形成方法,可以举出通过分散磨在鳞片状二氧化硅的胶体分散物与水性溶剂中混合水不溶性成分或含有水不溶性成分的乳化物,连续地形成浆液的方法等。利用熔点高的蜡类时,优选将其在室温(25℃)下与液态的油剂加热混合,制备成糊状后进行添加,作为该加热温度,优选为60~100℃。
上述浆液中的鳞片状二氧化硅浓度优选小于20%,从兼具稳定性和触感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为7~15%。若为20%以上,则浆液中的鳞片状二氧化硅的分散性差,例如,采用使用喷雾干燥机的方法脱溶剂时,有可能不能稳定地由喷嘴喷雾。
作为从浆液中脱溶剂的方法,可以利用各种方法,优选但不限于使用喷雾干燥机等进行喷雾干燥的方法。作为该喷雾干燥中使用的喷雾干燥机,优选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或双流体喷嘴作为喷雾装置的形式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干燥机的喷雾条件,在圆盘式雾化器的情况下,优选转速为25000~30000rpm、流量为30~70ml/min。此外,作为干燥条件,可以举出90~350℃的温度范围,为了避免内包的水性有效成分的变性,特别优选为90~120℃。作为这种喷雾干燥机装置,可以举出大川原化工机L-8型。
通过上述制备条件,得到优选内包5~75%的水不溶性成分的复合粉末。例如,将作为油性成分的角鲨烷与鳞片状二氧化硅15%胶体水溶液制备成浆状,通过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的复合粉末的内包率为71%左右。此外,将含有角鲨烷的乳化组合物与鳞片状二氧化硅15%胶体水溶液制备成浆状,通过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的复合粉末的内包率为68%左右。任意一种情况下,欲使内包率更大时,都有可能不能将角鲨烷或乳化组合物完全地内包在鳞片状二氧化硅中,而附着在干燥装置的管体内壁面上,形成的复合粉末与该附着的角鲨烷或乳化组合物凝聚,有可能不能有效地回收复合粉末。
而且,内包率是使用1100℃箱式炉KBF794(Koyo Lindberg Co.,Ltd.生产)等,将得到的复合粒子从室温升温至500℃、进而在500℃下保持5小时时损失的质量(灼烧失重)。
如上得到的第三发明的复合粉末的粒径可以使用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等),以体积平均粒径(D50)的形式进行测定。对第三发明的复合粉末的粒径不特别限定,但是从触感方面考虑,优选为1~50μm,进一步优选为1~30μm。此外,粒径可以由电子显微镜图像来判断。而且,得到的复合粉末的形状可以为球状、异形状、不定形状等形态,但是优选为球状。
此外,第三发明的复合粉末的压缩强度可以使用微小压缩试验机MCT-W500(岛津制作所社制)测定。而且,该压缩强度在加压压头为Φ50μm平面压头(金刚石制)、负荷速度为0.892mN/sec、试验力为9.81mN的条件下测定时,优选为0.1~4MPa、特别优选为0.1~3MPa的压缩强度,可知若在该范围内则易崩解性优异。
本发明中的第一发明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以及第二发明和第三发明的复合粉末(以下有时将它们简称为“复合粉末”)可以用于各种用途中,但是特别优选配合在化妆品、外用药物等中。例如,将本发明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或复合粉末用于化妆品中时的配合量根据其剂型不同而不同,但是优选为0.5~100%,进一步优选为5~100%。造粒二氧化硅粒子或复合粉末的配合量为100%时,即化妆品全部为造粒二氧化硅粒子或复合粉末时,得到无粘合剂处方的粉等。
本发明的化妆品中,除了上述造粒二氧化硅粒子和复合粉末之外,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适当选择使用通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成分,例如,除了上述造粒二氧化硅粒子和复合粉末以外的粉末(以下称为“粉末”)、油脂、蜡类、烃、高级脂肪酸、高级醇、酯类、金属皂、硅油等油性成分,醇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类,染料、天然色素等色素类,香料、维生素、激素、防腐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杀菌剂、植物提取物、酶、酸、碱、盐类等特殊成分类,水,多元醇,高分子物质,增稠剂,螯合剂等。
作为粉末,若为通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粉末,则不用板状、球状、针状等形状,烟雾状、微粒、颜料级等粒径,多孔质、无孔质等粒子结构等来进行特别限定,可以举出无机粉末类、有机粉末类、色素粉末类、复合粉末类等。具体地说,可以举出氧化钛、黑色氧化钛、普鲁士蓝、群青、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氧化锌、氧化铝、硅酸酐、氧化镁、氧化锆、碳酸镁、碳酸钙、氧化铬、氢氧化铬、炭黑、硅酸铝、硅酸镁、硅酸铝镁、云母、合成云母、绢云母、滑石、高岭土、碳化硅、硫酸钡、氮化硼等无机粉末类,氯氧化铋、氧化钛被覆云母、氧化铁被覆云母、氧化铁被覆云母钛、有机颜料被覆云母钛、铝粉末等发光性粉末类,尼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烷基酯、聚有机硅氧烷弹性体、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olymethyl sesquioxane)、交联型硅氧烷-网状硅氧烷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偏二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聚氨酯、羊毛粉末、丝粉末、结晶纤维素粉末、N-酰基赖氨酸粉末等有机粉末类,有机焦油类颜料、有机色素的色淀颜料等色素粉末类,微粒氧化钛被覆云母钛、微粒氧化锌被覆云母钛、硫酸钡被覆云母钛、含氧化钛的无水硅酸、含氧化锌的无水硅酸等复合粉末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而且,这些粉末还可以通过氟化合物、硅氧烷化合物、表面活性剂等通常公知的处理剂实施表面处理后使用。
作为油剂,只要是通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油剂则不特别限定。此外,可以与使用第三发明的复合粉末时内包在复合粉末中的成分相同或不同。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石蜡、纯地蜡、地蜡、微晶蜡、褐煤蜡、费-托合成蜡、聚乙烯蜡、液体石蜡、角鲨烷、凡士林、聚异丁烯、聚丁烯等烃类,巴西棕榈蜡、蜂蜡、羊毛脂蜡、小烛树蜡等天然蜡类,三(二十二烷酸)甘油酯、季戊四醇松香酸酯、霍霍巴油、异辛酸鲸蜡酯、肉豆蔻酸异丙酯、三辛酸甘油酯、三异硬脂酸双甘油酯、二季戊四醇脂肪酸酯、植物固醇澳洲坚果油酸酯等酯类,硬脂酸、二十二烷酸、12-羟基硬脂酸等脂肪酸类,鲸蜡醇、硬脂醇、二十二烷醇等高级醇类,橄榄油、蓖麻油、貂油、野漆果蜡等油脂类,羊毛脂脂肪酸异丙酯、羊毛脂醇等羊毛脂衍生物类,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胆甾醇基-二十二烷基-辛基十二烷基)酯等氨基酸衍生物类,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烷基改性有机聚硅氧烷、烷氧基改性有机聚硅氧烷、高级脂肪酸改性有机聚硅氧烷、氟改性硅氧烷等硅氧烷类,全氟聚醚、全氟癸烷、全氟辛烷等氟类油剂类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表面活性剂,只要是通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油剂则不特别限定。此外,可以与使用第三发明的复合粉末时内包在复合粉末中的乳化组合物中使用的成分相同或不同。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甘油脂肪酸酯及其烷撑二醇加成物、聚甘油脂肪酸酯及其烷撑二醇加成物、丙二醇脂肪酸酯及其烷撑二醇加成物、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及其烷撑二醇加成物、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及其烷撑二醇加成物、聚烷撑二醇脂肪酸酯、聚氧化烯改性硅氧烷、聚氧化烯烷基共改性硅氧烷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类,烷基苯硫酸盐、烷基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α-磺化脂肪酸盐、烷基甲基牛磺酸盐、N-甲基-N-烷基牛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盐、烷基磷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盐、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磷酸盐、N-酰基-N-烷基氨基酸盐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类,烷基胺盐、聚胺和烷酰胺脂肪酸衍生物、烷基铵盐、脂环铵盐等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类,卵磷脂、N,N-二甲基-N-烷基-N-羧甲基铵甜菜碱等两性表面活性剂类等,可以使用它们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油胶凝剂,只要是通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成分则不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糊精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淀粉脂肪酸酯、羟基硬脂酸、硬脂酸钙等,可以使用它们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水性成分,只要是通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水性成分则不特别限定。该水性成分可以与在使用第二发明的复合粉末时内包在复合粉末中的水性成分相同或不同。同样地,可以与在使用第三发明的复合粉末时内包在复合粉末中的乳化组合物中使用的水性成分相同或不同。具体地说,可以举出水,丙二醇、1,3-丁二醇、二丙二醇等多元醇类,甘油、双甘油、聚甘油等甘油类,巴巴多芦荟、金缕梅、黄瓜、柠檬、薰衣草、玫瑰等植物提取液等,可以使用它们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只要是通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则不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4,6-三苯胺基-对-(羰-2-乙基己基-1’-氧基)-1,3,5-三嗪等二苯甲酮类,水杨酸-2-乙基己酯等水杨酸类,对二羟基丙基苯甲酸乙酯等PABA类,4-叔-4’-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等二苯甲酰基甲烷类等,可以使用它们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水溶性高分子,只要是通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水溶性高分子则不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甲基纤维、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类,藻酸钠、角叉菜胶、榅桲籽胶、琼脂、明胶、黄原胶、刺槐豆胶、果胶、结冷胶(gellangum)等天然高分子,聚乙烯醇、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烷基加成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甲基丙烯酸钠、聚丙烯酸甘油酯、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合成高分子类等,可以使用它们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化妆品可以举出粉末状、固体状、固体粉末状、棒状、液状、乳膏状、多层状、片状等形态的化妆品。此外,本发明的化妆品的剂型可以举出粉末化妆品、油性化妆品、水包油型乳化化妆品、油包水型乳化化妆品、水系化妆品、溶剂型化妆品、片状化妆品等。而且,显著发挥本发明效果的形态和剂型为固体粉末状的化妆品。
本发明的化妆品,例如可以用作粉底、粉、腮红、眼影、眉毛化妆品、遮瑕产品、口红、睫毛膏、眼线膏等彩妆化妆品等,化妆水、乳液、乳膏、面膜、防晒品、洁面产品、卸妆产品等护肤化妆品,洗发剂、护发素、整发剂等头发化妆品,以及爽身粉、沐浴剂等,但是其中优选为彩妆化妆品。
通过本发明中的第一发明得到形状稳定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认为其作用机理如下所述。
即,鳞片状二氧化硅的一次粒子是厚度为0.1μm以下、单位比表面积的硅烷醇基(SiOH)非常多、相当于硅胶的数倍~数十倍的20~70μmol/m2的一次粒子。
因此,通过进行常温干燥或加热干燥,鳞片状二氧化硅层压、表面的硅烷醇基之间通过氢键键合,因此形成牢固的层压膜,形成形状稳定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
此外,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发明和第三发明,得到大量且稳定地内包水溶性成分或水不溶性成分的复合粉末,认为其作用机理如下所述。
即,如上所述,层压的鳞片状二氧化硅由于表面的硅烷醇基之间通过氢键键合而形成牢固的层压膜,此外该鳞片状二氧化硅的比外表面积大、为50~400m2/g,并且具有0.05~1ml/g左右的间隙,在该间隙中捕获水溶性成分、油性成分或含有水溶性成分或油性成分的乳化物等的水不溶性成分,进行喷雾干燥时,若为水溶性成分,则可以大量地内包例如5~25左右%,若为水不溶性成分,则可以大量地内包5~75%左右。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此外,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化妆品的各种评价方法如下所示。这些实施例不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定。
实施例1
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
将硅烷醇基密度为6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的15%浓度水性溶剂胶体悬浮物(SUNLOVELY-LFS-C;AGC Si-Tech Co.,Ltd.生产)作为原料浆液。将该原料浆液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L-8型;大川原化工机社制)作为喷雾装置,在喷雾器转速为30000rpm、流量为50ml/min、入口温度设定为200℃、出口温度设定为130~140℃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
得到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测定,结果为15μm。此外,得到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的压缩强度通过微小压缩试验机测定,结果为2.6MPa。进一步地,用SEM观察得到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时,确认鳞片状二氧化硅为层压的球状粒子(图1)。进一步地,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在净化水中分散有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的10%胶体分散物(浆液)时,确认即使不使用表面活性剂也均匀地分散在水系连续相中(图2)。
比较例1
将硅烷醇基密度为8.0μmol/m2、平均粒径为12μm的球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浓度的浆液,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干燥物,结果可知,12μm的球状粒子仅以一部分凝聚的集合体的形式存在,得不到造粒粒子。
比较例2
将硅烷醇基密度为7.0μmol/m2、平均粒径为25μm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浓度的浆液,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干燥物,结果可知,上述鳞片状二氧化硅仅以一部分凝聚的集合体的形式存在,得不到造粒粒子。
实施例2
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造粒二氧化硅和比较例1~2中得到的干燥物,以表1所示的组成和下述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粉底。
对于得到的固体粉末状粉底,根据以下所示的评价方法和判断基准,对“顺滑的搽开性(滑らかな伸び広がり)”和“均匀的化妆膜的形成”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12均匀分散。
B:将成分13~16均匀混合。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Henschel mixer)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
(评价方法)
化妆品评价专业小组成员20人使用各固体粉末状粉底,对于“顺滑的搽开性”和“均匀的化妆膜的形成”的项目,各自按照以下的评价基准对各样品进行7个等级的评价。对于对每一样品给予的评分,求得全部小组成员的评分的平均分,按照以下判断标准进行判断。
评价基准:
(评价) (内容)
6: 非常好
5: 良好
4: 稍好
3: 普通
2 稍差
1: 差
0: 非常差
判断基准:
(评分的平均分) (评价)
5.0以上: ◎(非常好)
3.5以上且小于5.0:○(良好)
1.0以上且小于3.5:△(普通)
小于1.0: ×(不良)
由表1的结果可知,使用实施例1的造粒二氧化硅制备的固体粉末状粉底(发明物)在“顺滑的搽开性”和“均匀的化妆膜的形成”两个项目中都优异。另一方面,未配合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的粉末粉底(比较物1)在顺滑的搽开性、均匀的化妆膜方面都差。此外,配合有比较例1的干燥物的粉末粉底(比较物2)在顺滑的搽开性、均匀的化妆膜方面都差。进一步地,配合有比较例2的干燥物的粉末粉底(比较物3)在顺滑的搽开性、均匀的化妆膜方面都差。推测这是由于比较例2的造粒二氧化硅与实施例1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相比,硅烷醇基密度低,不能有效地进行造粒。
实施例3
固体粉末状腮红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腮红。
(成分) (%)
1.云母 20.0
2.滑石 余量
3.实施例1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 10.0
4.氧化钛被覆云母 10.0
5.红226号 0.5
6.群青 0.2
7.合成烃蜡粉末 5.0
8.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9.角鲨烷 1.0
10.香料 适量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8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9、10均匀地混合。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腮红。
得到的固体粉末状腮红在“顺滑的搽开性”和“均匀的化妆膜的形成”两个项目中都优异。
实施例4
固体粉末状眼影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眼影。
(成分) (%)
1.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合成金云母 10.0
2.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滑石 余量
3.氧化钛被覆云母 30.0
4.氮化硼 5.0
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环氧(epoxy)层压粉末 5.0
6.实施例1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 20.0
7.群青 2.0
8.黄色401号 0.5
9.交联型硅氧烷-网状硅氧烷共聚物 1.0
10.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11.液体石蜡 2.0
12.凡士林 1.0
13.聚二甲基硅氧烷 3.0
14.香料 适量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10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11~14加热并均匀地分散。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眼影。
得到的固体粉末状眼影在“顺滑的搽开性”和“均匀的化妆膜的形成”两个项目中都优异。
实施例5
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水使用専用))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眼影。
(成分) (%)
1.滑石 余量
2.云母 20.0
3.氧化钛被覆云母 2.0
4.氧化钛 15.0
5.氮化硼 5.0
6.氧化铁红 0.8
7.氧化铁黄 2.5
8.氧化铁黑 0.3
9.实施例1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 15.0
10.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11.全氟聚醚 2.0
12.聚二甲基硅氧烷 5.0
13.羟甲氧苯酮 3.0
14.聚氧乙烯(20摩尔)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 0.5
15.香料 适量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10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11~15均匀地混合。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
得到的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在“顺滑的搽开性”和“均匀的化妆膜的形成”两个项目中都优异。
实施例6
卸妆油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卸妆油。
(成分) (%)
1.米糠油 35.0
2.液体石蜡 余量
3.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 10.0
4.甲基苯基聚硅氧烷 5.0
5.四油酸POE(30)山梨糖醇酯 9.0
6.苯氧基乙醇 0.8
7.薏苡仁油(coix seed oil) 0.1
8.红花油 0.1
9.天然维生素E 0.1
10.香料 适量
11.实施例1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 1.0
(制备方法)
A:将成分1~10均匀地混合。
B:向A中缓慢地加入成分11,均匀地混合,由此得到卸妆油。
得到的卸妆油在“顺滑的搽开性”方面优异。
实施例7
油包水型防晒乳膏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油包水型防晒乳膏。
(成分) (%)
1.甲基三甲聚硅氧烷(methyl trimethicone) 5.0
2.丙烯酸-硅氧烷处理微粒氧化钛(注1) 5.0
3.PEG-9聚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二甲聚硅氧烷(注2) 0.5
4.聚二甲基硅氧烷(注3) 2.0
5.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酸/十甲基环戊硅氧烷溶液(注4) 9.0
6.硬脂酸菊粉(注5) 2.0
7.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 3.0
8.二乙基氨基羟基苯甲酰基己基苯甲酸酯 0.5
9.2-乙基己酸鲸蜡酯 5.0
10.PEG-9聚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二甲聚硅氧烷(注2) 2.5
11.乙醇 10.0
12.甘油 2.0
13.氯化钠 1.0
14.防腐剂 适量
15.实施例1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 2.0
16.香料 适量
17.净化水 余量
注1:KF-549(信越化学工业社制)处理微粒氧化钛(平均粒径0.02μm)
注2:KF-6028(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注3:KF96A-2cs(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注4:KF-7312J(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注5:RHEOPEARL ISK(千叶制粉社制)
(制备方法)
A:用珠磨机处理成分1~3,使它们均匀地分散。
B:D 70℃下将成分4~10加热溶解,添加A并均匀地混合溶解。
C:将成分11~14和成分17混合溶解。
D:一边向B中添加C一边进行乳化,然后进行冷却。
E:向D中添加成分15、16,并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油包水型防晒乳膏。
得到的油包水型防晒乳膏无发粘性,顺滑的搽开性优异。
实施例8
双层化妆水(lotion)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双层化妆水。
(成分) (%)
1.POE烷基醚(8摩尔)磷酸 0.1
2.净化水 2.5
3.氧化锌 0.1
4.实施例1的造粒二氧化硅 0.5
5.氯化铝 0.4
6.净化水 余量
7.乙醇 2.0
8.异硬脂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 0.1
9.异丙基甲基苯酚 0.1
10.防腐剂 适量
11.乙醇 18.0
12.柠檬酸钠 0.5
13.净化水 10.0
(制备方法)
A.将成分5~7均匀混合。
B.将成分1~4混合,均匀分散在A中。
C.将成分8~13混合后,均匀混合在B中,得到双层化妆水。
得到的双层化妆水触感干爽,顺滑的搽开性优异。
实施例9
液态洗涤剂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液态洗涤剂。
(成分) (%)
1.椰油脂肪酸三乙醇胺 10.0
2.椰油脂肪酸钾 5.0
3.椰油脂肪酸酰胺丙基甜菜碱 5.0
4.2-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鎓甜菜碱 3.0
5.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3.0
6.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3.0
7.角鲨烷 0.5
8.黄原胶 0.1
9.羟乙基纤维素 0.1
10.阳离子化纤维素 0.1
11.实施例1的造粒二氧化硅 0.5
12.净化水 余量
13.防腐剂 适量
(制备方法)
A.在70℃下将成分6~8均匀地混合后,添加成分12的一部分,进行乳化。然后,冷却至室温。
B.将成分1~5和12的剩余部分均匀地混合。
C.向B中加入A,均匀地混合。
D.向C中加入成分9、10,均匀地混合。
E.向D中添加11、13,均匀地混合,得到液态洁面剂。
得到的液态洁面剂触感干爽,顺滑的搽开性优异。
实施例10
水包油型乳化粉底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水包油型乳化粉底。
(成分) (%)
1.硬脂酸 0.5
2.鲸蜡醇 1.0
3.聚氧乙烯(20摩尔)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 0.8
4.脱水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 0.4
5.2-乙基己酸鲸蜡酯 5.0
6.液体石蜡 5.0
7.实施例1的造粒二氧化硅 3.0
8.甘油 3.0
9.1,3-丁二醇 5.0
10.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0.1
11.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 1.0
12.三乙醇胺 0.5
13.防腐剂 适量
14.净化水 余量
15.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钛 4.0
16.氟化合物处理滑石 1.0
17.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铁红 0.5
18.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铁黄 1.5
19.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铁黑 0.1
(制备方法)
A:加入成分1~3和成分5、6,在75℃下加热混合均匀。
B:在成分4、8、9中混合成分15~19,用三辊磨均匀分散。
C:向B中加入成分10~14,在75℃下地加热混合均匀。
D:向C中添加A,进行乳化。
E:将D冷却后,添加成分7,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粉底。
得到的水包油型乳化粉底触感干爽,顺滑的搽开性、化妆膜的均匀性优异。
实施例11
非水系睫毛膏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非水系睫毛膏。
(成分) (%)
1.季戊四醇松香酸酯 10.0
2.小烛树蜡树脂 2.0
3.软脂酸糊精 3.0
4.纯地蜡 4.0
5.蜂蜡 3.0
6.大豆磷脂 0.5
7.轻质异链烷烃 余量
8.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酸 2.0
9.二甲基二硬脂基铵锂蒙脱石 3.0
10.碳酸丙二醇酯 1.0
11.轻质液体异链烷烃 30.0
12.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铁黑 5.0
13.氟化合物处理滑 10.0
14.实施例1的造粒二氧化硅 2.0
(制备方法)
A:在110℃下将成分1~8均匀地加热溶解。
B:将成分9~11均匀分散,得到油性凝胶。
C:向A中加入B,均匀地混合。
D:向C中加入成分12、13,均匀地混合。
E:用三辊磨对D进行处理。
F:向E中加入成分14,均匀地混合。
G:将F填充到容器中,得到非水系睫毛膏。
得到的非水系睫毛膏的速干性、化妆膜的均匀性优异。
实施例12
甘油内包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硅烷醇基密度为6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的15%浓度水性溶剂胶体悬浮物(SUNLOVELY-LFS-C;AGC Si-Tech Co.,Ltd.生产)95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均匀地分散甘油5.0质量份,形成浆液。将该浆液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L-8型;大川原化工机社制)作为喷雾装置,在喷雾器转速为30000rpm、流量为50ml/min、入口温度设定为200℃、出口温度设定为130~14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
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甘油内包率由灼烧失重测定,结果为14%。此外,得到的复合粉末的压缩强度通过微小压缩试验机测定,结果为1.0MPa。进一步地,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测定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径,结果为18μm。灼烧失重根据准药品(医薬部外品)原料标准记载的灼烧失重试验法进行。
实施例13
1,3-丁二醇内包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6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浓度的胶体分散物94.5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均匀地分散1,3-丁二醇5.4质量份和溶解在其中的抗坏血酸0.1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12的条件下喷雾干燥。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的复合粉末的1,3-丁二醇与抗坏血酸的溶解物的内包率为9.5%。此外,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测得的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8μm。
实施例14
甘油内包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6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浓度的胶体分散物90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均匀地分散甘油9.9质量份和溶解在其中的水溶性吸收剂苯基苯并咪唑磺酸0.1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12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的复合粒子的甘油与苯基苯并咪唑磺酸的溶解物的内包率为22%。此外,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测得的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6μm。
实施例15
双甘油内包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6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浓度的胶体分散物90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均匀地分散双甘油9.9质量份和溶解在其中的甘草酸二钾0.1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12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的复合粒子的双甘油与甘草酸二钾的溶解物的内包率为20%。此外,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测得的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5μm。
比较例3
比较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8.0μmol/m2、粒径为12μm的球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浓度的胶体分散物95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均匀地分散甘油5.0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12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复合粉末的甘油内包率为6.0%。此外,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该比较复合粉末,结果可知,仅以12μm的球状粒子的一部分凝聚的集合体的形式存在,不能如实施例那样形成造粒粒子。
如此使用硅烷醇基密度为8.0μmol/m2的球状二氧化硅时,甘油的内包率不能为6.0%以上。这是由于,利用粒径为12μm的球状二氧化硅时,未形成造粒粒子,甘油未被内包而附着在干燥装置的管体内壁面上,形成的复合粉末与该附着的甘油凝聚,不能有效地回收复合粉末。由此可知,硅烷醇基密度低时,不管二氧化硅的形状如何,未内包水溶性成分。
比较例4
比较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7.0μmol/m2、粒径为25μm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浓度的胶体分散物95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均匀地分散甘油5.0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12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复合粉末的甘油内包率为5.0%。此外,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该比较复合粉末,结果可知,仅以上述鳞片状二氧化硅的一部分凝聚的集合体的形式存在,不能如实施例那样形成造粒粒子。
而且,如上所述使用硅烷醇基密度为7.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时,甘油的内包率不能达到5.0%以上。这是由于,甘油未内包在粒径为25μm的鳞片状二氧化硅中,而附着在干燥装置的管体内壁面上,形成的复合粉末与该附着的甘油凝聚。由此可知,硅烷醇基密度低时,即使为鳞片状也不被内包。
实施例16
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
通过表2所示的组成和下述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对于该固体粉末状粉底,根据以下所示的评价方法和判断基准,对其“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2所示。
(组成)
[表2]
(%)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14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15~19均匀地混合。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
(评价方法)
化妆品评价专业小组成员20人使用上述的本发明物和比较物的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对于“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各自按照以下的评价基准对各样品进行7个等级的评价,并进行评分。进一步求得全部小组成员的评分的平均分,按照以下判断基准进行判断。关于“对皮肤的保湿感”,是各专业小组成员在刚涂布后的保湿感以及涂布后进行3小时通常的生活后的保湿感的综合评价。
评价基准:
(评价) (内容)
6: 非常好
5: 良好
4: 稍好
3: 普通
2: 稍差
1: 差
0: 非常差
判断基准:
(评分的平均分) (评价)
5.0以上: ◎(非常良好)
3.5以上且小于5.0:○(良好)
1.0以上且小于3.5:△(普通)
小于1.0: ×(不良)
由表2的结果可知,使用本发明物2~5的固体粉末状粉底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全部项目中都优异。
另一方面,未配合复合粉末的比较物4的粉末粉底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保湿感中都差。此外,配合有比较例3的复合粉末的比较物5的粉末粉底,顺滑的搽开性优异,但是密合性、保湿感差。此外,配合有比较例4的复合粉末的比较物6的粉末粉底,顺滑的搽开性优异,但是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保湿感差。
实施例17
固体粉末状腮红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腮红。
(成分) (%)
1.云母 20.0
2.滑石 余量
3.实施例13的复合粉末 10.0
4.氧化钛被覆云母 10.0
5.红226号 0.5
6.群青 0.2
7.合成烃蜡粉末 5.0
8.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9.角鲨烷 1.0
10.香料 适量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8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9、10均匀地混合。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腮红。
得到的固体粉末状腮红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全部项目中都优异。
实施例18
固体粉末状眼影: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眼影。
(成分) (%)
1.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合成金云母 10.0
2.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滑石 余量
3.氧化钛被覆云母 30.0
4.氮化硼 5.0
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环氧层压粉末 5.0
6.实施例14的复合粉末 20.0
7.群青 2.0
8.黄色401号 0.5
9.交联型硅氧烷-网状硅氧烷共聚物 1.0
10.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11.液体石蜡 2.0
12.凡士林 1.0
13.聚二甲基硅氧烷 3.0
14.香料 适量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10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11~14加热、均匀地分散。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眼影。
得到的固体粉末状眼影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全部项目中都优异。
实施例19
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
(成分) (%)
1.滑石 余量
2.云母 20.0
3.氧化钛被覆云母 2.0
4.氧化钛 15.0
5.氮化硼 5.0
6.氧化铁红 0.8
7.氧化铁黄 2.5
8.氧化铁黑 0.3
9.实施例15的复合粉末 15.0
10.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11.全氟聚醚 2.0
12.聚二甲基硅氧烷 5.0
13.羟甲氧苯酮 3.0
14.聚氧乙烯(20摩尔)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 0.5
15.香料 适量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10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11~15均匀地混合。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
得到的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全部项目中都优异。
实施例20
卸妆油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卸妆油。
(成分) (%)
1.米糠油 35.0
2.液体石蜡 余量
3.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 10.0
4.甲基苯基聚硅氧烷 5.0
5.四油酸POE(30)山梨糖醇酯 9.0
6.苯氧基乙醇 0.8
7.薏苡仁油 0.1
8.红花油 0.1
9.天然维生素E 0.1
10.香料 适量
11.实施例12的复合粉末 1.0
(制备方法)
A.将成分1~10均匀地混合。
B.向A中缓慢地加入成分11,均匀地混合,由此得到卸妆油。
得到的卸妆油的“顺滑的搽开性“、“与污物的亲和性(なじみ)”和“对皮肤的保湿感“优异。此外,将实施例12的复合粉末替代为实施例13或15的复合粉末来制备卸妆油,结果同样地,“顺滑的搽开性“、“与污物的亲和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优异。
实施例21
油包水型防晒乳膏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油包水型防晒乳膏。
(成分) (%)
1.甲基三甲聚硅氧烷 5.0
2.丙烯酸-硅氧烷处理微粒氧化钛(注1) 5.0
3.PEG-9聚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二甲聚硅氧烷(注2) 0.5
4.聚二甲基硅氧烷(注3) 2.0
5.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酸/十甲基环戊硅氧烷溶液(注4)9.0
6.硬脂酸菊粉(注5) 2.0
7.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 3.0
8.二乙基氨基羟基苯甲酰基己基苯甲酸酯 0.5
9.2-乙基己酸鲸蜡酯 5.0
10.PEG-9聚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二甲聚硅氧烷(注2) 2.5
11.乙醇 10.0
12.甘油 2.0
13.氯化钠 1.0
14.防腐剂 适量
15.实施例12的复合粉末 2.0
16.香料 适量
17.净化水 余量
注1:KF-549(信越化学工业社制)处理微粒氧化钛(平均粒径0.02μm)
注2:KF-6028(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注3:KF96A-2cs(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注4:KF-7312J(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注5:RHEOPEARL ISK(千叶制粉社制)
(制备方法)
A:用珠磨机处理成分1~3,进行均匀地分散。
B:在70℃下将成分4~10加热溶解,然后添加A,并均匀地混合溶解。
C:将成分11~14和成分17混合溶解。
D:一边向B中添加C一边进行乳化,然后进行冷却。
E:向D中添加成分15、16,并进行均匀地混合,得到油包水型防晒乳膏。
得到的油包水型防晒乳膏的“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优异。此外,使用实施例13或15的复合粉末替代实施例12的复合粉末来制备油包水型防晒乳膏时,同样地“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优异。
实施例22
双层化妆水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双层化妆水。
(成分) (%)
1.POE烷基醚(8摩尔)磷酸 0.1
2.净化水 2.5
3.氧化锌 0.1
4.实施例12的复合粉末 0.5
5.氯化铝 0.4
6.净化水 余量
7.乙醇 2.0
8.异硬脂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 0.1
9.异丙基甲基苯酚 0.1
10.防腐剂 适量
11.乙醇 18.0
12.柠檬酸钠 0.5
13.净化水 10.0
(制备方法)
A.将成分5~7均匀地混合。
B.将成分1~4混合,均匀分散在A中。
C.将成分8~13混合后,均匀混合在B中,得到双层化妆水。
得到的双层化妆水的“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优异。此外,使用实施例13或15的复合粉末替代实施例12的复合粉末来制备双层化妆水时,同样地“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优异。
实施例23
液态洗涤剂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液态洗涤剂。
(成分) (%)
1.椰油脂肪酸三乙醇胺 10.0
2.椰油脂肪酸钾 5.0
3.椰油脂肪酸酰胺丙基甜菜碱 5.0
4.2-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鎓甜菜碱 3.0
5.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3.0
6.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3.0
7.角鲨烷 0.5
8.黄原胶 0.1
9.羟乙基纤维素 0.1
10.阳离子化纤维素 0.1
11.实施例12的复合粉末 0.5
12.净化水 余量
13.防腐剂 适量
(制备方法)
A.在70℃下将成分6~8均匀地混合后,添加成分12的一部分,进行乳化。然后,冷却至室温。
B.将成分1~5和成分12的剩余部分均匀地混合。
C.向B中加入A,均匀地混合。
D.向C中加入成分9、10,均匀地混合。
E.向D中添加成分11、13,均匀地混合,得到液态洁面剂。
得到的液态洁面剂的“顺滑的搽开性”、“与污物的亲和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优异。此外,使用实施例13或15的复合粉末替代实施例12的复合粉末来制备液态洁面剂时,同样地“顺滑的搽开性”、“与污物的亲和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优异。
实施例24
水包油型乳化粉底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水包油型乳化粉底。
(成分) (%)
1.硬脂酸 0.5
2.鲸蜡醇 1.0
3.聚氧乙烯(20摩尔)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 0.8
4.脱水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 0.4
5.2-乙基己酸鲸蜡酯 5.0
6.液体石蜡 5.0
7.实施例12的复合粉末 3.0
8.甘油 3.0
9.1,3-丁二醇 5.0
10.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0.1
11.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 1.0
12.三乙醇胺 0.5
13.防腐剂 适量
14.净化水 余量
15.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钛 4.0
16.氟化合物处理滑 1.0
17.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铁红 0.5
18.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铁黄 1.5
19.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铁黑 0.1
(制备方法)
A:加入成分1~3和成分5、6,在75℃下均匀地加热混合。
B:在成分4、8、9中混合成分15~19,用三辊磨均匀分散。
C:向B中加入成分10~14,在75℃下均匀地加热混合。
D:向C中加入A,进行乳化。
E:将D冷却后,添加成分7,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粉底。
得到的水包油型乳化粉底的“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优异。此外,使用实施例13或15的复合粉末替代实施例12的复合粉末来制备水包油型乳化粉底时,同样地“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保湿感”优异。
实施例25
非水系睫毛膏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非水系睫毛膏。
(成分) (%)
1.季戊四醇松香酸酯 10.0
2.小烛树蜡树脂 2.0
3.软脂酸糊精酯 3.0
4.纯地蜡 4.0
5.蜂蜡 3.0
6.大豆磷脂 0.5
7.轻质异链烷烃 余量
8.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酸 2.0
9.二甲基二硬脂基铵锂蒙脱石 3.0
10.碳酸丙二醇酯 1.0
11.轻质液体异链烷烃 30.0
12.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铁黑 5.0
13.氟化合物处理滑 10.0
14.实施例12的复合粉末 2.0
(制备方法)
A:在110℃下将成分1~8均匀地加热溶解。
B:将成分9~11均匀分散,得到油性凝胶。
C:向A中加入B,均匀地混合。
D:向C中加入成分12、13,均匀地混合。
E:用三辊磨对D进行处理。
F:向E中加入成分14,均匀地混合。
G:将F填充到容器中,得到非水系睫毛膏。
得到的非水系睫毛膏的“顺滑的搽开性“、“与睫毛的密合性”和“睫毛的柔软性”优异。此外,使用实施例13或15的复合粉末替代实施例12的复合粉末来制备非水系睫毛膏时,同样地“顺滑的搽开性“、“与睫毛的密合性”和“睫毛的柔软性”优异。
实施例26
角鲨烷内包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硅烷醇基密度为6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的15%浓度水性溶剂胶体悬浮物(SUNLOVELY-LFS-C;AGC Si-Tech Co.,Ltd.生产)70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分散角鲨烷30质量份,形成浆液。将该浆液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L-8型;大川原化工机社制)作为喷雾装置,在喷雾器转速为30000rpm、流量为50ml/min、入口温度设定为200℃、出口温度设定为135~140℃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
得到的复合粉末的角鲨烷内包率由灼烧失重测定,结果为62%。此外,得到的复合粉末的压缩强度通过微小压缩试验机测定,结果为0.36MPa。进一步地,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测得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径为22μm。
实施例27
2-乙基己酸甘油酯内包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6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浓度的胶体分散物70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分散2-乙基己酸甘油酯29.8质量份和溶解在其中的天然维生素E 0.1质量份以及甘草酸硬脂酯0.1重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26记载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复合粉末的2-乙基己酸甘油酯内包率为71%。此外,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EISHIN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测得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径为20μm。
实施例28
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植物甾基(phytosteryl)2-辛基十二烷基)酯内包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6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浓度的胶体分散物80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分散作为保湿剂的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植物甾基2-辛基十二烷基)酯20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25记载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复合粉末的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植物甾基2-辛基十二烷基)酯的内包率为64%。此外,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测得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径为27μm。
实施例29
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内包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6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浓度的胶体分散物90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分散油溶性的紫外线吸收剂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10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26记载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复合粉末的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内包率为41%。此外,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测得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9μm。
比较例5
比较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8.0μmol/m2、粒径为12μm的球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浓度的胶体分散物95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均匀地分散角鲨烷5.0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26记载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复合粉末的角鲨烷内包率为16%。此外,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该比较复合粉末,结果可知,仅以球状粒子的一部分凝聚的集合体的形式存在,不能如实施例那样形成造粒粒子。
如此使用硅烷醇基密度为8.0μmol/m2的球状二氧化硅时,角鲨烷的内包率不能达到16%以上。这是由于,利用粒径为12μm的球状二氧化硅时,未形成造粒粒子,角鲨烷未被内包而附着在干燥装置的管体内壁面上,形成的复合粉末与该附着的角鲨烷凝聚,不能有效地回收复合粉末。由此可知,硅烷醇基密度低时,不管二氧化硅的形状如何,水不溶性成分的内包率都低。
比较例6
比较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7.0μmol/m2、粒径为25μm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胶体分散物95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均匀地分散角鲨烷5.0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26记载的条件下喷雾干燥。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复合粉末的角鲨烷内包率为14%。此外,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该比较复合粉末,结果可知,仅以上述鳞片状二氧化硅的一部分凝聚的集合体的形式存在,不能如实施例那样形成造粒粒子。具体地说,在上述硅烷醇基密度为7.0μmol/m2的情况下,角鲨烷的内包率不能达到14%以上。这是由于,角鲨烷未完全内包在粒径为25μm的鳞片状二氧化硅中,而附着在干燥装置的管体内壁面上,形成的复合粉末与该附着的角鲨烷凝聚,不能有效地回收复合粉末。由此可知,硅烷醇基密度低时,即使为鳞片状、内包率也低。
实施例30
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
通过表3所示的组成和下述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对于该固体粉末状粉底,根据以下所示的评价方法和判断基准,对其“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和“抗结块效果”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15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16~19均匀地混合。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
(评价方法)
对于“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化妆品评价专业小组成员20人使用上述的本发明物和比较物的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对于各项目各自按照以下的评价基准对各样品进行7个等级的评价,并评分。进一步求得全部小组成员的评分的平均分,按照以下判断基准进行判断。而且,“对皮肤的润肤感”,是各专业小组成员在刚涂布后的润肤感以及涂布后进行3小时通常的生活后的润肤感的综合评价。
评价基准:
(评价) (内容)
6: 非常好
5: 良好
4: 稍好
3: 普通
2: 稍差
1: 差
0: 非常差
判断基准:
(评分的平均分) (评价)
5.0以上: ◎(非常良好)
3.5以上且小于5.0:○(良好)
1.0以上且小于3.5:△(普通)
小于1.0: ×(不良)
对于“抗结块效果”,分别准备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粉末粉底5个,在填充到金属皿中的状态下,使用粉末粉底用垫(原材料NBR),观察连续涂擦其表面80次后的表面状态,对各粉底按照以下的评价基准评分,算出各样品的评分的平均分,根据以下4个等级的判断基准进行判断。
评价基准:
(评价)(内容)
3:无变化
2:存在表面的不光滑,但是使用性没有问题。
1:存在显著的表面的不光滑,使用性存在问题。
判断基准:
(评分的平均分) (评价)
2.5以上: ◎
2.0以上~小于2.5:○
1.5以上~小于2.0:△
小于1.5: ×
由表3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物6~9的固体粉末状粉底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和“抗结块效果”全部项目中都优异。
另一方面,未配合复合粉末的比较物7的粉末粉底,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中都差。此外,配合有比较例5的复合粉末的比较物8的粉末粉底,顺滑的搽开性优异,但是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差。此外,配合有比较例6的复合粉末的比较物9的粉末粉底,顺滑的搽开性优异,但是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差。暗示了这是由于比较例8和9的复合粉末的水不溶性成分内包率少。进一步地,配合有比较例6的复合粉末和与本发明物6等量的水不溶性物质的比较物10产生结块。
实施例31
固体粉末状腮红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腮红。
(成分) (%)
1.云母 20.0
2.滑石 余量
3.实施例27的复合粉末 10.0
4.氧化钛被覆云母 10.0
5.红226号 0.5
6.群青 0.2
7.合成烃蜡粉末 5.0
8.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9.角鲨烷 1.0
10.香料 适量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8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9、10均匀地混合。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腮红。
得到的固体粉末状腮红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和抗结块效果的全部项目中都优异。
实施例32
固体粉末状眼影: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眼影。
(成分) (%)
1.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合成金云母 10.0
2.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滑石 余量
3.氧化钛被覆云母 30.0
4.氮化硼 5.0
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环氧层压粉末 5.0
6.实施例28的复合粉末 20.0
7.群青 2.0
8.黄色401号 0.5
9.交联型硅氧烷-网状硅氧烷共聚物 1.0
10.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11.液体石蜡 2.0
12.凡士林 1.0
13.聚二甲基硅氧烷 3.0
14.香料 适量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10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11~14均匀地分散。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眼影。
得到的固体粉末状眼影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和抗结块效果的全部项目中都优异。
实施例33
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眼影(水使用专用)。
(成分) (%)
1.滑石 余量
2.云母 20.0
3.氧化钛被覆云母 2.0
4.氧化钛 15.0
5.氮化硼 5.0
6.氧化铁红 0.8
7.氧化铁黄 2.5
8.氧化铁黑 0.3
9.实施例29的复合粉末 15.0
10.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11.全氟聚醚 2.0
12.聚二甲基硅氧烷 5.0
13.羟甲氧苯酮 3.0
14.聚氧乙烯(20摩尔)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 0.5
15.香料 适量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10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11~15均匀地混合。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
得到的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和抗结块效果的全部项目中都优异。
参考例1
乳化组合物的制备: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乳化组合物。
(成分) (%)
1.磷脂-胆甾醇混合物*1 2.0
2.1,3-丁二醇 10.0
3.甘油 10.0
4.角鲨烷 10.0
5.净化水 68.0
*1:COMPOSITE-PC(日本精化社制)
(制备方法)
A.在70℃下用分散机将成分1~3均匀地分散。
B.在70℃下向A中加入成分4,均匀地混合。
C.在75℃下缓慢地向B中加入成分5,用分散机乳化,得到乳化组合物。
参考例2
乳化组合物的制备: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乳化组合物。
(成分) (%)
1.N-硬脂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 1.0
2.甘油 5.0
3.净化水 45.5
4.1,3-丁二醇 15.0
5.液体石蜡 20.0
6.凡士林 10.0
7.鲸脂醇(cetostearyl alcohol) 3.0
8.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20E.O.)单油酸酯 0.5
(制备方法)
A.在70℃下用分散机将成分1~3均匀地分散。
B.在70℃下将成分4~8均匀地分散。
C.在75℃下缓慢地向A中加入B,用分散机乳化,得到乳化组合物。
参考例3
乳化组合物的制备: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乳化组合物。
(成分) (%)
1.硬脂酸 2.5
2.二十二烷醇 0.5
3.鲸脂醇 0.5
4.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 20.0
5.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 10.0
6.净化水 55.5
7.三乙醇胺 1.0
8.1,3-丁二醇 5.0
9.二丙二醇 5.0
(制备方法)
A.在70℃下将成分1~5均匀地分散。
B.在70℃下将成分6~9均匀地分散。
C.在75℃下缓慢地向A中加入B,用分散机乳化,得到乳化组合物。
实施例34
复合粉末的制备:
向将硅烷醇基密度为6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胶体分散物40质量份中,加入参考例1中得到的乳化组合物60质量份,用分散磨均匀地分散。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26记载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的该粒子中含有的参考例1的乳化组合物的内包率为59%。此外,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测得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径时为20μm。而且,以下的实施例、比较例中,内包率指的是构成乳化组合物的成分中除去100℃以下的水系成分得到的成分的内包率。
实施例35
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6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胶体分散物50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分散参考例2中得到的乳化组合物50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26记载的条件下喷雾干燥。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该粒子中含有的参考例2的乳化组合物的内包率为50%。此外,通过微小压缩试验机测得的所得的复合粉末的压缩强度为0.30MPa。进一步地,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测得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8μm。
实施例36
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60μmol/m2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胶体分散物60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均匀地分散参考例3中得到的乳化组合物40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26记载的条件下喷雾干燥。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该粒子中含有的参考例3的乳化组合物的内包率为43%。此外,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EISHIN ENTERPRISE Co.,LTD生产的PRO7000S)测得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9μm。
比较例7
比较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8.0μmol/m2、粒径为12μm的球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15%浓度胶体分散物90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均匀地分散参考例1的乳化组合物10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26记载的条件下喷雾干燥。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球状二氧化硅粒子中含有的参考例1的乳化组合物的内包率为8.0%。此外,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可知,仅以12μm的球状粒子的一部分凝聚的集合体的形式存在,不能如实施例那样形成造粒粒子。具体地说,上述硅烷醇基密度为8.0μmol/m2时,参考例1的乳化组合物的内包率不能达到8.0%以上。这是由于,参考例1的乳化组合物未完全地内包在粒径为12μm的球状二氧化硅中,而附着在干燥装置的管体内壁面上,形成的复合粉末与该附着的参考例1的乳化组合物凝聚,不能有效地回收复合粉末。由此可知,硅烷醇基密度低时,不管二氧化硅的形状如何,内包率低。
比较例8
比较复合粉末的制备:
在将硅烷醇基密度为7.0μmol/m2、粒径为25μm的鳞片状二氧化硅分散在净化水中得到的15%胶体分散物90质量份中,用分散磨均匀地分散参考例1的乳化组合物10质量份。将其使用具有圆盘式雾化器的喷雾干燥机作为喷雾装置,在实施例26记载的条件下喷雾干燥。
由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灼烧失重求得该粉末中含有的参考例1的乳化组合物的内包率为7.0%。此外,通过激光型干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可知,仅以25μm的薄片状二氧化硅的一部分凝聚的集合体的形式存在,不能如实施例那样形成造粒粒子。具体地说,上述硅烷醇基密度为7.0μmol/m2时,参考例1的乳化组合物的内包率不能达到7.0%以上。这是由于,参考例1的乳化组合物未完全地内包在粒径为25μm的鳞片状二氧化硅中,而附着在干燥装置的管体内壁面上,形成的复合粉末与该附着的参考例1的乳化组合物凝聚,不能有效地回收复合粉末。由此可知,硅烷醇基密度低时,即使为鳞片状、内包率也低。
实施例37
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
通过表4所示的组成和下述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对于该固体粉末状粉底,根据以下所示的评价方法和判断基准,对其“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和“抗结块效果”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15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16~23均匀地混合。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
(评价方法)
与实施例30同样地,使用本发明物和比较物的固体粉末状粉底(干使用专用),对“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和“抗结块效果”进行评价。
由表4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物10~13的固体粉末状粉底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和抗结块效果全部项目中都优异。
另一方面,未配合复合粉末的比较物11的粉末粉底,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中都差。此外,配合有比较例7的复合粉末的比较物12的粉末粉底,顺滑的搽开性优异,但是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差。此外,配合有比较例8的复合粉末的比较物13的粉末粉底,顺滑的搽开性优异,但是密合性、润肤感差。暗示了这是由于比较例7和8的复合粉末中水不溶性成分的内包率少。进一步地,配合有比较例8的复合粉末和与本发明物10等量的水不溶性物质的比较物14产生结块。
实施例38
固体粉末状腮红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腮红。
(成分) (%)
1.云母 20.0
2.滑石 余量
3.实施例35的复合粉末 10.0
4.氧化钛被覆云母 10.0
5.红226号 0.5
6.群青 0.2
7.合成烃蜡粉末 5.0
8.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9.角鲨烷 1.0
10.香料 适量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8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9、10均匀地混合。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腮红。
得到的固体粉末状腮红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和抗结块效果的全部项目中都优异。
实施例39
固体粉末状眼影: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眼影。
(成分) (%)
1.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合成金云母 10.0
2.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滑石 余量
3.氧化钛被覆云母 30.0
4.氮化硼 5.0
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环氧层压粉末 5.0
6.实施例36的复合粉末 20.0
7.群青 2.0
8.黄色401号 0.5
9.交联型硅氧烷-网状硅氧烷共聚物 1.0
10.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11.液体石蜡 2.0
12.凡士林 1.0
13.聚二甲基硅氧烷 3.0
14.香料 适量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10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11~14加热并均匀地分散。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眼影。
得到的固体粉末状眼影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和抗结块效果的全部项目中都优异。
实施例40
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固体粉末状眼影(水使用专用)。
(成分) (%)
1.滑石 余量
2.云母 20.0
3.氧化钛被覆云母 2.0
4.氧化钛 15.0
5.氮化硼 5.0
6.氧化铁红 0.8
7.氧化铁黄 2.5
8.氧化铁黑 0.3
9.实施例37的复合粉末 15.0
10.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11.全氟聚醚 2.0
12.聚二甲基硅氧烷 5.0
13.羟甲氧苯酮 3.0
14.聚氧乙烯(20摩尔)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 0.5
15.香料 适量
(制备方法)
A.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社制)将成分1~10均匀地分散。
B.将成分11~15均匀地混合。
C.一边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A一边添加B,并均匀分散。
D.用粉碎机粉碎C。
E.将D填充到金属皿中,压缩成型,得到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
得到的固体粉末状粉底(水使用专用)在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对皮肤的润肤感和抗结块效果的全部项目中都优异。
实施例41
卸妆油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卸妆油。
(成分) (%)
1.米糠油 35.0
2.液体石蜡 余量
3.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 10.0
4.甲基苯基聚硅氧烷 5.0
5.四油酸POE(30)山梨糖醇酯 9.0
6.苯氧基乙醇 0.8
7.薏苡仁油 0.1
8.红花油 0.1
9.天然维生素E 0.1
10.香料 适量
11.实施例26的复合粉末 1.0
(制备方法)
A.将成分1~10均匀地混合。
B.向A中缓慢地加入成分11,均匀地混合,由此得到卸妆油。
得到的卸妆油的“顺滑的搽开性”、“与污物的亲和性”和“对皮肤的润肤感”优异。此外,使用实施例27、28、34、35或36的复合粉末替代实施例26的复合粉来制备卸妆油时,同样地“顺滑的搽开性”、“与污物的亲和性”和“对皮肤的润肤感”优异。
实施例42
油包水型防晒乳膏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油包水型防晒乳膏。
(成分) (%)
1.甲基三甲聚硅氧烷 5.0
2.丙烯酸-硅氧烷处理微粒氧化钛(注1) 5.0
3.PEG-9聚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二甲聚硅氧烷(注2) 0.5
4.聚二甲基硅氧烷(注3) 2.0
5.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酸/十甲基环戊硅氧烷溶液(注4)9.0
6.硬脂酸菊粉(注5) 2.0
7.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 3.0
8.二乙基氨基羟基苯甲酰基己基苯甲酸酯 0.5
9.2-乙基己酸鲸蜡酯 5.0
10.PEG-9聚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二甲聚硅氧烷(注2) 2.5
11.乙醇 10.0
12.甘油 2.0
13.氯化钠 1.0
14.防腐剂 适量
15.实施例26的复合粉末 2.0
16.香料 适量
17.净化水 余量
注1:KF-549(信越化学工业社制)处理微粒氧化钛(平均粒径0.02μm)
注2:KF-6028(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注3:KF96A-2cs(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注4:KF-7312J(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注5:RHEOPEARL ISK(千叶制粉社制)
(制备方法)
A.用珠磨机处理成分1~3,进行均匀地分散。
B.在70℃下加热溶解成分4~10,添加A,并均匀地混合溶解。
C.将成分11~14和成分17混合溶解。
D.向B中添加C的同时进行乳化,然后进行冷却。
E.向D中添加成分15、16,并进行均匀地混合,得到油包水型防晒乳膏。
得到的油包水型防晒乳膏的“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润肤感”优异。此外,使用实施例27、28、29、34、35或36的复合粉末替代实施例26的复合粉末来制备油包水型防晒乳膏时,同样地,“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润肤感”优异。特别是使用实施例29和36的复合粉末得到的油包水型防晒乳膏的防晒效果持续长,发粘少。
实施例43
双层化妆水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双层化妆水。
(成分) (%)
1.POE烷基醚(8摩尔)磷酸 0.1
2.净化水 2.5
3.氧化锌 0.1
4.实施例26的复合粉末 0.5
5.氯化铝 0.4
6.净化水 余量
7.乙醇 2.0
8.异硬脂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 0.1
9.异丙基甲基苯酚 0.1
10.防腐剂 适量
11.乙醇 18.0
12.柠檬酸钠 0.5
13.净化水 10.0
(制备方法)
A.将成分5~7均匀地混合。
B.将成分1~4混合,均匀分散在A中。
C.将成分8~13混合后,均匀混合在B中,得到双层化妆水。
得到的双层化妆水的“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润肤感”优异。此外,使用实施例27、28、29、34、35或36的复合粉末替代实施例26的复合粉末来制备双层化妆水时,同样地“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润肤感”优异。
实施例44
液态洗涤剂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液态洗涤剂。
(成分) (%)
1.椰油脂肪酸三乙醇胺 10.0
2.椰油脂肪酸钾 5.0
3.椰油脂肪酸酰胺丙基甜菜碱 5.0
4.2-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鎓甜菜碱 3.0
5.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3.0
6.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3.0
7.角鲨烷 0.5
8.黄原胶 0.1
9.羟乙基纤维素 0.1
10.阳离子化纤维素 0.1
11.实施例26的复合粉末 0.5
12.净化水 余量
13.防腐剂 适量
(制备方法)
A.在70℃下将成分6~8均匀地混合后,添加成分12的一部分,进行乳化。然后,冷却至室温。
B.将成分1~5和成分12的剩余部分均匀地混合。
C.向B中加入A,均匀地混合。
D.向C中加入成分9、10,均匀地混合。
E.向D中添加成分11、13,均匀地混合,得到液态洁面剂。
得到的液态洁面剂的“顺滑的搽开性”、“与污物的亲和性”和“对皮肤的润肤感”优异。此外,使用实施例27、28、34、35或36的复合粉末替代实施例26的复合粉末来制备液态洁面剂时,同样地“顺滑的搽开性”、“与污物的亲和性”和“对皮肤的润肤感”优异。
实施例45
水包油型乳化粉底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水包油型乳化粉底。
(成分) (%)
1.硬脂酸 0.5
2.鲸蜡醇 1.0
3.聚氧乙烯(20摩尔)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 0.8
4.脱水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 0.4
5.2-乙基己酸鲸蜡酯 5.0
6.液体石蜡 5.0
7.实施例26的复合粉末 3.0
8.甘油 3.0
9.1,3-丁二醇 5.0
10.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0.1
11.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 1.0
12.三乙醇胺 0.5
13.防腐剂 适量
14.净化水 余量
15.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钛 4.0
16.氟化合物处理滑石 1.0
17.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铁红 0.5
18.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铁黄 1.5
19.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铁黑 0.1
(制备方法)
A:加入成分1~3和成分5、6,在75℃下均匀地加热混合。
B:在成分4、8、9中混合成分15~19,用三辊磨均匀分散。
C:向B中加入成分10~14,在75℃下均匀地加热混合。
D:向C中加入A,进行乳化。
E:将D冷却后,添加成分7,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粉底。
得到的水包油型乳化粉底的“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润肤感”优异。此外,使用实施例27、28、29、34、35或36的复合粉末替代实施例26的复合粉末来制备水包油型乳化粉底时,同样地“顺滑的搽开性”、“与皮肤的密合性”和“对皮肤的润肤感”优异。
实施例46
非水系睫毛膏
通过下述成分和制备方法,制备非水系睫毛膏。
(成分) (%)
1.季戊四醇松香酸酯 10.0
2.小烛树蜡树脂 2.0
3.软脂酸糊精 3.0
4.纯地蜡 4.0
5.蜂蜡 3.0
6.大豆磷脂 0.5
7.轻质异链烷烃 余量
8.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酸 2.0
9.二甲基二硬脂基铵锂蒙脱石 3.0
10.碳酸丙二醇酯 1.0
11.轻质液体异链烷烃 30.0
12.氟化合物处理氧化铁黑 5.0
13.氟化合物处理滑石 10.0
14.实施例26的复合粉末 2.0
(制备方法)
A:在110℃下将成分1~8均匀地加热溶解。
B:将成分9~11均匀分散,得到油性凝胶。
C:向A中加入B,均匀地混合。
D:向C中加入成分12、13,均匀地混合。
E:用三辊磨对D进行处理。
F:向E中加入成分14,均匀地混合。
G:将F填充到容器中,得到非水系睫毛膏。
得到的非水系睫毛膏的“顺滑的搽开性”、“与睫毛的密合性”和“睫毛的柔软性”优异。此外,使用实施例27、28、29、34、35或36的复合粉末替代实施例26的复合粉末来制备非水系睫毛膏时,同样地“顺滑的搽开性”、“对睫毛的粘合性”和“睫毛的柔软性”优异。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中第一发明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即使不使用高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时其形状也稳定,涂布在皮肤上时,通过物理性的摩擦而缓慢崩解,延展性良好,所以作为配合在化妆品或外用药物等中的粉末成分是合适的。
此外,本发明中第二发明的复合粉末,不利用粘合剂成分就可以稳定且大量内包水溶性成分。而且,若将其配合在化妆品中,则涂布在皮肤上时,通过物理性的摩擦而缓慢崩解,释放出大量的有效成分,所以可以期待高的美容效果。
此外,该复合粉末本身配合在化妆品中,涂布在皮肤上时的延展性良好,密合性、保湿性优异,形成优异的化妆品。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第三发明的复合粉末,不利用粘合剂成分就可以稳定且大量内包水不溶性成分。而且,若将其配合在化妆品中,则涂布在皮肤上时,通过物理性的摩擦而缓慢崩解,释放出大量的有效成分,所以可以期待高的美容效果。
此外,该复合粉末本身配合在化妆品中,涂布到皮肤上时的延展性良好,密合性、润肤感、抗结块效果优异,形成优异的化妆品。
例如,在粉的情况下,通常为了表现出润肤感,有必要配合大量油剂,但是此时由于产生因液体交联力所导致的粒子的凝聚,不能稳定地配合。与此相对地,利用本发明的复合粉末时,可以防止粒子凝聚的同时赋予高的润肤感。
此外,在含有粉末相和水系相的双层化妆水的情况下,以往的制品中,粉末的分散性差,有可能产生结块(堆积在底部,即使振动也无分散可逆性)。为了消除此问题,通常有必要配合活性剂。但是,本发明中,不配合活性剂就可以配合复合粉末,且可以稳定地维持,所以可以缓和配合活性剂所导致的对皮肤的刺激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倍率为2000倍)。
[图2]为实施例1的造粒二氧化硅粒子的10%胶体分散物(浆液)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倍率为400倍)。
[图3]为实施例12中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倍率为2000倍)。
[图4]为比较例4中得到的比较复合粉末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倍率为2000倍)。
[图5]为实施例26中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倍率为2000倍)。
[图6]为实施例34中得到的复合粉末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倍率为2000倍)。
[图7]为表示复合粉末裂开的状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倍率为2000倍),由此可知一部分的复合粉末为中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