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350445
  • 上传时间:2018-02-11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03.2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68177.4

    申请日:

    2009.03.19

    公开号:

    CN101496894A

    公开日:

    2009.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1/16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

    发明人:

    宓余强; 曹武奎; 潘赞红; 郑淑文; 徐 亮; 平 蕾; 张 弘; 董红筠; 时 刚

    地址:

    300192天津市南开区苏堤路7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光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含有来自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药物制剂。该药物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比的制成的:制何首乌1-5份、茯苓3-7份、丹参3-7份、决明子3-7份、山楂3-7份、泽泻2-5份、荷叶1-4份、鸡骨草2-5份、枳壳1-5份、郁金1-5份、香橼1-4份,机械粉碎成细粉后加炼蜜制成蜜丸。这样制备的本发明,经临床应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总有效率88.3%;临床观察表明,本发明有确切疗效,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以及在改善GGT的疗效观察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其是按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的:
    制何首乌  1-5份      茯苓  3-7份      丹参  3-7份      决明子  3-7份
    山楂      3-7份      泽泻2-5份        荷叶1-4份        鸡骨草  2-5份
    枳壳      1-5份      郁金1-5份        香橼1-4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按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的:
    制何首乌  2-5份      茯苓  4-6份      丹参  4-6份     决明子  4-6份
    山楂      4-6份      泽泻  3-4份      荷叶  1-2.5份   鸡骨草  3-4份
    枳壳      2-4份郁金        2-4份      香橼  1-2.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按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的:
    制何首乌  2.7份      茯苓  5.3份      丹参  5.3份      决明子  5.3份
    山楂      5.3份      泽泻  3.5份      荷叶  1.8份      鸡骨草  3.5份
    枳壳      2-4份      郁金  2-4份      香橼  1.8份。

    4.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将净选后按重量份数比称重的中药饮片制何首乌1-5份、茯苓3-7份、丹参3-7份、决明子3-7份、山楂3-7份、泽泻2-5份、荷叶1-4份、鸡骨草2-5份、枳壳1-5份、郁金1-5份、香橼1-4份,混合均匀,置于烘箱60-70℃干燥12-18个小时,机械粉碎成细粉后过60-80目筛;
    b.每100g细粉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每丸相当于原生药材4.0g。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比称重的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成膏,干燥制粒制成片剂,或滴丸,或颗粒剂,或胶囊剂型。

    说明书

    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自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药物制剂,具体是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人数不断增多,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人数亦日渐攀高,正逐步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肝病,其中1/3~1/2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后者1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为15%~25%,其中30%~40%将会死于肝癌、肝衰竭和移植肝复发。另外,脂肪肝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因此,NAFLD已成为肝病领域的新挑战,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专利1215873C公开了一种“治疗脂肪肝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它由下列重量份数比的组分制成,山楂2-10份、丹参1-5份、水蛭0.5-3份、灵芝0.5-3份、大黄0.3-1.5份、葛根0.3-1.5份、黄精0.3-1.5份和柴胡0.2-1份。将上述精选的组分按其重量份数比进行混配,加水煎煮,将每次煎煮所得的药液过滤、混合后进行减压浓缩成稠膏,再对稠膏进行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制粒、过筛、再干燥后制得治疗脂肪肝中药复方制剂。该中药复方制剂用于临床的总显效率可达72.58%,总有效率90.32%。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健肝降脂的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中医学将脂肪肝归属于“积聚”“胁痛”“痰浊”“痞满”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起因多由于过食肥甘厚味,恣意饮酒,或感受湿热疫毒,或情志失调等。其病理基础为痰、湿、瘀、积,病变部位在肝,与脾肾密切相关。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湿邪痰浊,瘀血,互结阻滞肝脏脉络而致本病。本发明正是根据此理论组方。方中何首乌滋阴养肝,茯苓健脾利湿,丹参活血化瘀,决明子清肝明目泻火通便,山楂消食化积,泽泻清热利湿利水,枳壳、郁金舒肝利导滞,共达舒肝健脾,活血化瘀消积导滞之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本发明组方中的丹参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抑制胶原纤维增生,丹参有效成份具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何首乌所含均二苯烯成份对大鼠的脂肪肝和肝功损害,肝脏过氧化脂含量的升高有明显对抗作用,而且何首乌富含磷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及类脂在血清滞留;泽泻能改善肝脏脂肪代谢,抑制外源性胆固醇吸收,抑制肝内TC的形成;草决明、山楂、决明子均有治疗脂肪肝作用,用于脂肪肝代谢的不同环节。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能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减轻体重作用,减轻脂肪肝的程度,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确切疗效。
    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其是按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的:
    制何首乌  1-5份  茯苓  3-7份   丹参  3-7份   决明子  3-7份
    山楂      3-7份  泽泻  2-5份   荷叶  1-4份   鸡骨草  2-5份
    枳壳      1-5份  郁金  1-5份   香橼  1-4份。
    所述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其是按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的:
    制何首乌   2-5份    茯苓     4-6份    丹参   4-6份   决明子    4-6份
    山楂       4-6份    泽泻     3-4份    荷叶   1-2.5份 鸡骨草    3-4份
    枳壳       2-4份    郁金     2-4份    香橼   1-2.5份。
    所述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其是按以下      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的:
    制何首乌   2.7份    茯苓   5.3份     丹参   5.3份     决明子  5.3份
    山楂       5.3份    泽泻   3.5份     荷叶   1.8份     鸡骨草  3.5份
    枳壳       2.7份    郁金   2.7份     香橼   1.8份。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先将  净选后按重量份数比称重的中药饮片制何首乌1-5份、茯苓3-7份、丹参3-7份、决明子3-7份、山楂3-7份、泽泻2-5份、荷叶1-4份、鸡骨草2-5份、枳壳1-5份、郁金1-5份、香橼1-4份,混合均匀,置于烘箱60-70℃干燥12-18个小时,机械粉碎成细粉后过60-80目筛;
    再以每100g细粉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每丸相当于原生药材4.0g。
    这样制备的本发明,经临床应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总有效率88.3%;临床观察表明,本发明有确切疗效,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以及在改善GGT的疗效观察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一.制备方法
    称取净选的中药饮片制何首乌270g、茯苓530g、丹参530g、决明子530g、山楂530g、泽泻350g、荷叶180g、鸡骨草350g、枳壳270g、郁金270g、香橼180g,混合均匀,置于烘箱60-70℃干燥16个小时,机械粉碎成细粉后80目过筛,每100g细粉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0.5g,每丸相当于原生药材4.0g。按照理论一个处方量可制得蜜丸1000丸。炼蜜系将蜂蜜煮沸2-3分钟,相对密度不低于1.37,温度在116℃-118℃,压力表指数在0.2-0.4之间的中蜜。
    所述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份数比称重的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成膏,干燥制粒制成片剂,或滴丸,或颗粒剂,或胶囊剂型。
    二.适应症及用法
    功能主治:舒肝健脾,活血化瘀,导滞。适用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高脂血症及各型慢性肝炎及谷丙转氨酶升高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三次,每次1-2丸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服用本品宜低脂,清淡饮食,忌食辛辣。
    不良反应:未发现不良反应。
    禁忌症:久泻便溏者慎用。
    规格:9g/每丸。
    贮藏:密封贮藏,有效期9个月。
    三.临床观察
    应用本发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并以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进行对照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历选择:病历均来源于我院脂肪肝门诊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本发明药物;对照组60例,采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范围42.7±11.8岁。对照组:男46例,女14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范围40.7±12.4岁。两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观察病历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制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入选标准:彩超明确诊断脂肪肝;有较强的医从性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获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肾等疾病者;明确诊断糖尿病患者。
    1.3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症状(2)肝脏超声显像(3)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4)体重指数(BMI)。肝功能、血脂检测(采用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试剂为日本和光,彩超为PHILIPS-IU22)。
    1.4治疗方法:两组疗程均为12周。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蜜丸制剂,2丸/次,3次/天,口服,4周为一疗程,连服三疗程。
    对照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生产)4粒/次,3次/天,口服,疗程12周。
    两组病例治疗期间,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及合理运动方案,同时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以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维生素,适量碳水化合物饮食为原则,控制体重,治疗期间不应用其他保肝、降脂等药物。
    1.5疗效观察:
    (1)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1辑.1993:76。
    (2)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彩超检查恢复正常,肝功能(ALT、AST、GGT),血脂:胆固醇(CHO)、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降至正常范围。
    有效:症状及体征好转,彩超示影像学表现好转,肝功能、血脂等有关指标有所改善下降≥30%或恢复到正常水平。
    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6统计学处理: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表二、表三采用t检验;表一、四采用Ridit分析;表五采用卡方检验(1≤T≤5时,采用连续性校正;T<1时,采用精确概率检验法)。
    2.治疗结果:
    2.1 两组病例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治愈15例、好转4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分别为12例、41例、7例,总有效率8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糖变化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糖(GLu)变化比较(x±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BMI变化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BMI变化比较(x±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彩改变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彩超声像图变化(n)

    与对照组比较P>0.05(u=-0.23)
    以上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有确切疗效,在改善肝功能中ALT、AST,血脂CHO、TG、LDL方面,降低空腹血糖Glu、体重指数BMI方面,以及在改善肝脏影像学变化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改善GGT的疗效观察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5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n)

    两组症状以改善率作为比较,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P>0.05
    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乏力87.1%(27/31)、肝区不适96.4%(27/28)、厌食100%(9/9)、腹胀88.9%(24/27)、便秘100%(12/12)、便溏77.8%(7/9)、胸闷100%(18/18),对照组症状改善率:乏力33.3%(7/21)、肝区不适63.0%(17/27)、厌食54.5%(6/11)、腹胀55%(11/20)、便秘37.5%(3/8)、便溏50%(3/6)、胸闷55.6%(5/9),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本发明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 键  词:
    治疗 脂肪肝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5044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