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合成培南类侧链的双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346934
  • 上传时间:2018-02-11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561.1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41185.9

    申请日:

    2010.11.12

    公开号:

    CN102002069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F 9/6561申请公布日:201104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F 9/6561申请日:20101112|||公开

    IPC分类号:

    C07F9/6561; C07D495/08; C07F9/572; C07D207/16

    主分类号:

    C07F9/6561

    申请人:

    上海巴迪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工

    地址:

    201400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解放东路121号8楼-17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胡红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合成培南侧链的双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反应路线如下所示。式(Ⅲ)化合物在有机碱作用下,与羧基活化剂反应生成式(Ⅳ)化合物。式(Ⅳ)化合物在有机碱作用下,与羟基活化剂反应生成式(Ⅴ)化合物。式(Ⅴ)化合物与硫化钠在低温下环合得到双环化合物(Ⅰ)。式(Ⅰ)化合物与胺开环缩合得到保护的培南侧链化合物(Ⅱ)。该制备方法反应路线短、条件温和、反应收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合成培南侧链的双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中间体的结构式如下反应路线中的式(I)所示:所述制备方法如下:1)式(Ⅲ)化合物在有机碱作用下,与羧基活化剂反应生成式(Ⅳ)化合物,反应温度为-30~-5℃,反应时间为0.5~2h,羧基活化剂与式(Ⅲ)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2.0~1.2:1;其中,R3为吡咯烷N上的保护基,选自叔丁氧羰基、对硝基苄氧羰基、苄氧羰基、对甲氧基苄氧羰基、烯丙氧羰基、苄氧羰基或二异丙基磷酰基;2)式(Ⅳ)化合物在有机碱作用下,与羟基活化剂反应生成式(Ⅴ)化合物,反应温度为-20~-5℃,反应时间为0.5~2h,羟基活化剂与式(Ⅳ)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1.5~1.05:1;3)式(Ⅴ)化合物与硫化物在低温下环合得到双环化合物(Ⅰ),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1~5h,硫化物与式(Ⅴ)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基活化剂是磺酰氯化合物、磺酸酐、烷基氯甲酸酯、烷基酰氯化合物、N,N-羰基二咪唑或二环已基碳二亚胺、特戊酰氯或氯甲酸异丙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酰氯化合物是甲烷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或苯磺酰氯;所述磺酸酐是甲磺酸酐或对甲苯磺酸酐;所述烷基氯甲酸酯是氯甲酸乙酯、氯甲酸异丙酯或氯甲酸叔丁酯;所述酰氯化合物是草酰氯或特戊酰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碱是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吡啶、甲基吡啶、咪唑或喹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物是硫化钠、硫氢化钠或硫化钾。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反应步骤中用到的溶剂选自醚类、卤代烷烃、乙睛、甲苯、乙酸乙酯或DMF。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醚类是环氧乙烷、乙醚或四氢呋喃;所述卤代烷烃是二氯甲烷、氯仿或1,2-二氯乙烷。8.权利要求1所述式(Ⅰ)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化合物与胺开环缩合得到培南侧链化合物(Ⅱ),反应式如下:所述胺是任意一级胺或二级胺;反应中的溶剂是环氧乙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苯、丙酮、乙酸或DMF;反应温度为0~40℃,反应时间为30min~24h。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式(Ⅰ)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胺是NH2PhCO2H或NHBSO2NH2;所述二级胺是HN(CH3)2或HN(CH3)C2H5

    说明书

    一种合成培南类侧链的双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培南类侧链的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美罗培南(Meropenem)、尔他培南(Ertapenem)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从结构上看,都是由培南母核与2,4位取代的吡咯烷侧链(Ⅱ)经化学缩合而成。因此,找到一种合成上述吡咯烷侧链化合物(Ⅱ)的通用的方法,对于合成培南类抗生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吡咯烷侧链化合物(Ⅱ)的合成,研究比较多的是以L-羟脯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N-保护、羧基活化、羟基活化,4-位发生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翻转构型、活化的羧基与胺缩合、水解反应等步骤得到(Ⅱ)。反应路线如下: 

    这种制备方法往往合成路线过长,制备过程复杂,总收率不高,而且不是一种通用的简便的制备方法。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近年来也有一些文献介绍通过先合成双环中间体化合物(如下式(I))来制备培南侧链化合物。但是,这些文献方法都不约而同地存在一些缺陷,如专利US5322952A1,采用了通硫化氢的方法环合,这对环境不友好,不适宜工业化生产;专利US5648501A,对羧基的活化选用二苯基磷酰酯,虽然收率较高,但是价格昂贵成本太高,也不适宜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廉价的、适宜工业化生产的合成培南侧链双环中间体(I)的新方法,以及用该中间体合成相应培南侧链化合物的方法。 

    以反式-L-羟脯氨酸为起始原料,经N上保护后,用“一锅法”进行羧基活化、羟基活化、再环合得到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与对应的胺缩合得到保护的培南侧链化合物,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一种合成培南侧链的双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中间体 

    的结构式如下反应路线中的式(I)所示:

    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1)式(Ⅲ)化合物在有机碱作用下,与羧基活化剂反应生成式(Ⅳ)化合物,反应温度为-30~-5℃,反应时间为0.5~2h,羧基活化剂与式(Ⅲ)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2.0~1.2:1;

    其中,R3为吡咯烷N上的保护基,选自叔丁氧羰基(t-BOC)、对硝基苄氧羰基(PNZ)、苄氧羰基、对甲氧基苄氧羰基、烯丙氧羰基(AOC)、苄氧羰基(Cbz)、二异丙基磷酰基(DIPP)等;

    2)式(Ⅳ)化合物在有机碱作用下,与羟基活化剂反应生成式(Ⅴ)化合物,反应温度为-20~-5℃,反应时间为0.5~2h,羟基活化剂与式(Ⅳ)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1.5~1.05:1;

    3)式(Ⅴ)化合物与硫化物在低温下环合得到双环化合物(Ⅰ),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1~5h,硫化物与式(Ⅴ)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8:1。

    所述羧基活化剂是磺酰氯化合物、磺酸酐、烷基氯甲酸酯、烷基酰氯化合物、N,N-羰基二咪唑(CDI)、二环已基碳二亚胺(DCC)、氯甲酸异丙酯或特戊酰氯,优选氯甲酸异丙酯和特戊酰氯。 

    所述磺酰氯化合物是甲烷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或苯磺酰氯;所述磺酸酐是甲磺酸酐或对甲苯磺酸酐;所述烷基氯甲酸酯是氯甲酸乙酯、氯甲酸异丙酯或氯甲酸叔丁酯;所述酰氯化合物是草酰氯或特戊酰氯。 

    所述有机碱是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吡啶、甲基吡啶、咪唑或喹啉。 

    所述硫化物是硫化钠、硫氢化钠和硫化钾。 

    在各反应步骤中用到的溶剂选自醚类、卤代烷烃、乙睛、甲苯、乙酸乙酯或DMF。 

    所述醚类是环氧乙烷、乙醚或四氢呋喃;所述卤代烷烃是二氯甲烷、氯仿或1,2-二氯乙烷。 

    所述式(Ⅰ)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化合物与胺开环缩合得到培南侧链化合物(Ⅱ),反应式如下: 

    所述胺是任意一级胺或二级胺,所述一级胺如NH2PhCO2H、NHBSO2NH2等;所述二级胺是HN(CH3)2、HN(CH3)C2H5等。 

    反应中的溶剂是环氧乙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苯、丙酮、乙酸或DMF;反应温度为0~40℃,反应时间为30min~24h。 

    本发明的优点:1、双环中间体(Ⅰ) 化合物由“一锅法”制得,合成路线简短,操作简单方便;2、该法通用性好,对于吡咯烷N上保护基为BOC、PNZ、AOC、Cbz 、DIPP、苄氧羰基、对甲氧基苄氧羰基等均适用;3、采用羧基用氯甲酸异丙酯、特戊酰氯等活化,然后用硫化钠环合的方法,原料廉价易得、收率高,能极大地成本降低; 4、该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是一条适宜工业化生产的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它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   1 

    1)二异丙基(1S,4S)-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基磷酸酯

    反应瓶中加入90g(0.305mol)的(2S,4R)-1-(二异丙基磷酸基)-4-羟基吡咯烷-2-甲酸和430ml的二氯甲烷,室温下加入35g(0.347mol)的三乙胺。氮气保护下降温到瓶内温度≤-15℃,滴加40.4g(0.335mol)的特戊酰氯,搅拌反应15分钟。再向其中加入40g(0.396mol)的三乙胺,滴加甲烷磺酰氯41.7g(0.335mol),搅拌反应15分钟。温度降到-10℃以下后,加入Na2S.9H2O溶液,搅拌反应1小时。流加3N HCl 200ml,静置分相,水层用120ml二氯甲烷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加入32g(0.317mol)三乙胺,加热回流2小时。温度降到0℃,加入1N HCl 200ml。静置分相,有机相分别用水,5%碳酸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水洗。减压浓缩蒸干,流加400ml的石油醚,降温到0℃,搅拌2小时,过滤,晶体用MTBE打浆,过滤,40℃烘干。得到产品82g(0.28mol, 收率91.8%)二异丙基(1S,4S)-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基磷酸酯。

    Mp: 89~90℃ 

    1H NMR(400MHz,CDCl3)

    1.27(d, 3H), 1.29(d, 3H), 1.30(d, 6H), 2.02(m, 1H), 2,13(m, 1H), 3.40(m, 1H), 3.71(m, 1H) , 4.09(m, 1H), 4.20(m, 1H), 4.57(m, 2H)。

    实施例   2 

    2)二异丙基(1S,4S)-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基磷酸酯

    将实施例1中的40.4g(0.335mol)的特戊酰氯替换为40g(0.327mol)的氯甲酸异丙酯,其他加量和方法均相同,得到74.3g(0.253mol, 收率91.8%)二异丙基(1S,4S)-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基磷酸酯。

    实施例   3 

    3)  (1S,4S)-烯丙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的制备

    将实施例1中的90g(0.305mol)的(2S,4R)-1-(二异丙基磷酸基)-4-羟基吡咯烷-2-甲酸替换为65g(0.305mol)的(2S,4R)-1-烯丙氧羰基-4-羟基吡咯烷-2-甲酸,其他加量和方法均相同,得到油状物60.4g(0.283mol,收率93%)(1S,4S)-烯丙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

    1H NMR(400MHz,CDCl3

    2.18(m, 2H), 3.65(m, 1H), 3.85(d, 1H), 4.14(m, 1H), 4.63(d, 2H), 4.67(m, 1H), 5.22(d, 1H), 5.32(d, 1H), 5.92(m, 1H)。

    实施例   4 

    4)  (1S,4S)-烯丙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的制备

    将实施例3中的特戊酰氯替换为40g(0.327mol)的氯甲酸异丙酯,其他加量和方法均相同,得到标题化合物油状物60.7g(0.284mol,收率93.4%)(1S,4S)-烯丙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

    实施例   5 

    5)  (1S,4S)-叔丁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的制备

    将实施例1中的90g(0.305mol)的(2S,4R)-1-(二异丙基磷酸基)-4-羟基吡咯烷-2-甲酸替换为70.4g(0.305mol)的(2S,4R)-1-(叔丁氧羰基)-4-羟基吡咯烷-2-甲酸,其他加量和方法均相同,得到白色固体63.7g(0.278mol,收率91.2%)(1S,4S)- 叔丁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

    Mp: 91℃ 

    1H NMR(400MHz,CD2Cl2)

    1.42(s, 9H), 2.07(dt, 1H), 2.13(m, 1H), 3.48-3.53(m, 1H), 3.74(m, 1H), 4.11(m, 1H), 4.42-4.53(d, 1H)。

    实施例   6 

    6)  (1S,4S)-叔丁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的制备

    将实施例5中的特戊酰氯替换为41.3g(0.337mol)的氯甲酸异丙酯,三乙胺用相当量的二异丙基乙胺代替,其他反应方式相同,得到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65.6g(0.286mol,收率94%)(1S,4S)- 叔丁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

    实施例   7 

    7)  (1S,4S)-4-硝基苄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的制备

    将实施例1中的90g(0.305mol)的(2S,4R)-1-(二异丙基磷酸基)-4-羟基吡咯烷-2-甲酸替换为94.5g(0.305mol)的(2S,4R)-1-((4-硝基苄氧)羰基)-4-羟基吡咯烷-2-甲酸,三乙胺用相应当量的DIPEA替代,其他加量和方法均相同,得到浅黄色固体79.4g(0.258mol,收率84.5%)(1S,4S)-4-硝基苄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

    Mp: 102~103℃ 

    1H NMR(400MHz,CDCl3)

    2.11-2.27(m, 2H), 3.67-3.72(m, 1H), 3.85-3.90(m, 1H), 4.15-4.19(m, 1H), 4.62-4.70(m, 1H), 5.21(d, 1H), 5.31(d, 1H), 7.54(d, 2H),8.23(d, 2H)。

    实施例   8 

    8)  (1S,4S)-4-硝基苄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的制备

    将实施例7中的特戊酰氯用为40g(0.327mol)氯甲酸异丙酯替代,其他加量和反应方法相同,得到标题化合物浅黄色固体82.6g(0.268mol,收率88%)(1S,4S)-4-硝基苄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

    实施例   9 

    9)3-((3S,5S)-1-(二异丙基磷酰基)-3-巯基吡咯烷-5-甲酰胺基)苯甲酸的制备

    将45.3g(0.148mol) 二异丙基(1S,4S)-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基磷酸酯和22.7g(0.164mol)间氨基苯甲酸溶于250ml冰醋酸中,室温下反应16h,向其中加入600ml 二氯甲烷和300ml 1M盐酸,抽提有机层,浓缩,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重结晶,得白色晶体59.2g(0.138mol, 收率93%)3-((3S,5S)-1-(二异丙基磷酰基)-3-巯基吡咯烷-5-甲酰胺基)苯甲酸。

    Mp: 95~96℃ 

    1H NMR(400MHz,CDCl3)

    1.16(s, 12H), 1.50(s, 1H), 2.07-2.32(m, 2H), 2.65-2.76(m, 1H), 2.90-2.94(m, 1H), 3.06-3.10(m, 1H), 3.57-3.65(m, 2H), 3.71-3.74(m, 1H), 7.45-7.48(m, 1H), 7.87-8.0(m, 3H), 8.50-8.53(m, 1H), 10.9(S, 1H)。

    实施例   10 

    10)(2S,4S)-4-硝基苄基 2-(二甲基氨基甲酰基)-4-巯基吡咯烷-1-甲酸酯的制备

    反应瓶中加入300ml丙酮和50g(0.162mol) (1S,4S)-4-硝基苄氧羰基-6-氧代-5-硫-2-氮杂双环[2.2.1]庚-2-酯,溶清。降温至10℃,加入19.8g(0.244mol)的二甲胺盐酸盐。控制温度在15~20℃,滴加24.6g三乙胺,在相同温度下反应30分钟后, 减压浓缩丙酮向其中加入410ml乙酸乙酯和1N HCl,静置分相。向有机相中加入2.79g三丁基膦、180ml的10%盐水,180ml的饱和盐水,浓缩有机相,有大量晶体析出。离心过滤,真空烘干,得白色晶体52.2g(0.148mol,收率87%) (2S,4S)-4-硝基苄基 2-(二甲基氨基甲酰基)-4-巯基吡咯烷-1-甲酸酯。

    Mp: 117-119℃ 

    1H NMR(400MHz,CDCl3)

    1.56(d, 1H), 1.96-2.21(m, 2H), 2.65-2.71(m, 1H), 2.97(s, 3H), 3.08(s, 3H), 3.48-3.73(m, 2H),4.29-4.31(m, 1H), 5.19(s, 2H), 7.48(d, 2H), 8.15(d, 2H)。

    关 键  词:
    一种 合成 培南类侧链 环中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合成培南类侧链的双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4693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