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
二、背景技术
伊维菌素(Ivermectin,IVM)是由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多组分抗生素,主要含伊维菌素B1(B1a+B1b)不低于93%,其中B1a不得少于85%。伊维菌素是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目前,国外有不少以伊维菌素作为有效成分的抗寄生虫制剂,在国际动物保健品市场,伊维菌素居销售额第一位。我国也已有多家药厂生产并已投入市场。
然而,目前我国应用于兽医临床的主要是一些伊维菌素传统制剂,其药物的释放大多按一级动力学进行,血药浓度起伏大,常出现“峰谷”现象,有可能超出最低中毒浓度,且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短,需要多次重复给药才能达到有效治疗目的。有的剂型重复给药对动物的刺激较大,应激反应明显,且易发生药物代谢缓慢,更易造成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时药物随粪便、尿液排泄到环境当中,对生态平衡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亚微乳是目前医药领域中发展较快的剂型,其具有许多特点,能保护被包封药物、载药量大、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毒副作用、使药物缓释、控释及具有一定的靶向性等。另外,亚微乳剂的制备工艺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注射用亚微乳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伊维菌素难溶于水,而注射用亚微乳,可作为水溶性差或油溶性药物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增加药物的溶解性,更好的发挥药效。
公开文献99107712.1,99107713.X中,公开了一种伊维菌素微乳剂,该专利处方中均应用了大量的乳化剂和助溶剂。其主要用于绿色农业发展,用于作为水果、蔬菜、棉花等农作物上病虫防治。
公开文献99111296.2中,公开了一种含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或氯氰碘柳胺钠的动物用抗寄生虫乳剂。该乳剂为复方抗寄生虫乳剂,虽然其抗寄生虫谱扩大了,但该制剂易导致抗药性、药物残留增加、药物浪费和制剂成本增加。
公开文献200810016606.9中,公开了一种伊维菌素乳剂,是将伊维菌素与苯甲酸苄酯,注射用植物油及注射用水混合制成脂肪乳剂,这种乳剂,可以克服现有注射剂的一些缺点,改善血药浓度起伏变化大,降低后局部的红肿反应,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稳定性较差,处方中不含有抗氧化剂,而且生产工艺中没有氮气的保护,所以该乳剂在高温灭菌和贮存过程中不稳定。
公开文献200810150354.9中,公开了一种伊维菌素纳米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处方中也应用了大量的乳化剂(Tween-80)和助溶剂(1,2-丙二醇),该制剂在注射后,会出现局部疼痛、形成肿块,甚至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进入血液中也会引起溶血等不良反应,给动物造成伤害。
为了发展生态绿色农业,提高肉质食品的安全性和动物用药的有效、安全性及依从性,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毒副作用低的伊维菌素制剂。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可有效解决伊维菌素微乳剂稳定性差,毒副作用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乳液是由每ml中含有以下有效组分:伊维菌素1~20mg/mL、注射用植物油50~200mg/mL、乳化剂8~24mg/mL、助乳化剂1~20mg/mL、稳定剂0.1~3mg/mL、抗氧剂维生素E 0.8mg/mL和等渗调节剂甘油22.5mg/mL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在55~85℃下,先将稳定剂、乳化剂、伊维菌素、抗氧剂维生素E和注射用植物油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溶解,在30~45℃下,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加热至55~85℃,搅拌均匀,制成油相,保温,备用;在55~85℃下,将助乳化剂、等渗调节剂甘油加入到注射用水中溶解,制成水相,水相的温度保持在55~85℃恒温下,边搅拌边将油相缓缓注入到水相中,快速搅拌,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2~7.4,经匀质机匀质,匀质速度为6000~12000rpm,时间为2~15min,制得初乳,再将初乳过微射流仪,在3000~18000PSI的压力下,匀质6~20次,得乳剂,分装于容器中,充氮气,封口,在115℃下,灭菌30min或在121℃下,灭菌15min,质检,即得本发明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所说的重量体积是指固体用g计,液体用ml计(以下同);所说的注射用植物油为大豆油、蓖麻油、茶油、麻油、红花油、棉籽油、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橄榄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和物;所说的乳化剂为蛋黄卵磷脂、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磷脂、合成磷脂中的任意一种;所说的助乳化剂为泊洛沙姆188、聚乙二醇硬脂酸酯、胆固醇、壳聚糖中的任意一种;所说的稳定剂为油酸、油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所说的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氯仿、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和物。
本发明增加了药物的溶解性,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并且具有缓控释作用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载药量高、稳定、质量可控,适合工业化生产。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技术方案给出,具体实施如下:
实施例1:
由伊维菌素100mg、大豆油5000mg、大豆卵磷脂800mg、泊洛沙姆188200mg、油酸10mg、抗氧剂维生素E 80mg和等渗调节剂甘油2250mg制成,其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油相:在60℃下,将伊维菌素、大豆油、大豆卵磷脂、油酸和抗氧剂维生素E加入乙醇中溶解,在32℃下,减压除去乙醇,加热至60℃,搅拌均匀,制成油相;
(2)制备水相:在60℃下,将泊洛沙姆188和等渗调节剂甘油加入到注射用水中溶解,制成水相;
(3)制备初乳:水相的温度保持在60℃恒温,边搅拌边将油相缓缓注入到水相中,快速搅拌,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2,经匀质机匀质6000rpm,匀质15min,制得初乳;
(4)终乳的制备:将制得的初乳过微射流仪,在3000PSI的压力下,匀质20次,制得乳剂;
(5)将乳剂分装于容器中,充氮气,熔封,在121℃下,灭菌15min,质检,即得本发明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
实施例2
由伊维菌素100mg、大豆油10000mg、大豆卵磷脂1200mg、泊洛沙姆188500mg、油酸钠50mg、抗氧剂维生素E 80mg和等渗调节剂甘油2250mg制成,其制备方法是:
(1)制备油相:在65℃下,将伊维菌素、大豆油、大豆卵磷脂、油酸钠和抗氧剂维生素E加入甲醇中溶解,在35℃下,减压除去甲醇,加热至65℃,搅拌均匀,制成油相;
(2)制备水相:在65℃下,将泊洛沙姆188和等渗调节剂甘油加入到注射用水中溶解,制成水相;
(3)制备初乳:水相的温度保持在65℃恒温,边搅拌边将油相缓缓注入到水相中,快速搅拌,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3,经匀质机匀质8000rpm,匀质10min,制得初乳;
(4)终乳的制备:将制得的初乳过微射流仪,在6000PSI的压力下,匀质15次,制得乳剂;
(5)将制得的乳剂分装于容器中,充氮气,熔封,在121℃下,灭菌15min,质检,即得本发明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
实施例3
由伊维菌素500mg、大豆油5000mg、橄榄油5000mg、蛋黄卵磷脂1600mg、聚乙二醇硬脂酸酯800mg、油酸钠100mg、抗氧剂维生素E 80mg和等渗调节剂甘油2250mg制成,其制备方法是:
(1)制备油相:在70℃下,将伊维菌素、大豆油、橄榄油、蛋黄卵磷脂、油酸钠和抗氧剂维生素E加入氯仿中溶解,在37℃下,减压除去氯仿,加热至70℃,搅拌均匀,制成油相;
(2)制备水相:在70℃下,将聚乙二醇硬脂酸酯和等渗调节剂甘油加入到注射用水中溶解,制成水相;
(3)制备初乳:水相的温度保持在70℃恒温,边搅拌边将油相缓缓注入到水相中,快速搅拌,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4,经匀质机匀质10000rpm匀质5min,制得初乳;
(4)终乳的制备:将制得的初乳过微射流仪,在10000PSI的压力下,匀质10次,制得乳剂;
(5)将制得的乳剂分装于容器中,充氮气,熔封,在115℃下,灭菌30min,质检,即得本发明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
实施例4
由伊维菌素1000mg、蓖麻油15000mg、氢化大豆磷脂2000mg、胆固醇1400mg、油酸钠200mg、抗氧剂维生素E 80mg和等渗调节剂甘油2250mg制成,其制备方法是:
(1)制备油相:在75℃下,将伊维菌素、蓖麻油、氢化大豆磷脂、油酸钠和抗氧剂维生素E加入二氯甲烷中溶解,在40℃下,减压除去二氯甲烷,加热至75℃,搅拌均匀,制成油相;
(2)制备水相:在75℃下,将胆固醇和等渗调节剂甘油加入到注射用水中溶解,制成水相;
(3)制备初乳:水相的温度保持在75℃恒温,边搅拌边将油相缓缓注入到水相中,快速搅拌,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2,经匀质机匀质11000rpm,匀质4min,制得初乳;
(4)终乳的制备:将制得的初乳过微射流仪,在16000PSI地压力下,匀质8次,制得乳剂;
(5)将制得的乳剂分装于容器中,充氮气,熔封,在115℃下,灭菌30min,质检,即得本发明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
实施例5
由伊维菌素2000mg、茶油20000mg、蛋黄卵磷脂2000mg、氢化大豆磷脂200mg、壳聚糖1800mg、油酸250mg、抗氧剂维生素E 80mg、等渗调节剂甘油2250mg制成,其制备方法是:
(1)制备油相:在80℃下,将伊维菌素、茶油、蛋黄卵磷脂、氢化大豆磷脂、油酸和抗氧剂维生素E加入二氯甲烷中溶解,在42℃下,减压除去二氯甲烷,加热至80℃,搅拌均匀,制成油相;
(2)制备水相:在80℃下,将壳聚糖和等渗调节剂甘油加入到注射用水中溶解,制成水相;
(3)制备初乳:水相的温度保持在80℃恒温,边搅拌边将油相缓缓注入到水相中,快速搅拌,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3,经匀质机匀质11000rpm,匀质4min,制得初乳;
(4)终乳的制备:将制得的初乳过微射流仪,在16000PSI的压力下,匀质8次,制得乳剂;
(5)将制得的乳剂分装于容器中,充氮气,熔封,在115℃下,灭菌30min,质检,即得本发明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
实施例6
由伊维菌素800mg、大豆油20000mg、蛋黄卵磷脂1200mg、大豆卵磷脂1200mg、泊洛沙姆1882000mg、油酸300mg、抗氧剂维生素E 80mg和等渗调节剂甘油2250mg制成,其制备方法是:
(1)制备油相:在84℃下,将伊维菌素、大豆油、蛋黄卵磷脂、大豆卵磷脂、油酸和抗氧剂维生素E加入乙醇中溶解,在44℃下,减压除去乙醇,加热至84℃,搅拌均匀,制成油相;
(2)制备水相:在84℃下,将泊洛沙姆188和等渗调节剂甘油加入到注射用水中溶解,形成水相;
(3)制备初乳:水相的温度保持在84℃恒温,边搅拌边将油相缓缓注入到水相中,快速搅拌,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4,经匀质机匀质12000rpm匀质2min,制得初乳;
(4)终乳的制备:将制得的初乳过微射流仪,在18000PSI的压力下,匀质6次,制得乳剂;
(5)将制得的乳剂分装于容器中,充氮气,熔封,在121℃灭菌15min,质检,即得本发明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
本发明制备的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采用Nano-ZS90型激光纳米粒径分析仪测定乳滴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显示,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的乳滴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74.9nm,平均zeta电位为-30.9mV。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100型)测定。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nm,进样量20μl。取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2mL,置于200mL容量瓶,加入15mL甲醇,涡旋混匀使伊维菌素亚微乳液溶解,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对照品溶液作为外标,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结果显示,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中伊维菌素的平均百分含量为98.8%。
根据《兽药稳定性试验技术规范》中药物加速试验的规定进行稳定性试验:将三批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置于30℃,相对湿度60%的恒温恒湿箱中,于第0,1,2,3,6个月取出样品,考察乳剂的外观、粒径、pH值及亚微乳中药物的含量变化,结果见表1。
表-1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稳定性试验结果(x±s,n=3)
由稳定性实验结果可知: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稳定性好,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根据《兽药实验临床试验技术规范》进行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局部刺激性试验。实验动物选择鼠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健康清洁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和对照组(市售的普通伊维菌素注射剂),分别皮下注射给药,剂量为0.1mg/kg体重。注射后逐日观察注射部位的变化,结果见表2。
表-2皮下注射后局部变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比市售的普通伊维菌素注射剂毒副作用可降低达50%以上,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载药量和稳定性高、质量可控,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注射剂和脂肪乳剂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的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该亚微乳不仅可直接用于肌肉和皮下注射,而且也可用于静脉注射,疗效优于现有水针剂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静脉注射伊维菌素亚微可较好的增加药物的溶解性,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并且具有缓控释作用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液使用范围广,对各种动物体内外寄生虫均有良好的驱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