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双氢吡啶3,5双羧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333832
  • 上传时间:2018-02-10
  • 格式:PDF
  • 页数:35
  • 大小:1.2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5103418

    申请日:

    1985.04.17

    公开号:

    CN85103418A

    公开日:

    1986.10.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专利权有效期届满)申请日:1985.4.17公告日:1990.4.25|||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01/12; A61K31/44; //(C07D401/12,211:90,207:12)

    主分类号:

    C07D401/12; A61K31/44; //

    申请人:

    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

    发明人:

    玉泽一治; 小岛忠雄; 有间英纪; 村上行康

    地址:

    日本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本町2丁目5-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沈兆南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YM-09730的非对映立体异构物A、它的右旋光异构物及其适于药用的酸加成盐的制备方法,以及进一步关于生产以这些化合物作为有效成份的药物配方的方法。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2,6-双甲基-4-(3-硝基苯)-1,4-双氢吡啶-3,5-双羧酸3-(1-苄基吡咯烷-3-酰基)酯5-甲基酯的异构物A,以及可用于药用的它的酸加成盐类。非对映异构物A的盐酸盐的熔点是200°至206℃(分解)。

    权利要求书

    1: 生产非对映异构物A或其可作药用的酸加成盐的方法,包 括经柱型色层分离法处理2,6-双甲基-4-(3-硝基苯)- 1,4-双氢吡啶-3,5-双羧酸3-(1-苄基吡咯烷-3-酰基) 酯5-甲基酯的非对映异构物A和B的混合物,以硅胶作为载体 及以醋酸乙酯和醋酸的混合物为洗提液,从洗出液得到非对映异 构物A的醋酸盐,或把上述异构物的混合物的一种酸加成盐,经 分部再结晶法处理,以得到对应于非对映异构物A的盐,或用一 种盐基处理所得的盐,或用一种可作药用的酸进一步处理所得到 的非对映异构物A。
    2: 同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的方法,其中要经分部再结晶法处 理的酸加成盐是丙二酸盐,对位一硝基苯甲酸盐,磷酸马来酸盐, 盐酸盐或草酸盐。
    3: 同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的方法,其中要经分部再结晶法处 理的酸加成盐是丙二酸盐。
    4: 制造非对映异构物A或其可作药用一种酸加成盐的方法, 包括经柱型色层分离法处理2,6-双甲基-4-(3-硝基苯) -1,4-双氢吡啶-3,5-双羧酸3-(1-苄基吡咯烷-3-酰 基)酯5-甲基酯的非对映异构物A和B的混合物,以硅胶作 为载体及以醋酸乙酯和醋酸的混合物为洗提液,从洗出液得到非 对映异构物A的醋酸盐,或把上述异构物的混合物的丙二酸盐, 经分部再结晶法处理,以得到非对映异构物A的丙二酸盐,和用 一种盐基处理这盐后,把这产品与L-(-)-苹果酸反应,以 沉淀出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L-(-)-苹果酸盐, 或用一种盐基处理L-(-)-苹果酸盐,或用一种可作为药用 的酸进一步处理所得到的右旋光异构物。
    5: 同权利要求4中所要求的方法,其中的酸加成盐是L-( -)-苹果酸盐或盐酸盐。
    6: 生产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或其-种可作为药用 的酸加成盐的方法,包括经柱型色层分离法处理以结构式(I) 表示的2,6-双甲基-4-(m-硝基苯)-1,4-双氢吡啶- 3,5-双羧酸3-(1-苄基吡咯烷-3-酰基)酯5-甲基酯的 非对映异构物A右旋光异构物和非对映异构物B的左旋光异构物 的混合物,以硅胶为载体,及以醋酸乙酯和醋酸的混合物作为洗 提液,得以分离出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的醋酸盐,或 把上述异构物的混合物与L-(-)-苹果酸反应,以沉淀出非 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的L-(-)-苹果酸盐,或用盐 基处理所得的盐,或用一种可作为药用的酸进一步处理所得的非 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 (其中波状线的键代表α或β键,而粗箭头状的键代表一个 β键)
    7: 生产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或其一种可作药 用的酸加成盐的方法,包括: (i)用m-硝基苯甲酸醛(如式II所示) (S)-3-乙酰醋酸-1-苄基吡咯烷(如式III所示) (其中粗箭头代表β键),和3-氨基丁烯酸甲基酯) (如式IV所示)反应 或(ii)用m-硝基苯甲酸醛(如式II所示),乙酰醋酸甲酯 (如式V所示)              CH 3 COCH 2 COOCH 3     (V) 和(S)-3-(3-氨基丁烯酰氧)-1-苄基吡咯烷(式 VI)反应 或(iii)用(S)-1-苄基-3-[2-(m-硝基苯亚甲 基)乙酰醋酸)吡咯烷(如式VII所示) 即由前述m-硝基苯甲酸醛(式II)与(S)-3-乙酰醋. 酸-1-苄基吡咯烷(式III),反应所得,再与3-氨基丁烯酸甲 酯(式IV)反应,       或(iv)用2-(m-硝基苯亚甲基)乙酰醋酸甲酯(如式VIII 所示)     即由前m-硝基苯甲酸醛(式H 3 )和乙酰醋酸甲酯(式V) 反应所得,再与(S)-3-(3-氨基丁烯酰氧)-1-苄基吡 咯烷(式VI)反应,制取2,6-双甲基-4-(m-硝基苯)- 1,4-双氢吡啶-3,5-双羧酸3-(1-苄基吡咯烷-3-酰基) 酯5-甲酯(式I)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和非对映 异构物B的左旋光异构物的混合物,     (其中,波状线代表α或β键,而粗箭头代表β键),把该混 合物经柱型色层分离法,以硅胶为载体,以醋酸乙酯和醋酸为洗 提液,得到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的醋酸盐,或用上述 异构物的混合物与L-(-)-苹果酸反应,得到沉淀的非对映 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的L-(-)-苹果酸盐,或用一种 盐基处理所得的盐,或用可作药用的酸进一步处理所得的非对映 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
    8: 生产一种血管扩张剂的方法,包括混合2,6-双甲基-4 -(3-硝基苯)-1,4-双氢吡啶-3,5-双羧酸3-(1-苄 基吡咯烷-3-酰基)酯5-甲酯的非对映异构物A,或其一种 可作药用的酸加成盐,和一种可作药用的载体。
    9: 生产一种血管扩张剂的方法,包括混合非对映异构物A( ±)2,6-双甲基-4-(3-硝基苯)-1,4-双氢吡啶-3, 5-双羧酸3-(1-苄基吡咯烷-3-酰基)酯5-甲酯右旋光 异构物,或其一种可作药用的酸加成盐,和一种可作药用的载体。

    说明书


    本发明是关于YM-09730的非对映立体异构物A、它的右旋光异构物、及其适于药用的酸加成盐的制备方法,以及进一步关于生产以这些化合物作为有效成份的药物配方的方法。    

        YM-09730是一种双氢吡啶-3,5-双羧酸酯衍生物,以下述化学结构式表示,它的化学名称是2,6-双甲基-4-(3-硝基苯)-1,4-双氢吡啶-3,5-双羧酸3-(1-苄基吡咯烷-3-酰基)酯5-甲酯。

        YM-09730是作为本申请的申请人的本公司的研究工作者们首先合成的化合物。据报道该化合物有血管扩张作用和降血压作用,该化合物也显示这些作用有良好的持续性(美国专利No4,220,649;联合王国专利No2,014 ,134,等等)。

        YM-09730有两个不对称的碳原子,从立体化学观点上设想,应存在基于这些不对称碳原子的异构物,但是在上述专利中并没有述及这些异构物,而且这些异构物的存在也未被肯定过。

        发明人首次把YM-09730的非对映立体异构物A和B及它们的旋光异构物分离,发现了,异构物A(除了特别指出以外,非对映立体异构物A和它地右旋光异构物一起,下称为异构物A)与异构物B(除了特别指出以外,非对映立体异构物B和它的旋光异构物一起,下称为异构物B)或异构物A及B的混合物(YM-09730)比较,具有极为  良好的特殊药效。基于这个发现,本发明人成功地完成了现在的发明。在本案中,非对映异构物A的盐酸盐的熔点为200至206℃(分解),而它的右旋光异构物的盐酸盐的熔点为223至230℃(分解)。相应地,本发明化合物的研究课题是YM-09730异构物A,以它的盐酸盐的熔点为特征,及其适于药用的酸加成盐类。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2,6-双甲基-4-(3-硝基苯)-1,4双氢吡啶-3,5-双羟酸3-(1-苄基吡咯烷-3-酰基)酯5-甲基酯的异构物A,非对映异构物A的盐酸盐的熔点是200至206℃(分解),以及可用于药用的它的酸加成盐类。

        现在,本发明中可用于药用的酸加成盐类包括丙二酸盐,草酸盐,对位-硝基苯甲酸盐,2-氧代戊二酸盐,马来酸盐,1-苹果酸盐,盐酸盐,硫酸盐,对位一甲苯磺酸盐,磷酸盐和琥珀酸盐。

        如下述的药理实验结果所显示,本发明的异构物A或它的可用于药用的酸加成盐类,直接施加于冠状动脉中,在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增加率中,它的面积比是非对映异构物B的15至38倍,是这些非对映立体异构物的等价混合物的14至35倍,这说明本发明的异构物A对冠状动脉有高度亲和性。

        另一方面,异构物B显示出与异构物等价混合物几乎相同的效应。这意味着YM-09730的药理学作用不是这些异构物的物理混合比的简单平均值。同样,本发明人发现的一条新的药理学知识,即是异构物A和它的可用于药用的酸加成盐类,具有对冠状动脉高度的亲和性。它增加了利用本发明的化合物作为药物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异构物A或它的可用作药用的酸加成盐类的制造方法,可阐明如下。

        I.非对映异构物A的制造:

        如上所述,在前述4,220,649号美国专利和2,014,134号联合王国专利中,没有说明关于YM-09730的异构物,其后出版的任何报告中也未见制造这些异构物的报道。一对非对映异构物在旋光度绝对值上以及在不同于一般旋光对映体的全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是有差别的,因此,如果不搞清这些性质,就不可能根据这些性质不同而制造每种异构物。

        本发明人等用汉区氏(Hantzch′s)双氢吡啶的合成方法[Ann.Chim.,215,1(1882)]制造YM-09730(见下述参考例子);并能知道YM-09730是非对映异构物A和非对映异构物B的等价混合物。同样,作为对从基于这个发现的异构物混合物中制取非对映异构物A的方法,进行各种研究的结果,非对映异构物A能以下述方式制取。

        (a)非对映异构物混合物经柱型色层分离法处理,以硅胶作载体,以醋酸乙酯和醋酸混合液为洗提液,从初始洗出液取得非对映异构物A而从后面的洗出液取得非对映异构物B。这两种异构物是属于本发明人等首先搞清楚的新型化合物。

        任何通常用于柱型色层分离法的硅胶均可不受限制地用作生产过程中作为柱形色层分离法的载体的硅胶。同样,作为洗提液的醋酸乙酯和醋酸在混合溶剂中的混合比也不受特殊限制,但通常应用含少量醋酸的溶剂。醋酸乙酯的混合比例是30至50V/V,而醋酸则是约1至10V/V,而如果醋酸的含量降低,则洗提所需化合物的时间就会延长。洗提率和加工温度可作适当选择。

        (b)用不同于上述方法的方法,本发明人将非对映异构物引进特殊的酸加成盐类,制取非对映异构物A的酸加成盐,并使盐类的混合物分部再结晶。

        在制造方法中用的酸加成盐类是丙二酸盐、对位硝基苯甲酸盐、马来酸盐,等等。

        这些酸加成盐类是结晶式盐类,而非对映异构物A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与非对映异构物B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能利用这些性质以分部再结晶法制造非对映异构物A。特别合适的酸加成盐是丙二酸盐。如果用丙二酸盐,则含量非常高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结晶体能以一次再结晶取得。作为用于制造方法的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乙腈,等等。

        用上述方法取得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酸加成盐,可被酸一交换成为所需的酸加成盐,只要把盐变为自由形式并与其他酸起反应即可。

        II.右旋光异构物A的制造:

        (a)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能以非对映异构物A和B的混合自由基,或以上述制造方法I取得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酸加成盐的自由基与L-(-)-苹果酸反应制得,再把它如下述通常的方式作光学解析。

        (b)同样,在更可取的非对映异构物右旋光异构物的制造方法中,该右旋光异构物从YM-09730(非对映异物A的右旋光异构体和对映异构物B的左旋光异构物的混合物)分离出来,(式I所示)

        (其中波状键代表一个α-键或β-键,而粗箭头键是代表一个β-键),其中在吡咯烷环的第3-位置上的键是一个特殊的β-键。

        原料化合物(I)能从下列各项制得

        (i)用m-硝基苯甲酸醛(如式II所示)

        (s)-3-乙酰醋酸-1-苄基吡咯烷(如式III所示)和3-氨基丁烯酸甲酯(如式IV所示)反应。

        (ii)用m-硝基苯甲酸醛(如式II所示),

            乙酰醋酸甲酯(如式V所示)

             CH3COCH2COOCH3    (V)和(S)-3-(3-氨基丁烯酰氧)-1-苄基吡咯烷(如式VI所示)反应    

        (iii)用(S)-1-苄基-3-[2-(m-硝基苯亚甲基)-乙酰醋酸]吡咯烷(如式VII所示)

        即由前述m-硝基苯甲酸醛(上述式II)及(S)-3-乙酰醋酸-1-苄基吡咯烷(上述式III)反应所得与3-氨基丁烯酸甲酯(上述式IV)反应;或

        (iv)用2-(m-硝基苯亚甲基)乙酰醋酸甲酯(如式VIII所示)

        即由前m-硝基苯甲酸醛(上述式II),与乙酰醋酸甲酯(上述式V)反应所得再与(S)-3-(3-氨基丁烯酰氧)-1-苄基吡咯烷(上述式VI)反应。

        这些反应进行不用溶剂,但最好是在不参加反应的溶剂中进行反应,例如,乙醇、二噁烷,二甲替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水,等等。将几乎等克分子量的各种成份混合加热以进行反应。

        此外,上述式(IV)的化合物或式(VI)的化合物能得自把式(V)的化合物或式(III)的化合物与醋酸氨和醋酸在苯中反应,然而使产品共沸脱水。同样,这样得到的式(IV)的化合物或式(VI)的化合物,在与反应混合物分离后或未分离地,供反应(i)或(ii)用。

        同样,式(VIII)的化合物或式(VIII)的化合物-它是方法(iii)或方法(iv)的第一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产物,能在一次被分离后或未分离地提供最后一步过程。

        这样得到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和非对映异构物B的左旋光异构物的混合物,经柱型色层分离法处理,以硅胶为载体,乙酰醋酸盐和醋酸为洗提液,分离出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或上述的混合物与L-(-)-苹果酸反应,形成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L-(-)-苹果酸盐和非对映异构物B的左旋光异构物的L-(-)-苹果酸盐的混合物,再使这混合物分部再结晶,就能得到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的L-(-)-苹果酸盐。

        在以柱型色层分离法作分离时,从初始洗出液可得到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而从后面的洗出液可得到非对映异构物B的左旋光异构物。

        任何通常用于柱型色层分离法的硅胶都能用来作为载体的硅胶而无特别的限制。乙酰醋酸盐和醋酸用作洗提液,混合比例也无特别的限制,但是最好该混合溶剂只含少量的醋酸。乙酰醋酸盐的混合比例最好是30至50V/V,而醋酸的混合比例最好是约1至10V/V,如果醋酸的含量再降低,则所用的化合物的洗出时间就会延长。

        洗出时间和加工温度都可以适当选择。

        另一方面,L-(-)-苹果酸法亦可用于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通过再结晶分离,因为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的L-(-)-苹果酸盐是结晶体。可用作分部再结晶法的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乙腈,等等。

        这样得到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的L-(-)-苹果酸盐能以这样的方式用作药物,但如果有必要它也能被引入醋酸盐或其他合适的盐,用盐基处理L-(-)-苹果酸盐以形成一自由形式,再用合适的酸处理这产品。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分离出的非对映异构物B的左旋光异构物,经水解后可回收(S)-(-)-1-苄基-3-羟吡咯烷,从而吡咯烷可再被用作原料以生产式(I)的化合物。

        异构物A的药理学作用,急性毒性,和临床剂量阐述如下。

        (1)麻醉狗身上的冠状动脉扩张效用:

        在以戊巴比土钠30毫克/公斤静脉注射麻醉下开胸的狗身上,把动脉血从颈动脉经体外线路输到左冠状动脉的回旋枝。把一只伺服控制泵(1215 D型,哈佛仪器Harvard  Apparatus)并入回路通过泵控制器[SCS-22,数据图象公司(Data Graph Co.),Tokuya Tukada et al.日本药理学通报74,59页,1978]维持恒定灌注压力120毫米汞柱。一只体外型的电磁流量探测仪(MF25,Nihon Koden)也被插进回路,以记录冠状动脉血流量。把剂量为1微克的化合物直接注入冠状动脉,再监测冠状动脉血流量,直到血流量回到处理前的数值。然后,在冠状动脉由注射1微克这化合物后,计算冠状动脉血流量百分比增加的地区,以此作为冠状动脉血流量总增加的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麻醉狗身上的冠状动脉血管扩张作用

                                 注射1微克时        作用持

                            冠状动脉血流量的        续时间

                            总增加(%                分钟)非对映异构物A(dl型)盐酸盐    1816±377             60非对映异构物A(d型)盐酸盐     4559±894             120非对映异构物A(l型)盐酸盐     120±21               5非对映异构物B(dl型)盐酸盐    120±28               5非对映异构物A(dl型)和B(dl型)等价混合物的盐酸盐  129±47               10    

        当直接注射入冠状动脉时,在注入异构物A盐酸盐1微克后的冠状动脉血流总增加量,约比注入等量的异构物B盐酸盐及这些异构物的等价混合后的增加量高约15至38倍,这说明异构物A盐酸盐对冠状动脉有高度亲和性。而且,在注入异构物A盐酸盐后,冠状动脉血管扩张作用的持久性,也明显地比注入异构物B盐酸盐及这些异构物的等价混合物为长。这种对冠状动脉的高度亲和性和长期持久性,说明异构物A盐酸盐可用于对于冠状动脉疾病,如心绞痛的治疗。

        (2)在麻醉大鼠身上的降血压效用:

        测量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大鼠的血压。以每20分钟为间隔,逐步增加本化合物注入静脉的剂量。从剂量一反应曲线上求出降低平均血压30毫米汞柱(ED30毫米汞柱)所需的本化合物剂量,计算结果摘要于表2。

        表2在麻醉鼠身上的降血压效用

                                     ED30毫米汞柱

                                     (毫克/公斤,静注)非对映异构物A(dl型)盐酸盐        0.002非对映异构物B(dl型)盐酸盐        0.14

        从表2可看出,非对映异构物A盐酸盐的降血压效用,比非对映异构物B盐酸盐的效用强约70倍。

        (3)在小鼠身上的急性毒性:

        用鼠龄七星期、体重27至29克的雄性ICR小鼠。以本化合物悬浮于0.5%甲基纤维索溶液中,给小鼠口服。本化合物的LD50值是以里区菲尔德和韦尔考松法(Method of Lit chfield Wilcoxon)(药理学与实验疗法杂志,96,99-113,1949)计算,结果摘要于表3。

        表3在小鼠身上的急性毒性

                                  LD50

                                  (毫克/公斤口服)

        非对映异构物A(dl型)盐酸盐    295(242-360)非对映异构物A(d)盐酸盐       190(158-228)(4)临床剂量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临床剂量,要视患者体重及疾病情况而定。最佳剂量通常是静脉注射0.1至2毫克,口服则为5-20毫克,每日一次或两次。

        本发明的化合物,它的制造方法,含这些化合物的药品,可由以下的示例及配方示例来说明。此外,作为原料用的非对映异构物A和非对映异构物B的混合物的制造例子,是以参考例1来说明;示例中也当原料用的(S)-(-)-1-苄基-3-羟吡咯烷的制造例子,是以参考例2-4来说明。

        参考例1

        把1.51克(0.01克分子量)的3-硝基苯醛,2.61克(0.01克分子量)的1-苄基-3-乙酰醋酸氧吡咯烷,和1.15克(0.01克分子量)的3-氨基丁烯酸甲酯,溶解于5毫升的异丙醇中,所得的溶液回流加热8小时。然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所形成的剩余物溶于氯仿中,再依次用稀释盐酸、水、磷酸氢钠的饱和水溶液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提出呈焦糖状的4.91克的2,6-双甲基-4-(3-硝基苯)-1,4-双氢吡啶-3,5-双羧酸3-(1-苄基吡咯烷-3酰基)酯5-甲酯。

        这样得到的作为粗制基的非对映异构物的构成比,在下述的条件下,用逆相离子对高效液态色层分离法(HPLC)分析。非对映异构物A(潴留时间28分钟)和非对映异构物B(潴留时间29分钟)的比例是1∶1。

        柱型:4.6毫米×300毫米,以钮克辽西(Nucleosil)5C18充填;柱温:30℃;流动相:乙腈-0.05克分子量双氢磷酸钾(PH3)(20∶80V/V)含四-n-戊烷基氨的溴化物(3毫克分子量)作为平衡离子;流速:0.9毫升/分钟;监测器:紫外线检波器(入254微微米)

        此外,用核磁共振分析,非对映异构物A和非对映异构物B均被肯定分别对YM-09730的N-苄基组的甲叉质子有不同的化学移动。用Jeol NMR-光谱仪FX-90Q,测量重甲醇d4(CD3OD),异构物A和异构物B显示各对应于两个质子在4.40PPm及4.30PPm的单线信号。

        参考例2

        (1)在66毫升的丙酮中溶解17.7克的dl-1苄基-3-羟吡咯烷和15.2克的D-(-)-苯乙醇酸,加热,再把溶液放置于4℃过夜沉淀结晶。然后,收集8.5克这样沉淀的结晶体,从26毫升丙酮中,再结晶提取5.1克(S)-(-)-1-苄基-3-羟吡咯烷的D-(-)-苯乙醇酸盐。旋光率[α]D20是-455℃(C=1,甲醇)。再重复再结晶时,旋光率不变。熔点为101-102℃。    

        用核磁共振分析,所得的(S)-(-)-形式化合物N-CH2-PH苯乙醇酸盐信号(单线,2H)在4.03PPm处观察到。在(R)-(-)形式的4.01PPm没有观察到AB型四重物(J=12.5Hz)的信号。

        (2)在50毫升的氯仿中,溶解22克(S)-(-)-1苄基-3-羟吡咯烷的D-(-)-苯乙醇酸盐,所形成的氯仿溶液.用14,4克碳酸钠溶于90毫升水洗涤,再以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蒸馏去除氯仿之后,减压蒸馏剩余物,提取11.5克的S-(-)-1-苄基-3-羟吡咯烷。沸点是109℃/0.65毫米汞柱,而[α]D20是-3.77℃(C=5,甲醇)。

        参考例3

        以75克(S)-(-)-苹果酸与75毫升苄胺在170℃下反应3小时,得到的52.7克的(S)-(-)-1-苄基-3-羟基丁二酰亚胺[熔点99-101℃,旋光率[α]-51.1°,(C=1,甲醇)]。在340毫升的无水四氢呋喃中,悬浮9.73克的氢化铝锂,在冰冷却下,把20.5克的上述亚胺加进2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的溶液中,一滴滴地加进该悬浮液。回流加热这混合物3小时后,在冰冷却下加100克的硫酸钠癸水合物到该混合物,再搅拌所得混合物,在冰冷却下过夜。滤去不溶解的固体,把溶剂在减压下从滤出液蒸发掉,减压蒸馏该剩余物,得13.8克(S)-(-)-1苄基-3-羟吡咯烷,沸点为109至115℃/0.8毫米汞柱,旋光率[α]D20为-3.0°(C=5,甲醇)。

        用移动试剂Eu-TFMC(III)作3-位上的质子核磁共振分析,肯定上述所得的(S)-(-)-形式含有10%R-(+)-1-苄基-3-羟吡咯烷。该产物象在参考例2那样被引到D-(-)-苯乙醇酸盐。从3倍容积的乙醇和此后从6倍容积的乙醇一甲苯(1∶5V/V)再结晶所得的苯乙醇酸盐[α]D20-45.2°(C=1,MeOH),象参考例2那样,用氯仿和碳酸钠水溶液处理,得8.6克的(S)-(-)-1-苄基-3-羟吡咯烷;沸点115至120℃/1.2至1.5毫米汞柱,[α]D20-3.77°(C=5,甲醇)。

        参考例4

        50毫升的9一硼双环[3,3,1]壬烷(0.5M四氢呋喃溶液)加上3.4克的α-(-)-蒎烯,再把该混合物在60℃搅拌5小时。待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加上1.75克的1-苄基-3-吡咯烷酮。室温下搅拌该混合物4天后,再向它,在0℃下,加入1.3毫升的乙醛。然后,减压,该反应混合物蒸馏去除溶剂,并向剩余物加入20毫升的乙醚。将该混合物冷却至0℃后,加入1.5毫升的2-氨基乙醇,搅拌所得的混合物。把所形成的沉淀物过滤去掉。回收的乙醚溶液作为滤出液,用1N盐酸萃取,这样形成的盐酸层用碳酸钠碱化,再用二氯甲烷萃取。所形成的提取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再溶缩成为1.1克的粗制品。然后,该粗制品在减压下蒸馏,得0.6克的纯净制品。它的沸点是106℃/0.9毫米汞柱。用移动试剂Eu-TFMC(III)对3-位置上质子作核磁共振谱分析,所得的(S)-(-)-1-苄基-3-羟吡咯烷是30%e.e。

        非对映异构物A的制造示例

        示例1

        把参考例1中得到的YM-09730的粗制自由基4.91克溶于25毫升的氯仿中,加入15毫升的10%盐酸,充分搅拌后,这样形成的有机相便分离开了。该有机层用10毫升的10%盐酸,以上述同样方式再予处理,用无水硫酸钠使该处理产品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去除溶剂。把所得的剩余物溶解于10.4毫升的丙酮中,让该溶液静置以取得3.5克的YM-09730盐酸盐结晶。把该产品溶解于1.8毫升的甲醇中,加入8毫升丙酮使再结晶。再重复一次,制得2.38克的YM-09730盐酸盐。在该盐酸盐中,非对映异构物A与非对映异构物B的比例是65.6∶34.4HPLC。把上述盐2.15克溶解在25毫升的氯仿中,所得的溶液洗涤两次,每次用15毫升的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把这样形成的有机层收集起来,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把这样得到的自由基2克,经硅胶柱型色层分离法(柱型:里克罗普里普R硅60(Li ChroprepR Si60),C号,洗提液醋酸乙酯-醋酸=30∶5V/V)制得油性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醋酸盐。

        把该产品溶解于10毫升的氯仿中,所形成的溶液依次用10毫升的碳酸氢钠饱和溶液、10毫升水、和10毫升10%盐酸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在减压下蒸馏去除溶剂,所得到的剩余物经0.8毫升的丙酮处理,制取0.4克的非对映异构物A盐酸盐。

        示例2

        把参考例1中制取的YM-09730的粗制自由基4.91克和1.04克的丙二酸溶解在15毫升的乙腈中,把所得到的溶液,在0℃至5℃下放置过夜。以滤过法收集所形成的结晶体,用少量冷乙腈洗涤,制得2.03克的YM-09730丙二酸盐(非对映异构物A∶B的比例是89.1∶10.9)。该产品经两次,每次从25倍容积的甲醇再结晶,制得1.0克YM-09730的100%非对映异构物A的丙二酸盐。

        示例3

        把在参考例1中得到的YM-09730的粗制自由基4.91克和1.04克的丙二酸溶解于15毫升的甲醇中,加热,再把所形成的溶液在0℃至5℃下放置过夜。用滤过法收集所沉积的结晶体,用甲醇洗涤,再在减压下干燥,取得1.88克的YM-09730的丙二酸盐。这样得到的结晶体的非对映异构物A∶B的比例,是90.7∶9.3。该结晶体从甲醇两次再结晶,提取不含非对映异构物B的非对映异构物A丙二酸盐。

        示例4

        采用示例3中相同的步骤,但用乙腈代替甲醇,得到2.03克的丙二酸盐。非对映异构物A∶B的比例是89.1∶10.9。该产品从25倍容积的甲醇再结晶,得1.57克的非对映异构物A和B的丙二酸盐,其A与B之比例为99.5∶0.5。还有,本产品从25倍容积的甲醇再结晶,得到1.27克的YM-09730丙二酸盐,其中存在的非对映异构物B未被高效液态色层分离法检测出。在5毫升的氯仿中悬浮1.27克的丙二酸盐,处理该氯仿悬浮液,依次每次用碳酸钠饱和水溶液处理两次,再每次用2.5毫升的水处理两次,再每次用2.5毫升的10%盐酸处理两次;洗涤过的氯仿溶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再在减压下蒸发到干燥。所形成的剩余物,溶解于2毫升的丙酮中,再让该溶液放置沉淀出1.09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盐酸盐。

        示例5

        在5毫升的氯仿中悬浮595毫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丙二酸盐,所得到的悬浮液经两次处理,每次用2.5毫升的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再经每次用5毫升的水处理两次。这样得到的氯仿溶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再在减压下蒸发到干燥,得到491毫克的焦糖状非对映异构物A的自由基。把该产品和126毫克的草酸二水合物均溶解于3毫升的丙酮中,让所形成的溶液在4℃下放置,沉淀出的结晶以滤过法收集,制得400毫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草酸盐。

        示例6

        依照示例5中同样的步骤,但用146毫克的2-氧代戊二酸代替草酸,得到250毫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2-氧代戊二酸盐。

        示例7

        依照示例5中同样的步骤,但用167毫克的对位一硝基苯甲酸代替草酸,得到53 0毫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对位一硝基苯甲酸盐。

        示例8

        依照示例5中同样的步骤,但用116毫克的马来酸代替草酸,得到300毫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马来酸盐。

        示例9

        把491毫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溶解于2毫升的丙酮中,再加上1克分子量磷酸的甲醇溶液1毫升后,让该溶液在4℃下放置。所沉淀出的结晶体经滤过法收集,得480毫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磷酸盐。

        以示例1至9制得的所需化合物的性质,列于下表。目标化合物     成份公式             性质

                               熔点                元素分析

                                            C(%)     H(%)    N(%)  Cl(%)磷酸盐

                 C27H29N3O6  216-218   54.39     5.56     6.96

                ·H3PO41/2H2O           54.18     5.56     7.02盐酸盐       C27H29N3O6  203-205   61.59     5.71     8.O8    6.90

                ·HCl            (分解)    61.42     5.73     7.96     6.71对位一硝     C27H29N3O6  150-151   61.58     5.20     8.32基苯甲酸盐        ·C7H5NO4·1/2H2O     61.58     5.24     8.32马来酸盐    C27H29N3O6   168-169   61.40     5.49     6.85

                ·C4H4O4                61.28     5.47     6.922-氧代戊    C27H29N3O6   160-161   60.36     5.48     6.52

                ·C5H4O3                60.28     5.53     6.59二酸盐

                C27H29N3O6   179-180   60.14     5.62     6.93草酸盐

                ·C2H2O4                60.36     5.70     6.88丙二酸盐    C27H29N3O6   181.5-    59.89     5.37     7.23

                ·C3H4O4      182.5     60.50     5.58     7.06

                            (分解)

                                         上排:实测值

                                         下排:计算值盐酸盐:核磁共振(NMR)(于CD3OD,TMS内部标准δppm)1.80-2.70(2H,宽m,C4′-H2)2.32,2.34(6H,s,C2,6-CH3)3.0-4.0(4H,m,C2′,5′-H2)3.63(3H,s-COOCH3)4,40(2H,s,-CH2-φ)5.08(1H,s,C4-H)5.30(1H,m,C3′-H)7.30-8.20(9H,m,苯环的H)

        示例10

        把在示例3或4中得到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丙二酸盐1.5克悬浮于5毫升的氯仿中,再处理该悬浮液,依次经两次每次3毫升的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再经两次每次用3毫升的水该氯仿溶液经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在减压下蒸馏去除溶剂。在所得到的剩余物中加上6毫升的乙醇,让该混合物放置在5℃下过夜,以得到0.86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自由基的结晶体。

        熔点:145至148℃(C27H29N3O6)的元素分析

                            C(%)    H(%)     N(%)计算所得:               65.98      5.95        8.55实测所得:               66.04      6.00        8.53核磁共振(于CDCl3,TMS内部标准δppm)

        1.40至2.96(6H,m,C2′,4′,5′-H2)

        2.34,2.36(6H,s,C2,6-CH3)

        3.65(5H,s,-COOCH3  和-CH2φ)

        5.10(1H,s,C4-H)

        5.12(1H,m,C3′-H)

        5.78(1H,宽s,NH)

        7.18to8.25(9H,m,苯环的H)

        右旋异构物A的制造

        示例11

        (1)把上述参考例1中得到的粗制自由基4.91克和丙二酸1.04克,溶解在15毫升的乙腈中,让该溶液在0至5℃下放置过夜。用滤过法收集这样沉淀下的结晶体(2.03克),经两次再结晶,每次用25倍容积的甲醇,提取出不含非对映异构物B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丙二酸盐1.27克。它的熔点是181.5℃至182.5℃(分解)。在5毫升氯仿中悬浮1.27克的丙二酸盐,洗涤所得的悬浮液,再依次洗涤经两次,每次用2.5毫升的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一次用2.5毫升的水,然后再经两次每次用2.5毫升的10%盐酸水溶液。该氯仿溶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再在减压下蒸发至干燥。这样形成的剩余物溶解在2毫升的丙酮中,让该溶液放置,收集所沉淀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盐酸盐1.09克。

        (2)把在上一步得到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盐酸盐4.67克,用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处理,可得到它的自由基4.35克,然后把这样得到的4.35克自由基和1.18克的L-(-)-丙二酸溶解于28毫升的乙醇中加热,该溶液放置在0°至5℃过夜。用滤过法收集这样沉淀的结晶体,加以干燥,制得2.43克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体的L-(-)-丙二酸盐。从85毫升的乙醇,经再结晶得到结晶体,制得2.21克的L-(-)-丙二酸盐。旋光率[α]D20为+82.2°(C=0.5,甲醇)。当产品从乙醇再结晶时,未观察到旋光率变化。

        熔点:190到191℃(分解)

        元素分析(对C27H29N3O6.C4H6O5)

                            C(%)     H(%)    N(%)实测所得:               59.72       5.80       6.73计算所得:               59.51       5.64       6.72

        示例12

        把在参考例1中得到的YM-09730的粗制自由基4.91克和L-(-)-丙二酸1.34克,溶解在25毫升的丙酮中,所形成的溶液在0°至5℃下搅拌48小时。用滤过法收集所沉淀的结晶体,用少量冷丙酮洗涤,制得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的L-(-)-丙二酸盐0.57克。旋光率[α]D20为+78.3°(C=0.5,甲醇)。从50倍容积的乙醇,产品再结晶后得到的0.44克结晶体,其旋光率[α]D20为+82.2°(C=0.5,甲醇)。

        熔点190至191℃(分解)。

        示例13

        在示例11中得到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体的L-(-)-丙二酸盐2.21克,悬浮于8毫升的氯仿中,再处理该悬浮液,连续地经每次用4.3毫升的碳酸氢钠饱和溶液两次,经4.3毫升的水,然后再经两次每次用4.3毫升的10%盐酸处理。该氯仿溶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再经过滤后,该溶液在减压下蒸发至干燥。所形成的剩余物溶解在3.5毫升的丙酮中,让所形成的溶液放置,得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盐酸盐的沉淀物1.64克。

        旋光率[α]D20是+116.5°(C=0.5,甲醇)

        熔点223至225℃(分解)

        元素分析(对C27H29N3O6.HCl)

                             C(%)  H(%)  N(%)  Cl(%)

        实测所得:            61.35    5.55     8.01     6.96

        计算所得:            61.42    5.73     7.96     6.71

        核磁共振(于CD3OD,TMS内部标准,δppm):

        1.80-2.70(2H,宽m,C4′-H2)

        2.32,2.34(6H,s,C2,6-CH3)

        3.0-4.0(4H,m,C2′,5′-H2)

        3.64(3H,s,-COOCH3)

        4.42(2H,s,-CH2φ)

        5.08(1H,sC4-H)

        5.30(1H,m,C3′-H)

        7.30-8.20(9H,m,苯环的H)

        示例14

        把1.77克的(S)-(-)-1-苄基-3-羟吡咯烷([α]D20-3.77°,C=5,甲醇)和0.84克的双烯酮在70至80℃下已反应3小时所得的(S)-3-乙酰醋酸-1-苄基吡咯烷,1.51克的m-硝基苯醛和1.15克的3-氨基丁烯酸甲酯,溶解于5毫升的异丙醇中,再回流加热该溶液8小时。将该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再蒸馏去除溶剂。把所形成的剩余物,溶解于氯仿中,洗涤这样形成的溶液,连续地用稀盐酸、水、然后是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再经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在减压下蒸馏去掉溶剂,提取焦糖状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和非对映异构物B的左旋光异构物的混合物4.91克。这样得到的粗制自由基,经硅胶柱型色层分离法(柱型:瓦柯胶(Wakogel)C-200,2,000克;洗提液∶醋酸乙酯-醋酸=6∶1V/V)分离,于此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油状醋酸盐,在高效液态色层分离法,显示有28分钟的潴留时间。

        该产品在氯仿中先用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然后用稀盐酸加以处理,提取1.68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盐酸盐。旋光率[α]D20是+116.5°(C=0.5,甲醇)

        示例15

        把在示例14中的得到的粗制自由基4.9克,溶解于25毫升的氯仿中,再加进15毫升的10%盐酸,把所得的混合物充分搅拌。然后,分离所形成的有机层,再以10毫升的10%盐酸洗涤,经无水硫酸镁干燥。此外,在减压下蒸馏去除溶剂,所形成的剩余物,溶解于10毫升的丙酮中,再让该溶液在4℃放置两天,收集所沉淀出的结晶体,取得2.7克的盐酸盐。为了从中移去非对映异构物B的左旋光异构物,所得的产品在氯仿中经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处理,以形成自由基;把0.68克的L-(-)-丙二酸加入15毫升的乙醇之后,让所得的混合物在4℃放置两天。用滤过法收集这样沉淀下来的结晶体,从乙醇再结晶,提取1.33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的L-(-)-丙二酸盐,在高效液态色层分离法上显示有28分钟的潴留时间。旋光率[α]D20是+82.1°(C=0.5,甲醇)。

        示例16

        把1.25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的L-(-)-丙二酸盐,悬浮于5毫升的氯仿,这样得到的悬浮液,经连续地处理两次,每次用3毫升的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然后再经两次每次用3毫升的水。该氯仿溶液经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在减压下蒸馏去掉溶剂。加6毫升的乙醇到这样形成的剩余物上,再让该混合物在5℃放置过夜,制得0.84克的YM-09730的非对映异构物A的右旋光异构物的自由基结晶体。

        熔点138至140℃

        元素分析(对C27H29N3O6)

                       C(5)      H(%)     N(%)

        计算所得:      65.98        5.95       8.55

        实测所得:      66.04        5.96       8.51

        核磁共振(于CDCl3,TMS内部标准,δppm)

        1.40至3.0(6H,m,C2′,4 ′5′-H2)

        2.34,2.36(6H,s,C2,6-CH3)

        3.65(5H,s,-COOCH3和-CH2φ)

        5.10(1H,s,C4-H)

        5.12(lH,m,C3′-H)

        5.78(lH,宽s,-NH)

        7.16to8.24(9H,m,苯环的H)。

        配方例1(片剂)

                              1片             5,000片

        异构物A盐酸盐         10.0毫克        50克

        乳糖                  101.0毫克       502克

        玉米淀粉              25.3毫克        126.5克

        羟基丙酸纤维素        3.0毫克         15克

        硬酯酸镁              0.7毫克         3.5克

                              140毫克         700克

        把150克的液体10%羟基丙酸纤维素加进匀齐的混合物,它们是50克的异构物A的盐酸盐、502克的乳糖、126.5克的玉米淀粉,再把这混合物搓揉成小颗粒。待干后,把3.5克的硬脂酸镁加进到小颗粒中去,再混匀,然后压成片剂,每片含140毫克。

        配方例2(胶囊剂)

                          一颗胶囊            1000颗胶囊

        异构物A盐酸盐      10.0毫克             10克

        结晶乳糖           189.0毫克            189克

        硬脂酸镁           1.0毫克              1克

                           200毫克              200克

        以上成份混合匀齐,每个胶囊充入200毫克,成为胶囊剂药品。

        配方例3(注射剂)

        异构物A盐酸盐      1毫克

        D-山梨醇           100毫克

        以上成份溶解于注射用蒸馏水,加进盐酸以校正它的PH至4,加上注射用蒸馏水,使成总量为2毫升。

    关 键  词:
    吡啶 羧酸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双氢吡啶3,5双羧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3383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