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旱地移栽机植苗机构.pdf

  • 上传人:1****2
  • 文档编号:329900
  • 上传时间:2018-02-10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45.9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10711.5

    申请日:

    2010.10.18

    公开号:

    CN101999268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C 11/02申请公布日:201104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C 11/02申请日:20101018|||公开

    IPC分类号:

    A01C11/02

    主分类号:

    A01C11/02

    申请人:

    江苏大学

    发明人:

    胡建平; 毛罕平; 刘发; 丁文芹

    地址: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汪旭东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旱地移栽机植苗机构,涉及旱地移栽机械领域,包括行星架(1)、中心轮(2)、行星轮Ⅰ(3)、行星轮Ⅱ(4)、连杆Ⅰ(5)、连杆Ⅱ(6)、滚子(7)、槽型凸轮(8)和鸭嘴式栽植器(9);本发明通过控制行星轮系齿数比、凸轮槽型、行星架与连杆长度和与长度差等参数,可得到一种适合鸭嘴式植苗器接苗、带苗、打穴放苗的植苗运动轨迹,按该运动轨迹设计的植苗机构所栽秧苗具有良好的栽植直立度,同时可避免伤苗与刮带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旱地移栽机植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架(1)、中心轮(2)、行星轮Ⅰ(3)、行星轮Ⅱ(4)、连杆Ⅰ(5)、连杆Ⅱ(6)、滚子(7)、槽型凸轮(8)和鸭嘴式栽植器(9);所述中心轮(2)固定不动,行星轮Ⅰ(3)与中心轮(2)啮合,行星轮Ⅱ(3)与行星轮Ⅰ(2)啮合;所述行星架(1)为一直线杆,行星架(1)分别与中心轮(2)、行星轮Ⅰ(3)、行星轮Ⅱ(4)的中心点连接;所述中心轮(2)固定不动,行星架(1)绕中心轮(2)中心顺时针转动;所述连杆Ⅰ(5)一端与行星轮Ⅱ(6)固定联接,连杆Ⅰ(5)的另一端与连杆Ⅱ(6)的一端转动副联接,所述连杆Ⅱ(6)的另一端与滚子(7)的中心转动副联接;鸭嘴式栽植器(9)与连杆Ⅱ(6)固定连接,并与连杆Ⅱ(6)相垂直,鸭嘴式栽植器(9)与连杆Ⅱ(6)的固定连接点距连杆Ⅱ(6)与连杆Ⅰ(5)的连接点的距离小于连杆Ⅱ(6)杆长的三分之一;在中心轮(2)上方固定一槽型凸轮(8),所述滚子(7)卡在槽型凸轮(8)轮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地移栽机植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轮(2)、行星轮Ⅰ(3)和行星轮Ⅱ(4)的齿数比为2:1.5:1,并且中心轮(2)、行星轮Ⅰ(3)和行星轮Ⅱ(4)的中心点三点共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地移栽机植苗机构,其特征在于:行星架(1)与连杆Ⅰ(5)的长度之和为鸭嘴式植苗器(9)运动高度的一半,并且连杆Ⅰ(5)的长度大于行星架(1)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地移栽机植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凸轮(8)的轮廓线由两直线段组成,下半部分直线段垂直于地面,上半部分直线段与下半部分直线段的夹角α大于160°、小于175°,通过改变槽型凸轮(9)轮槽形状将得到不同的栽植轨迹(10)。

    说明书

    一种旱地移栽机植苗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旱地移栽机械领域,特指一种能够驱动移栽机植苗器按特定路径进行接苗、打穴与放苗的植苗机构。

    背景技术

    移栽是作物种植的发展趋势之一,移栽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育提早的综合效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植苗机构是半自动、全自动移栽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驱动移栽机植苗器按一定规划路径运动,实现接苗、打穴与放苗动作。目前使用的移栽机植苗装置主要有钳夹式、导苗管式、吊杯式、挠性圆盘式。钳夹式移栽机由人工将秧苗喂入到转动的钳夹上,如我国专利CN200720035047.7公开了一种钳夹持式移栽机,秧夹安装在链条上,地轮驱动链条带动钳夹式栽植器旋转,植苗时秧苗由人工喂入到转动的钳夹上,秧苗被夹持并随移栽盘转动,到达苗沟时,钳夹在滑轨的作用下打开,秧苗落入苗沟,然后覆土、镇压,完成整个移栽过程。吊杯式移栽机由地轮驱动栽植器圆盘转动,吊杯与地面保持垂直,并随圆盘转动,如我国专利CN98238527.7公开的一种半自动吊杯式秧苗移栽机,当吊杯转到上面时,由人工将秧苗喂入吊杯中,当吊杯转动至口下面预定位置时,固定滑道使栽植器下部打开,秧苗落入苗沟内,随即被覆土定植,吊杯在离开固定导轨后自动关闭。我国专利CN88216551.8还公布了一种导苗管式新型甜菜钵苗移栽机,移栽机工作时由人工或机械将秧苗放入喂入器的喂入筒内,当喂入筒转到导苗管的上方时,喂入筒下面的活门打开,秧苗靠重力下落到导苗管内,通过倾斜的导苗管将秧苗引入到开沟器开出的苗沟内,然后进行覆土、镇压,完成栽植过程。

    上述移栽机植苗器所走过的栽植静轨迹为一圆形轨迹,需与开沟器配合使用,植苗器把秧苗投入到开沟器所开沟槽内,覆土轮覆土镇压完成秧苗的栽植。对于一些需要打穴栽植的移栽机,上述植苗机构就不能适应了,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植苗器栽植轨迹以及实现该轨迹的植苗机构,以实现植苗器接苗、打穴及放苗一系列动作,同时要避免植苗时秧苗的倒伏、伤苗与带苗。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植苗器接苗、打穴与放苗动作,保证栽插秧苗具有良好的直立度,同时避免植苗器植苗时带来的伤苗和带苗,本发明提出一种植苗器腰子形栽植轨迹,以及驱动植苗器按该轨迹运动的植苗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旱地移栽机植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架、中心轮、行星轮Ⅰ、行星轮Ⅱ、连杆Ⅰ、连杆Ⅱ、滚子、槽型凸轮和鸭嘴式栽植器。所述中心轮固定不动,行星轮Ⅰ与中心轮啮合,行星轮Ⅱ与行星轮Ⅰ啮合;所述行星架为一根直线杆,行星架分别与中心轮、行星轮Ⅰ、行星轮Ⅱ的中心点连接;所述中心轮固定不动,行星架绕中心轮中心转动;所述连杆Ⅰ一端与行星轮Ⅱ固定联接,连杆Ⅰ的另一端与连杆Ⅱ的一端转动副联接,所述连杆Ⅱ的另一端与滚子中心转动副联接;鸭嘴式栽植器与连杆Ⅱ固定连接,并与连杆Ⅱ相垂直,鸭嘴式栽植器与连杆Ⅱ的固定连接点距连杆Ⅱ与连杆Ⅰ的连接点的距离小于连杆Ⅱ杆长的三分之一;在中心轮上方固定一槽型凸轮,所述滚子卡在槽型凸轮轮槽内。

    上述旱地移栽机植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轮、行星轮Ⅰ和行星轮Ⅱ的齿数比为2:1.5:1,中心轮、行星轮Ⅰ与行星轮Ⅱ的中心需三点共线;行星架(1)与连杆Ⅰ的长度之和为鸭嘴式植苗器运动高度的一半,并且连杆Ⅰ的长度大于行星架的长度;所述槽型凸轮的轮廓线由两直线段组成,下半部分直线段垂直于地面,上半部分直线段与下半部分直线段的夹角α大于160°、小于175°,通过改变槽型凸轮轮槽形状将得到不同的栽植轨迹。

    按上述条件设计的植苗机构,当驱动行星架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鸭嘴式栽植器将走出一个类似于腰子形的栽植轨迹,依次完成接苗、带苗、打穴放苗和返回接苗四个动作,即当鸭嘴式植苗器运动到最上端时,人工或其它喂苗装置喂入秧苗,完成接苗动作;当鸭嘴式植苗器接到秧苗后,带动秧苗沿栽植轨迹左侧向下运动,完成带苗动作;当鸭嘴式植苗器鸭嘴到达地面时,完成打穴放苗动作,放苗后鸭嘴式植苗器沿栽植轨迹右侧向上运动,回到接苗位置,等待秧苗喂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植苗机构采用了行星轮、连杆、凸轮组合机构,通过控制行星轮系齿数比、凸轮槽型、行星架与连杆长度和与长度差等参数,可得到一种适合鸭嘴式植苗器接苗、带苗、打穴放苗的植苗运动轨迹,按该运动轨迹设计的植苗机构所栽秧苗具有良好的栽植直立度,同时可避免伤苗与刮带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 本发明机构示意图。

    图中:1.行星架  2.中心轮  3.行星轮Ⅰ 4.行星轮Ⅱ  5.连杆Ⅰ  6.??连杆Ⅱ 7.滚子 8.槽型凸轮 9.鸭嘴式栽植器 10.栽植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旱地移栽机植苗机构,其主要由行星架1、中心轮2、行星轮Ⅰ3、行星轮Ⅱ4、连杆Ⅰ5、连杆Ⅱ6、滚子7、槽型凸轮8和鸭嘴式栽植器9组成。其中,行星架1、中心轮2、行星轮Ⅰ3、行星轮Ⅱ4组成一行星轮机构,中心轮2固定不动,行星架1为一直线杆,分别与中心轮2、行星轮Ⅰ3、行星轮Ⅱ4的中心点转动副联接,行星架1绕中心轮2中心作顺时针转动;在行星轮Ⅱ6上固定联接连杆Ⅰ5,连杆Ⅰ5的另一端又与连杆Ⅱ6的一端转动副联接,连杆Ⅱ6的另一端与滚子7中心转动副联接;在连杆Ⅱ6垂直固定一鸭嘴式栽植器9,固定连接点距连杆Ⅱ6与连杆Ⅰ5的连接点的距离小于连杆Ⅱ6杆长的三分之一;在中心轮2上方固定一槽型凸轮8,滚子7卡在槽型凸轮8轮槽内。旱地移栽机植苗机构按下述条件设计:中心轮2、行星轮Ⅰ3和行星轮Ⅱ4的齿数比为2:1.5:1,并且中心轮2、行星轮Ⅰ3和行星轮Ⅱ4的中心点三点共线;行星架1与连杆Ⅰ5的长度之和为鸭嘴式植苗器9运动高度的一半,并且连杆Ⅰ5的长度大于行星架1的长度;槽型凸轮8的轮廓线由两直线段组成,下半部分直线段垂直于地面,上半部分直线段与下半部分直线段的夹角α大于160°、小于175°,则当驱动行星架1作顺时针转动时,该植苗机构带动鸭嘴式栽植器9走出一个类似于腰子形的栽植轨迹10,依次完成接苗、带苗、打穴放苗和返回接苗四个动作,即当鸭嘴式植苗器9在栽植机构的带动下运动到最上端时,鸭嘴式植苗器9会在最上端接住人工或其它喂苗装置喂入的秧苗,完成接苗动作;当鸭嘴式植苗器9接到秧苗后,鸭嘴式植苗器9会带着秧苗沿栽植轨迹10左侧向下运动,完成带苗动作;当鸭嘴式植苗器9到达地面时,鸭嘴式植苗器9打开放苗,完成打穴放苗动作,放苗后鸭嘴植苗器9沿栽植轨迹10右侧向上运动,回到接苗位置,等待秧苗喂入。通过改变槽型凸轮8的轮槽形状,可得到鸭嘴式栽植器9不同的栽植轨迹。 

    关 键  词:
    一种 旱地 移栽 植苗 机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旱地移栽机植苗机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299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