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地榆膜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地榆膜剂,属食品、保健品、药品领域。
背景技术
紫地榆系中国西南民族民间药用植物,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老鹳草属Geranium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Knuth其它俗名隔山消,赤地榆(丽江、楚雄、富民),雀食地榆(昆明),红地榆(玉溪),白地榆(楚雄),金不换、血竭、血经绊(曲靖),百大解(保山)国内分布云南(云南大部分地区),四川生境:草坡,灌丛中,林中使用方法根入药,苦涩微寒。消食健胃、止血止痢、活血镇痛。主治痢疾、腹泻、内出血、月经过多、胃病。根入药,滇中和滇西北彝族,白族,纳西族使用。目前,紫地榆制剂只有煎剂、酒剂、散剂等,无法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制约了该药品的推广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紫地榆的新剂型,借以增强紫地榆的疗和为人们服用紫地榆提供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紫地榆膜剂,可为单方或复方紫地榆膜剂;
(1)单方紫地榆膜剂其特征是:含紫地榆有效成分和成膜材料组成的制剂。
(2)复方紫地榆膜剂其特征是:含紫地榆有效成分和含其它可食用、药用有效成分及成膜材料组成的制剂。
紫地榆膜剂作为一种新型制剂,具有以下特点:药物含量准确;稳定性好;通常重量轻,体积小,应用方便,可以适合多种给药途径应用;采用不同的成膜材料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膜剂,可制成控释膜、缓释膜。多层复方膜剂亦便于解决药物间的配伍禁忌问题;膜剂成膜材料用量少,可以节约辅料及包装材料;一般膜剂的制备工艺较简便;没有粉尘飞扬,容易解决车间的劳动保护等。
开发紫地榆膜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商家也定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紫地榆膜剂是指使用膜剂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含有紫地榆有效成分的紫地榆膜剂。紫地榆膜剂的组分主要分两部分:
A、紫地榆有效成分:紫地榆有效成分可以来自各种天然或人工紫地榆原粉、细胞破壁粉、纳米粉、有效成份提取物、化学成份分离物、浓缩物等;同时还可含有其它可食用、药用有效成份。
B、成膜材料的组分:可以从聚乙烯醇(PVA)、可溶性淀粉、多糖类材料、明胶、壳聚糖、海藻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符合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的食品添加剂中选用。为了调节口味、颜色,还可以加入调味、调色剂。同时还可以加入防腐剂。将两部分按所需含量制成膜剂即可。
实施例:
一、制备单方紫地榆膜剂
【组分配比】:
紫地榆 5
PVA 50
香精 0.1
蔗糖 20
色素 适量
山梨醇 0.5
【制备方法】:按上述组分配比
1.紫地榆用水提取3次,每次8倍量水,沸1小时。合并水煮液,浓缩至50%的体积,加入2倍量95%乙醇,充分混合后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挥去乙醇,浓缩成稠膏。
2.紫地榆稠膏和PVA、香精、色素、山梨醇充分混合,混合物倒在水平放置的不锈钢板或铜板上,厚度1-3mm,不锈钢板或铜板升温至50-75″C,保持3-5分钟使固化。
3.固化后所得薄膜,分割成所需要的形状,即得产品。
二、制备复方紫地榆膜剂
制备复方紫地榆膜剂可选择紫地榆稠膏和其它一种或几种可食用、药用有效成份物质组成复方紫地榆膜剂,如:狗脊、绵马、贯众、大黄、何首乌、牛膝、川牛膝、商陆、银柴胡、太子参、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广防己、防己、北豆根、延胡索、板蓝根、地榆、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芪、远志、人参、西洋参、三七、白芷、当归、独活、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龙胆、秦艽、徐长卿、紫草、丹参、黄芩、玄参、地黄、胡黄连、巴戟天、茜草、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紫菀、三棱、泽泻、香附、天南星、半夏、石菖蒲、百部、川贝母、浙贝母、黄精、玉竹、天冬、麦冬、山麦冬、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郁金、天麻、白及、辛夷、槐花、丁香、洋金花、金银花、款冬花、菊花、红花、蒲黄、西红花、味子、葶苈子、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枳壳、吴茱萸、巴豆、酸枣仁、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天仙子、枸杞子、栀子、瓜蒌、鹤虱、牛蒡子、薏苡仁、槟榔、砂仁、白豆蔻、益智、海藻、灵芝、茯苓、猪苓、松萝、侧柏叶、桑叶、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番泻叶、紫苏叶、关木通、川木通、大血藤、桂枝、苏木、鸡血藤、降香、沉香、钩藤、阿魏、安息香、乳香、没药、血竭、桑白皮、牡丹皮、厚朴、肉桂、杜仲、黄柏、五加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石韦、麻黄、细辛、淫羊藿、紫花地丁、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肉苁蓉、穿心莲、车前草、绞股蓝、青蒿、茵陈、蒲公英、海金沙、青黛、儿茶、冰片、五倍子、地龙、水蛭、石决明、珍珠、牡蛎、海螵蛸、全蝎、蜈蚣、土鳖虫、桑螵蛸、蝉蜕、斑蝥、僵蚕、海马、蟾酥、哈蟆油、龟甲、鳖甲、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熊胆、麝香、鹿茸、牛黄、羚羊角、朱砂、雄黄、自然铜、赭石、信石、炉甘石、滑石、石膏、芒硝、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人参叶、人参果、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地骨皮、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等。本实施例用绞股蓝作为与紫地榆共同使用的成份加以详细说明。
【组分配比】:
紫地榆 5
绞股蓝 5
PVA 50
香精 0.1
蔗糖 20
色素 适量
山梨醇 0.5
【制备方法】:按上述组分配比
1.将紫地榆、绞股蓝混合,用水提取3次,每次8倍量水,沸1小时。合并水煮液,浓缩至50%地体积,加入2倍量95%乙醇,充分混合后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挥去乙醇,浓缩成复方稠膏。
2.复方稠膏和PVA、香精、色素、山梨醇充分混合,混合物倒在水平放置的不锈钢板或铜板上,厚度1-3mm,不锈钢板或铜板升温至50-75″C,保持3-5分钟使固化。
3.固化后所得薄膜,分割成所需要的形状,即得产品。
三、制备双层紫地榆膜剂
本实施例用绞股蓝作为与紫地榆共同使用的成份加以详细说明。
【组分配比】:
紫地榆 5
余甘果 5
PVA 50
香精 0.1
蔗糖 20
色素 适量
山梨醇 0.5
【制备方法】:按上述组分配比
1.先将紫地榆榨汁、低温浓缩或者用水和乙醇提取,浓缩成稠膏,得到紫地榆提取物。余甘果去核,榨汁,果渣再加少量清水煮,煮液与果汁合并。
2.紫地榆提取物和余甘果汁分别加入PVA、香精、蔗糖、色素、山梨醇。
3.紫地榆提取物混合物倒在水平放置的不锈钢板或铜板上,厚度1-3mm,不锈钢板或铜板升温至50-75″C,保持3-5分钟使固化。
4.余甘果汁混合物倒在水平放置的不锈钢板或铜板上,厚度1-3mm,不锈钢板或铜板升温至50-75″C,保持3-5分钟使固化。
5.把固化后的紫地榆膜和余甘果膜重叠放在一起,形成双层薄膜,分割成所需要的形状,即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