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用氯化钠诱导海洋贝类多倍体的方法.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328158
  • 上传时间:2018-02-09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168.8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8992.X

    申请日:

    2009.09.18

    公开号:

    CN101658149A

    公开日:

    2010.03.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090918授权公告日:20110727终止日期:20160918|||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01K 61/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国海洋大学变更后权利人:山东安源水产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变更后权利人:265600 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衙前村登记生效日:2012050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090918|||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中国海洋大学

    发明人:

    于瑞海; 王昭萍; 邸炜鹏; 张晨晨

    地址:

    266100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氯化钠诱导海洋贝类多倍体的方法,其特征是选取贝类种贝,分别获取精、卵,进行人工受精,连续镜检观察受精卵的发育情况,确定受精卵培育的水体数,在观察到40-50%的受精卵释放第一极体或观察到第一个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向盛受精卵的培育海水中按1000ml培育海水加20-40克的比例,加入氯化钠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或抑制第一极体的释放,搅动均匀,处理10-15min后,将受精卵重新移至正常海水中孵化。所述的海洋贝类为太平洋牡蛎、栉孔扇贝、海湾扇贝、近江牡蛎、文蛤和魁蚶等。本方法利用氯化钠诱导剂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氯化钠诱导海洋贝类多倍体的方法,其特征是选取贝类种贝,分别获取精、 卵,进行人工受精,连续镜检观察受精卵的发育情况,确定受精卵培育的水体数,在观 察到40-50%的受精卵释放第一极体或观察到第一个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向盛受精 卵的培育海水中按1000ml培育海水加20-40克的比例,加入氯化钠抑制受精卵第二极 体或抑制第一极体的释放,搅动均匀,处理10-15min后,将受精卵重新移至正常海水 中孵化。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氯化钠诱导海洋贝类多倍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海 洋贝类为太平洋牡蛎、栉孔扇贝、海湾扇贝、近江牡蛎、文蛤和魁蚶等。

    说明书


    一种用氯化钠诱导海洋贝类多倍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海洋贝类多倍体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氯化钠诱导海洋贝类多倍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倍体贝类由于其育性差、生长快、品质优等特点而成为贝类养殖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诱导多倍体贝类的方法主要有三类:一是采用细胞松弛素B(简称CB)或6-DMAP等化学诱导剂抑制极体降放;二是采用温度休克或静水压物理诱导;三是生物杂交,即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产生全三倍体。目前,科研和生产上主要采用的是CB、6-DMAP等化学诱导剂诱导法,但由于CB、6-DMAP等化学试剂都具有较强的毒性,化学诱导对诱导贝类的胚胎及操作人员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废液污染环境,且其价格昂贵,不易生产推广应用;物理诱导中静水压处理需要特殊的仪器,处理受精卵的量较少,不适宜生产应用,且诱导效率低,诱导效果不稳定,温度休克虽然相对简单,但诱导效果较差;生物杂交简单有效,但四倍体亲贝的获得是该方法应用的一个难以解决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氯化钠诱导海洋贝类多倍体的方法,它能克服现有各种方法的上述缺点.

        一种用氯化钠诱导海洋贝类多倍体的方法,其特征是选取贝类种贝,分别获取精、卵,进行人工受精,连续镜检观察受精卵的发育情况,确定受精卵培育的水体数,在观察到40-50%的受精卵释放第一极体或观察到第一个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向盛受精卵的培育海水中按1000ml培育海水加2040克的比例,加入氯化钠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或抑制第一极体的释放,搅动均匀,处理10-15min后,将受精卵重新移至正常海水中孵化。

        本方法利用氯化钠诱导剂处理贝类受精卵,抑制一个极体的释放,产生贝类多倍体,无毒、高效、操作简单,且成本极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在正常海水(盐度为30)中生活的太平洋牡蛎为例,取太平洋牡蛎种贝,通过解剖或者诱导排放,分别获取精、卵,进行人工受精,连续镜检观察受精卵的发育情况,确定受精卵培育的水体数为3000ml,在观察到40-50%地受精卵释放出第一极体时,按1000ml培育海水加20-40克氯化钠的比例加入氯化纳,本实施例中每1000ml培育海水加30克氯化钠,诱导效果好,立即向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培育水体加90克的氯化钠,抑制太平洋牡蛎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搅动均匀,处理15min后,将受精卵重新移至正常海水中孵化。获得三倍体率最高为95%。

        实施例2、以在正常海水(盐度为30)中生活的栉孔扇贝为例,取栉孔扇贝种贝,通过诱导排放,分别获取精、卵,进行人工受精,连续镜检观察受精卵的发育情况,确定受精卵培育的水体数为3000ml,在观察到第一个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按1000ml培育海水35克的比例,向栉孔扇贝受精卵培育海水加105克的氯化钠,抑制栉孔扇贝受精卵第一极体释放,搅动均匀,处理10min后,将受精卵重新移至正常海水中孵化。获得三倍体率最高为90%。

        上述实施例1、2也适用于其他产卵性海洋贝类如海湾扇贝、近江牡蛎、文蛤、魁蚶。通过实施例1、2产生的贝类多倍体,具有无毒、高效、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的优点。

    关 键  词:
    一种 氯化钠 诱导 海洋 贝类 多倍体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氯化钠诱导海洋贝类多倍体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2815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