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方法及模具.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324727
  • 上传时间:2018-02-09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56.9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603440.8

    申请日:

    2010.12.23

    公开号:

    CN102019400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2D 18/02申请日:20101223|||公开

    IPC分类号:

    B22D18/02

    主分类号:

    B22D18/02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韩志强; 李金玺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徐宁;关畅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方法及模具,其特征在于:在通常制作缸套类铸件的上模和下模的模腔中心,设置一具有锥面的芯轴,当上、下模完成合模后,芯轴于上、下模和铸件发生相对运动,通过芯轴的锥面对铸件产生径向压力,进而实现缸套类铸件直接挤压铸造成形。本发明与已有技术中的利用喷射沉积工艺制造高硅铝合金缸套的方法相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各种长径比较大的套筒类铸件的挤压铸造过程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制作缸套 类铸件的上模和下模的模腔中心,设置一具有锥面的芯轴,当上、下模完成合模后,芯 轴与上、下模和铸件发生相对运动,通过芯轴的锥面对铸件产生径向压力,进而实现缸 套类铸件直接挤压铸造成形。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 :当上、下模完成合模后,所述芯轴与上、下模和铸件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芯轴不 动,液压机上横梁带动上模、下模及铸件继续向下运动。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 :当上、下模完成合模后,所述芯轴与上、下模和铸件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上、下 模和铸件不动,芯轴在液压机顶出缸的活塞杆带动下向上运动。
    4: 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 1 ~ 3 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 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一连接液压机工作台的底板和一连接液压机上横梁的 上模架,所述底部上连接一下模架,所述下模架上连接一下模,所述下模中心设置有与 铸件形状相应的模腔,所述上模架底部连接一上模,所述上模恰能伸入并封住所述下模 模腔上部,在液压机顶出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一穿设在所述上、下模中心的芯轴,所 述芯轴上部具有一段下大、上小的锥面。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 于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四根具有限位端的导柱,每一所述导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下模 架固定在各所述导柱上。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 于 :所述下模架通过螺栓直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
    7: 如权利要求 4 或 5 或 6 所述的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模具,其 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的模腔顶部设置有一圈径向凸出的凹缘。
    8: 如权利要求 4 或 5 或 6 所述的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模具,其 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机顶出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芯轴之间设置有一联轴器。
    9: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 于 :所述液压机顶出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芯轴之间设置有一联轴器。

    说明书


    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方法及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件的制作方法及模具,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 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方法及模具。
         背景技术 国外先进汽车制造企业已开发成功了一种高硅铝合金发动机缸套,以代替铸铁 缸套,进而实现无铸铁缸套的 “全铝型” 发动机,其显著地提高了发动机升功率密度。 目前用于制造高硅铝合金发动机缸套的主要是采用喷射沉积工艺,但这种工艺复杂,成 本较高。 直接挤压铸造 ( 也称液态模锻 ) 是金属在高压下凝固的先进成形工艺,获得的零 件结构致密、组织均匀细小,可以通过热处理强化,是制造高硅铝合金缸套的低成本、 短流程工艺。 缸套是一个长径比较大的套筒类零件,采用常规的工艺 ( 压力沿轴向施加 于套筒件的端面 ) 难以获得致密度高的铸件。 因此,需要结合挤压铸造工艺的特点,采 用新的工艺和模具,真正将挤压铸造的优势体现出来,实现大长径比套筒类零件的直接 挤压铸造成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 铸件的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 机缸套类铸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制作缸套类铸件的上模和下模的模腔中心,设置 一具有锥面的芯轴,当上、下模完成合模后,芯轴与上、下模和铸件发生相对运动,通 过芯轴的锥面对铸件产生径向压力,进而实现缸套类铸件直接挤压铸造成形。
         当上、下模完成合模后,所述芯轴与上、下模和铸件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芯 轴不动,液压机上横梁带动上模、下模及铸件继续向下运动。
         当上、下模完成合模后,所述芯轴与上、下模和铸件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 上、下模和铸件不动,芯轴在液压机顶出缸的活塞杆带动下向上运动。
         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模具,其特征 在于 :它包括一连接液压机工作台的底板和一连接液压机上横梁的上模架,所述底部 上连接一下模架,所述下模架上连接一下模,所述下模中心设置有与铸件形状相应的模 腔,所述上模架底部连接一上模,所述上模恰能伸入并封住所述下模模腔上部,在液压 机顶出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一穿设在所述上、下模中心的芯轴,所述芯轴上部具有一 段下大、上小的锥面。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四根具有限位端的导柱,每一所述导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 下模架固定在各所述导柱上。
         所述下模架通过螺栓直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下模的模腔顶部设置有一圈径向凸出的凹缘。
         所述液压机顶出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芯轴之间设置有一联轴器。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进行发动机缸套 等长径比较大的套筒类铸件的挤压铸造时,通过上、下模与芯轴之间的相对运动,将沿 套筒件轴向的位移转化为沿套筒壁厚方向的挤压,从而获得了高致密度、具有压力下结 晶组织的铸件。 2、本发明由于将下模架设置在四根导柱上,并在导柱上设置弹簧,因此 在实现上、下模与芯轴之间的相对运动时,可以通过液压机上横梁对上模、下模及铸件 施加更大的压力,进而得到致密度更高的铸件。 3、本发明由于还提供了一种将下模架直 接固定在底板的结构,因此结构更加简洁,特别适合制作对挤压力需求较小的铸件。 4、 经过本发明挤压铸造获得的套筒类铸件可以进一步进行热处理强化,从而有效地提高铸 件的力学性能。 5、本发明与已有技术中的利用喷射沉积工艺制造高硅铝合金缸套的方法 相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各种长径比较大的套筒类 铸件的挤压铸造过程中。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1
         如图 1 所示,本发明包括一底板 1,底板 1 上连接有四根导柱 2,每根导柱 2 的底 部设置有一限位端 21,导柱每根导柱 2 上套设有一个弹簧 3,下模架 4 的底部固定在四根 导柱 2 上,下模架 4 上连接一下模 5,下模 5 中心设置有一与铸件 6 形状相应的凹筒状模 腔,模腔顶部设置有一圈径向凸出的凹缘 61,进而使制作的铸件 6 上部具有一圈凸环。 下模架 4 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销 7,定位销 7 上穿套有一上模架 8,上模 9 固定在上 模架 8 的中心,上模 9 呈与下模 5 模腔形状对应的圆筒状,且上模 9 恰可封入下模 5 模腔 上部。 上模架 8 与液压机上横梁 ( 图中未示出 ) 固定,底板 1 与液压机工作台 ( 图中未 示出 ) 固定,在液压机顶出缸的活塞杆 10 上通过一联轴器 11 固定连接一芯轴 12。 芯轴 12 上部具有一段下大上小的锥面,芯轴 12 依次穿过底板 1、下模架 4、下模 5 和上模 9, 在上模架 8 中心也设置有可以容置芯轴 12 顶部的通孔 13。 在下模 5 中还按照常规液体浇 注模具的方式设置有加热装置 14。
         上述实施例结构中,下模 5 模腔顶部径向凸出的凹缘 61 是为了加强上模 9 的刚 度而设置的,因此,当铸件 6 壁厚足够大时,也可以不设置。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模具在进行一个浇铸循环开始时,上模 9 与下模 5 处于分 离状态,首先向下模 5 模腔内浇入液态金属,然后上模 9 在液压机上横梁带动下向下运 动,接触金属液 ( 铸件 6),施加并保持压力,压力通过铸件 6 传递给下模 5 ;此时,上模 9 带动下模 5 及铸件 6 一起向下运动,而芯轴 12 保持静止。 这样,上模 9、下模 5 以及 铸件 6 与芯轴 12 发生了相对运动,芯轴 12 的锥面对铸件 6 产生径向挤压 ;与此同时,与 下模 5 连接成一体的下模架 4 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弹簧 3 被压缩。 当铸件 6 完全凝固后,首先上模 9 在液压机上横梁带动下退回,然后芯轴 12 在液压机顶出缸活塞杆带动下 向上运动,将铸件 6 从下模 5 中顶出。 在此过程中,下模 5 跟随芯轴 12 的顶出动作向上 运动,在导柱 2 的限位作用下,上升到初始位置停止,弹簧 3 回复到初始状态。 采用辅 助工具将铸件 6 卡住,液压机顶出缸活塞杆带动芯轴 12 回位,铸件 6 与芯轴 12 分离,取 出铸件 6,一个浇铸循环结束。
         由上述描述可知,上模 9 的作用是封闭模腔,带动铸件 6 和下模 5 与芯轴 12 发 生相对运动 ;芯轴 12 的作用一是在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对铸件 6 实施径向挤压,二是 在铸件 6 凝固后在顶出缸活塞杆带动下向上运动使铸件 6 脱模 ;导柱 2 的作用一方面为下 模架 4 运动提供导向,另一方面在铸件 6 脱模时对下模架 4 限位。 弹簧 3 的作用是在铸 件脱模后使下模架 4 保持在初始位置。
         实施例 2
         如图 2 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区别在于,在下模架 4 底部没有设置导柱 2 和弹簧 3,下模架 4 是通过螺栓 15 直接固定在底板 1 上的。
         本实施例的模具在进行一个浇铸循环开始时,上模 9 与下模 5 处于分离状态,首 先向模腔内浇入液态金属,然后上模 9 在液压机上横梁带动下向下运动,接触金属液 ( 铸 件 6),封闭模腔后保持压力,此时芯轴 12 在液压机顶出缸活塞杆带动下向上运动,对铸 件 6 施加挤压。 这样,芯轴 12 与上模 9、下模 5 以及铸件 6 同样会发生相对运动,芯轴 12 的锥面对铸件 6 产生径向挤压 ;当铸件 6 完全凝固后,首先上模 9 在液压机上横梁带 动下退回,然后芯轴 12 在液压机顶出缸活塞杆带动下向上运动,将铸件 6 从下模 5 中顶 出。 采用辅助工具将铸件 6 卡住,液压机顶出缸活塞杆带动芯轴 12 回位,铸件 6 与芯轴 12 分离,取出铸件 6,一个浇铸循环结束。
         由上述两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 方法是 :在通常制作缸套类铸件的上模和下模的模腔中心,设置一具有锥面的芯轴,当 上、下模完成合模后,芯轴与上、下模和铸件发生相对运动,通过芯轴的锥面对铸件产 生径向挤压,进而实现缸套类铸件直接挤压铸造成形。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 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 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关 键  词:
    利用 挤压 铸造 工艺 制造 发动机 缸套类 铸件 方法 模具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造发动机缸套类铸件的方法及模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2472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